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0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教育产学研六维度协同创新模式建设逻辑与路径研究
1
作者 陈冰 赵璐 靳朋涛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从新质生产力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内部逻辑关系出发,以校企实践合作项目为案例,分析高职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现状,提出高职教育产学研六维度协同创新模式,并深入探讨以观念、要素、价值、利益、文化和组织六维度融合的推进路径,... 从新质生产力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内部逻辑关系出发,以校企实践合作项目为案例,分析高职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现状,提出高职教育产学研六维度协同创新模式,并深入探讨以观念、要素、价值、利益、文化和组织六维度融合的推进路径,使高职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形态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六维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
2
作者 亓振广 王桂从 +2 位作者 褚宏博 张帅 李映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70,共13页
针对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存在的维间耦合导致传感器测力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首先,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获取解耦算法所需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 针对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存在的维间耦合导致传感器测力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压电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解耦算法。首先,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获取解耦算法所需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分析传感器维间耦合产生的原因及LSTM神经网络解耦原理,构建LSTM神经网络解耦模型;最后,采用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解耦算法,对传感器输出的多维非线性特性开展优化,解耦后得到传感器输入、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对应的输出数据,并与径向基函数(RBF)及最小二乘(LS)解耦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使用四点支撑式压电六维力传感器的最大重复性误差为1.55%;采用基于LSTM的神经网络算法解耦后,传感器输出结果的最大非线性误差、交叉耦合误差分别为0.55%和0.28%,均小于RBF和LS算法。LSTM神经网络解耦算法能有效减少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维间耦合,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 压电式 解耦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共同、四对接、六维一体”生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何凌 祝红军 黄天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1期073-076,共4页
本文探讨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包括同质化严重、校企合作共赢区不显著、缺乏顶层设计、真实教学环境共创共建困难以及高质量“双师”培养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三共同、四对接、六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探讨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包括同质化严重、校企合作共赢区不显著、缺乏顶层设计、真实教学环境共创共建困难以及高质量“双师”培养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三共同、四对接、六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学校、制造企业和社会的紧密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该模式包括顶层设计及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四对接”以及实施“六维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共同 四对接 六维一体 生产物流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六维度”综合评价体系与方法初探--以中国科协人才举荐与奖励表彰工作为例
4
作者 周磊 莫云龙 +2 位作者 宋泉昆 李杨锦钰 解雨婷 《中国科技产业》 2025年第2期48-51,共4页
以科技人才机制的深化改革、人才评价效能的提升等方式,推动科技人才降压减负,打造向荣向上的科研环境,对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至关重要。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立新标”和“破四唯”的任务要求下,在中国科协人才... 以科技人才机制的深化改革、人才评价效能的提升等方式,推动科技人才降压减负,打造向荣向上的科研环境,对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至关重要。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立新标”和“破四唯”的任务要求下,在中国科协人才举荐与奖励表彰工作的实践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科技人才“六维度”综合评价体系与方法,并对科技人才进行了分类;明确了不同类型科技人才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并提出了科技人才定量评价建议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六维 综合评价 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手客户的六维画像、精准识别与妥善应对
5
作者 谢冬冬 《江苏商论》 2025年第4期19-27,共9页
应对棘手客户事关客户服务工作成败,细分客户、识别客户并区别对待是基本应对思路,而精准刻画、有效分类和准确识别乃是推进研究的关键。本文基于棘手客户现象原因分析,提出棘手客户情感态度、信任程度、服务观念、情绪状态、内含能力... 应对棘手客户事关客户服务工作成败,细分客户、识别客户并区别对待是基本应对思路,而精准刻画、有效分类和准确识别乃是推进研究的关键。本文基于棘手客户现象原因分析,提出棘手客户情感态度、信任程度、服务观念、情绪状态、内含能力和身心状态六维画像模型,确立对所有棘手客户画像和分类的通行处理办法。进而利用六维画像矩阵对棘手客户进行微观刻画、直观呈现和重新定义,然后提出六大维度棘手典型客观特征以便精准识别棘手客户类型。最后,确立服务无差错和控制、减少身心消耗的应对目标,从应对之道、应对之法、应对之术和应对措施四层次以及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阶段构建应对策略体系,实现系统化应对棘手客户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手客户 客户画像 六维画像 模型精准识别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维力传感器的桨叶根部段静力试验方法
