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8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诸葛亮“六出祁山”行军路线及其战略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温虎林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67-72,共6页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贯彻“西和诸戎”之策的战略行动,也是“平取陇右”的具体实践,更是诸葛亮晚年北伐经历的经典概括。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行军路线,结合《三国志》《诸葛亮集》以及地方文献记载,可以发现一条不同于唐宋之际“青泥...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贯彻“西和诸戎”之策的战略行动,也是“平取陇右”的具体实践,更是诸葛亮晚年北伐经历的经典概括。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行军路线,结合《三国志》《诸葛亮集》以及地方文献记载,可以发现一条不同于唐宋之际“青泥古道”的陇蜀古道,沮县、下辨、武都、建威是“六出祁山”的关键道路名称标识。诸葛亮“平取陇右”,既能汇入长安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又能阻断曹魏与西域的商贸往来,削弱曹魏的经济实力,还能扩大蜀国势力范围。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都证实东汉至三国时期丝绸之路上蜀锦商贸流通情况,蜀锦也是蜀军重要的战略资源,故诸葛亮北伐之路也是开通蜀锦贸易的丝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沮道
下辨
六出祁山
西和诸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出祁山”小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天佑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5-46,共2页
史籍所载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与习称的“六出祁山”不符。案《三国志》,诸葛亮在首次北 伐后,又在当年“冬,亮复出散关”。则知建兴六年,诸葛亮三次组织北伐。所以“六出祁山”之说是真实 可信的。
关键词
诸葛亮
六出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葛亮“六出祁山”探踪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6-8,共3页
诸葛亮在汉中的八年北伐,习称“六出祁山”。依次是公元228年4月出兵祁山,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而马谡失街亭;228年12月出兵大散关攻陈仓;229年正月攻取武都、阴平二郡,安抚氐羌;230年7月击退魏将司马懿等三路来敌;231年出兵祁山,6...
诸葛亮在汉中的八年北伐,习称“六出祁山”。依次是公元228年4月出兵祁山,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而马谡失街亭;228年12月出兵大散关攻陈仓;229年正月攻取武都、阴平二郡,安抚氐羌;230年7月击退魏将司马懿等三路来敌;231年出兵祁山,6月在上邽大破魏军,后因军粮不济,撤兵途中射杀张郃;234年2月出兵驻守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对阵半年,病卒子军中,遗命归葬沔水南定军山。八年北伐中有过:上奏《出师表》、收姜維、赵云箕谷置疑兵、马谡失街亭、赵云火烧赤崖、挥泪斩马谡、推演八阵图、制木牛流马、筑汉城乐城、用计伏兵射张郃、比巾帼羞辱司马懿、将星殒落五丈原、死诸葛走生仲达、怀西蜀命葬定军山、石马坡马岱斩魏延等历史活剧。至今还遗存有剑阁险关、街亭山、子龙山、大散关、赤崖栈道、制木牛流马处、定军山、读书台、马超墓、武侯墓、武侯祠等古迹文物名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出祁山
街亭山
《
出
师表》
五丈原
上邽
大散关
蜀军
失街亭
马超墓
武侯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国时期祁山地望小考——兼论“六出祁山”名称的由来
4
作者
张连杰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20年第1期61-64,共4页
文章首先梳理出了有关三国时期祁山的地理位置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接着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辨别和考证,并得出了祁山的具体地理位置(即地望)的相关结论,最后解释了时人和后人普遍认为“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的六次对魏战争又叫诸葛亮...
