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硝酸盐和叶片养分形态的效应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会合 王正银 李宝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4-510,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酸性菜园土壤(强酸性、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同氮磷钾配比及其与硝酸盐复合控制剂配施对莴笋产量、硝酸盐及叶片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酸性土>强酸性土,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上配施硝酸...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酸性菜园土壤(强酸性、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同氮磷钾配比及其与硝酸盐复合控制剂配施对莴笋产量、硝酸盐及叶片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酸性土>强酸性土,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上配施硝酸盐复合控制剂可使莴笋显著增产(达6.2%~18.2%),而微酸性土壤则相反。HNK配施硝酸盐复合控制剂在3种土壤上分别降低莴笋茎和叶硝酸盐含量25.1%~76.3%和3.1%~27.7%(微酸性土除外),降低作用以茎>叶,以HNK+C2处理效果最好。莴笋叶片硝酸盐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茎中硝酸盐以酸性土壤为最高。莴笋叶片氮、磷、钾形态分别以蛋白氮、非蛋白磷、非蛋白钾为主,HNK配施硝酸盐复合控制剂(HNK+C3除外)提高莴笋叶片蛋白氮占全氮、蛋白磷占全磷和蛋白钾占全钾的比例。莴笋叶片硝酸盐含量与全氮、蛋白氮、全磷、蛋白磷和蛋白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菜园土 施肥 莴笋 硝酸盐 养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复混肥对油菜养分积累与土壤养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龙 何俊龙 +3 位作者 刘强 荣湘民 宋海星 官春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为了探讨包膜复混肥的应用效果。采用多点试验,研究了包膜肥对油菜产量、养分积累以及土壤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混肥相比含量,全量包膜复混肥能够极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平均产量可达2 501.00kg/hm2,增产率平均达到13.72%... 为了探讨包膜复混肥的应用效果。采用多点试验,研究了包膜肥对油菜产量、养分积累以及土壤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混肥相比含量,全量包膜复混肥能够极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平均产量可达2 501.00kg/hm2,增产率平均达到13.72%;可以显著提高油菜茎秆产量,对根产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角果皮产量基本不受影响;包膜复混肥能够促进油菜养分在后期快速积累,主要表现在氮和钾的积累方面,磷的积累量没有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包膜复混肥养分释放在衡阳表现较好,湘潭次之,宁乡最差;氮肥效果在衡阳地区与油菜生长相协调,钾肥效果在湘潭地区得到体现,磷肥没有表现出缓控释肥的效果;土壤养分浓度与土壤温度是造成包膜复混肥养分释放差异的重要原因。此外,N-P2O5-K2O(12-6-7)的油菜专用肥进行包膜后,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但在不同的地方使用效果不同,其中磷的养分释放不能与油菜生长相协调,必须通过大配方小调整或改变包膜技术来实现缓控释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复混肥 油菜 产量 养分积累 土壤养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养分形态将成为肥料工业升级的新领地
3
作者 徐晓磊 《中国农资》 2014年第8期23-23,共1页
近两年来,针对高投入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问题,肥料企业强调减少肥料投入,增加养分再利用,减少养分损失,保护环境。肥企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中开始注重肥料养分形态,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以及营养元素科学配比,来加... 近两年来,针对高投入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问题,肥料企业强调减少肥料投入,增加养分再利用,减少养分损失,保护环境。肥企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中开始注重肥料养分形态,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以及营养元素科学配比,来加速企业转型。提高产品品质和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工业 养分形态 企业转型 农产品质量 肥料利用率 环境污染 肥料投入 养分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州会东植烟土壤养分形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鹏 王宇森 +5 位作者 李冰 王昌全 陈玉蓝 王勇 陈韵松 王棋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8-31,共4页
鉴于土壤养分在烤烟生产中的重要性,采集了凉山州会东烟区优势植烟土壤紫色土和红壤的样品,通过分析土壤氮磷钾养分形态变化特征充分地了解当地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与肥力水平,从而调整该地区烤烟生产的施肥方案,为提高凉山州烤烟的产质... 鉴于土壤养分在烤烟生产中的重要性,采集了凉山州会东烟区优势植烟土壤紫色土和红壤的样品,通过分析土壤氮磷钾养分形态变化特征充分地了解当地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与肥力水平,从而调整该地区烤烟生产的施肥方案,为提高凉山州烤烟的产质量打下基础。结果表明:会东植烟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较丰富,均有75%以上土壤达到适宜优质烤烟生产的含量范围;硝态氮、铵态氮处于中等含量水平;土壤全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效磷含量仅8.65 mg/kg,未达到适宜优质烤烟生产的含量范围;土壤钾素各养分形态均值均超过适宜优质烤烟生产的含量范围,其中,全钾、有效性钾、缓效性钾处于极丰富水平。紫色土和红壤各养分形态变化分布特征总体差异不大,但紫色土氮素及磷素供应水平略高于红壤,而钾素的供应水平则相反。烤烟生产过程,应根据土壤各养分形态变化特征配方施肥,以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养分形态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稻田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规律初探 被引量:12