6
作者 黄飞虎 唐江光 《直升机技术》 2025年第1期56-60,66,共6页
为了优化传统桨叶根部段静力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的桨叶根部段静力试验方法。基于MATLAB软件建立了六维力传感器六维力F与六个连接杆所受轴力f之间的数值换算程序;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六维力传感器的有限... 为了优化传统桨叶根部段静力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的桨叶根部段静力试验方法。基于MATLAB软件建立了六维力传感器六维力F与六个连接杆所受轴力f之间的数值换算程序;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六维力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数值换算程序的有效性,证明了新型桨叶根部段静力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叶根部段静力试验 六维力传感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维一体”资助育人模式构建路径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邝洪波 孙宗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0,共3页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经济资助全覆盖的基础上,构建思想引领、道德浸润、学业发展、素质提升、精神激励、就业创新有机统一的“六维一体”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实现“扶困”与“扶志”“扶智”相统一,积极探...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经济资助全覆盖的基础上,构建思想引领、道德浸润、学业发展、素质提升、精神激励、就业创新有机统一的“六维一体”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实现“扶困”与“扶志”“扶智”相统一,积极探索分类识别、分类施策、分类成长的精准育人资助工作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六维一体” 立德树人 资助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维协同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构建的探索——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寓”见“知行合医”学生社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邢琳 刘爽 +6 位作者 詹少凡 左红 张鑫 熊湘萍 马菲菲 祝利轻 张妤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16-18,共3页
通过阐明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现状,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讨基于六维协同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我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综... 通过阐明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现状,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讨基于六维协同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我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协同 一站式 学生社区 综合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L型梁电容式六维力传感器设计
9
作者 蒲明辉 杨玉坤 薛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8,共7页
为设计一款高性能电容式六维力传感器,结合T型梁和十字型双直梁的优点,构建了一种双L型结构弹性梁,传感器转换元件采用差动结构平行极板电容器以降低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以转换矩阵的条件数为目标函数,应用粒子群算法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 为设计一款高性能电容式六维力传感器,结合T型梁和十字型双直梁的优点,构建了一种双L型结构弹性梁,传感器转换元件采用差动结构平行极板电容器以降低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以转换矩阵的条件数为目标函数,应用粒子群算法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优结构参数后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该构型的电容式六维力传感器仿真精度为0.4258%。最后对该传感器进行加工与标定实验,结果显示该传感器的实验精度达到0.6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六维力传感器 弹性梁结构 差动结构电容器 粒子群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体质量块型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最大工作频率
10
作者 尤晶晶 史浩飞 +1 位作者 张显著 陆祎萌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3,58,共4页
工作频带是加速度传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但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最大工作频率目前尚不明确。鉴于此,分别以实心球体质量块型和空心球体质量块型六维加速度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系统最大工作频率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虚拟实验,获... 工作频带是加速度传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但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最大工作频率目前尚不明确。鉴于此,分别以实心球体质量块型和空心球体质量块型六维加速度传感器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系统最大工作频率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虚拟实验,获得了传感器基频及最大工作频率与质量块直径和支链刚度之间的数据对。接着,分别绘制了基频和最大工作频率的性能图谱,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拟合了数据对。最后,运用线性包络原理建立了2个频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最大工作频率始终介于基频的1/35~1/30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 动力学 基频 工作频率 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六维”卓越数学教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卓越教师实验班为例
11
