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系契约理论对教师轮岗制度执行的启示
1
作者 石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2期0116-0119,共4页
教师轮岗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在“双减”制度的背景下,教师轮岗制度的执行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关系契约理论弥补了教师轮岗制度执行过程中以行政约束为主带来的制度执行不彻底、制度执行效果不完... 教师轮岗制度是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在“双减”制度的背景下,教师轮岗制度的执行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关系契约理论弥补了教师轮岗制度执行过程中以行政约束为主带来的制度执行不彻底、制度执行效果不完善等问题。借鉴这一理论,以制度执行群体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加强制度执行主体的教育情感、专业化身份的认同,创设开放包容的制度执行环境,加强群体间的理解和认同,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加强合作,为制度执行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柔性的约束机制,提高制度执行效果,推动教师轮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契约理论 教师轮岗制度 执行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关系契约理论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袁天荣 王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1-91,共11页
创新既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行动,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董事会作为战略决策机构与治理核心,其内部运作机制必然会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基于关系契约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研究董事会... 创新既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行动,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董事会作为战略决策机构与治理核心,其内部运作机制必然会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基于关系契约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越清晰,企业创新水平越高,而当股权集中度较高、CEO处于非正式层级最高位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创新间的正相关关系会被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区分创新类型后,相比于策略性创新,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水平;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够提升企业价值。结论基于新的研究视角从微观动态交互层面理解董事会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对企业加强董事会建设、提升创新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 公司治理 企业创新 关系契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契约关系理论新考——基于关系契约理论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传刚 李楠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47-53,共7页
劳动契约关系立法需要兼顾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双重协调。劳动契约关系规范如何在人工智能技术时代下实现其价值目标,其前提在于将劳动契约关系本身置于何种理论框架之下进行阐释。关系契约理论采用法社会学的分析视角,重新构... 劳动契约关系立法需要兼顾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双重协调。劳动契约关系规范如何在人工智能技术时代下实现其价值目标,其前提在于将劳动契约关系本身置于何种理论框架之下进行阐释。关系契约理论采用法社会学的分析视角,重新构建起契约理论的法理基础,以“关系”为契约的核心要素,利用社会学分析方法在法哲学层面形塑了现代契约理论全新的人文价值和经济学价值目标。现代劳动契约关系的内在产生基础与关系契约理论的主张是一致的,关系契约理论为现代劳动契约关系的理论与现实困境提供了更加科学、开放的解释框架及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契约理论 契约自由 关系契约理论 劳动契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成本与收益研究——基于关系契约理论的分析
4
作者 宋京津 《财政监督》 2015年第25期57-60,共4页
文章以关系契约理论为出发点,探讨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在对外披露其存在的内控缺陷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文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上市公司履约与违约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经济学曲线对履约... 文章以关系契约理论为出发点,探讨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市公司在对外披露其存在的内控缺陷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文章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上市公司履约与违约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经济学曲线对履约成本与履约收益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只有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监管质量,才能震慑违约行为;鼓励披露、支持披露、正确地看待所披露的内控缺陷,提高履约收益,以此不断维护和强化契约的法律效力,从而提倡履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关系契约理论 成本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履约与执行保障:关系契约理论视阈下的传统媒体变革
