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激光测风雷达的兰州冬季风场特征及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倩倩
余晔
+3 位作者
董龙翔
赵素平
赵果
张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1-650,共10页
利用激光测风雷达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在兰州城区获取的风场资料,分析了兰州冬季风场结构特征,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了冬季影响兰州地区的天气形势,分析了不同天气形势下的风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局地环流主导下的风场和污染...
利用激光测风雷达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在兰州城区获取的风场资料,分析了兰州冬季风场结构特征,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了冬季影响兰州地区的天气形势,分析了不同天气形势下的风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局地环流主导下的风场和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兰州2017年冬季低空水平风速整体较小,平均风向以偏东风为主;风场日变化特征明显,午后至傍晚水平风速大于其他时刻,03:00(北京时,下同)-08:00250~650 m维持偏西风,650 m以上偏南风增加,其余时刻各高度均以偏东风为主。兰州地区受弱高压控制时,局地环流占主导,城区污染严重。各高度污染系数最大值对应的风向存在差异,200 m以上污染系数迅速减小,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高度至200 m以上可有效减少近地面污染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风雷达
兰州冬季
风场
天气形势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0与2007年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浓度比较
被引量:
16
2
作者
张宁
李利平
+2 位作者
董继元
袁悦
李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研究了兰州市1990和2007年冬季在同一地点采集的大气气溶胶样品,使用离子色谱法对其中8种水溶性无机阴离子和6种阳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由于工业和能源结构的改变以及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气溶胶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构成比例...
研究了兰州市1990和2007年冬季在同一地点采集的大气气溶胶样品,使用离子色谱法对其中8种水溶性无机阴离子和6种阳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由于工业和能源结构的改变以及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气溶胶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构成比例和排序正在发生明显变化.2007年水溶性离子占TSP质量的比例比1990年上升了16%以上,上升最明显的是SO42-(4.43%),NH4+(3.11%),Ca2+(2.50%),NO3-(2.27%)和Cl-(2.07%).其主要离子的排序以及在被测阴、阳离子总和中的比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阴离子中仍然以SO42-为首;而阳离子中,1990年是以Ca2+为首,到2007年则变成以NH4+为首.NH4+在被测阴、阳离子总和与阳离子总和中所占比例分别上升了7%和6%.在研究气溶胶的同时,应重视其水溶性离子对人体的危害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冬季
大气气溶胶
水溶性离子
离子色谱分析
能源结构改变
污染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地形城市冬季边界层气溶胶扩散和分布模拟
被引量:
17
3
作者
郑飞
张镭
+1 位作者
朱江
王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2-540,共9页
着眼于城市冬季气溶胶扩散特征问题,针对地形复杂的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开发了WRF模式,使之与包含了大气气溶胶辐射效应和气溶胶粒子扩散的综合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嵌套,以模拟城市冬季边界层气溶胶的扩散和分布规律。通过一个个例的模拟...
着眼于城市冬季气溶胶扩散特征问题,针对地形复杂的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开发了WRF模式,使之与包含了大气气溶胶辐射效应和气溶胶粒子扩散的综合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嵌套,以模拟城市冬季边界层气溶胶的扩散和分布规律。通过一个个例的模拟结果分析,揭示了兰州冬季气溶胶的扩散分布的如下特征;市区盆地内100 m以下存在东、西两个浓度高值中心,中心值为0.6-3.0 mg·m^-3,往上浓度递减,1000 m高度处仅为0.02 mg·m^-3。受排放源强、源高、气象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白天盆地内气溶胶浓度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强烈,白天浓度随时间最大变化幅度为1.0 mg·m^-3。气溶胶输送扩散高度可达到600-800 m,此高度以上浓度值很小。代表性测点上模拟的气溶胶浓度廓线表明,中午浓度达到最高,垂直扩散最强。这些结果与以往的烟雾层高度观测和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结果吻合。夜间,盆地内气溶胶浓度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减弱,气溶胶输送扩散高度在400-500m,夜间浓度随时间变化平均幅度为0.05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冬季
气溶胶
WRF模式
边界层
大气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激光测风雷达的兰州冬季风场特征及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倩倩
余晔
董龙翔
赵素平
赵果
张彤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平凉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观测研究站
