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实体自我到关系自我——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的自我观 被引量:14
1
作者 姜飞月 王艳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84,共5页
现代主流心理学在考察"自我"时,假设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我",它是个体存在的核心,统领着我们的一切。后现代心理学对这种实体自我观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真实的实体自我。后... 现代主流心理学在考察"自我"时,假设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我",它是个体存在的核心,统领着我们的一切。后现代心理学对这种实体自我观进行了猛烈批判,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真实的实体自我。后现代心理学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将自我视为关系的创造物,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它将自我理解为关系性的、多元的、变化的、去中心的。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人们自我意识观的变化要经历策略操作者、混杂人格和关系自我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后现代心理学自我观的提出对我们理解自身、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自我 关系自我 后现代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自我中也存在自我证实动机吗?——来自表征激活与启动的实验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小勇 周西堉 郭永玉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2-52,共11页
采用社会认知研究的表征激活范式和自我证实领域常用的启动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关系自我与寻求他人的评价证实之间关系。发现无论是在遇到与积极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发生移情的情况下(研究1),还是通过短文写作启动重要他人表征... 采用社会认知研究的表征激活范式和自我证实领域常用的启动程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关系自我与寻求他人的评价证实之间关系。发现无论是在遇到与积极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发生移情的情况下(研究1),还是通过短文写作启动重要他人表征时(研究2),关系自我与对自身的看法的重要程度这两个因素都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重要他人的表征激活或启动条件下重要自我特质的评价得分在自评和期望他评得分上的一致性最高。结果证明了关系自我定义会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向重要他人寻求对自身的看法的评价证实。最后在自我证实理论和社会认知模型基础上,对本研究结论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自我 自我证实动机 重要他人 社会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自我量表修订
3
作者 杨孝 黄知荣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48-149,共2页
为探讨中国人的关系自我状况,本研究对英文版的关系自我量表进行了翻译修订工作。以中国400多位大学生和研究生为对象,对关系自我量表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结果显示,修订版的关系自我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分... 为探讨中国人的关系自我状况,本研究对英文版的关系自我量表进行了翻译修订工作。以中国400多位大学生和研究生为对象,对关系自我量表进行了信效度的检验。结果显示,修订版的关系自我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和区分效度等。修订版的关系自我量表适用于中国人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自我量表 量表修订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区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艇 郑全全 韦庆旺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470,共6页
通过两个研究探索中国情境下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的区分。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外显层面被试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是独立的结构;女性被试的关系自我水平要高于群体自我。研究二通过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Target Implicit Associat... 通过两个研究探索中国情境下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的区分。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外显层面被试的关系自我和群体自我是独立的结构;女性被试的关系自我水平要高于群体自我。研究二通过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Target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T-IAT)发现在内隐层面,相对于群体自我,中国情境下的被试具更倾向从人际关系角度定义自我。同时,研究二也发现外显关系自我和内隐关系自我二者是独立的结构;外显群体自我和内隐群体自我二者是独立的结构。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对自我建构领域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自我 群体自我 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 自我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聚焦对幸福感的影响:关系自我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卫朝选 王磊 +1 位作者 许粟榬 毕重增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2-1469,共8页
疫情爆发给人们带来了持久的心理压力,影响公众的幸福感。本文采用启动范式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疫情聚焦对幸福感的影响及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疫情聚焦降低幸福感,特质性关系自我调节疫情聚焦与快乐感的关系,缓冲了疫情的消... 疫情爆发给人们带来了持久的心理压力,影响公众的幸福感。本文采用启动范式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疫情聚焦对幸福感的影响及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疫情聚焦降低幸福感,特质性关系自我调节疫情聚焦与快乐感的关系,缓冲了疫情的消极作用;状态性关系自我对幸福感及其子维度的提升作用不受聚焦疫情的影响。在应对疫情时,充分利用自我建构中与关系自我相关联的心理资源可增强人们对疫情信息的免疫,维护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幸福感 自我建构 关系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在自我建构中的层级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莹灿 肖子伦 +2 位作者 陈红 胡小勇 周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3-1409,共7页
