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青藤碱诱导黏连性膝关节强直家兔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新聚 雷洪峰 +4 位作者 陈勇 黎芙希 孙敬宁 刘佳铭 马红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9-968,共10页
目的观察盐酸青藤碱对膝关节黏连强直的家兔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尝试探讨其对抗膝关节黏连强直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法培养成纤维细胞,并设对照组、盐酸青藤碱低中高浓度实验组。CCK-8法检测成纤维细胞... 目的观察盐酸青藤碱对膝关节黏连强直的家兔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尝试探讨其对抗膝关节黏连强直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法培养成纤维细胞,并设对照组、盐酸青藤碱低中高浓度实验组。CCK-8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经过盐酸青藤碱处理后,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用ELISA法检测药物的作用对血清中炎症因子等水平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盐酸青藤碱能降低成纤维细胞存活率,且随浓度升高存活率逐渐降低。盐酸青藤碱中各个组的效果均十分明显(P<0.05)。在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层面,与对照组比较,盐酸青藤碱各组炎症因子均显著下调(P<0.05),凋亡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升、Bcl-2的mRNA表达量下降(P<0.05),而PI3K/mTOR/AKT3信号通路分子的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在蛋白质表达层面,与对照组相比较,中、高剂量盐酸青藤碱组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8、IL-1β、TGF-β的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凋亡蛋白cleaved-PARP、cleaved caspase-3/7及Bax的表达量均上调,并且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而抗凋亡蛋白Bcl-2、PI3K/AKT3/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量则与给药剂量成负相关。盐酸青藤碱对家兔膝关节成纤维细胞的存活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或与下调炎症因子IL-6、IL-8、IL-1β的表达,并促进凋亡蛋白cleaved-PARP、cleaved caspase-3/7及Bax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抑制其下游PI3K/AKT3/mTOR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有关。结论盐酸青藤碱可抑制黏连性膝关节强直家兔膝关节成纤维细胞的炎症反应和加速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或可通过该机制为改善和治疗黏连性膝关节强直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青藤碱 黏连性膝关节强直 家兔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对兔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预防作用研究
2
作者 米娜 安玮 +2 位作者 金雪梅 谢帅 姚志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兔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作用。方法: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叶黄素干预组(实验组),所有实验动物均在保护关节囊的前提下建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模型。术后实验组口服叶黄素10 mg·kg^(-1)...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兔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作用。方法: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叶黄素干预组(实验组),所有实验动物均在保护关节囊的前提下建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模型。术后实验组口服叶黄素10 mg·kg^(-1)·d^(-1),连续给药4周。比较2组动物的最大开口度、体重、组织学、影像学、骨代谢指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GraphPad Prism 9.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动物体重、开口度、血清骨钙素浓度、CT测量的髁突表面积及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2组实验动物髁突残端可见编织骨和新生骨,纤维中有时可见软骨化生灶,偶可见肉芽组织和陈旧性出血。实验组髁突纤维层增厚,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层次更加明显。结论: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叶黄素促进骨形成、提高血清骨钙素浓度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治疗猫颞下颌关节强直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郑栋强 袁占奎 +4 位作者 庞茉 刘玥 朱军 辛良 曲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48,共7页
为了探讨猫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发病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和手术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的8只颞下颌关节强直患猫的病历,结合电话回访评估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结果显示,8只患猫均进行了电子计算机... 为了探讨猫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发病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和手术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在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的8只颞下颌关节强直患猫的病历,结合电话回访评估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结果显示,8只患猫均进行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其中4只(3只单侧和1只双侧)诊断为假性强直,另外4只(2只单侧和2只双侧)诊断为真性强直;5只(3只单侧和2只双侧)进行了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3只(2只单侧和1只双侧)放弃治疗;进行手术的5只患猫术后口腔打开角度均良好,其中1只(单侧)因苏醒质量较差选择了安乐死。长期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5年,平均约25个月)结果显示,单侧强直的2只患猫手术效果良好,双侧强直的2只患猫手术效果较差,未手术的3只患猫因无法进食而安乐死。结果表明,颞下颌关节强直患猫应该进行手术治疗。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可以替代关节成形术、关节外骨切除术和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达到相似的手术效果,并可以降低关节周围医源性神经和血管损伤或牙齿损伤的风险;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对于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患猫治疗效果较好,而对于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患猫治疗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改良式尾侧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带蒂颊脂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解剖学研究
