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国勤 张桃林 赵其国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7年第4期277-283,共7页
在田养地制度是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40多年来.我国南方农田生产力能免得到不断提高,是与农田养地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不开的.本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分析、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南方农田土壤耕作制度、农田培肥制度的演变和发... 在田养地制度是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40多年来.我国南方农田生产力能免得到不断提高,是与农田养地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不开的.本文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分析、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南方农田土壤耕作制度、农田培肥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时指导南方耕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南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养地制度 土壤耕作制度 培肥制度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田养地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国勤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5期1-3,17,共4页
农田养地制度是农田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壤耕作制、农田施肥制、农田灌溉制,以及作物病、虫、杂草防除制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养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在回顾、总结的基础... 农田养地制度是农田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壤耕作制、农田施肥制、农田灌溉制,以及作物病、虫、杂草防除制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养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将我国农田养地制度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以有机肥为主养地阶段(1949—1977年);第2阶段,有机无机结合养地阶段(1978—1991年);第3阶段,以化肥为主导养地阶段(1992—2000年);第4阶段,生物生态综合养地阶段(2001年—),并对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养地制度 农田 有机肥 化肥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丘陵区农田循环生产技术研究Ⅳ 江西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3
作者 黄国勤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181-182,184,共3页
农田养地制度是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分析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对于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耕作制度,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农田养地制度是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分析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对于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耕作制度,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旨在为新世纪新时期江西乃至南方稻区大力推广农田循环生产技术,建立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养地制度 循环生产技术 合理施肥 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后新疆耕作制度的变革 被引量:4
4
作者 赖先齐 帕尼古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89-92,共4页
解放后新疆的耕作制度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 ,其中古老绿洲与新型绿洲间存在着差异。老绿洲利用麦茬复种多熟有很大发展 ;新型绿洲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布局发展很快 ,近年来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多熟种植也有发展。与种植制度相适应... 解放后新疆的耕作制度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 ,其中古老绿洲与新型绿洲间存在着差异。老绿洲利用麦茬复种多熟有很大发展 ;新型绿洲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布局发展很快 ,近年来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多熟种植也有发展。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秸秆还田加化肥 ,或粪肥加化肥的养地技术也保证了种植制度的变革。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是绿洲农业的永恒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农业 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 养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调整与农作制度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占祥 《新农业》 2016年第22期20-23,共4页
中国人口众多,农业背负粮食安全、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民增收等太多压力.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中国人口众多,农业背负粮食安全、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民增收等太多压力.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推进农业转型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制度 耕作制度 创新 养地制度 农田土壤肥力管理制度 农产品供给 粮食安全 结构性改革 农业生产要素
原文传递
西藏耕作制度的变革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涛 《西藏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31-35,共5页
耕作制度历来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从人类祖先第一次有意识地把种子播放在土地上开始,就产生了耕作制度。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耕作制度的演变,世界各国大致一样,西藏也一样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撂荒耕作制度、休... 耕作制度历来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从人类祖先第一次有意识地把种子播放在土地上开始,就产生了耕作制度。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耕作制度的演变,世界各国大致一样,西藏也一样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撂荒耕作制度、休闲耕作制度、轮作耕作制度和集约耕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西藏 农业生产 人类祖先 养地制度 种植制度 种子 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凭积肥养地靠山镇粮食增产人增收
7
作者 杨德祥 《吉林农业》 1994年第8期23-23,共1页
凭积肥养地靠山镇粮食增产人增收农业转向市场经济后,农村又出现"重化肥轻农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重当前轻长远"的倾向日渐突出。农民在积肥养地上,"四重四轻"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有三:一是有的农民,对用肥结构缺乏... 凭积肥养地靠山镇粮食增产人增收农业转向市场经济后,农村又出现"重化肥轻农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重当前轻长远"的倾向日渐突出。农民在积肥养地上,"四重四轻"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有三:一是有的农民,对用肥结构缺乏科学认识,不知道农作物所需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增产 农肥 杨德祥 检查验收 营养成分 养地制度 合理使用 营养作用 农村环境 达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耕作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阜 黄高宝 +4 位作者 任天志 高旺盛 李增嘉 张明亮 逄焕成 《高等农业教育》 1994年第3期42-44,共3页
对我国耕作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北京农业大学陈阜,黄高宝,任天志,高旺盛,李增嘉,张明亮,逄焕成我国耕作学科经过40多年的发展,终于屹立于学科之林,被正式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之中。这标志着我国耕... 对我国耕作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北京农业大学陈阜,黄高宝,任天志,高旺盛,李增嘉,张明亮,逄焕成我国耕作学科经过40多年的发展,终于屹立于学科之林,被正式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之中。这标志着我国耕作学科已开始走向成熟和完善。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农业大学 耕作学 张明亮 天志 高旺盛 种植制度 地域分异规律 养地制度 土壤耕作 农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耕作学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国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共15页
稻田耕作学是耕作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建立合理稻田耕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体系的综合性农业应用科学。稻田耕作学具有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稻田耕作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适应性理论、光能利用理论、生活因素理论... 稻田耕作学是耕作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建立合理稻田耕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体系的综合性农业应用科学。稻田耕作学具有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稻田耕作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适应性理论、光能利用理论、生活因素理论、竞争互补理论、化感作用理论和生物多样性理论等。建立合理稻田耕作制度应遵循用养结合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并举原则,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四季”覆盖原则,节地、节水、节肥、节药和节能“五节”并重原则,以及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物和良境“六良”配套原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稻田耕作学在稻田作物布局、稻田种植模式、稻田养地方式、区域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以及国外稻田耕作制度研究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成效不断显现。当前,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总要求相比,稻田耕作学发展还存在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理论不全、技术不新,以及研究不深、影响不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采取应对策略与措施: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深研究、加强交流和强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耕作学 耕作制度 保护性耕作 养地制度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旱地农业研究进展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占祥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4-11,共8页