文章首先梳理出了有关三国时期祁山的地理位置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接着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辨别和考证,并得出了祁山的具体地理位置(即地望)的相关结论,最后解释了时人和后人普遍认为“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的六次对魏战争又叫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具体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时期
祁山
地理位置
诸葛亮
“
六出祁山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葛亮六出祁山质疑
5
作者
许卜年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三国》
诸葛亮
“
六出祁山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从六出祁山说开去
6
作者
郑轶彦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6-30,共5页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在《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被称为“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的传奇人物——诸葛亮。小说对诸葛亮一生的描写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前二十七年的静心学艺和后二十七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在《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被称为“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的传奇人物——诸葛亮。小说对诸葛亮一生的描写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前二十七年的静心学艺和后二十七年的建功立业。后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辅助刘备从无立锥之地到建立蜀汉政权;第二阶段是从刘备托孤到六出祁山,辅助后主兴复汉室.尽管诸葛亮在辅助后主期间六次北伐均遭失败,兴复汉室的理想化为泡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
六出祁山
二阶段
刘备
罗贯中
十七年
蜀汉
北伐
出
师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葛亮六出祁山兴复汉室是一个假命题
7
作者
杨建平
《中学语文》
2021年第9期56-57,共2页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一统中原,这是因为,当时的蜀汉政权已经没有了一统中原的条件。诸葛亮北伐时,荆州早已落入东吴手中。一东一西,分进合击、两路合围的态势,已经没有了。刘备起兵伐吴,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几十万军队,死的死,降的降,...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一统中原,这是因为,当时的蜀汉政权已经没有了一统中原的条件。诸葛亮北伐时,荆州早已落入东吴手中。一东一西,分进合击、两路合围的态势,已经没有了。刘备起兵伐吴,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几十万军队,死的死,降的降,包括五虎上将黄忠等众多将领献身沙场。从这一战开始,地域狭小的西蜀已经没有了可与中原曹魏抗衡的条件。同时,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蜀,后方稳定都是问题,哪还有一统中原的可能。因此,笔者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为了与李严争夺军权,也是为了远离朝廷是非之地,把持军政大权,以求自身安全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诸葛亮
六出祁山
兴复汉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明的不“明”之处──从六出祁山说起
8
作者
祁山
《中国乡镇企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0-60,共1页
孔明的不“明”之处──从六出祁山说起祁山孔明足智多谋,为天下人所称颂。但人无完人,就是这聪明绝顶的孔明也有不英明之处,就拿六出祁山来说吧,其不“明”有三:其一,事必躬亲,没有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孔明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
孔明的不“明”之处──从六出祁山说起祁山孔明足智多谋,为天下人所称颂。但人无完人,就是这聪明绝顶的孔明也有不英明之处,就拿六出祁山来说吧,其不“明”有三:其一,事必躬亲,没有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孔明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和北伐军总指挥,身居要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出祁山
孔明
战略决策
如此如此
民主集中
抓住战机
智者千虑
民主作风
夙兴夜寐
后备干部
原文传递
“六出祁山”与“心灵节奏”
9
作者
蹇庐氏
《检察风云》
2021年第21期31-31,共1页
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是为刘备实现“隆中对策”,成就霸业的关键之举。当时,诸葛亮是志在必得。然而,首战即“失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逻”。“马设失街亭”导致诸葛亮“得蜀取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之策痛失战机。此后,诸...
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是为刘备实现“隆中对策”,成就霸业的关键之举。当时,诸葛亮是志在必得。然而,首战即“失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逻”。“马设失街亭”导致诸葛亮“得蜀取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之策痛失战机。此后,诸葛亮几番北伐,终究铩羽而归,后人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著名诗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街亭
兴复汉室
六出祁山
铩羽而归
霸业
诸葛亮
北伐
原文传递
“凤凰”舞出新天地
10
作者
黎楠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相传这里曾是凤凰栖息之地,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凤县有着众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环境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4%,空气中负氧离子单位含量高达1.5万个,是一个让人可以尽情深呼吸的天然氧吧;“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相传这里曾是凤凰栖息之地,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凤县有着众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环境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4%,空气中负氧离子单位含量高达1.5万个,是一个让人可以尽情深呼吸的天然氧吧;“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六出祁山,唐玄宗人蜀祈福等诸多典故诞生于此;“两当兵变”策源地、红军长征过境地、工合运动纪念地等,让凤县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续革命精神的全域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氧离子
纪念地
天然氧吧
六出祁山
森林覆盖率
暗度陈仓
红色基因
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付出与回报”话题作文导写
11
作者
付建军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08年第5期31-33,共3页
【文题】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曾经以精彩的表演征服了观众,赢得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他感到幸福无比。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微笑着说:"我之所以如此开心。
关键词
话题作文
回报
观众
六出祁山
丞相
文题
生命
采访
小车
相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出师表》为例谈“翻转课堂”教学
12
作者
汪功清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第2期35-36,共2页
教学方法是受教学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必然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在家通过教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
教学方法是受教学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必然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在家通过教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翻转课堂中教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出
师表》
观念支配
学习过程
学习小组
六出祁山
探索能力
课堂讨论
问卷调查活动
批判思维
主体性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语文课的感染力
被引量:
3
13
作者
程翔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01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语文课
体态语言
创造精神
《林黛玉进贾府》
语言符号
语文教学
六出祁山
语言文字
思想感情
诸葛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陇南三国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策略
被引量:
1
14
作者
温虎林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甘肃陇南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姜维“九伐中原”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发生地,祁山古道与阴平古道贯通全境,栈道桥梁与战场城堡遗迹众多,三国文化符号品牌价值巨大,极具发展文旅产业开发空间。为了顺应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时代...