作者 王鹏飞 殷凤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卓越教师培养是近年来师范院校普遍开展的工程项目,文章结合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经验,围绕实践教学不断线、“思政教育”不断线、过程评价不断线的三条主线,从培养理念、培养路径、德育养成、技能培养、协同培养... 卓越教师培养是近年来师范院校普遍开展的工程项目,文章结合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经验,围绕实践教学不断线、“思政教育”不断线、过程评价不断线的三条主线,从培养理念、培养路径、德育养成、技能培养、协同培养、质量评价六个维度对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三线六维”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推动了师范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师范院校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提供可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六维 卓越教师 培养模式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员育人视域下农林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六维联动”体系探析
12
作者 王刚 白云鹏 夏天骄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7期87-89,共3页
要实现农林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就必须围绕全员育人理念探索多主体相互配合的现实育人路径。基于研究生导师、课程教师、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办公室秘书和校友六个育人主体构建的“六维联动”协同育人体系,对推进... 要实现农林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增效,就必须围绕全员育人理念探索多主体相互配合的现实育人路径。基于研究生导师、课程教师、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办公室秘书和校友六个育人主体构建的“六维联动”协同育人体系,对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文章系统阐述了该体系的价值意蕴,解析了全员育人实施过程中的现实困境,从顶层设计、队伍建设、自我管理、文化氛围营造四个方面探索了农林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优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六维联动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科达Versa HD医用直线加速器六维床系统的故障维修
13
作者 梁文杰 谭华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2期98-99,103,共3页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立体定向(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等高精度放射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对患者的摆位精度要求更高,需要在多个方向或角度进行...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立体定向(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等高精度放射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对患者的摆位精度要求更高,需要在多个方向或角度进行在线误差修正[1-3]。基于此,可实现6个自由度运动的六维治疗床(六维床)应运而生[4]。医科达Versa HD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一款临床应用广泛的放射治疗设备,其配备的六维床系统提供了多方向、多角度亚毫米级误差修正功能[5-6]。目前,关于六维床系统的故障案例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我院Versa HD医用直线加速器配备的HexaPODTM六维床系统为例,介绍六维床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故障维修案例,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直线加速器 六维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实施”的“六维协同”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
14
作者 周洁 《教师》 2024年第20期96-98,共3页
高校专业课与思政相结合,体现了专业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元素融合。文章从教学内容、... 高校专业课与思政相结合,体现了专业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元素融合。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三个维度,提出了构建“六维协同”的教学模式,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施 六维协同 “国际贸易实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维辨证观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体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雨菡 于河 +3 位作者 张文静 王振东 李勋欣 谷晓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6-1292,共7页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多责之于肺气本虚,内外感召或他脏及肺,常有慢性肺系疾病迁延日久或先天不足因素。病位主要在肺,最常波及脾肾,病久可牵连心肝及六腑,是典型的多系统复杂疾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虚损,痰瘀互结成积,除见气虚气滞、阴阳虚损等病理状态外,还最常见痰饮瘀及微型癥瘕等病理产物。本病分期明确,卫气同病、气分期和气营同病阶段病情寒热之性及邪正之势多变,可因病邪性质、季节地域、体质等因素表现不一,需要谨慎判断和用药;气血同病阶段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棘手,恰是中医药发挥优势的大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辨证观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稳定期 本虚标实 痰瘀互结 脏腑虚损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引导下对三维治疗床与六维治疗床配准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易良波 岳海振 +5 位作者 李俊禹 胡鉴颀 陈吉祥 毛继 卢子红 王钦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三维放射治疗床与六维放射治疗床配准精度,并分析其放疗摆位误差,为临床使用三维放射治疗床的放疗流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例鼻咽癌患者、49例食管癌患者和25例直肠癌患者治疗前的锥形束CT图像为研究对象...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三维放射治疗床与六维放射治疗床配准精度,并分析其放疗摆位误差,为临床使用三维放射治疗床的放疗流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例鼻咽癌患者、49例食管癌患者和25例直肠癌患者治疗前的锥形束CT图像为研究对象,在离线配准下设置相同的感兴趣区域,分别选择三维放射治疗床的线性方向和六维放射治疗床的线性与旋转方向进行骨性配准,分析配准后产生的摆位误差。