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公域体育治理困境及中国应对之策
1
作者 唐亮 崔国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遵循分解全球公域体育治理目标、分析治理现状、找出治理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国应对之策的思路展开研究。经分析认为:当前,全球公域体育治理面临治理主体变化引起治理权力的失衡、个别西方国家掌控全球体育公域治理... 运用文献研究法,遵循分解全球公域体育治理目标、分析治理现状、找出治理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国应对之策的思路展开研究。经分析认为:当前,全球公域体育治理面临治理主体变化引起治理权力的失衡、个别西方国家掌控全球体育公域治理议题和治理议程制高点、缺乏全球体育治理规则与规范的共识、民粹主义思潮兴起阻碍体育全球化趋势的困境。由此提出我国政府的应对之策:1)应以促进全人类发展为理念,建构多元治理主体合作关系;2)增强世界主流运动项目的硬实力,提升全球公域体育治理话语权;3)牵头完善国际体育治理组织架构,推动全球公域体育治理体系改革;4)大力培养能参与国际组织体育治理的人才,构建中国的国际体育组织后备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域体育治理 文化软实力 治理现状 治理困境 中国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北极公域治理转型的中国方案
2
作者 古洪能 冉金澜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综合价值的不断显现,北极公域的治理问题频繁引发国际热议,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西方国家的北极封锁,北极非政府组织的碎片化合作,各国利益行为对北极治理秩序的冲击,使得北极公域治理陷于困境。全... 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综合价值的不断显现,北极公域的治理问题频繁引发国际热议,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西方国家的北极封锁,北极非政府组织的碎片化合作,各国利益行为对北极治理秩序的冲击,使得北极公域治理陷于困境。全球化背景下,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绿色低碳与和平和睦为前提,以对话协商与交流互鉴为途径,以合作共赢与共建共享为宗旨的合作共治,是实现北极地区多元协同治理,提高北极公域治理成效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极公域 治理 多元协同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域与私域的划分及其内涵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晓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4-127,共4页
本文分析了西方法哲学传统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公域与私域。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域与私域的划分标准及其各自的内涵进行了重新思考:对公域与私域的理解应该采取语境论的模式,区分绝对公域、绝对私域、相对公域和相对私域。并从天... 本文分析了西方法哲学传统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公域与私域。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域与私域的划分标准及其各自的内涵进行了重新思考:对公域与私域的理解应该采取语境论的模式,区分绝对公域、绝对私域、相对公域和相对私域。并从天然状态、利益形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分析私域与公域各自具有的内涵,对公域与私域做出了描述性而非概念式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法哲学 公域 私域 划分标准 语境论 绝对公域 绝对私域 相对公域 相对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域和公域,会议活动的本质是基于社群的私域
4
作者 杨正 《中国会展》 2024年第6期34-35,共2页
公域和私域,本来是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名词,用来区分个人和公共空间,个人权益和公共权益。不知什么时候,国内营销界流行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也不知为什么,有血有肉的用户变成了毫无温度的流量数字。不知道是营销的进步还是退化。
关键词 营销界 个人权益 私域 经济学 公共空间 公共权益 公域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域”成为新式的美国霸权主义理论——评新美国安全中心及其东北亚战略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曹升生 夏玉清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32,共9页
拥有浓厚军事背景的美国思想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以亚太地区为研究重点,高度关注中国的崛起,更新"全球公域"理论,鼓动美国应更新和强化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以此来应对中国,重构东北亚新安全秩序。新美国安全中心的鼓吹将加速美... 拥有浓厚军事背景的美国思想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以亚太地区为研究重点,高度关注中国的崛起,更新"全球公域"理论,鼓动美国应更新和强化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以此来应对中国,重构东北亚新安全秩序。新美国安全中心的鼓吹将加速美国围堵中国的步伐,扰乱亚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美国安全中心 美国东北亚战略 美日同盟 美韩同盟 全球公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分化:公域哲学与私域哲学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南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哲学 分化 公域哲学 私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域秩序与公域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之四 公域与私域具体界分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兴全 简佩茹 《财政监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6-58,共3页
