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早期非典型病变1例
1
作者 梁超 沈惠良 姚伟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恶性黑素瘤是皮肤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进展快速且易发生转移,本病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皮肤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即可确诊。但一些特殊类型的黑素瘤以及黑素瘤的早期病变因为临床和皮肤病理缺乏特异性表现,而容易发生误诊。本文报告... 恶性黑素瘤是皮肤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进展快速且易发生转移,本病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皮肤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即可确诊。但一些特殊类型的黑素瘤以及黑素瘤的早期病变因为临床和皮肤病理缺乏特异性表现,而容易发生误诊。本文报告了1例肢端雀斑样痣黑色素瘤(acal lentiginous melanoma,ALM)早期非典型病变,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ALM的正确认识,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 早期 典型病变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龚西騟 孟刚 +1 位作者 杨枫 闻祥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 探讨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观察 4 9例乳腺癌和 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HE形态 ,对其中 2 5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选用的一抗有CK8、EMAS 10 0蛋白、SMA、c erbB 2、E cad、P... 目的 探讨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观察 4 9例乳腺癌和 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HE形态 ,对其中 2 5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选用的一抗有CK8、EMAS 10 0蛋白、SMA、c erbB 2、E cad、PCNA及p5 3,少数病例加做CK(34βE12 )标记 ,1例贴壁性癌加做CK5、bcl 2及GCDFP 15标记。 结果 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有以下特征 :①TDLU轮廓保存 ,导 /小管扩张 ,内衬单层或多层有轻重不等不典型性的柱状 /立方上皮 ,常有胞质顶突 ,细胞排列成平坦层状 ,少有向腔内突起 ,腔内可有蓝色絮状物或微小钙化 ,重度病变可有局部的沙丘斑块状突起及少量微乳头。②免疫表型 :柱状细胞表达CK8、EMA ;中 /重度病变表达c erbB 2、E cad ;不表达CK(34βE12 )及CK5 ;PCNA表达率因病变程度而异 ;1例贴壁性癌表达p5 3,部分细胞顶突GCDFP 15阳性 ,bcl 2阴性。③按平坦型不典型病变与癌的关系分为 3组 :Ⅰ组 4 0例 ,两者形态上仅为伴随关系 ;Ⅱ组 5例 ,形态学显示两者间有移行或细胞特征相同 ,提示两者间有内在联系 ;Ⅲ组 4例 ,贴壁性导管原位癌 ,伴小叶内或小叶外微量浸润。结论 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中少部分 (本文的Ⅱ、Ⅲ组 )应视为原位癌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 形态学 免疫表型 乳腺癌 组织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蓝染色对提高胃黏膜不典型病变活检阳性率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曹彬 瞿国强 +3 位作者 汤胜君 胡宏艳 钱立康 程雪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美蓝染色对胃黏膜不典型病变中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6例胃黏膜表现不典型的成人患者随机分成染色内镜组和普通内镜组,分别在病变部位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染色内镜组166例患者中,60例胃黏膜上... 目的探讨内镜下美蓝染色对胃黏膜不典型病变中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26例胃黏膜表现不典型的成人患者随机分成染色内镜组和普通内镜组,分别在病变部位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染色内镜组166例患者中,60例胃黏膜上皮有肠化、50例上皮呈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8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为早期胃癌且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病灶仅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普通内镜组160例,病理检查结果为伴有肠上皮化生40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20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无早期胃癌。染色内镜组早癌及癌前病变总检出率为75.9%,其中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2.1%,均明显高于普通内镜组。结论内镜下美蓝染色指导活检可提高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不典型病变 肠化 典型增生 染色内镜 早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筛查宫颈不典型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袁艺 秦杰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0期1881-1883,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筛查宫颈不典型病变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5例经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的阴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有接触性阴道出血症状... 目的探讨阴道镜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筛查宫颈不典型病变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5例经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的阴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有接触性阴道出血症状,均分别予以阴道镜检查、高危型HPV-DNA检测以及两者结合检测,并比较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三者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情况。结果 135例宫颈不典型病变患者中阴道镜检出率为28.89%,高危型HPV-DNA检测检出为31.11%,两者的阳性率均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以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确诊标准,阴道镜+高危型HPV-DNA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检测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接触性阴道出血症状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阴性患者仍存在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的可能性,联合阴道镜和高危型HPV-DNA检测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宫颈不典型病变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内镜和电子染色内镜提高胃黏膜不典型病变活检阳性率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睿 季玲玲 +2 位作者 汪洁 程雪霞 曹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5期51-52,共2页
