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4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兵家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构建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登本 陈震霖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兵家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在“用药、用针治病如用兵”的理念引领下,化用兵家“令行禁止”理念建构了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原理和禁戒之法;化用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理念构建了“治未病”理论;以“战势... 兵家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在“用药、用针治病如用兵”的理念引领下,化用兵家“令行禁止”理念建构了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相关原理和禁戒之法;化用兵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理念构建了“治未病”理论;以“战势不过奇正”和“五行无常胜”理念,建构了五行多向的生克乘侮理论指导下的脏腑关系、脏腑发病理论、脏腑病证临床调养理论;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的影响,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施治,从而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家思想 《黄帝内经》 中医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的情报观到系统的安全观:兵家情报思想探赜
2
作者 刘畅 张力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研究目的]中国传统情报思想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情报思想究竟折射出何种情报观,并且其背后蕴含何种国家安全意蕴,还需要系统梳理。全景把握古代情报思想,能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提供启示。[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兵家为研究... [研究目的]中国传统情报思想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的情报思想究竟折射出何种情报观,并且其背后蕴含何种国家安全意蕴,还需要系统梳理。全景把握古代情报思想,能够为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提供启示。[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兵家为研究对象,选取《孙子兵法》《六韬》《吴子》三个代表性的兵家著作为具体分析文本,系统提炼兵家的情报观,并从“情报—反情报”“情报—决策—安全”两个维度剖析古代情报观及其背后蕴含的安全观。[研究结论]兵家的情报思想体现出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情报工作体系,包含了“情报工作周期”的各个要素,并构建了情报与安全之间相关关系。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情报史仍具有良好的现代价值,在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效能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史 兵家情报思想 情报观 安全观 国家安全 情报工作 《孙子兵法》 《六韬》 《吴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十一家注孙子》看儒家和兵家治道思想的整合及其历史影响
3
作者 晁罡 《城市国学讲坛》 2024年第1期177-194,共18页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国古代兵家的智慧,虽然有许多关于战略、策略的内容,以及权谋斗争的技巧,但是不管在技术上如何运用,都要求在道德上能站得住脚;否则如果只是技术上可行,道德立场不对,那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暂时克敌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国古代兵家的智慧,虽然有许多关于战略、策略的内容,以及权谋斗争的技巧,但是不管在技术上如何运用,都要求在道德上能站得住脚;否则如果只是技术上可行,道德立场不对,那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暂时克敌而已,最终还是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得住脚 道德立场 《十一家注孙子》 兵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兵家智慧 弘扬孙子文化——《孙子研究》创刊十周年感怀
4
作者 阎盛国 《孙子研究》 2024年第S01期39-42,共4页
岁月如歌,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孙子研究》创刊十周年。在隆重庆贺《孙子研究》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孙子兵法》的挚爱者,作为《孙子兵法》的研究者,自己满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借此机会表达对孙子研究领域这一重要刊物及其创办者的感... 岁月如歌,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孙子研究》创刊十周年。在隆重庆贺《孙子研究》创刊十周年之际,作为《孙子兵法》的挚爱者,作为《孙子兵法》的研究者,自己满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借此机会表达对孙子研究领域这一重要刊物及其创办者的感激之情,也寄托着自己对《孙子研究》未来取得更大成就的祝福之意。众所周知,《孙子研究》这一刊物与兵家孙子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因孙子而创立,如同《孔子研究》与至圣孔子一样关系密切。这两个刊物寄托了后人对兵圣孙子和至圣孔子的敬仰之情,也肩负着弘扬兵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重要使命。就孙子而言,他的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值得后世学习。第一,孙子是一个人生逆袭者。他从一个逃亡者而成为吴国的将军,这种不放弃人生梦想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第二,孙子武功卓绝,南破强楚,北威齐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亡者 岁月如歌 敬仰之情 人生梦想 兵家文化 儒家文化 孔子研究 闪光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武技遗韵富阳传统武术由兵家武技说起