甘肃陇南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姜维“九伐中原”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发生地,祁山古道与阴平古道贯通全境,栈道桥梁与战场城堡遗迹众多,三国文化符号品牌价值巨大,极具发展文旅产业开发空间。为了顺应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时代需求,陇南要积极依托丰厚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陕甘川毗邻地区三国文化资源廊道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内涵,促进陇南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诸葛亮
姜维
六出祁山
阴平古道
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魏延的悲剧
15
作者
达凤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论魏延的悲剧达凤全(一)据《三国志·魏延传》载,魏延是在刘备危难之际追随其后入蜀的。在创建和巩固蜀汉政权的戎马生涯中,“数有战功”:镇守汉中,捍拒曹操;西入羌地,大破郭淮;负重北伐,坚持讨魏。史称:谋略出众,善养...
论魏延的悲剧达凤全(一)据《三国志·魏延传》载,魏延是在刘备危难之际追随其后入蜀的。在创建和巩固蜀汉政权的戎马生涯中,“数有战功”:镇守汉中,捍拒曹操;西入羌地,大破郭淮;负重北伐,坚持讨魏。史称:谋略出众,善养士卒,勇猛过人。魏延临难受命,镇保国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魏延
《三国演义》
《三国志》
邓小平
六出祁山
宗派主义
悲剧
子午谷
三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志功名而玩众黩旅”——论姜维的九伐中原
被引量:
2
16
作者
谌志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1-23,共3页
《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九“孔明以智伏姜维”,写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调虎离山计,并且在天水郡大败常胜将军赵云。诸葛亮见姜维“行兵用计”与自己相同,“喜爱无限”,于是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收服了姜维。姜维本是“文武双全,智勇足备”...
《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九“孔明以智伏姜维”,写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调虎离山计,并且在天水郡大败常胜将军赵云。诸葛亮见姜维“行兵用计”与自己相同,“喜爱无限”,于是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收服了姜维。姜维本是“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的“当世之英雄”,加之诸葛亮的亲授兵法,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斗中,的确不负诸葛亮对他的精心栽培,多次献计献策,立下了不少战功。诸葛亮临终前,把军事大权亲手交给了姜维。作为肩负“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大业重任的姜维,九次兴师伐魏,最终以身殉国。 凡论及姜维这一艺术形象的文章,都给予姜维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笔者以为,姜维对蜀汉事业的确无比忠贞,他那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维
《三国志通俗演义》
诸葛亮
艺术形象
志功
司马氏
《中国古代文学》
西蜀
复兴汉室
六出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仓道”考略
被引量:
3
17
作者
陈显远
《文博》
1988年第1期40-43,共4页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巴山之间,为川、陕纽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屯兵聚粮,自古为军事上的后方基地。秦末,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汉中市),兴于汉中,扫秦灭楚,而成帝业;三国,诸葛亮屯兵沔阳,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巴山之间,为川、陕纽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屯兵聚粮,自古为军事上的后方基地。秦末,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汉中市),兴于汉中,扫秦灭楚,而成帝业;三国,诸葛亮屯兵沔阳,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南宋,吴玠、吴璘兄弟,以汉中为据点,大散关为前哨阵地,抗金数十年,制金兵难越雷池一步;近代,抗日战争,亦以汉中为后方据点,屯兵聚粮,支援前线。汉中在军事上的地位,既如此重要,其交通自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吴璘
大散关
六出祁山
支援前线
吴玠
米仓山
八蒙山
舆地纪胜
夏侯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勉县武侯祠“唐碑”初考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显远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勉县,即汉代的沔阳县,因其位于沔水(即汉水)之北,故名“沔阳”。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其出屯汉中,即实驻沔阳。其死后,“遗命葬汉中定军山”。由今勉县渡汉水,南行十里,即到定军山西北脚下的诸葛...