目的比较色素内镜与电子染色内镜检查胃黏膜不典型病变中癌前病变(AGC)、早期胃癌(EGC)的阳性率,为提高胃癌的诊断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62例胃黏膜表现不典型患者,随机分为色素内镜组123例(A组)、电子染色内镜组119例(B组)、常规... 目的比较色素内镜与电子染色内镜检查胃黏膜不典型病变中癌前病变(AGC)、早期胃癌(EGC)的阳性率,为提高胃癌的诊断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62例胃黏膜表现不典型患者,随机分为色素内镜组123例(A组)、电子染色内镜组119例(B组)、常规内镜组120例(C组),分别在其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胃黏膜上皮正常或慢性炎症25例,肠上皮化生(IM)4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DYS)26例,重度DYS7例,EGC术后病理证实病灶仅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7例;B组分别为27、45、33、6、8例;C组胃黏膜上皮有IM 18例,轻—中度DYS 15例,重度DYS 2例,无EGC。A组EGC检出率为14.00%(7/50),AGC检出率为79.67%(98/123);B组分别为16.67%(8/48)、77.31%(92/119);A、B组EGC、AGC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1),A、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指导下进行活检,可提高胃黏膜DYS、AGC及EGC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典型病变 典型增生 美蓝染色 电子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病变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控制
6
作者 冯育兵 张春云 +3 位作者 董卫峰 邵向群 王永娟 陈礼朝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3年第11期41-41,共1页
鹅副粘病毒病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以拉灰白色稀便和肠道结痂、溃疡为特征的鹅急性传染病,是我市鹅的多发病.多数病例病理变化特征明显,易于诊断,但也有部分病例病理变化不太典型,给诊治带来困难.
关键词 典型病变 副粘病毒病 诊断 控制 发病特点 症状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不典型病变患者筛查中应用阴道镜和HPV-DNA检测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韩文涛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88-489,共2页
目的:研究宫颈不典型病变患者筛查中应用阴道镜和HPV-DNA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某院186例宫颈不典型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阴道镜和HPV-DNA检测,同时进行宫颈组织病理性检查并以此作为诊断标准,观察检查结果。结果:阴道镜检查阳... 目的:研究宫颈不典型病变患者筛查中应用阴道镜和HPV-DNA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某院186例宫颈不典型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阴道镜和HPV-DNA检测,同时进行宫颈组织病理性检查并以此作为诊断标准,观察检查结果。结果:阴道镜检查阳性率低于宫颈组织病理检查,HPV-DNA检查阳性率高于宫颈组织病理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查阳性率更接近宫颈组织病理检查,但与之比较仍然偏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阴道镜检查、HPV-DNA检查。结论:宫颈不典型病变患者筛查中应用阴道镜和HPV-DNA检测能够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不典型病变 阴道镜 HPV-DNA检测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病变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控制
8
作者 冯育兵 张春云 +3 位作者 董卫峰 邵向群 王永娟 陈礼朝 《畜禽业》 2003年第10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典型病变 副粘病毒病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剖检病变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大小对用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典型病变疗效的影响
9
作者 Arias L. Pujol O. +1 位作者 Berniell J. 宋虎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8期41-42,共2页
Aim: To determine if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outcomes are related to lesion size in patients with subfoveal predominantly class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sat ion (CNV) secondary to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 Aim: To determine if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outcomes are related to lesion size in patients with subfoveal predominantly class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sat ion (CNV) secondary to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Methods: Accordin g to greatest linear dimension (GLD) of the entire lesion determined with fluore scein angiography (F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first group GLD was < 3000 μm and in the second one GLD was 3000-5000 μm. All eyes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 PDT with the verteporfin protocol.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the proportion of eyes in both groups that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leakage in FA at the end of follow up.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changes in GLD and in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Resul ts: 64 patients (mean (SD) age, 76.7 (7.7) years; range 58-95 years) were recru 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completed the fo llow up time (mean 16.6 months). 