一、公域与私域界分的维度 理论界对何为公域、何为私域存在不同理解。有的意在区别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有的区分社会组织和私人生活领域,以及家庭之外的政治经济生活与家庭关系;有的将公共意志形成的领域视为公域,将个人自由... 一、公域与私域界分的维度 理论界对何为公域、何为私域存在不同理解。有的意在区别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有的区分社会组织和私人生活领域,以及家庭之外的政治经济生活与家庭关系;有的将公共意志形成的领域视为公域,将个人自由意志发挥的领域视为私域;有的认为政治以及被政治化的人类生活范围是公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域 私域 界分 家庭关系 自由意志 国家与社会 政治化 生活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域治理:全球治理的范式革命? 被引量:14
8
作者 韩雪晴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共14页
在深度全球化时代,全球公域治理新议题兴起。全球公域治理之"新"不仅体现为治理领域的拓展,更体现为治理思路的变化。全球公域治理对现代国际体系的若干基本原则发起挑战,同时亦推动全球治理从国家主义范式、跨国主义范式转... 在深度全球化时代,全球公域治理新议题兴起。全球公域治理之"新"不仅体现为治理领域的拓展,更体现为治理思路的变化。全球公域治理对现代国际体系的若干基本原则发起挑战,同时亦推动全球治理从国家主义范式、跨国主义范式转向全球主义范式,并对全球主义范式提出建立整合度更高的"硬治理"的新要求。在此新旧范式交替之际,全球公域治理内含诸多悖论。为有效消解这些悖论,中国应创新外交思维,树立新利益观、新安全观、新作为观和新发展观,为自身深度参与全球公域治理创造战略性机遇,为"全球公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域 全球治理 治理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域的内涵、伦理困境与行为逻辑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英琴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3期99-115,共17页
全球公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以外的区域及其资源。全球公域这一概念本身内涵着某种超越国家主权的规范。其公有属性意味着对国家权力和利益的限制,而开放性和资源的竞争性则造成国家间在全球公域进行博弈以获取更多利益的现实,两... 全球公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以外的区域及其资源。全球公域这一概念本身内涵着某种超越国家主权的规范。其公有属性意味着对国家权力和利益的限制,而开放性和资源的竞争性则造成国家间在全球公域进行博弈以获取更多利益的现实,两者之间互相矛盾,这也是全球公域治理的伦理困境所在,即在全球公利与国家私利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全球公域中存在着理性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两种行为逻辑互相制约,加上全球公域的公有属性,使得国家权力在全球公域具有边界性,利益的最大化受到制约。为了有效维护全球公域的公有属性,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规范国家行为。本文对现有全球公域治理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全球公域的治理制度亟待完善。中国历来积极参与全球公域治理,可以从价值理念、制度建设等层面提供公共产品,以推动全球公域秩序朝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域 伦理困境 行为逻辑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域与美国巧霸权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义桅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4,91,共7页
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及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对美国霸权体系造成严重冲击。为此,美国理论家近年提出全球公域论,将环境资源的全球公域概念加以引申,使其内涵从全球公地、人类共同财产、人类共同遗产拓展到人类共同关切事项,外延从国际法延伸... 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及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对美国霸权体系造成严重冲击。为此,美国理论家近年提出全球公域论,将环境资源的全球公域概念加以引申,使其内涵从全球公地、人类共同财产、人类共同遗产拓展到人类共同关切事项,外延从国际法延伸到国际安全与全球治理领域,试图将"全球公域"打造为国际秩序新概念,既要达到让新兴国家分担国际责任又不容许其分享全球领导权的目的,在削减费用的同时又能维护好美国的核心利益和领导地位,实现美国霸权从"霸权稳定性"到"霸权可持续性"的转型,追求"巧霸权"。形成中的全球公域理论与美国全球公域战略对国际体系将带来一系列挑战,值得我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域 巧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全球公域”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双娥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1-72,75,共3页