5
作者 张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128,共4页
本文以变革中的传统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关系契约理论,通过分析新媒体发展引起传统媒体内媒体与受众、媒体体制间、媒体与员工间各种关系契约的变化,提出解决传统媒体困境的策略。本文认为,传统媒体中媒体与受众、媒体机构与从业人... 本文以变革中的传统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关系契约理论,通过分析新媒体发展引起传统媒体内媒体与受众、媒体体制间、媒体与员工间各种关系契约的变化,提出解决传统媒体困境的策略。本文认为,传统媒体中媒体与受众、媒体机构与从业人员的关系从关系契约理论角度而言是一种合作关系,传统媒体变革,实质上是运用关系契约理论中的自我履约和执行保障机制,保证传统媒体内各种合作契约的长期存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契约理论 传统媒体变革 自我履约机制 执行保障机制
原文传递
论关系契约理论的困境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承韪 《私法》 2011年第2期39-59,共21页
近代以来的契约法依次经历了以下三个理论阶段:古典契约法理论、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和现代契约法理论。关系契约理论是契约法社会化浪潮的理论成果,旨在解决关系性契约难题,是古典契约法'死亡'后有关市场交换之法理建构中最有前... 近代以来的契约法依次经历了以下三个理论阶段:古典契约法理论、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和现代契约法理论。关系契约理论是契约法社会化浪潮的理论成果,旨在解决关系性契约难题,是古典契约法'死亡'后有关市场交换之法理建构中最有前途的理论选择。但由于关系契约理论承继了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弱点,导致它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困境,比如理论不周延、无法建构关系契约法、对司法审判价值不大等。西方先进契约法理论为中国契约法治的现代化提供了参考,也预设了限度和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契约理论 法社会学 困境
原文传递
智能合约的关系契约属性
7
作者 杜昌恩 《西部法学评论》 2024年第2期11-24,共14页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对传统合同理论提出了挑战,关系契约理论为解释智能合约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分布式点对点网络是智能合约生成、运行和实现的社会基础,智能合约可以视为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关系契约.智能合约中的技术性要素与关系契...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对传统合同理论提出了挑战,关系契约理论为解释智能合约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分布式点对点网络是智能合约生成、运行和实现的社会基础,智能合约可以视为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关系契约.智能合约中的技术性要素与关系契约的个别性规范和关系性规范存在对应关系,个别性规范指同意实现规范和计划执行规范,对应智能合约的自动履行机制;关系性规范包括社会矩阵、角色保全和契约性团结,分别对应区块链技术、数字签名和共识机制.前者有助于智能合约充分发挥自动履行功能,而后者则对智能合约提出监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契约理论 智能合约 自动履行 数字签名 共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法理的建构与运用:以夫妻忠诚协议再认识为例
8
作者 陈曦宜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208,共17页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之争背后是三点预设:家庭关系与合同模式存在错位;协议财产属性的弱伦理性与人身属性的强伦理性相互对立;法律强制与情感关系不相匹配。三点预设使得效力之争徘徊于个人本位—家庭本位两造之间而久无定论。“关...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之争背后是三点预设:家庭关系与合同模式存在错位;协议财产属性的弱伦理性与人身属性的强伦理性相互对立;法律强制与情感关系不相匹配。三点预设使得效力之争徘徊于个人本位—家庭本位两造之间而久无定论。“关系法理”以关系契约理论实现了婚姻与合同关系的沟通,为忠诚协议参照适用合同编提供依据。对关系结构的强调,使得人身与财产关系背后共同的伦理属性得以揭示。“关系性解纷”关注关系事实本身,而非仅仅协议文本;以维护良性关系、阻却恶性关系而非规制个人为目标;以“关系性自主”而非“个人真意表示”为效力前提;以“关系性善”而非“个人利益”为价值基础。忠诚协议可区分为“规范型协议”和“累积型协议”,并根据解纷需求适用审判程序和调解程序。最终,法律对情感关系的态度既非以力有不逮为由的回避,也非家长主义式干预,而是一种有效回应和反馈式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忠诚协议 关系法理 关系契约理论 关系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吕蕊 石培基 +1 位作者 聂晓英 张学斌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8-727,共10页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园区集群化发展需要园区企业有效利用其显性契约、强化关系契约,提升联合规划、联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河西走廊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水平要运用组织生态学中的内外因视角...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园区集群化发展需要园区企业有效利用其显性契约、强化关系契约,提升联合规划、联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河西走廊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水平要运用组织生态学中的内外因视角发现问题,使外因为内因变化提供更好的环境;依照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模型,增强企业根植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强化园区企业契约关系,推动集群向创新集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 集群化发展 扎根理论 组织生态学 关系契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控制人信任与高管薪酬水平