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勉县,即汉代的沔阳县,因其位于沔水(即汉水)之北,故名“沔阳”。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其出屯汉中,即实驻沔阳。其死后,“遗命葬汉中定军山”。由今勉县渡汉水,南行十里,即到定军山西北脚下的诸葛亮墓地,人称“武侯墓”。勉县武侯祠为全国奉祀诸葛亮最早建修的专祠,较四川成都武侯祠早建约五十年。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裴松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北伐
唐碑
勉县武侯祠
六出祁山
山南西道节度使
武侯墓
沔阳县
沔水
南行
严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欲念的满足─—《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再思考
被引量:
1
19
作者
曹巍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3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
艺术形象
罗贯中
创作意识
《三国志平话》
期待视野
历史人物
六出祁山
欲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隆中对策”到“九伐中原”——蜀汉战略探讨
20
作者
钮海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曹操占据中原,孙权占有江东,天下分裂的局面已初步定局之时,刘备三顾隆中,请诸葛亮辅佐,诸葛亮在隆中草庐,对刘备讲述了他的科学的战略决策,这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策”:“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在曹操占据中原,孙权占有江东,天下分裂的局面已初步定局之时,刘备三顾隆中,请诸葛亮辅佐,诸葛亮在隆中草庐,对刘备讲述了他的科学的战略决策,这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策”:“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隆中对策
蜀汉
刘备
荆州
曹操
中原
孙权
战略决策
六出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葛亮“六出祁山”行军路线及其战略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温虎林
机构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67-72,共6页
基金
陇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陇南三国文化与文学研究”(18LNSK04)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秦巴山特困片区文化旅游产业扶贫发展研究”(19YB158)。
文摘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贯彻“西和诸戎”之策的战略行动,也是“平取陇右”的具体实践,更是诸葛亮晚年北伐经历的经典概括。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行军路线,结合《三国志》《诸葛亮集》以及地方文献记载,可以发现一条不同于唐宋之际“青泥古道”的陇蜀古道,沮县、下辨、武都、建威是“六出祁山”的关键道路名称标识。诸葛亮“平取陇右”,既能汇入长安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又能阻断曹魏与西域的商贸往来,削弱曹魏的经济实力,还能扩大蜀国势力范围。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都证实东汉至三国时期丝绸之路上蜀锦商贸流通情况,蜀锦也是蜀军重要的战略资源,故诸葛亮北伐之路也是开通蜀锦贸易的丝绸之路。
关键词
诸葛亮
沮道
下辨
六出祁山
西和诸戎
分类号
K236.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出祁山”小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天佑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5-46,共2页
文摘
史籍所载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与习称的“六出祁山”不符。案《三国志》,诸葛亮在首次北 伐后,又在当年“冬,亮复出散关”。则知建兴六年,诸葛亮三次组织北伐。所以“六出祁山”之说是真实 可信的。
关键词
诸葛亮
六出祁山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葛亮“六出祁山”探踪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星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6-8,共3页
文摘