5
作者 段小丽 范先鹏 +3 位作者 张富林 甘小泽 王丽娜 吴茂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53-3957,共5页
在湖北省水稻主要种植区设置3个田间原位监测点,采用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的方法,研究水稻田地表径流产生和氮磷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2010年,全省稻田平均产生地表径流8次,产流量平均为304.5mm,产流系数为34.7%,径流主要发生在4~8... 在湖北省水稻主要种植区设置3个田间原位监测点,采用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的方法,研究水稻田地表径流产生和氮磷养分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2010年,全省稻田平均产生地表径流8次,产流量平均为304.5mm,产流系数为34.7%,径流主要发生在4~8月降雨比较集中的时段;施肥后全省稻田年平均总氮的流失量为4.90~10.67kg/hm2,总磷流失量为0.63~1.44kg/hm2;径流水中总氮平均浓度为1.83~3.83 mg/L,总磷浓度为0.16~0.49 mg/L;可溶态氮是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约占总氮的70.2%~86.7%,其中尤以硝态氮的流失量最大,占总氮的51.8%~69.5%,铵态氮流失量较小,约占总氮的7.4%~34.9%;磷素的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占总磷的60.4%~87.7%;肥料氮、磷养分流失量平均分别为当季施肥量的0.46%和0.37%。施肥和径流量是影响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主要因素,施肥导致氮、磷养分流失量增加,径流产生量大的时段,其氮、磷的流失量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养分流失 地表径流 稻田 养分形态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利用对砂质土壤中有机质与养分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石其伟 杨琼瑶 +1 位作者 陶娟花 章明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为了解农业利用及培肥熟化过程中砂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组分的演变规律,选择清水砂和淡涂砂(均属灰潮土亚类)两个土种,按荒地、露天种植旱地和大棚种植旱地等3种利用方式分别采集表层和剖面分层样品,分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全... 为了解农业利用及培肥熟化过程中砂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组分的演变规律,选择清水砂和淡涂砂(均属灰潮土亚类)两个土种,按荒地、露天种植旱地和大棚种植旱地等3种利用方式分别采集表层和剖面分层样品,分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全量及其形态组成,探讨了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积累过程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荒地状况(未利用)砂质土壤氮、钾、磷和有机质全量均较低,农用后可明显促进磷和氮的富集,有效钾的积累也较为明显。在不同的利用方式下,砂质土壤养分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荒地条件下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普遍较低但表聚明显;在露天种植下土壤有效养分含量较高,但垂直迁移显著,其中有效氮和钾含量的高值出现在亚表层;在大棚种植条件下,土壤有效养分积累明显,虽存在明显的下移,但仍显现表聚特点。随着有机质的积累,砂质土壤中腐植酸占比逐渐下降,而颗粒态有机质占比呈增加趋势。砂质土壤中积累的有机质多为不稳定有机质;有较高比例的氮、磷、钾以高活性形态存在,存在较大的流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土壤 养分积累 养分形态 有机质组分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浆土各形态Fe、Mn、Cu和Zn分布及其与有机质间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丹 田秀平 张之一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4-17,22,共5页
在三江平原白浆土上,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中各形态Fe、Mn、Cu和Zn含量及其与有机质组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Fe、Mn含量略低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而全Cu和Zn略高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有效态Fe、Mn、Cu和Zn处于较高水... 在三江平原白浆土上,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中各形态Fe、Mn、Cu和Zn含量及其与有机质组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Fe、Mn含量略低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而全Cu和Zn略高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有效态Fe、Mn、Cu和Zn处于较高水平。各形态Fe、Mn、Cu和Zn的含量高低顺序为:RES-Fe>OX-Fe>OM-Fe>EX-Fe>CARB-Fe;OX-Mn>RES-Mn>OM-Mn>EX-Mn>CARB-Mn;RES-Cu>OM-Cu>CARB-Cu>OX-Cu>EX-Cu;RES-Zn>OX-Zn>OM-Zn>EX-Zn>CARB-Zn。