甘肃省陆面过程与灾害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1-65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1502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014)。
文摘
利用激光测风雷达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在兰州城区获取的风场资料,分析了兰州冬季风场结构特征,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了冬季影响兰州地区的天气形势,分析了不同天气形势下的风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局地环流主导下的风场和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兰州2017年冬季低空水平风速整体较小,平均风向以偏东风为主;风场日变化特征明显,午后至傍晚水平风速大于其他时刻,03:00(北京时,下同)-08:00250~650 m维持偏西风,650 m以上偏南风增加,其余时刻各高度均以偏东风为主。兰州地区受弱高压控制时,局地环流占主导,城区污染严重。各高度污染系数最大值对应的风向存在差异,200 m以上污染系数迅速减小,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高度至200 m以上可有效减少近地面污染物浓度。
关键词
激光测风雷达
兰州冬季
风场
天气形势
污染物
Keywords
Scanning Lidar
winter wind field in Lanzhou
weather type
pollutants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0与2007年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浓度比较
被引量:
16
2
作者
张宁
李利平
董继元
袁悦
李丽
机构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兰州大学环境资源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省荆门市环境监测站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7-652,共6页
基金
环境保护部<"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项目(863
865)
文摘
研究了兰州市1990和2007年冬季在同一地点采集的大气气溶胶样品,使用离子色谱法对其中8种水溶性无机阴离子和6种阳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由于工业和能源结构的改变以及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气溶胶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构成比例和排序正在发生明显变化.2007年水溶性离子占TSP质量的比例比1990年上升了16%以上,上升最明显的是SO42-(4.43%),NH4+(3.11%),Ca2+(2.50%),NO3-(2.27%)和Cl-(2.07%).其主要离子的排序以及在被测阴、阳离子总和中的比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阴离子中仍然以SO42-为首;而阳离子中,1990年是以Ca2+为首,到2007年则变成以NH4+为首.NH4+在被测阴、阳离子总和与阳离子总和中所占比例分别上升了7%和6%.在研究气溶胶的同时,应重视其水溶性离子对人体的危害和影响.
关键词
兰州冬季
大气气溶胶
水溶性离子
离子色谱分析
能源结构改变
污染比较研究
Keywords
winters in Lanzhou
atmospheric aerosol
water-soluble ions
ion chromatography analysis
energy structure chang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lu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地形城市冬季边界层气溶胶扩散和分布模拟
被引量:
17
3
作者
郑飞
张镭
朱江
王慧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2-54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503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400)共同资助
文摘
着眼于城市冬季气溶胶扩散特征问题,针对地形复杂的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开发了WRF模式,使之与包含了大气气溶胶辐射效应和气溶胶粒子扩散的综合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嵌套,以模拟城市冬季边界层气溶胶的扩散和分布规律。通过一个个例的模拟结果分析,揭示了兰州冬季气溶胶的扩散分布的如下特征;市区盆地内100 m以下存在东、西两个浓度高值中心,中心值为0.6-3.0 mg·m^-3,往上浓度递减,1000 m高度处仅为0.02 mg·m^-3。受排放源强、源高、气象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白天盆地内气溶胶浓度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强烈,白天浓度随时间最大变化幅度为1.0 mg·m^-3。气溶胶输送扩散高度可达到600-800 m,此高度以上浓度值很小。代表性测点上模拟的气溶胶浓度廓线表明,中午浓度达到最高,垂直扩散最强。这些结果与以往的烟雾层高度观测和气溶胶光学厚度观测结果吻合。夜间,盆地内气溶胶浓度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减弱,气溶胶输送扩散高度在400-500m,夜间浓度随时间变化平均幅度为0.05 mg·m^-3。
关键词
兰州冬季
气溶胶
WRF模式
边界层
大气扩散
Keywords
Lanzhou winter
Aerosol
WRF model
ABL
Atmospheric diffusion
分类号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激光测风雷达的兰州冬季风场特征及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王倩倩
余晔
董龙翔
赵素平
赵果
张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90与2007年兰州冬季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浓度比较
张宁
李利平
董继元
袁悦
李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杂地形城市冬季边界层气溶胶扩散和分布模拟
郑飞
张镭
朱江
王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