诸葛亮在汉中的八年北伐,习称“六出祁山”。依次是公元228年4月出兵祁山,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而马谡失街亭;228年12月出兵大散关攻陈仓;229年正月攻取武都、阴平二郡,安抚氐羌;230年7月击退魏将司马懿等三路来敌;231年出兵祁山,6月在上邽大破魏军,后因军粮不济,撤兵途中射杀张郃;234年2月出兵驻守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对阵半年,病卒子军中,遗命归葬沔水南定军山。八年北伐中有过:上奏《出师表》、收姜維、赵云箕谷置疑兵、马谡失街亭、赵云火烧赤崖、挥泪斩马谡、推演八阵图、制木牛流马、筑汉城乐城、用计伏兵射张郃、比巾帼羞辱司马懿、将星殒落五丈原、死诸葛走生仲达、怀西蜀命葬定军山、石马坡马岱斩魏延等历史活剧。至今还遗存有剑阁险关、街亭山、子龙山、大散关、赤崖栈道、制木牛流马处、定军山、读书台、马超墓、武侯墓、武侯祠等古迹文物名胜。
关键词
六出祁山
街亭山
《
出
师表》
五丈原
上邽
大散关
蜀军
失街亭
马超墓
武侯墓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国时期祁山地望小考——兼论“六出祁山”名称的由来
4
作者
张连杰
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20年第1期61-64,共4页
文摘
文章首先梳理出了有关三国时期祁山的地理位置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接着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辨别和考证,并得出了祁山的具体地理位置(即地望)的相关结论,最后解释了时人和后人普遍认为“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的六次对魏战争又叫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
三国时期
祁山
地理位置
诸葛亮
“
六出祁山
”
Keywords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the QiShan mountain
Location
ZhugeLiang
Six battles in the QiShan mountain
分类号
K236.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葛亮六出祁山质疑
5
作者
许卜年
机构
安康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三国》
诸葛亮
“
六出祁山
”
分类号
I207.41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从六出祁山说开去
6
作者
郑轶彦
出处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6-30,共5页
文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在《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被称为“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的传奇人物——诸葛亮。小说对诸葛亮一生的描写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前二十七年的静心学艺和后二十七年的建功立业。后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辅助刘备从无立锥之地到建立蜀汉政权;第二阶段是从刘备托孤到六出祁山,辅助后主兴复汉室.尽管诸葛亮在辅助后主期间六次北伐均遭失败,兴复汉室的理想化为泡影。
关键词
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
六出祁山
二阶段
刘备
罗贯中
十七年
蜀汉
北伐
出
师表
分类号
I207.41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葛亮六出祁山兴复汉室是一个假命题
7
作者
杨建平
机构
河南淮滨高中
出处
《中学语文》
2021年第9期56-57,共2页
文摘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一统中原,这是因为,当时的蜀汉政权已经没有了一统中原的条件。诸葛亮北伐时,荆州早已落入东吴手中。一东一西,分进合击、两路合围的态势,已经没有了。刘备起兵伐吴,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几十万军队,死的死,降的降,包括五虎上将黄忠等众多将领献身沙场。从这一战开始,地域狭小的西蜀已经没有了可与中原曹魏抗衡的条件。同时,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蜀,后方稳定都是问题,哪还有一统中原的可能。因此,笔者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为了与李严争夺军权,也是为了远离朝廷是非之地,把持军政大权,以求自身安全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诸葛亮
六出祁山
兴复汉室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明的不“明”之处──从六出祁山说起
8
作者
祁山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0-60,共1页
文摘
孔明的不“明”之处──从六出祁山说起祁山孔明足智多谋,为天下人所称颂。但人无完人,就是这聪明绝顶的孔明也有不英明之处,就拿六出祁山来说吧,其不“明”有三:其一,事必躬亲,没有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孔明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和北伐军总指挥,身居要职,...