4
作者 宗兆蓉 孟紫璇 +3 位作者 仇嘉欣 李艺文 程厚文 顿爱社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通过测量颊脂垫及穿经血管、神经及颞下颌关节的相关解剖结构径线,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应用带蒂颊脂垫移位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的可行性。方法成人头颈部标本4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20例。观察A组颊脂垫的形态,测量其大小及穿... 目的通过测量颊脂垫及穿经血管、神经及颞下颌关节的相关解剖结构径线,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应用带蒂颊脂垫移位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的可行性。方法成人头颈部标本4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20例。观察A组颊脂垫的形态,测量其大小及穿经血管、神经压扁径;观测B组颞下颌关节相关解剖结构数据。结果A组颊脂垫体积:左侧(10.10±1.10)mL,右侧(9.70±1.50)mL;颊脂垫纵轴线长度:左侧(28.18±1.35)mm,右侧(29.47±1.12)mm;颊脂垫横轴线长度:左侧(18.56±1.67)mm,右侧(18.97±1.73)mm;有面动脉、面静脉、上颌动脉分支、面神经颊支等穿行于颊脂垫。B组颞下颌关节盘矢状切面呈S型15例(75.0%),L型3例(15.0%),二者间的过渡型2例(10.0%);关节盘前后径:左侧(14.42±1.94)mm,右侧(15.34±1.37)mm;关节盘内外径:左侧(20.18±1.77)mm,右侧(19.57±1.32)mm;关节内、外侧分别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分布。结论带蒂颊脂垫解剖位置恒定,血供丰富,具有很强的组织修复、抗感染能力和“缓冲垫”作用,可减少TMJA术后瘢痕的形成,降低术后复发率,有助于术后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颊脂垫 颞下颌关节强直 治疗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与HLA-B27基因亚型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熊春翔 卫小春 +3 位作者 尹东 黄宇 杜畅 莫冰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710-3715,共6页
背景:前期临床研究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具有强相关性。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基因亚型的易感性,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基因亚型在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 背景:前期临床研究中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具有强相关性。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基因亚型的易感性,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基因亚型在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患者300例,强直性脊柱炎非早发髋关节强直患者300例。研究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所有受试者及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案,其中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组,在其开始发病5年内,均有放射学检查(髋关节MRI、CT,骨盆X射线正侧位片)证实髋关节发生强直。收集2组患者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采集患者2mL静脉血,通过PCR-SSP高分辨技术进行29种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基因亚型检测,计算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各基因亚型的构成比,分析相对危险度。结果与结论:①2组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检测的总阳性率为93.67%(562例):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组99.33%,强直性脊柱炎非早发髋关节强直组88.59%;②共找到29种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亚型中的6种,分别是B*2702、B*2703、B*2704、B*2705、B*2706及B*2713;2组均以B*2704及B*2705亚型为主,组间比较,B*2704亚型在强直性脊柱炎非早发髋关节强直组所占比例最高(P<0.01),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组B*2705亚型所占比例最高(P<0.01);③B*2705亚型与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发病危险度相关(OR=1.896,95%可信区为1.221-3.218);④结果表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B*2704和B*2705为主要亚型,其中B*2705亚型是导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发髋关节强直的易感基因。B*2705亚型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早发髋关节强直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强直 人类白细胞抗原 早发髋关节强直 HLA-B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岩峰 王建荣 +3 位作者 王玉召 孟德峰 王华阳 朱洪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45-47,50,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2例髋关节强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人工全髋置换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2例髋关节强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人工全髋置换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髋关节功能变化、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4.40±5.72)min、(5.16±0.16)cm、(117.70±12.22)mL、(6.11±0.21)d、(3.11±0.32)个月.82例患者术后7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3 d、1 d,术后3 d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后1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感染1例、出血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患者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康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强直 人工全髋置换手术 截骨手术 关节功能 并发症 疼痛