根据国家管辖范围,国际环境和资源可以分为国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和资源、由两个或多个国家共享的环境和资源以及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环境和资源三个类型。前两个类型由于有国家主权的支持作保障,相对容易得到保护,第三类型的环境和资源,... 根据国家管辖范围,国际环境和资源可以分为国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和资源、由两个或多个国家共享的环境和资源以及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环境和资源三个类型。前两个类型由于有国家主权的支持作保障,相对容易得到保护,第三类型的环境和资源,尤其是其中比例较大的被称为“全球公域”(theglobal commons)则保护较为困难。保护“全球公域”的意义,不仅在于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环境对于全球环境质量的保护和改善至关重要,还在于“全球公域”的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法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如“全球公域”的保护对国家主权概念产生的冲击;“全球公域”的损害是否可以防止,又由谁代表“对一切人的共同利益”来防止?这些都是“全球公域”保护中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域" 法律 环境 资源 概念 国家管辖权 环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域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发龙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42,共15页
全球公域治理是指各类属的国际行为体处理、应对全球公域之内共同事务与公共问题的理念、制度、方法、行为等要素的总和,是全球治理在全球公域的具体体现和特殊形态。冷战结束后,全球公域治理展现出从团体治理向全体治理转变,从区域治... 全球公域治理是指各类属的国际行为体处理、应对全球公域之内共同事务与公共问题的理念、制度、方法、行为等要素的总和,是全球治理在全球公域的具体体现和特殊形态。冷战结束后,全球公域治理展现出从团体治理向全体治理转变,从区域治理向全域治理演进,从权力治理向制度治理过渡等发展态势。近年来,全球公域治理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治理结构、治理制度、治理伦理等方面所显露的现实困境,妨碍了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公域秩序的塑造。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全球公域治理,在人力、资金和技术等物质的供应方面,组织、机制和规则等制度的建设方面,价值、伦理和观念等理念的革新方面提供全球公共物品,以助力全球公域治理成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域治理 现实困境 中国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阐释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晓峰 《中国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79-109,共31页
本文以"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存在空间、实践机制及变迁轨迹。研究发现:在帝制时代,公域里的法制与私域里的礼治是异形同构的关系,都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折射;通过绅士的连接,正式的官僚制... 本文以"公域、私域与公私秩序"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存在空间、实践机制及变迁轨迹。研究发现:在帝制时代,公域里的法制与私域里的礼治是异形同构的关系,都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折射;通过绅士的连接,正式的官僚制与非正式的乡土社会治理之间形成了一套精巧的秩序衔接机制,共同维系了帝国秩序的稳定。近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政府越来越强调政体建设的重要性,公域里的治理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技术性治理日益兴起;私域里的秩序形成机制在现代性的入侵下正在碎片化中进行要素的重新组合,但尚未完成重构的过程。一快一慢的两个节奏,破坏了二者之间的协调性与自洽性,加重了半正式治理实践的荷载,对基层社会产生了诸多的意外后果。政府在加强国家制度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政权建设的社会基础;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革,也需要加大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力度,创造性地重构半正式治理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正式治理 公域与私域 国家与社会 第三领域 公私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公域治理的路径与方法——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白佳玉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8-97,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加速了北极海冰消融,北极地区迎来发展契机,更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尤以国际层面的北极公域治理最为显著。近年来,北极公域治理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北极公域治理机制无法有效应对北极公域治理问题,因此有... 全球气候变化加速了北极海冰消融,北极地区迎来发展契机,更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尤以国际层面的北极公域治理最为显著。近年来,北极公域治理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北极公域治理机制无法有效应对北极公域治理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北极公域治理的不足并提出完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为解决北极公域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可积极参与北极治理的多边平台,为北极公域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以国家实践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公域 人类命运共同体 合作 治理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域:不均衡全球化世界中的治理与权力 被引量:13