24 patients (75%) in the group of smaller lesi ons (n=32) compared with 15 patients (46.8%) in the group of larger lesions (n= 32)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leakage in FA at the end of follow up (p=0.02). A G LD increase >1000 μm was recorded in nine eyes (28.1%) in the group of smaller lesions and in 16 eyes (50%) in the group of larger lesions (p=0.07). 22 eyes (68.7%) in the group of smaller lesions compared with 19 eyes (59.3%) in the g roup of larger lesions lost less than three lines of vision (p=0.06). Relevant s ide effects related to verteporfin therapy were not recorded, except for four pa tients (6.2%) with infusion related back pain.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 st that lesion size at baseline may be a prognosis factor in PDT in patients wit h subfoveal predominantly classic CNV secondary to AMD. There are no relevant si de effects or safety concerns derived from verteporfin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光动力疗法 维替泊芬 典型病变 荧光渗漏 荧光血管造影 大小对 矫正视力 药物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高危乳腺病变组织学升级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潘新枝 卡吾力·居买 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高危乳腺病变是指具有不确定的恶性潜力的乳腺病变,又称“B3病变”,其中非典型导管增生、小叶肿瘤、乳头状病变具有更高的非典型性。这类病变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和临床评估,并辅以穿刺活检明确,然而这种诊断流程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和取样... 高危乳腺病变是指具有不确定的恶性潜力的乳腺病变,又称“B3病变”,其中非典型导管增生、小叶肿瘤、乳头状病变具有更高的非典型性。这类病变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和临床评估,并辅以穿刺活检明确,然而这种诊断流程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和取样误差等弊端,增加了非典型性B3病变的组织学升级率,导致对恶性肿瘤的漏诊。基于乳腺X线、超声或MRI检查的非典型性B3病变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病理学与影像学诊断不一致与其组织学升级密切相关。单纯的影像学特征仅是定性评估,而如今兴起的影像组学则能够定量评估,尽管关于非典型性B3病变的组织学升级研究还尚待发掘,但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困境与争议、相关风险因素、病变管理和前景与挑战4个方面对非典型性B3病变组织学进行综述,为临床非典型性B3病变组织学升级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乳腺病变 典型B3病变 组织学升级 穿刺活检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及放疗后非典型性血管病变的病理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俊娜 卿松 +2 位作者 成宇帆 杨文涛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和放疗后所发生的非典型性血管病变(atypical vascular lesions,AVL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与血管肉瘤的关系。方法对1例AVLs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7岁女性... 目的探讨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和放疗后所发生的非典型性血管病变(atypical vascular lesions,AVL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与血管肉瘤的关系。方法对1例AVLs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7岁女性,因右乳癌接受保乳手术,术后辅助放疗。3年多后于右乳外上瘢痕旁见大小不一的发红皮疹,呈放射状向乳头排列。临床上考虑为右乳癌保乳术后右胸壁复发结节。对皮疹行细针穿刺未见肿瘤细胞。对皮疹的活检显示,病变主要位于真皮浅层,由聚集成簇、相互贯通的薄壁脉管组成,管腔内多无红细胞,内皮细胞也无明显的异型性。局灶区域可见少量脉管向真皮中层内穿插性生长。免疫组化标记显示内皮细胞主要表达CD31,部分表达CD34和D2-40,脉管周无α-SMA阳性的周皮细胞。回顾性复习乳腺癌切片显示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结论AVLs是一种与乳腺保乳癌术后放疗相关的血管增生性病变,是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性血管肉瘤的前驱性病变。熟悉AVL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不仅对病理医师,而且对临床医生也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典型性血管病变 放射疗法/副作用 放疗后血管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不典型病变MRI诊断三例
12
作者 杨敬梅 陈国智 +1 位作者 祁真玉 宋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927-928,共2页
例1患者,男,22岁。双侧耳后肿物10年余,左侧颊部肿物1年余,伴有瘙痒。体检:肿物质软,边界不清,皮肤表面略发紫,无明显溃破现象。追问病史:患者父亲,曾有类似表现,未经治疗,数年后自行消退。 MR平扫示左侧颌面部、两侧耳后... 例1患者,男,22岁。双侧耳后肿物10年余,左侧颊部肿物1年余,伴有瘙痒。体检:肿物质软,边界不清,皮肤表面略发紫,无明显溃破现象。追问病史:患者父亲,曾有类似表现,未经治疗,数年后自行消退。 MR平扫示左侧颌面部、两侧耳后、右侧后枕部皮下及右侧腮腺内均可见不规则形、梭形、类圆形团块状异常信号影,大小不一,最大约7.0 cm ×4.2 cm ×4.3 cm,最小约3.7 cm ×1.3 cm ×0.9 cm,边界欠清,T1 WI呈低信号,T2 WI呈等略高信号,T2 stir呈高信号,病灶内信号均匀,无囊变、坏死,周围软组织受推挤,信号未见明显异常,两侧颈动脉鞘、颌下及颈后三角区淋巴结广泛肿大,部分融合,冠状面呈串珠状改变,信号同前;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不均匀异常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强化程度逐渐加重,增大的淋巴结异常强化。 