白浆土中有效态铁、锰、铜和锌与易氧化碳、胡敏酸、富啡酸和松结态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除全铁外,全锰、铜、锌及有机态铁、锰、铜、锌和交换态铁、锰、铜、锌均与有机质总量、易氧化碳、胡敏酸和富啡酸等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形态养分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组合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狄彩霞 李会合 +5 位作者 王正银 丁华平 黎小清 李清荣 向华辉 刘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2-659,共8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莴笋产量、品质和叶片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等量氮肥的基础上,磷、钾、中量及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平衡施用使莴笋极显著增产(135.8%~177.0%),其增产序列依次为NP1K2MgZnB>NP2K2>NP1K2R...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莴笋产量、品质和叶片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等量氮肥的基础上,磷、钾、中量及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平衡施用使莴笋极显著增产(135.8%~177.0%),其增产序列依次为NP1K2MgZnB>NP2K2>NP1K2RM>NP1K2PP>NP1K2Mg>NPiK2>NP2K1.不同肥料组合可降低莴笋叶片硝酸盐含量,以NP1K2MgZnB处理降低量最大,降低最少者为NP2K2处理;茎中硝酸盐含量以NP1K2RM处理降低量最大,NP2K1处理降低最小.肥料组合各处理对莴笋营养品质Vc和氨基酸以提高作用为主,以NP1K2MgZnB处理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效应最好.莴笋叶片养分形态中,氮素以蛋白氮为主,磷素和钾素分别以非蛋白磷和非蛋白钾为主.不同肥料组合对莴笋叶片氮和磷素形态的效应不一致,对3种钾形态均有提高作用.各养分形态中,氮素仅非蛋白氮与茎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与茎Vc呈显著正相关,与叶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磷素以非蛋白磷与叶Vc、茎氨基酸呈显著负相关;钾素的非蛋白钾和全钾与叶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与茎硝酸盐为极显著负相关,与叶Vc、茎Vc呈显著正相关,与茎氨基酸呈极著正相关,蛋白钾与茎硝酸盐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Vc、茎Vc、茎氨基酸呈显著正相关,与叶氨基酸呈极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组合 莴笋 产量 品质 养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董燕 王正银 +3 位作者 丁华平 李会合 苏胜齐 曾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0-744,共5页
试验以酸性菜园土为供试材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生菜产量、养分形态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上平衡施肥明显提高生菜产量,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F=19.68>F0.01=5.65),增幅范围为12.1%~27.6%,增产序列为NP2K1... 试验以酸性菜园土为供试材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生菜产量、养分形态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上平衡施肥明显提高生菜产量,各处理间达到极显著差异(F=19.68>F0.01=5.65),增幅范围为12.1%~27.6%,增产序列为NP2K1>NP1K2Mg>NP1K2PP>NP2K2>NP1K2MgZnB>NP1K2>NP1K2RM,在低钾时增磷、高钾时增镁可提高生菜产量。与CK相比,NP1K2MgZnB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降低7.9%,其余各处理维生素C含量提高5.6%~8.3%。NP2K2和NP1K2Mg处理对生菜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大,较CK增加15.8%和17.5%,其余各处理的影响不明显。各处理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一致,NP1K2处理提高了17.0%,P1K2RM处理为显著降低了12.5%。各处理中以NP1K2RM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效果最佳,均有提高。生菜各营养元素形态分别以蛋白氮、非蛋白磷和非蛋白钾为主。NP1K2处理明显提高蛋白态的氮磷钾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施肥 生菜 产量 品质 养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区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四新 诸海焘 +2 位作者 蔡树美 张德闪 付子轼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25-28,共4页
采用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的方法,研究了上海郊区菜田不同施肥处理下地表径流导致的氮(N)、磷(P)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2016年试验区降水量1 153.2 mm,总径流量391.1 mm,产流系数33.9%;减施N肥可降低N流失量;与对照相比,减N 25%的径流中... 采用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的方法,研究了上海郊区菜田不同施肥处理下地表径流导致的氮(N)、磷(P)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2016年试验区降水量1 153.2 mm,总径流量391.1 mm,产流系数33.9%;减施N肥可降低N流失量;与对照相比,减N 25%的径流中N的流失量减少7.8%,减N 25%+有机无机配合使用径流中N的流失量减少13.4%—17.0%;减N 25%的缓释肥料N流失量减少12.8%;可溶性总N是径流中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中NO_3-N占60%以上。施用P肥处理和径流中P的流失量无显著的差异性,径流中可溶性总P占径流中总P流失量的9.2%—12.2%,可溶性总P不是菜田土壤P流失的主要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田 氮磷流失 地表径流 养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复合肥的施用效果
11
作者 陈茂春 《农家科技》 2013年第5期11-11,共1页