三重自我建构认为,自我包含三个方面: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个体自我的核心地位已经得到诸多研究的证实,但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层级关系还缺乏定论。越重要的自我,与积极信息的联系越紧密,以达到维持自尊、抵御自我威胁的目的... 三重自我建构认为,自我包含三个方面: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个体自我的核心地位已经得到诸多研究的证实,但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层级关系还缺乏定论。越重要的自我,与积极信息的联系越紧密,以达到维持自尊、抵御自我威胁的目的。因此,采用内隐联想范式(IAT)验证对两种自我的积极联想,并对比两者积极联想程度以确定其层级关系。结果发现,相比非自我信息,被试对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均存在内隐的积极联想,从内隐的层面证实了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存在。相比关系自我,被试对集体自我存在更强的积极联结,自我建构中的集体自我在内隐层面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自我建构 关系自我 集体自我 IAT 内隐积极联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自我扩展对大学生恋爱关系稳定性的影响: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和神经质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6-155,207,共11页
目的:探讨关系自我扩展对大学生恋爱关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和神经质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扩展问卷、中国成年人自我概念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中的神经质分量表、恋爱关系稳定性量表,对2133名正在恋爱的大学生... 目的:探讨关系自我扩展对大学生恋爱关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和神经质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扩展问卷、中国成年人自我概念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中的神经质分量表、恋爱关系稳定性量表,对2133名正在恋爱的大学生开展调查。结果:一般自我概念在关系自我扩展和关系稳定性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和关系自我扩展对关系稳定性的直接效应都受到神经质的调节。结论:在关系自我扩展对关系稳定性的影响中,一般自我概念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且一般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在低神经质群体中更为显著;随着神经质水平的升高,关系自我扩展对关系稳定性的预测作用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自我扩展 恋爱关系稳定性 一般自我概念 神经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中关系自我的建构:为虚拟人格充值的社交货币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瑜 《东南传播》 2020年第1期36-38,共3页
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颠覆,更是虚拟世界的创世,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格或是无法实现的理想人格均可在网络空间释放和建构,也就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虚拟人格"... 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颠覆,更是虚拟世界的创世,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格或是无法实现的理想人格均可在网络空间释放和建构,也就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虚拟人格"。而这种虚拟人格在社交网络中尤为活跃,社交网络编织着一张关系网,虚拟主体在进行网络化交流时,也建构着关系自我,这种关系自我是虚拟人格的构成之一,而社交货币为虚拟人格中关系自我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发现为企业进行社交营销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建构 关系自我 虚拟人格 社交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复杂性低的个体会有更高的关系自我的唤醒
9
作者 张元頔 《社会心理科学》 2012年第4期40-41,共2页
文章从自我复杂性和关系自我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用自我复杂性量表测量被试的自我复杂性,用RISC问卷测量被试的关系自我分数,然后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我复杂性和关系自我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说明... 文章从自我复杂性和关系自我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用自我复杂性量表测量被试的自我复杂性,用RISC问卷测量被试的关系自我分数,然后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我复杂性和关系自我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说明自我越复杂的人,关系自我的唤醒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复杂性 关系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个体与关系自我的创造性转化——“躺平青年”与新个体文化的建构
10
作者 张杰 丁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93-105,171,172,共15页
“躺平青年”面临为自己而活的个体信念和无法靠自己而活的个体化悖论,为了抵御个体化风险,青年群体调用和激活关系自我的本土文化资源,基于个体本位与家庭形成再连接。这种与家庭的再连接并非新家庭主义所误读的对家庭关系的再嵌入,而... “躺平青年”面临为自己而活的个体信念和无法靠自己而活的个体化悖论,为了抵御个体化风险,青年群体调用和激活关系自我的本土文化资源,基于个体本位与家庭形成再连接。这种与家庭的再连接并非新家庭主义所误读的对家庭关系的再嵌入,而是青年对家庭关系的重构,形成了以子代个体为中心的单向资源指向和关系方向的单向运作。作为个体化实践的“躺平”是中国式个体化进程中的一种文化实践,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工具箱意义的调用和重组,关系自我的文化路径和消费主义催生的独立个体观念得以创造性重组、融合并转化为关系中的自主个体这一新个体文化。“躺平”所折射的中国青年个体化实践呈现出从主动个体化到被动个体化连续统的复杂图谱。作为个体化进程的躺平实践内蕴青年自我奋斗和寻求自我价值的希望,“关系中的个体”这一新个体文化的形塑为新型家国关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平 躺平青年 个体化 新个体文化 新家庭主义 关系自我 关系中的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中的关系自我