MR诊断:颅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实验室检查:骨髓象显示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形成,内含活跃的生发中心,滤泡间见大量增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扁平状,血管周围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肿块穿刺: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较多组织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病理诊断:颅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诊断 典型病变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淋巴组织增生 淋巴滤泡形成 异常信号 头颅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苗薇 万爱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803-80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R-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在意义不明确的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进行HR-HPV检测和阴道镜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116例患者中,经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R-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在意义不明确的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患者进行HR-HPV检测和阴道镜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116例患者中,经阴道镜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炎症反应86例(74.14%),宫颈内瘤样变(CIN)30例(25.86%)。HR-HPV检测阳性72例,其中检出CIN 22例(CIN I 6例,CIN II 8例,CIN III 8例),CIN检出率30.56%;HR-HPV阴性44例,其中检出CIN 8例,CIN检出率18.18%,均为CIN I病变。结论应用HR-HPV检测可对ASCUS进行分流;阴道镜检查是处理ASCUS、减少宫颈上皮病变漏诊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 阴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不典型囊实性病变的CT、MRI诊断
14
作者 黄欢 邓克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分析鞍区不典型囊实性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鞍区囊实性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由2名高年资医生回顾阅片,对照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分析影像征象。结果18例... 目的分析鞍区不典型囊实性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鞍区囊实性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由2名高年资医生回顾阅片,对照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分析影像征象。结果18例不典型病例中,病理证实为垂体瘤伴卒中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生殖细胞瘤3例,脊索瘤3例,颅咽管瘤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18例不典型囊实性病例中,病灶最长径均大于3cm,大部分无法有效的根据垂体与病灶关系作出准确定位。回顾性分析病灶的特点,通过病灶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病史可一定程度提高诊断正确率。结论对于鞍区体积较大的囊实性病变,需结合CT及MRI检查,观察病变的范围、形态、大小及强化程度等影像学征象,并结合临床病史才能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占位 典型病变: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变病理特征的分析
15
作者 黄蓉飞 樊元春 +1 位作者 余咸静 张君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8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变(AAH)的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A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这些患者的病灶进行实验室检查、显微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的结果。结果:这些患者进... 目的:分析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变(AAH)的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A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这些患者的病灶进行实验室检查、显微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的结果。结果:这些患者进行血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定量检测的结果为0.13~87.51 ng/ml,其进行血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检测的结果为5%~32%。在这些患者中,进行血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定量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占53.33%,进行血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百分率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占40%。在这些患者的非典型结节状增生区域内均可见增生的腺泡和紊乱排列的导管,腺泡与导管之间的间质减少,腺泡和导管变得拥挤。在这些患者非典型增生结节外的组织中,均可见间质增生和炎细胞浸润。这些患者的非典型结节样增生区域内腺体或导管中的PSA均呈阳性表达,其病灶中均出现部分腺体HCK、CK5/6、P63不连续表达的情况。在这些患者中,有5例患者(占33.33%)同部位少许腺体中的AMACR呈弱阳性表达,有10例患者(占66.67%)同部位少许腺体中的AMACR呈阴性表达。在这些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进行穿刺活检术后接受前列腺切除手术。在这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被诊断患有前列腺腺泡腺癌(其Gleason的评分为7分),占33.33%;有2例患者被诊断患有前列腺良性增生。对这些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的结果显示,其中有14例患者存活,占93.33%;有1例患者失访,占6.67%。结论:AAH患者的病灶内可见增生的腺泡和紊乱排列的导管,腺泡与导管之间的间质减少,其病灶外有间质增生和炎细胞浸润。临床上应根据进行实验室检查、显微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等综合检查的结果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以降低其病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病变 病理特征 实验室检查 显微镜检查 免疫组化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孙红 袁志兰 李艳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典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渗)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80例自1999年至今临床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浆)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其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照片。结果 11例(2.3%)原临床诊为中浆病例... 目的 探讨不典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渗)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80例自1999年至今临床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浆)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其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照片。