原文传递
针刀松解术联合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肘关节强直僵硬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潘志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4024-402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术联合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肘关节强直僵硬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RA肘关节强直僵硬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术联合电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肘关节强直僵硬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RA肘关节强直僵硬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针刀松解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优良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肘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BGP)]。结果:观察组临床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前臂伸展角度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肘关节前臂屈曲、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角度明显加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ACP-5b水平均显著降低,BALP、BGP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联合电针治疗RA肘关节强直僵硬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 关节强直僵硬 针刀松解术 电针治疗 骨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彪 王卫红 +1 位作者 李玉晓 庞文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355,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强直 继发 双侧 syndrome OSAS患者 颞颌关节强直 SLEEP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外科治疗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卢晓峰 邱蔚六 +1 位作者 唐友盛 袁文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采用颞颌关节重建与不同的正颌外科术式组合的方法治疗10例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患者,结果表明: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的治疗既要兼顾关节强直的解除,又要矫正畸形颌骨对面容及牙牙合造成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其对口咽通... 通过采用颞颌关节重建与不同的正颌外科术式组合的方法治疗10例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患者,结果表明: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的治疗既要兼顾关节强直的解除,又要矫正畸形颌骨对面容及牙牙合造成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其对口咽通气道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症 外科 颞颌关节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27例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立民 潘世奇 +2 位作者 侯明明 张大鹏 亓云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32-1833,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27例(38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平均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27例(38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平均2年4个月随访,患者髋关节术前活动度为0°,术后总的活动度平均为147.4°,其中平均屈髋92.6°;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术前平均31.0°,术后平均5.2°;Harris评分,术前平均16.6分,术后平均93.3分。术后患者髋痛消失,步态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1
11
作者 隋金颇 张元民 +2 位作者 葛帮荣 谢士成 宋富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6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22例髋关节强直(26个髋关节)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22例髋关节强直(26个髋关节)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22例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步态基本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关节 关节强直 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霄 张益 李江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3-907,共5页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机制提供实验载体。方法:小尾寒羊4只,双侧关节互为对照。实验侧通过手术造成髁突矢状骨折,破坏关节窝表面软骨,切除外侧1/2关节盘;对照侧仅造... 目的:建立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机制提供实验载体。方法:小尾寒羊4只,双侧关节互为对照。实验侧通过手术造成髁突矢状骨折,破坏关节窝表面软骨,切除外侧1/2关节盘;对照侧仅造成髁突矢状骨折。术后6个月,通过CT检查和组织学观察评价实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形成。结果:4只小尾寒羊的实验侧关节均发生混合性强直,CT检查发现,关节结构消失,关节间隙变窄,周缘出现不规则增生或吸收,上、下关节面被若干上、下贯通的高密度影像所分隔,呈骨痂样改变。