系统总结了40多年来东北地区旱地农业研究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当前东北地区旱地农业面临的问题,揭示了影响东北地区旱地农业生产的气候变化、水分供需、农田侵蚀和面源污染规律,重新制定了东北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突破了一系列旱地农业生产... 系统总结了40多年来东北地区旱地农业研究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当前东北地区旱地农业面临的问题,揭示了影响东北地区旱地农业生产的气候变化、水分供需、农田侵蚀和面源污染规律,重新制定了东北地区耕作制度区划,突破了一系列旱地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形成了多套适合东北不同区域的旱地农业综合技术模式,明确提出了现阶段东北旱地农业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未来东北旱地农业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农业 耕作制度 种植制度 养地制度 水肥利用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logy detection of moderate thermophilic enrichment at Lau Basin hydrothermal vents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洪波 姬厚国 +2 位作者 魏曼曼 王玉光 陈新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92-398,共7页
Culturable thermophilic microorganisms were enriched fro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au Basin hydrothermal vents in artificial seawater medium at 45 ℃ and pH 7.0. Microbial diversities of the enriched communities were d... Culturable thermophilic microorganisms were enriched fro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Lau Basin hydrothermal vents in artificial seawater medium at 45 ℃ and pH 7.0. Microbial diversities of the enriched communities were defined by performing 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analysis of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with enzymes MspI and Hin6 I. A total of 14 phylotypes have been detected by the RFLP patterns identified for 16S rRNA clone libraries of the enrichment. Analysis of sequences showed that at least four bacterial divisions presented in the clones libraries. The phyla Proteobacteria and Firmicutes were the most dominant groups. The majority of the sequences included in this analysis affiliated with Gamma Proteobacteria (71%) and Bacillus (23%).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abundant rod and coceoidal forms encased in sulphur and sodium chloride precipitate.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a diversity of moderate thermophilic bacterial populations thrived in Lau Basin hydrothermal vents that were previously not detected by either molecular retrieval or strain purification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vents phylogenetic analysis enrichment culture RCR-RFLP microbial diversity SEDI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of soil texture and sweetpotato cropping system on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被引量:1
12
作者 LENG Jin-chuan FU Yu-fan +6 位作者 YANG Chun-xian LIANG Yuan-yuan KONG Ling-ming LUO Yong DUAN Ji-wen LI Bao-chun ZHANG Qi-tang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09年第5期30-35,共6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soil texture and sweetpotato cropping system on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in the drought infield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angjiang River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soil texture and sweetpotato cropping system on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in the drought infield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angjiang River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 factori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study using five soil textures and two cropping systems. The lost soil during the crop season was recovered by a soil-blocking device and the dry weights for the total lost soil and its nutrient components, such as ammonium nitrogen, effective phosphorus, K^+ and organic matter were analyzed. We found that soil textu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dry weights of the total lost soil, effective phosphorus, K^+, and organic matter, while sweetpotato cropping system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texture and sweetpotato cropping system affected the dry weights of the total lost soil, the effective phosphorus and organic matter. Among the five soil textures tested, Da and Huang caused significantly less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soil textures; intercropping sweetpotato with corn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angiiang River soil texture cropping systems: sweetpotato drought infield soil erosion nutrient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of lost-land peasant --A case study of Hefei city in Anhui province
13
作者 Zhu Yi Wang Min Min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5期87-89,共3页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peasants for loss of land use fights has become a universal social phenomenon, the problem of landless peasants old-age security community has a...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peasants for loss of land use fights has become a universal social phenomenon, the problem of landless peasants old-age security community has aroused much attention.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Hefei landless peasants pension current pens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government policy, peasants lack insurance awareness and so on. This paper argucs that the land should bc constructed by th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mprovc the land compensation policy, increase financial input and improve peasants' pension fun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system, thereby providing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new urba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st-land peasant endowment insurance Hef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州耕作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对策
14
作者 蒲雪莉 《阿坝科技》 1997年第2期27-32,共6页
耕作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了解该地区耕作制度,对合理利用该地区的农业资源,发展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耕作制度 阿坝州 农业资源 种植制度 养地制度 农牧业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