结果 11例(2.3%)原临床诊为中浆病例者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证实为中渗。所有病例视力均较好(≥0.5),病变均位于黄斑中心凹外或近黄斑中心凹,均没有出血,呈不典型眼底表现。年龄17~39岁,平均27.5岁。男性多见。结论 不典型中渗易误诊为中浆,FFA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临床分析 荧光素 眼底血管造影 黄斑中心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燕 徐小晶 +1 位作者 王远航 孙勃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 探讨DNA倍体定量法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参加宫颈癌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的608例妇女资料,比较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与AS... 目的 探讨DNA倍体定量法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参加宫颈癌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的608例妇女资料,比较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与ASC患者的DNA倍体定量分析结果、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检测结果。结果 ASC患者异倍体细胞数目≥3个的检出率为21.05%,NILM异倍体细胞数目≥3个的检出率为0,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患者p16INK4a阳性率为30.08%,NILM的p16INK4a阳性率为7.0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定量联合p16INK4a检测对ASC的诊断灵敏度为95.11%,特异度为70.18%,准确率为81.09%。结论 DNA倍体定量法联合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检测对早期诊断ASC具有良好价值,可及早筛查有癌前病变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定量法 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头沟区宫颈癌筛查302例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病变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琦 崔秀红 张慧鹏 《当代医学》 2015年第4期163-164,共2页
目的总结门头沟地区妇女宫颈癌筛查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病变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并分析阴道镜检查下的病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59岁行宫颈癌筛查巴氏涂片结果 ASCUS的妇女,在阴道镜定位下多点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02例宫... 目的总结门头沟地区妇女宫颈癌筛查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病变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并分析阴道镜检查下的病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59岁行宫颈癌筛查巴氏涂片结果 ASCUS的妇女,在阴道镜定位下多点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02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患者,45~49岁年龄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II的发生率(25.53%)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44岁年龄组CINII^III的发生率(16.67%)高于35~39组、50~54组、55~59组CINII^III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2例ASCUS患者中,阴道镜诊断的≥LSIL119例(39.40%),阴道镜指导下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109例(36.09%),病理学和阴道镜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1.59%。结论 40~49岁ASCUS患者直接做阴道镜引导下多点取活检,其他年龄组ASCUS患者阴道镜检查若未发现病变,6个月后复查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阴道镜下取活检对ASCUS的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病变 阴道镜 鳞状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超声特征分析
19
作者 张宁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超声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经穿刺活组织或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不典型炎性病变的19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乳腺慢性炎症( CI )患者4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 GLM)患... 目的:探讨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超声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经穿刺活组织或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不典型炎性病变的19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乳腺慢性炎症( CI )患者4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 GLM)患者56例、乳腺导管扩张症( MDE)患者96例,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者声像学表现,总结超声特征。结果:3组观察对象平均年龄、病灶最大平均直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纵横比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3组乳腺炎性疾病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病灶内血流信号、合并囊性成分以及均匀回声有差异(P<0.05),其他检查指标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变声学表现有一定特征,超声医生应提高对该类病症的认识,提高超声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典型炎型病变 超声特征
原文传递
一例矽肺不典型融合病变的胸片与CT形态对照分析
20
作者 尤正千 《劳动医学》 1995年第1期30-30,共1页
一例矽肺不典型融合病变的胸片与CT形态对照分析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尤正千本文报道一例位于右肺上叶前段大阴影误诊为肺癌、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经高分辨CT扫描检查证实为矽肺大阴影。幸免了患者肺切除之痛苦,减少了不必... 一例矽肺不典型融合病变的胸片与CT形态对照分析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尤正千本文报道一例位于右肺上叶前段大阴影误诊为肺癌、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经高分辨CT扫描检查证实为矽肺大阴影。幸免了患者肺切除之痛苦,减少了不必要的肺功能损失,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不典型融合病变 X线胸片 CT表现 影像学诊断 气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