10
作者 张喆 方政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148,共16页
实际控制人对高管团队的信任是高管薪酬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且这种信任显著提升了高管团队薪酬水平;其内在机理在于实际控制人通过任命有能力的“熟人”高管,实现双方风险共担、激励相容,即“赏亲以贤”。检验结果排除了实际控制人合谋... 实际控制人对高管团队的信任是高管薪酬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且这种信任显著提升了高管团队薪酬水平;其内在机理在于实际控制人通过任命有能力的“熟人”高管,实现双方风险共担、激励相容,即“赏亲以贤”。检验结果排除了实际控制人合谋动机等潜在解释路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实际控制人信任在高管薪酬激励对代理成本的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即作为协同机制优化了薪酬激励的治理有效性。上述结论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实际控制人信任在优化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中的作用,为化解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的分歧提供了可能,而且揭示了在我国制度情境下信任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策略,为企业家要素市场化定价提供了中国情境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信任 高管薪酬激励 代理成本 关系契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司章程植入Fee-shifting Provision的可适用性——美国公司契约关系理论的新实践及于我国之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扬 《证券法苑》 CSSCI 2016年第2期247-263,共17页
公司的性质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其症结在于——公司应为法律的产物抑或契约之链接。2014年5月8日,作为契约关系理论的又一次重要实践,特拉华州最高法院裁定认可ATP公司将诉讼成本转嫁条款植入其章程的行为,从而使股东派生诉讼中的胜诉者... 公司的性质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其症结在于——公司应为法律的产物抑或契约之链接。2014年5月8日,作为契约关系理论的又一次重要实践,特拉华州最高法院裁定认可ATP公司将诉讼成本转嫁条款植入其章程的行为,从而使股东派生诉讼中的胜诉者可以请求相对方承担其律师费用。这一判决不仅体现了特州法院对于公司章程契约属性的认可,更出于抑制股东派生诉讼过度泛滥之目的以及对董事信义义务的重新考量。就我国而言,律师费用长期以来一直为当事人个人之诉讼成本,仅于特殊情形下才得以请求败诉方承担。故该条款的科学植入,将有助于增强我国公司管理者的固有权利,加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小股东的可执行性,并抑制该诉讼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关系理论 诉讼成本转嫁条款 公司章程 律师费用 股东派生诉讼
原文传递
契约法理论的历史嬗迭与现代发展 以英美契约法为核心的考察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承韪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4-794,共21页
近代以来的契约法依次经历了以下三个紧密相连的理论阶段:古典契约法理论、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和现代契约法理论。古典契约法理论是西方契约理论的建构期,首次型塑了契约法的完整体系结构和契约自由的精神理念;新古典契约法理论是旨在移... 近代以来的契约法依次经历了以下三个紧密相连的理论阶段:古典契约法理论、新古典契约法理论和现代契约法理论。古典契约法理论是西方契约理论的建构期,首次型塑了契约法的完整体系结构和契约自由的精神理念;新古典契约法理论是旨在移除古典契约法弊端的契约理论改良阶段,它以《统一商法典》第二编和《第二次合同法重述》为经典文本代表,是西方现今主流的契约法理论;关系契约理论契约法社会化浪潮的理论成果,是古典契约法"死亡"后有关市场交换之法理建构中最有前途的理论选择。西方契约法理论的历史和现实可为中国契约法治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对于中国契约法治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理念价值和制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契约理论 新古典契约理论 关系契约理论 中国契约法治现代化
原文传递
邮轮公司对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制——基于类型结合合同的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煦 孔德兵 《中国海商法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3-60,共8页
近年来,国内邮轮旅游发展快速,邮轮旅游事故引发的民事纠纷也相应增多,然而,对于邮轮公司对旅客人身伤亡及其赔偿责任限制的问题,理论上存在较大分歧,司法适用中仍存在不确定性。针对中国邮轮旅游的包销模式现状,以类型结合合同为视角,... 近年来,国内邮轮旅游发展快速,邮轮旅游事故引发的民事纠纷也相应增多,然而,对于邮轮公司对旅客人身伤亡及其赔偿责任限制的问题,理论上存在较大分歧,司法适用中仍存在不确定性。针对中国邮轮旅游的包销模式现状,以类型结合合同为视角,将邮轮合同定性为混合合同进而适用法律,并参考关系契约理论和现行法律规定,对邮轮公司作为事实承运人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下承运人单位赔偿责任限制的权利进行全面详细的论述。同时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旅客角度出发,建议进一步明确邮轮公司丧失赔偿责任限制权利的情形,提高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合同 关系契约理论 旅客人身伤亡 赔偿责任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缔约中信息披露义务立法正当性及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铣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41,共7页