11
作者 毛启华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2期438-441,共4页
自我与他人的交往是自我发展的推动力量,关系自我是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双向关系来理解自我。关系自我的重要性表现在对他人信息的记忆优势效应,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的增强以及明显的右脑优势。同时关系自我受关系亲密度、自我与他人的相似... 自我与他人的交往是自我发展的推动力量,关系自我是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双向关系来理解自我。关系自我的重要性表现在对他人信息的记忆优势效应,内侧前额叶皮层活动的增强以及明显的右脑优势。同时关系自我受关系亲密度、自我与他人的相似性、依恋特征、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关注一些重要的关系自我类型,以及关系自我的实践应用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自我 自我概念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姚计海 申继亮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 ,选取北京市 42 8名中学生 ,考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发现 :(1 )有偶像的学生人数显著高于无偶像的人数 ,“歌星影星”与“著名人士”是其崇拜的主流。 (2 )有偶像的学生的自我概念显著高于无偶像的... 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 ,选取北京市 42 8名中学生 ,考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发现 :(1 )有偶像的学生人数显著高于无偶像的人数 ,“歌星影星”与“著名人士”是其崇拜的主流。 (2 )有偶像的学生的自我概念显著高于无偶像的学生 ,主要在同性关系自我、异性关系自我、非学业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 (3)在有无偶像维度上 ,女生的同性关系自我、一般学校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 ,男生的同性关系自我、一般自我、非学业自我和量表总分存在显著差异。 (4)在有无偶像维度上 ,初一学生的体能自我、初二学生的数学自我、初三学生的语文自我和同性关系自我、高一学生的外貌自我存在显著差异。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偶像崇拜 自我概念 同性关系自我 非学业自我 体能自我 异性关系自我 语文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艳 邹泓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6,共8页
采用问卷法,以477名本科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个体自我可显著负向预测外部调控,正向预测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2)关系自我可显著正向预测外部调控和投射调控,且可在个体自我与外... 采用问卷法,以477名本科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的三重自我建构与个人自主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个体自我可显著负向预测外部调控,正向预测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2)关系自我可显著正向预测外部调控和投射调控,且可在个体自我与外部调控、认同调控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3)集体自我可显著负向预测外部调控,正向预测投射调控、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且可在个体自我与投射调控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支持了个体自我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对个人自主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建构 个体自我 关系自我 集体自我 自主
原文传递
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依赖: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2
14
作者 丁倩 周宗奎 张永欣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3-690,共8页
采用问卷法对658名具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依赖的关系、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作用以及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使用能显著正向地预测大学生社交网站依赖;(2)积极自我呈现... 采用问卷法对658名具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与依赖的关系、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作用以及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使用能显著正向地预测大学生社交网站依赖;(2)积极自我呈现在社交网站使用与依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作用受到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具体来说,相对于高关系型自我构念的大学生,低关系型自我构念大学生的社交网站使用更多地通过积极自我呈现影响其社交网站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站使用 积极自我呈现 关系自我构念 社交网站依赖 大学生
原文传递
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爽 毕重增 黄丽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0-404,共5页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并探讨了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反思自我评价能够预测自信。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受到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当个体的关系型自我构念水平高时,反思自我评价越积极...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并探讨了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反思自我评价能够预测自信。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受到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当个体的关系型自我构念水平高时,反思自我评价越积极,个体越自信;当个体的关系型自我构念水平低时,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自我评价 自信 关系自我构念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关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朝阳 黄远玲 王鑫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7-120,共4页