1.因作物施用。不同农作物对复合肥中的养分形态和比例需求不一样。要根据不同农作物需肥特点来选择适当的复合肥品种。一般说来,禾谷类作物施肥要以提高产量为主,主要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复合肥中养分形态和配比;而经济作物... 1.因作物施用。不同农作物对复合肥中的养分形态和比例需求不一样。要根据不同农作物需肥特点来选择适当的复合肥品种。一般说来,禾谷类作物施肥要以提高产量为主,主要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复合肥中养分形态和配比;而经济作物(除油料作物和部分蔬菜品种外)对氮磷钾需求量排序是钾〉氮〉磷,经济作物增施钾肥不仅可以提高产量,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品质有重要作用。与大多数经济作物一样,块根类作物(如红薯)、根茎类作物(莲藕)、玉米等宜选用含钾量比较高的复合肥;相对而言,花生、芝麻、油菜、辣椒等作物要注意选用含磷量较高的复合肥;叶类蔬菜宜选用含氮量较高的复合肥。西瓜、草莓、葡萄、烟草、茶叶等忌氯作物应选用含氯量低的硫基复合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基复合肥 施用效果 作物需肥特点 土壤养分状况 经济作物 养分形态 叶类蔬菜 根茎类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复合肥的施用效果
12
作者 陈茂春 《农村科学实验》 2014年第5期11-11,共1页
1.因作物施用。不同农作物对复合肥中的养分形态和比例的需求不一样。要根据不同农作物需肥特点来选择适当的复合肥品种。一般说来,水稻、玉米、高粱等谷类作物需氮肥较多,可选用氮磷复合肥;豆科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可选用磷钾复... 1.因作物施用。不同农作物对复合肥中的养分形态和比例的需求不一样。要根据不同农作物需肥特点来选择适当的复合肥品种。一般说来,水稻、玉米、高粱等谷类作物需氮肥较多,可选用氮磷复合肥;豆科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可选用磷钾复合肥;而经济作物则可选用与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三元或多元复合肥;块根类作物(如红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复合肥 施用效果 作物需肥特点 磷钾复合肥 多元复合肥 农作物 养分形态 谷类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水溶肥家族再添新丁
13
作者 吕新春 《中国农资》 2015年第30期13-13,共1页
继国家提倡"水肥一体化"工程后,鲁西集团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致力于做农民用得起的好肥料,着眼于蔬菜瓜果种植等经济作物区,重点在水溶性肥、冲施肥项目上面刻苦钻研。通过调整肥料中各种养分形态的配比和添加助剂成分,添加了作物必... 继国家提倡"水肥一体化"工程后,鲁西集团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致力于做农民用得起的好肥料,着眼于蔬菜瓜果种植等经济作物区,重点在水溶性肥、冲施肥项目上面刻苦钻研。通过调整肥料中各种养分形态的配比和添加助剂成分,添加了作物必须的中、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功地实现养分的速效与养分吸收的完美结合,几经努力,在原有水溶肥、冲施肥基础上,再添新丁,研制出符合NY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液体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鲁西 植物生长调节剂 家族 经济作物 养分形态 水肥一体化 国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化工水溶肥即墨大显身手
14
作者 杜光补 《中国农资》 2013年第36期24-24,共1页
继国家提倡"水肥一体化"工程后,鲁西化工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致力于做农民用得起的好肥料,着眼于蔬菜瓜果种植等经济作物区,重点在水溶性肥、冲施肥项目上面刻苦钻研,通过调整肥料中各种养分形态的配比和添加助剂成分,添加了作物必需... 继国家提倡"水肥一体化"工程后,鲁西化工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致力于做农民用得起的好肥料,着眼于蔬菜瓜果种植等经济作物区,重点在水溶性肥、冲施肥项目上面刻苦钻研,通过调整肥料中各种养分形态的配比和添加助剂成分,添加了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功地实现养分的速效与养分吸收的完美结合,几经努力,解决了水溶性肥料长期储存粉末结块、胀气的现象,内外在质量及肥效得到了普遍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肥料 化工 鲁西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显 经济作物 养分形态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马牌肥料系列产品
15
《农资科技》 1998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狮马牌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 养分含量 养分形态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between a selected fast-growing strain and the common cultured strain of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兴明 马爱军 +3 位作者 王新安 李娟 黄智慧 商晓梅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63-568,共6页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f the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we analyzed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a fast-growing strain obtained by family selection and the common cultured strain, by pri...