5
作者 《中华武术》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题记2023年12月9日,在美丽富饶的杭州富春江畔,正在举行着一场地区性的传统武术研讨盛会。四百多名杭州富阳的武协会员登台亮相,纷纷展示武术健身的风采,还有针对富阳古武传承的交流展示:兵家武技、骑士之技、游侠之艺和少数民族武术一... 题记2023年12月9日,在美丽富饶的杭州富春江畔,正在举行着一场地区性的传统武术研讨盛会。四百多名杭州富阳的武协会员登台亮相,纷纷展示武术健身的风采,还有针对富阳古武传承的交流展示:兵家武技、骑士之技、游侠之艺和少数民族武术一一呈现。精彩纷呈的演讲展示,让人心生感叹:中国的古武术仿若星河,如此璀璨,如此神秘,又近在咫尺。中国的古武术缘起究竟?富阳传武继承哪般?这层面纱的揭开首先需要从富阳的兵家武技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交流展示 武术健身 武技 富阳 兵家 富春江 演讲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家治军辩证思维的管理学借鉴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朴民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4期208-209,共2页
就把握事物变化上"节"与"度"关系临界点而言,兵家一般都主张用"杂于利害"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管理体制与管理手段的利弊得失,要求统治者在从事军队管理之时,努力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走出思维的误区,对利与... 就把握事物变化上"节"与"度"关系临界点而言,兵家一般都主张用"杂于利害"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管理体制与管理手段的利弊得失,要求统治者在从事军队管理之时,努力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走出思维的误区,对利与害有通盘的了解,有互补的意识,有巧妙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家 思维方式 兵家思想 辩证思维 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兵家文献著录简述
7
作者 赵艳娟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军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古代,我国的军事又与天文、历法、地理、阴阳、术数、五行、八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通阴阳之变,究天、地、人之际。作为对军事思想、理论进行... 军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古代,我国的军事又与天文、历法、地理、阴阳、术数、五行、八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通阴阳之变,究天、地、人之际。作为对军事思想、理论进行总结、传承的兵书,其涵盖面是非常广的。它们是中国历代军事学的主要栽体,它们的内容反映了历代兵学家、军事理论家对军事活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我们通过历代兵书的传世、亡佚、发展状况的考察,理清兵家文献在我国古典目录中的著录情况,以便为更好地研究、利用它们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家 兵家文献 古典目录 著录 《汉书·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家思想对武术技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蔡峰 张建华 张健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9-173,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兵家文化中的作战勇气、诡道思想、"义战"和"慎战"观念对武术技击的影响。研究结果:兵家作战勇气,主要表现为"胆气""胜气",它是用武的精神支撑。在武术中培养作战...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兵家文化中的作战勇气、诡道思想、"义战"和"慎战"观念对武术技击的影响。研究结果:兵家作战勇气,主要表现为"胆气""胜气",它是用武的精神支撑。在武术中培养作战勇气有助于重拾长期被忽视的武术"勇德",唤醒民族的血性,培养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兵家诡道思想进行审视,发现兵家与武术具有天然的共通性,兵家诡道思想则对武术技击中的"慎进"理念、"抢先"意识、"武备"思想等武术技战术的运用具有借鉴意义。在兵家"义战"和"慎战"观念方面,受兵家思想的"义战""仁战""慎战"观念的影响,中华武术形成了防御型的特色武术技击体系和"手德"文化,为武术技击的运用提供了精神支撑,同时也展现了国人特有的人文精神与和平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兵家思想 武术 技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主义与功利主义——先秦儒家与兵家战争观的歧异与会通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建群 刘晓勇 魏靖宇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92,共4页
伴随着三代天命战争观的衰微,理性精神开始左右和主导春秋后期人们对战争的基本认识。作为理性战争观的两种典型形态,以兵家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战争观和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战争观经历了一个由分立到交感的历史过程,并最终在战国末期... 伴随着三代天命战争观的衰微,理性精神开始左右和主导春秋后期人们对战争的基本认识。作为理性战争观的两种典型形态,以兵家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战争观和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战争观经历了一个由分立到交感的历史过程,并最终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融会贯通,奠定了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基本学理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 功利主义 儒家 兵家 战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兵家的性质及其产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用成 龚留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从《汉书.