关键词
六出祁山
孔明
战略决策
如此如此
民主集中
抓住战机
智者千虑
民主作风
夙兴夜寐
后备干部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六出祁山”与“心灵节奏”
9
作者
蹇庐氏
机构
不详
出处
《检察风云》
2021年第21期31-31,共1页
文摘
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是为刘备实现“隆中对策”,成就霸业的关键之举。当时,诸葛亮是志在必得。然而,首战即“失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逻”。“马设失街亭”导致诸葛亮“得蜀取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之策痛失战机。此后,诸葛亮几番北伐,终究铩羽而归,后人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著名诗词。
关键词
失街亭
兴复汉室
六出祁山
铩羽而归
霸业
诸葛亮
北伐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凤凰”舞出新天地
10
作者
黎楠
机构
不详
出处
《西部大开发》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相传这里曾是凤凰栖息之地,因为这个美丽的传说,凤县有着众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环境宜人,森林覆盖率达80.4%,空气中负氧离子单位含量高达1.5万个,是一个让人可以尽情深呼吸的天然氧吧;“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六出祁山,唐玄宗人蜀祈福等诸多典故诞生于此;“两当兵变”策源地、红军长征过境地、工合运动纪念地等,让凤县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续革命精神的全域课堂。
关键词
负氧离子
纪念地
天然氧吧
六出祁山
森林覆盖率
暗度陈仓
红色基因
凤县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付出与回报”话题作文导写
11
作者
付建军
出处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08年第5期31-33,共3页
文摘
【文题】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曾经以精彩的表演征服了观众,赢得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他感到幸福无比。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微笑着说:"我之所以如此开心。
关键词
话题作文
回报
观众
六出祁山
丞相
文题
生命
采访
小车
相声
分类号
G63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出师表》为例谈“翻转课堂”教学
12
作者
汪功清
机构
安徽省马鞍山市薛镇初中
出处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第2期35-36,共2页
文摘
教学方法是受教学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必然会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在家通过教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翻转课堂中教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
《
出
师表》
观念支配
学习过程
学习小组
六出祁山
探索能力
课堂讨论
问卷调查活动
批判思维
主体性地位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语文课的感染力
被引量:
3
13
作者
程翔
机构
北京大学附中
出处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01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语文课
体态语言
创造精神
《林黛玉进贾府》
语言符号
语文教学
六出祁山
语言文字
思想感情
诸葛亮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陇南三国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策略
被引量:
1
14
作者
温虎林
机构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基金
2020陇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中的陇南民俗研究”(20LNSK17)
2018陇南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陇南三国文化与文学研究”(18LNSK04)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陇蜀道文学文献整理研究”(2021B-02)。
文摘
甘肃陇南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姜维“九伐中原”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发生地,祁山古道与阴平古道贯通全境,栈道桥梁与战场城堡遗迹众多,三国文化符号品牌价值巨大,极具发展文旅产业开发空间。为了顺应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时代需求,陇南要积极依托丰厚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陕甘川毗邻地区三国文化资源廊道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内涵,促进陇南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
陇南
诸葛亮
姜维
六出祁山
阴平古道
文化资源
分类号
F590.31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魏延的悲剧
15
作者
达凤全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文摘
论魏延的悲剧达凤全(一)据《三国志·魏延传》载,魏延是在刘备危难之际追随其后入蜀的。在创建和巩固蜀汉政权的戎马生涯中,“数有战功”:镇守汉中,捍拒曹操;西入羌地,大破郭淮;负重北伐,坚持讨魏。史称:谋略出众,善养士卒,勇猛过人。魏延临难受命,镇保国境...