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f the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we analyzed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a fast-growing strain obtained by family selection and the common cultured strain,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tests. Although they clearly differed morphologically, plots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the two strains partially overlapped. Howev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rains was supported with very high precision by discriminant analysis. The t-tests revealed that 4 of the 13 morphological traits analyzed were high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 4 traits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remainder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The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ce of the 13 traits were all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 between subspecies (1.28). Togeth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trend for segregation of characters from the common cultured strain have already appeared in the selected fast-growing strain but the degree of segregation have not risen to subspecies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phthalmus maximus divergence by selection quantitative trai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Long-Term in Vitro Sub-culturing on Quality Degeneration of Sweet Potato Varieties: Morpho- Anatomic Assessment a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Analysis
17
作者 Mihiretu Cherinet Hundayehu Elsa Du Toit +3 位作者 Sunette Laurie Martin Steyn Ria Greyling Nokuthula Myez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4年第10期811-821,共11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long-term in vitro sub-culturing on the varietal degeneration of three sweet potato varieties, namely, Monate, Mokone and Ndou which were sub-cultured for 32, 23 and 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long-term in vitro sub-culturing on the varietal degeneration of three sweet potato varieties, namely, Monate, Mokone and Ndou which were sub-cultured for 32, 23 and 12 generations, respectively. Each generation was cultured in a media which is made from 4.43 g/L Murashige and Skoog (MS), 30 g/L sucrose and 2 g/L gelrite, respectively, and grown under 16 h light and 8 h dark photoperiod for 30 d. For each generation, 45 plantlets were acclimatized for two months in a glasshouse. Data on in vitro growth performance and 11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acclimatization were recorded. Early root and shoot formation was observed after the 27th and 21st sub-cultured generations of Monate and Mokone, respectively. During acclimatization, plantlets from the same variety showed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ical traits such as leaf colour, abaxial leaf pigmentation, vine pigmentation, petiole pigmentation, leaf wrinkling and flowering. However, the rate of thes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is random and irrespective to increase in sub-culturing. Therefore,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base of these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two plantlets from each variety were subjected to genetic analysis by using fiv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primers (IB-242, IB-318, IB-255F, 1B-248 and IB-255). Although SSR loci IB-255F and IB-318 c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hree varieties, there were no allelic polymorphisms detected in plantlets from the same varieties. Therefore, long-term sub-culturing do not leads to quality degeneration in the three sweet potato var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ROPAGATION ORGANOGENESIS SUB-CULTURE true-to-type morphology polymorph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