艺文志》著录各个部类书籍之后的类序和后代目录学家对书籍的分类可以看出,古代人是把兵书和诸子同类看待的。虽然诸子和兵家的形成吸收了“王官之学”的某些思想资料或文化元素,但直接说学派本身源自王官某职是不确切的。从... 从《汉书.艺文志》著录各个部类书籍之后的类序和后代目录学家对书籍的分类可以看出,古代人是把兵书和诸子同类看待的。虽然诸子和兵家的形成吸收了“王官之学”的某些思想资料或文化元素,但直接说学派本身源自王官某职是不确切的。从历史的递进层次来看,第一阶段是有兵事而无兵学,第二阶段是有兵学而无兵家。从《兵书略》和《诸子略》对先秦同一作者的文献采用在不同类中进行“交叉著录”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得知,到战国初才正式产生兵家。而且最早的兵家人物与法家人物常常是二位一体,其共同渊源则是在孔子身后分散各地的“别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兵家 兵学 性质 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兵家体育琐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利平 郭成杰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79,共2页
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争霸、战争连绵不断环境中,孕育了一批兵法扛鼎之作。从这些兵家之作中,可窥视出 当时军旅体育的一些梗概。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兵家 兵书 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经传与先秦兵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涛 孙世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118,129,共7页
兵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从战争社会观、战争规律观、作战指导观等方面对兵家诸子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先秦兵家的最新军事... 兵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一家,与《周易》经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易经》作为当时知识阶层所倚重的文化经典,从战争社会观、战争规律观、作战指导观等方面对兵家诸子的理论建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先秦兵家的最新军事理论成果及其在社会政治领域内的创获,也给此后出现的《易传》以深刻启示。先秦兵家与《周易》经传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经传 兵家 先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出而谲用——“武术与兵家”研究之一 被引量:8
13
作者 乔凤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1,共3页
与传统武术一样,古代兵家的经验理性,是由作为价值理性的圣道与作为工具理性的诡道复合而成的。这种复合的理性构架,使古代战争的军事运作与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一样,即要遵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又要紧紧地受制于传统道德的约束... 与传统武术一样,古代兵家的经验理性,是由作为价值理性的圣道与作为工具理性的诡道复合而成的。这种复合的理性构架,使古代战争的军事运作与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一样,即要遵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又要紧紧地受制于传统道德的约束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出 谲用 武术 兵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家与兵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小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9,共6页
分析法家对兵家的批判继承,采用综合比较的方法,以阐明法家思想中的军事因素,法家迫于战争环境的现实需要,其治国思想表现出很大的战时政策的特征,而兵家的治军理论则直接构成了它的思想渊源,兵家讲上下同欲者胜,法家讲一民于耕战;兵家... 分析法家对兵家的批判继承,采用综合比较的方法,以阐明法家思想中的军事因素,法家迫于战争环境的现实需要,其治国思想表现出很大的战时政策的特征,而兵家的治军理论则直接构成了它的思想渊源,兵家讲上下同欲者胜,法家讲一民于耕战;兵家讲恩威并重,法家讲以法赏罚;兵家讲立信,法家则讲信赏必罚;兵家讲诈敌,法家讲以循名责实驭臣民的诈术;兵家讲势,法家强调恃人不敢为非的制度化建设。法家在继承兵家思想的同时,将其治军措施扩大到了整个国家的领域,并更加系统化和制度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家 法家 赏罚 一民 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与兵家 被引量:9
15
作者 葛荣晋 《中华文化论坛》 2002年第1期82-88,共7页
《老子》是一部道家的哲学名著 ,是没有争论的。但是 ,《老子》是不是一部兵书 ,我国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老子》也是一部兵书。主要论点 :《老子》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精彩的用兵之道 ,如在战争论、战略论、战术... 《老子》是一部道家的哲学名著 ,是没有争论的。但是 ,《老子》是不是一部兵书 ,我国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作者认为《老子》也是一部兵书。主要论点 :《老子》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精彩的用兵之道 ,如在战争论、战略论、战术论中 ;《老子》中所阐发的战争论 ,提出的一系列的军事谋略思想和战争指挥艺术 ,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因而作者断定老子对于中国兵学有开山之功不为过 ;所以 ,《老子》既是哲学名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兵书 兵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兵家与民间武术研究特征之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烈 丁丽萍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2,共6页