目前自我构念类型主要有独立型自我构念、依赖型自我构念和关系型自我构念(RISC)。文章以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为主要分析文本,从内涵、测量工具到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对国外RISC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此外,还对RISC的研究趋势进行... 目前自我构念类型主要有独立型自我构念、依赖型自我构念和关系型自我构念(RISC)。文章以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为主要分析文本,从内涵、测量工具到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对国外RISC的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此外,还对RISC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构念 独立型自我构念 依赖型自我构念 关系自我构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同伴信任与关系型自我构念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欣颖 高湘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同伴信任与关系型自我构念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向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564份;以信任量表(TS)和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RISC)为测评工具,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与回归效应。结果:男生的同... 目的:探究大学生同伴信任与关系型自我构念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向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发放调查问卷564份;以信任量表(TS)和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RISC)为测评工具,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与回归效应。结果:男生的同伴信任(t=-4.83,P<0.01)和关系型自我构念得分低于女生(t=-4.00,P<0.01),大一学生的同伴信任(t=-2.32,P<0.05)和关系型自我构念得分低于大二学生(t=-2.57,P<0.05);信任量表与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71,P<0.001);关系型自我构念能够预测同伴信任32.6%的变异量(r=0.571,R2=0.326,R2adj=0.325,F=272.02,P<0.001)。结论:大学生关系型自我构念能够显著预测同伴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同伴关系 同伴信任 关系自我构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丽 毕重增 《心理学进展》 2012年第4期173-178,共6页
本文修订并检验了中文版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的信效度。参与本研究的有效被试包括来自泸州医学院的192名大学生和来自西南大学的237名大学生。研究发现新模型适配;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0;关系型自我构念与独立我、互依我、短版独立我、短... 本文修订并检验了中文版关系型自我构念量表的信效度。参与本研究的有效被试包括来自泸州医学院的192名大学生和来自西南大学的237名大学生。研究发现新模型适配;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0;关系型自我构念与独立我、互依我、短版独立我、短版互依我相关显著;与自信的相关是0.33;与16PF中的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实验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心理健康人格因素,内向与外向性相关显著;性别差异显著(t=5.47,p<0.001)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自我构念量表 信度 效度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柯“修身哲学”中的“自我关系”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群志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5期73-79,共7页
米歇尔·福柯晚期极力探索如何对知识-权力关系约制作出反抗。他沉思了多年才有答案,这个答案就蕴藏在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修身哲学”中的“自我关系”的讨论中。然而,皮埃尔·阿道却批评福柯的诠释太过于美学化了,因而忽视了... 米歇尔·福柯晚期极力探索如何对知识-权力关系约制作出反抗。他沉思了多年才有答案,这个答案就蕴藏在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修身哲学”中的“自我关系”的讨论中。然而,皮埃尔·阿道却批评福柯的诠释太过于美学化了,因而忽视了上达“普遍理性”的要求。但事实上,福柯探究修身问题中的“自我关系”内涵并不是如阿道所批评的那样,而是也有上升到普遍性的解释。他之所以重视希腊化时期的“自我关系”模式,是因为它不仅强调了以“自我转化”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必须“反求诸己”的修身实践,而且展开了一种把自我安立在世界之中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修身哲学 自我关系 自我关注 生活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及自我和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霞 许雅玫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87-88,共2页
采用Gati&Saka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及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对458名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关于三个分量表缺乏准备、缺乏信息、不一致信... 采用Gati&Saka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及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对458名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关于三个分量表缺乏准备、缺乏信息、不一致信息得分及总分在性别、是否接受过职业指导、专业与兴趣是否一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得分与自我和谐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职业决策困难 自我和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