关键词
诸葛亮
魏延
《三国演义》
《三国志》
邓小平
六出祁山
宗派主义
悲剧
子午谷
三国文化
分类号
K23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志功名而玩众黩旅”——论姜维的九伐中原
被引量:
2
16
作者
谌志华
机构
湖北教育学院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摘
《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九“孔明以智伏姜维”,写姜维识破了诸葛亮的调虎离山计,并且在天水郡大败常胜将军赵云。诸葛亮见姜维“行兵用计”与自己相同,“喜爱无限”,于是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收服了姜维。姜维本是“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的“当世之英雄”,加之诸葛亮的亲授兵法,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斗中,的确不负诸葛亮对他的精心栽培,多次献计献策,立下了不少战功。诸葛亮临终前,把军事大权亲手交给了姜维。作为肩负“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大业重任的姜维,九次兴师伐魏,最终以身殉国。 凡论及姜维这一艺术形象的文章,都给予姜维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笔者以为,姜维对蜀汉事业的确无比忠贞,他那种“
关键词
姜维
《三国志通俗演义》
诸葛亮
艺术形象
志功
司马氏
《中国古代文学》
西蜀
复兴汉室
六出祁山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仓道”考略
被引量:
3
17
作者
陈显远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巴山之间,为川、陕纽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屯兵聚粮,自古为军事上的后方基地。秦末,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汉中市),兴于汉中,扫秦灭楚,而成帝业;三国,诸葛亮屯兵沔阳,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南宋,吴玠、吴璘兄弟,以汉中为据点,大散关为前哨阵地,抗金数十年,制金兵难越雷池一步;近代,抗日战争,亦以汉中为后方据点,屯兵聚粮,支援前线。汉中在军事上的地位,既如此重要,其交通自不可忽视。
关键词
米仓道
吴璘
大散关
六出祁山
支援前线
吴玠
米仓山
八蒙山
舆地纪胜
夏侯渊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勉县武侯祠“唐碑”初考
被引量:
2
18
作者
陈显远
出处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文摘
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的勉县,即汉代的沔阳县,因其位于沔水(即汉水)之北,故名“沔阳”。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其出屯汉中,即实驻沔阳。其死后,“遗命葬汉中定军山”。由今勉县渡汉水,南行十里,即到定军山西北脚下的诸葛亮墓地,人称“武侯墓”。勉县武侯祠为全国奉祀诸葛亮最早建修的专祠,较四川成都武侯祠早建约五十年。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裴松之“
关键词
诸葛亮北伐
唐碑
勉县武侯祠
六出祁山
山南西道节度使
武侯墓
沔阳县
沔水
南行
严武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欲念的满足─—《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再思考
被引量:
1
19
作者
曹巍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3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
艺术形象
罗贯中
创作意识
《三国志平话》
期待视野
历史人物
六出祁山
欲念
分类号
I207.41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隆中对策”到“九伐中原”——蜀汉战略探讨
20
作者
钮海燕
机构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9-22,共4页
文摘
在曹操占据中原,孙权占有江东,天下分裂的局面已初步定局之时,刘备三顾隆中,请诸葛亮辅佐,诸葛亮在隆中草庐,对刘备讲述了他的科学的战略决策,这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策”:“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关键词
诸葛亮
隆中对策
蜀汉
刘备
荆州
曹操
中原
孙权
战略决策
六出祁山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诸葛亮“六出祁山”行军路线及其战略意义
温虎林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六出祁山”小考
高天佑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诸葛亮“六出祁山”探踪
李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国时期祁山地望小考——兼论“六出祁山”名称的由来
张连杰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诸葛亮六出祁山质疑
许卜年
《安康师专学报》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也谈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从六出祁山说开去
郑轶彦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诸葛亮六出祁山兴复汉室是一个假命题
杨建平
《中学语文》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孔明的不“明”之处──从六出祁山说起
祁山
《中国乡镇企业》
北大核心
1995
0
原文传递
9
“六出祁山”与“心灵节奏”
蹇庐氏
《检察风云》
2021
0
原文传递
10
“凤凰”舞出新天地
黎楠
《西部大开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付出与回报”话题作文导写
付建军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以《出师表》为例谈“翻转课堂”教学
汪功清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谈谈语文课的感染力
程翔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陇南三国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策略
温虎林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魏延的悲剧
达凤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立志功名而玩众黩旅”——论姜维的九伐中原
谌志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米仓道”考略
陈显远
《文博》
198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勉县武侯祠“唐碑”初考
陈显远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欲念的满足─—《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再思考
曹巍
《江淮论坛》
CSSCI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从“隆中对策”到“九伐中原”——蜀汉战略探讨
钮海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