遵循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以明清兵家和民间2个群体为比较项,以二者关于武术的研究为比较的共同基础和联系,在兼顾全面的对比过程中着力探析其对武术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旨在的异同。依据明清武术论著统计及作者身份特征,对明清兵... 遵循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以明清兵家和民间2个群体为比较项,以二者关于武术的研究为比较的共同基础和联系,在兼顾全面的对比过程中着力探析其对武术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旨在的异同。依据明清武术论著统计及作者身份特征,对明清兵家和民间18本武术论著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发现:在研究内容方面,兵家体现出在对民间武术进行整理、对比的基础上,辨出技法之"花套",择选出可服务于练兵与战阵的实用之技;民间则根据自身技之所长或家学渊源,依类别撰述、明晰拳种传承脉络。从研究旨在来看,兵家视武术为工具,民间则视武术为人生,从而表现出"明兵重其用,清民重其理"的特征。但是,回顾历史,也正是两者的互补,才能清晰、理性地去辨识武术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武术研究 兵家 民间武术 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兵家治道:要素、地位与宿命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志文 李万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20,共4页
当今治道转型需要延续传统经验,儒、道、法、兵家治道分别注重倡礼仪兴教化、无为而治、制法度立诚信、诡变求全胜。兵家治道以斗争、功利、诡变为核心,它不偏杂、不盲从、善于转化与权衡的特性契合了乱世中国战争、革命、动乱、冲突、... 当今治道转型需要延续传统经验,儒、道、法、兵家治道分别注重倡礼仪兴教化、无为而治、制法度立诚信、诡变求全胜。兵家治道以斗争、功利、诡变为核心,它不偏杂、不盲从、善于转化与权衡的特性契合了乱世中国战争、革命、动乱、冲突、失序的治道情境,从而成为历代君侯将相理乱至治的首选治道。但统治者的限制、其他治道对兵家治道的贬抑以及兵家治道自身的特性,造就了兵家治道隐于治世,显于乱世的历史宿命。立足于当前治理转型的理论与现实需求,我们要汲取兵家治道积极益世的成分,摈弃它消极害世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道 兵家治道 乱世 治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敌而制胜——“武术与兵家”研究之四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凤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因敌,即以敌人为依据;因敌而制胜,即以敌人为依据而制定战胜对手的战略战术。这一所谓的“因敌”,其实即是“无我”;“因敌”即“无我”的结果,其实已经渐渐地从经验的高层,日趋向彰显超验心的方向发展。“因敌而制胜”,乃是一个如何保... 因敌,即以敌人为依据;因敌而制胜,即以敌人为依据而制定战胜对手的战略战术。这一所谓的“因敌”,其实即是“无我”;“因敌”即“无我”的结果,其实已经渐渐地从经验的高层,日趋向彰显超验心的方向发展。“因敌而制胜”,乃是一个如何保护自己而打击对手的更为真切的问题,是古代兵家与传统武术家们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敌 制胜 超验心 武术 兵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管理哲学视角看先秦兵家的治道模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亮 宋香谒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04-408,共5页
先秦兵家的治道思想以"道胜"为宗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目标,以"悬权而动"为行为标准,以"分数"为运行形态,以"文武相济"为约束机制,构成了兵家思想的管理观。即包括管理的本质观... 先秦兵家的治道思想以"道胜"为宗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目标,以"悬权而动"为行为标准,以"分数"为运行形态,以"文武相济"为约束机制,构成了兵家思想的管理观。即包括管理的本质观、目标观、行为观、组织观、控制观,以此构建了管理型兵家的治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哲学 先秦兵家 治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兵家和平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兴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6,共8页
先秦兵家和平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是以禁暴除乱和安国保民为战争的终极目的;二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战争获胜的理想结局;三是以“修道保法”和赢得人心为战争获胜的坚实基础;四是高度重视智谋的作用并以之作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五... 先秦兵家和平思想的基本内涵:一是以禁暴除乱和安国保民为战争的终极目的;二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战争获胜的理想结局;三是以“修道保法”和赢得人心为战争获胜的坚实基础;四是高度重视智谋的作用并以之作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五是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常备不懈为和平的可靠保障。先秦兵家和平思想有着久远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首先,爱好和平、追求和平和维护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华民族在战争理念上赞成并支持反抗侵略的防御战争而反对向外扩张的侵略战争;其次,批判不义战争、谴责滥杀和破坏是历代贤哲的一致做法。兵家和平思想在今天仍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价值:第一,它为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不义战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有力的思想武器;第二,它为我国和平崛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家 和平思想 战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