结果鼻咽癌与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秩和检验与方差齐性独立样本检验,升降(Vertical,Vrt)方向与左右(Lateral,Lat)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出(Longitudinal,Lng)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采用秩和检验,Vrt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ng和Lat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部位的Lng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直肠癌、食管癌3种病例患者在线性方向的容差值分别为3、5、5 mm时,其中2、4、4 mm容差范围的数量占比较大;在平移方向,2种配准方式的摆位误差基本都在临床设定值的范围内。六维配准显示,鼻咽癌患者的头脚旋转方向与食管癌和直肠癌患者3个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较大。结论三维放射治疗床配准时反馈的摆位误差信息量低于六维放射治疗床,使用三维放射治疗床摆位时需加强放疗全流程与旋转方向摆位技术管理,提高放疗摆位效率与放疗增益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图像配准 摆位误差 治疗床 六维治疗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二次开发的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性能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浩飞 尤晶晶 +2 位作者 王澍声 张显著 崔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4,共4页
构建了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二次开发系统,可实现不同构型和不同尺寸间的转换。给出了基频和灵敏度的计算结果,并以灵敏度为主要性能指标,提出了9-3、12-6和6-6构型的一种参数优化方法。结果显示:6-6构型的线加速度灵敏度和角加速度灵... 构建了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二次开发系统,可实现不同构型和不同尺寸间的转换。给出了基频和灵敏度的计算结果,并以灵敏度为主要性能指标,提出了9-3、12-6和6-6构型的一种参数优化方法。结果显示:6-6构型的线加速度灵敏度和角加速度灵敏度分别提升了2.4倍和4.1倍;9-3构型、12-6构型的线加速度灵敏度均提升了2.4倍,角加速度灵敏度均提升了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 感知机构 二次开发 基频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各向同性的Stewart型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构型综合
18
作者 张显著 尤晶晶 +2 位作者 姜杰凤 张缘为 李成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3-730,共8页
各向同性是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决定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获得感知机构的完全各向同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型综合方法。首先,运用Newton⁃Euler法并基于支链之间固有的尺度约束关系,构建了Stewart型六维加速度感知机... 各向同性是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决定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为获得感知机构的完全各向同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型综合方法。首先,运用Newton⁃Euler法并基于支链之间固有的尺度约束关系,构建了Stewart型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的正向解耦方程。其次,剖析了感知机构的各向同性与正向解耦方程中输入矩阵条件数的关联,以及支链位姿与输入矩阵的映射关系。创建了完全各向同性感知机构的构型综合步骤。最后,遵循该步骤,综合出“12⁃6”式Stewart型六维加速度感知机构,并开展了虚拟实验。将添加0.100%随机扰动和零扰动这两种情况相比较,结果显示,六维加速度的最大引用误差为0.169%,也即输入、输出误差的放大倍数仅为1.69。这表明,新构型具有优异的各向同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 并联机构 构型综合 解耦 各向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构建的“六维辨识”体系要略
19
作者 王桂彬 司徒红林 林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538-2546,共9页
中医学是认识人体生理状态和疾病过程的医学,既有一般思维方法的普适性,又有东方文化思维的特殊性。该文从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出发,回归中医哲学体系,重新审视、剖析疾病本质思维规律的重要性,提出涵盖辨病、辨证、辨症、辨... 中医学是认识人体生理状态和疾病过程的医学,既有一般思维方法的普适性,又有东方文化思维的特殊性。该文从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出发,回归中医哲学体系,重新审视、剖析疾病本质思维规律的重要性,提出涵盖辨病、辨证、辨症、辨机、辨体、辨气的中医临证“六维辨识”思维理念。“六维辨识”思维指导下的中医临床诊疗立足于整体大局观,倡导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症基于主症,可明晰疾病病机转化、病势进退、病证演变;辨机要求临证之际应注重病机演变,据证施治,依症加减;辨体需根据患者体质,结合疾病之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详细参辨;辨气应依据机体正气盛衰、邪气强弱来综合考虑,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六维辨识”旨在阐释辨病要素、识证参法、据症化裁、机态辨识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临证对疾病、病机、证候、治疗的全面把握,可为疾病的准确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思模式 六维辨识 辨病 辨证 辨症 辨机 辨体 辨气
原文传递
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应用
20
作者 李倩倩 董斐 +4 位作者 田园硕 白辰 于河 刘铁钢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27-1232,共6页
六维辨证是笔者团队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辨证思路,旨在临床辨证中把握整体,抓住机要,从病期、病位、病势、病因、病性、病理六个维度分辨证态,有助于全面识清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吴鞠通善用“通下法”治疗温病急危重症,强... 六维辨证是笔者团队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辨证思路,旨在临床辨证中把握整体,抓住机要,从病期、病位、病势、病因、病性、病理六个维度分辨证态,有助于全面识清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吴鞠通善用“通下法”治疗温病急危重症,强调适时攻下、逐邪外出、截断病势、顾护阴津,对其相关方证的辨证和治疗仍需梳理清楚。文章结合六维辨证分析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临床应用。从病因病性角度,温热主以承气汤类方泄热攻下,湿热主以宣清导浊、化湿通腑;从病期角度,气营血期均可通下以给邪(邪热、瘀热)出路;从病势角度,辨邪正态势、传变态势、邪气趋势而采用纯攻下、攻补兼施等;同时结合病理、病位而兼证兼治,以期为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辨证 吴鞠通 《温病条辨》 通下法 温病 急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