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侧关节窝与髁突之间散在有骨与骨样的基质,部分区域可分辨出强直骨桥的形成。对照侧未出现强直迹象。结论:本研究中的动物实验重现了临床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过程,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可作为动物模型用于对创伤性关节强直的研究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下颌骨髁状突 骨折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突矢状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强直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向国林 邓末宏 +4 位作者 李威 王琳琳 任雯 韩前超 龙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讨髁突矢状骨折继发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1例、48侧继发于髁突矢状骨折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1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平均... 目的:探讨髁突矢状骨折继发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1例、48侧继发于髁突矢状骨折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1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平均外伤年龄15.6岁,其中23例(74.2%)外伤年龄小于16岁。病程3月-20年,平均病程6.5年。42侧强直关节的关节盘发生移位,6侧强直关节的关节盘完全破坏。强直关节标本镜下观察:内侧髁突骨折块发生废用萎缩性改变,外侧骨球区见软骨细胞呈灶性增生成骨,关节盘纤维结构紊乱、玻璃样变性。结论:青少年髁突矢状骨折易发生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盘的移位损伤是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的重要条件。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首先发生在关节外侧,融合骨赘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软骨化生、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保留关节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龙星 李小丹 +5 位作者 程勇 杨学文 金辉喜 秦力铮 乔永明 邓末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外伤 颞下颌关节强直 关节 手术治疗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颌畸形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牵引成骨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成 王兴 +2 位作者 伊彪 李自力 王晓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 :探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治疗骨性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joint ,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 ,治疗 11例 (15侧 )... 目的 :探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治疗骨性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joint ,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中的应用。 方法 :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 ,治疗 11例 (15侧 )TMJ强直伴小颌畸形及OSAS患者。患者年龄 9~ 42岁。 4例为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重度小颌畸形 ,7例为单侧TMJ强直伴小颌畸形。 9例合并重度OSAS ,2例伴有轻、中度OSAS。 8例患者行双侧下颌骨体延长 ,3例患者行单侧下颌骨体延长。 11例患者 15侧TMJ强直均行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术后复查 10~2 2个月 ,平均复查时间 15 .3个月。手术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治疗 ;第二阶段 ,TMJ强直的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术后间歇期 4~ 7d ,牵引速度 1mm·d- 1 ,分 4次进行。稳定期为 3~ 4个月。术后即行开口训练。每一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头影测量及睡眠多导图仪 (polysomnography ,PSG)检查。 结果 :11例患者19侧下颌骨经牵引延长后 ,小颌畸形及OSAS得到有效治疗。 15侧关节强直经牵引成骨关节成形术矫治后 ,开口度均恢复正常。牵引间隙内成骨良好 ,未见感染及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 ,无关节强直复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 小颌畸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牵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软组织关影测量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卢晓峰 邱蔚六 +1 位作者 唐友盛 袁文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7-90,共4页
该研究对12例成年男性颞颌关节强直续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和18名成年男性正常人作对照的头影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患者头影软组织测量特征是(1)最小矢状咽径(posteriorairwayspace;... 该研究对12例成年男性颞颌关节强直续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和18名成年男性正常人作对照的头影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颞颌关节强直续发OSAS患者头影软组织测量特征是(1)最小矢状咽径(posteriorairwayspace;PAS)减小(P〈0.001);(2)舌和软腭占口咽腔矢状面积比显著地增加P<0.001)。指出:上述两项参数对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强直 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强直不同截骨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乔永明 何巍 +2 位作者 龙星 秦力铮 邓末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7-770,共4页