信息披露义务虽然能在现代契约纠纷的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却并未被中国《合同法》接纳为一般性先契约义务。其障碍主要来自于作为中国《合同法》基础的古典契约法理论中的主体假定和契约模型预设。然则,在现代交易环境和新契约法理论... 信息披露义务虽然能在现代契约纠纷的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却并未被中国《合同法》接纳为一般性先契约义务。其障碍主要来自于作为中国《合同法》基础的古典契约法理论中的主体假定和契约模型预设。然则,在现代交易环境和新契约法理论的双重夹击下,古典契约法理论存续的正当性已被逐渐瓦解。在此背景下,对披露义务在古典契约法理论上的立法障碍进行全面解构,并依托建基于现代契约特点之上的关系契约理论求解该义务的立法正当性和价值,应能为中国《合同法》尽早采纳该义务并建构起完善的先合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约阶段 信息披露义务 古典契约理论 关系契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同居补偿协议及其司法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8,共7页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二条有关同居补偿协议的规定存在不妥之处故引发广泛质疑。基于同居补偿协议的特定性质,该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可以作为实践中处理同居补偿协议的规则,然而我国欠...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二条有关同居补偿协议的规定存在不妥之处故引发广泛质疑。基于同居补偿协议的特定性质,该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可以作为实践中处理同居补偿协议的规则,然而我国欠缺不法原因给付的民法理论基础,也欠缺关系契约理论为支撑;这样做,当事人协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被忽视,加之欠缺同居法律制度为前提,会导致弱势方同居当事人缺乏最基本的保障。建议删除此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居补偿协议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关系契约理论 不法原因给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契约论视角下数字平台用工惩戒规则的失控与纠偏
16
作者 陈霖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8-66,共9页
数字平台创造了新型的灵活用工模式,但同时也突破了传统劳动法律体系的限制,使在平台下谋生的网约工失去了法律的保护。平台惩戒规则作为数字泰勒主义的成文表现,是平台借助数字技术对网约工进行劳动控制的重要工具。然而这种规则在民... 数字平台创造了新型的灵活用工模式,但同时也突破了传统劳动法律体系的限制,使在平台下谋生的网约工失去了法律的保护。平台惩戒规则作为数字泰勒主义的成文表现,是平台借助数字技术对网约工进行劳动控制的重要工具。然而这种规则在民事契约下的形式平等中消解了网约工的权益,其所产生的压迫问题已经引起舆论关注。研究认为,以古典契约理论建构平台惩戒规则存在局限性,应当以关系契约理论对平台惩戒规则进行解构和纠偏,推动合意的矫正,并以“软法”推动平台承担应有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惩戒规则 网约工 关系契约理论 数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法律变迁对美国法学教育的影响——从《英美契约法的变迁与发展》谈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启豪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7年第4期181-196,共16页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莎士比亚一、序言以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世界,我们的知识主要依靠间接经验,而非个人的直接体验和研究获得。[3]以自己直接对现有法律秩序的观察所获得的法学知识属于直接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莎士比亚一、序言以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世界,我们的知识主要依靠间接经验,而非个人的直接体验和研究获得。[3]以自己直接对现有法律秩序的观察所获得的法学知识属于直接经验,而理解他人对法律秩序的认识属于间接经验。[4]因此,阅读他人的优秀著作则是我们获得知识增量的重要方式。刘承韪教授所著《英美契约法的变迁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正是我们了解英美契约法乃至管窥英美法全貌的绝好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理论 关系契约理论 美国法学教育 合同法重述 古典契约 法学院 英美法律 社科法学 变迁与发展
原文传递
《税收征管法》修订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京津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
我国《税收征管法》即将进行第三次修订。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有效市场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市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契约基础,保护纳税人权利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价值观基础,关系契约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主体基础... 我国《税收征管法》即将进行第三次修订。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有效市场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市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契约基础,保护纳税人权利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价值观基础,关系契约理论应成为税收征管法的主体基础。为实现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型,必须在现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在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下、在征纳双方信任等关系规则的建立中修订《税收征管法》,强化该法的执行力度,并对其他法律法规制度进行配套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征管法 有效市场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关系契约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