目的:比较颢下颌关节强直手术中不同截骨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随访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97~2002年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患者78例,其中55例采用2种手术方法:裂隙关节成形术和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这2种术式均存在2种截骨:传统... 目的:比较颢下颌关节强直手术中不同截骨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随访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97~2002年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患者78例,其中55例采用2种手术方法:裂隙关节成形术和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这2种术式均存在2种截骨:传统截骨法和改良的保留髁突法。用随访时开口度与术前开口度之差即开口度改善作为手术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然后分别统计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19年,保留关节盘的2种截骨法t检验,t=1.22,P=0.24,无统计学差异;裂隙关节成形术2种截骨法的秩和检验P=0.5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截骨法虽然对手术效果的改善不明显,但在恢复关节结构、面形及[牙合]关系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关节成形术 截骨术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分类和治疗-84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驰 何冬梅 +4 位作者 陈敏洁 张晓虎 邱亚汀 杨秀娟 李凌志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以冠状CT为基础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关节组收治的创伤所致颞下颌关节强直84例(124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CT扫描,关节区冠状重建,据... 目的: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以冠状CT为基础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关节组收治的创伤所致颞下颌关节强直84例(124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CT扫描,关节区冠状重建,据此提出创伤性关节强直的4型分类,即A1~A4型。根据分类进行相应的治疗。A1型,纤维组织松解或髁突切除+肋骨移植+颞肌筋膜瓣修复;A2和A3型,切除外侧融合骨球,保留内侧髁突和关节盘+颞肌瓣或咬肌瓣外侧间隙填塞(外侧成形术),如果内侧髁突残余较小不能负重,骨球切除后用肋骨移植+颞肌瓣或咬肌瓣修复;A4型,切除全部骨球,肋骨移植关节置换+颞肌瓣或咬肌瓣修复。对治疗结果进行CT和临床随访评价。结果:84例124侧创伤性关节强直中,A1型14侧,占11.3%;A2型43侧,占34.7%;A3型46侧,占37.1%;A4型21侧,占16.9%。其中部分A1型,全部A2和A3型有内侧移位的髁突残余,占75%(93/124)。根据分类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外侧成形术82侧,占66.1%;肋骨移植重建33侧,占26.6%;其他9侧,占7.3%。48例68侧关节强直术后随访10个月~4a,占57%。其中,48侧行外侧成形术的关节中有7侧复发,占14.6%;17侧行肋骨移植的关节中有4侧复发,占23.5%。结论:基于冠状CT的关节强直新分类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外侧成形术+颞肌瓣修复是治疗A2和部分A3型关节强直(内侧有足够承重的髁突和关节盘残余)的理想方法,肋骨移植+颞肌瓣修复治疗完全骨性强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颞下颌关节强直 分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成骨术治疗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OSAHS4例报道 被引量:8
19
作者 麻益可 沈国芳 +2 位作者 卢晓峰 王旭东 唐友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牵引成骨术治疗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4例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发OSAHS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5~13岁(中位年龄6.5岁)。均采用颞下颌关节成形术以恢复开口功能,... 目的:评价牵引成骨术治疗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4例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发OSAHS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5~13岁(中位年龄6.5岁)。均采用颞下颌关节成形术以恢复开口功能,下颌体牵引成骨术治疗OSAHS;其中3例行同期手术,1例行分期手术;单侧和双侧下颌体牵引各2例。固定期约3个月时行呼吸监护仪监测(PSG)复查和牵引器拆除术。结果:4例患儿OSAHS症状均消失,平均AHI由术前的42.7降到4.9,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74.3%上升到89.8%;平均开口度由6.5mm增加至25.5mm;面部畸形得到满意矫正。经过平均38.1个月(13~58个月)的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联合颞下颌关节成形术能够有效地治疗儿童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及其伴发的OSAHS、面部不对称畸形,并且可以同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强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颞下颌关节成形术 牵引成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手术方法与复发 被引量:9
20
作者 乔永明 龙星 +3 位作者 程勇 李波 秦力铮 邓末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强直四种手术方法的复发率,探讨手术方法的改进对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 回顾1988-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病人140例,其中采用耳前切口101例,包括裂隙关节成形 术55例,间置物关节成形术17例,保留... 目的: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强直四种手术方法的复发率,探讨手术方法的改进对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 回顾1988-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病人140例,其中采用耳前切口101例,包括裂隙关节成形 术55例,间置物关节成形术17例,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29例;主要采用耳前加颌下切口的关节重建术39例。 此期间复发20例。结果:总复发率约14.3%,裂隙关节成形术的复发率约16.4%,间置物关节成形术的复发率约 23.5%,关节重建术总的复发率为15.4%,而保留关节盘组复发率仅3.4%。结论:手术方法的改进可减少复发: 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可有效降低复发率;而其它手术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它 们之间的疗效比较还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手术方法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