15
作者 任琳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6期114-128,154,共15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具有非传统特性的全球问题不断涌现,在现有治理秩序下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协调全球各行为体一致努力进行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球共治理念的贯彻,有助于实现全球共享安全。其中,网络、极地、外太空、公海...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具有非传统特性的全球问题不断涌现,在现有治理秩序下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协调全球各行为体一致努力进行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球共治理念的贯彻,有助于实现全球共享安全。其中,网络、极地、外太空、公海等各个全球公域的重点问题领域,亟须全球做出协调努力进行治理。全球公域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战略增长点,为各国所重视。但是,治理中仍然存在着两类权力不均衡的情况,即参与治理的富国与穷国之间权力的不均衡,参与治理的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权力的不均衡,它们都影响了治理的效果。全球公域治理的制度安排受限于概念模糊、划界不清、权责不明的现状,大国权力政治的色彩很容易趁机充斥到全球治理的诸多安排当中,危机治理行为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网络安全 外太空 公海 全球公域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域战略与北约安全新理念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雪晴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4期53-79,157,共27页
"全球公域"系指主权国家管辖之外的人类共有资源、区域与领域。全球公域战略是北约为顺应国际安全形势变化所推出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为促进自身转型所采取的关键步骤。在全球公域战略新语境下,北约在继承后冷战时期以"进... "全球公域"系指主权国家管辖之外的人类共有资源、区域与领域。全球公域战略是北约为顺应国际安全形势变化所推出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为促进自身转型所采取的关键步骤。在全球公域战略新语境下,北约在继承后冷战时期以"进攻性防御"、"全球性防御"和"预防性防御"为逻辑主线的理念前提下,进一步扬弃创新,继而形成以"综合安全"、"相对安全"与"合作安全"为思想内核的安全新理念。在新战略、新理念的指导下,北约充分动员一切可用的军事和民用资源,审慎而有选择地将有限的力量部署在国际海洋、国际空域、外太空与网络空间等不为任何主权国家所有而全人类安全与繁荣所系之域,以保障其成员国的安全利益与战略优势。面对北约"合作加防范"双轨制全球公域战略,中国宜积极回应、力促合作,同时树立防范意识、加快自身能力建设,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与北约携手为全球公域安全治理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约 全球公域 综合安全 相对安全 合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国际公域化想象和南海秩序:主权、海域、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新军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8,共15页
国际公域化是弱化公域化对象的主权和海洋权利属性,以此处理或解决主权和海域争端的一种秩序安排。美国在南海以对中国遏制为目的,通过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操作,并以“南海仲裁案”为抓手,推动旨在否定中国主权和海洋权利的激进公域... 国际公域化是弱化公域化对象的主权和海洋权利属性,以此处理或解决主权和海域争端的一种秩序安排。美国在南海以对中国遏制为目的,通过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操作,并以“南海仲裁案”为抓手,推动旨在否定中国主权和海洋权利的激进公域化路线。美国的这一南海国际公域化想象,聚焦在其试图废止主权、海洋权利和进行非军事化的区域——混合着主权和海域争端的主权敏感海域。“以规则为基础”缺乏正当性并存在不确定性。在本身就孕育着冲突风险的主权敏感海域,旨在否定主权和海洋权利的激进公域化路线,不仅没有降低冲突风险,反而随遏制的冲动日益增大。“准则”谈判应该对此进行评估并摸索更为和平和安定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南海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规则为基础” 主权敏感海域 国际公域 争端解决 南海 海洋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公众公域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基于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春天 王欣 刘馥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10-122,F0003,148,共15页
借助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基于跨学科的综合视角,对中美公众的公域环保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结论如下:第一,总体上,中美公众的各项公域环保行为参与率都不高,其中激进的公域环保行为参与率最低,但美国各类公域... 借助第六次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基于跨学科的综合视角,对中美公众的公域环保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结论如下:第一,总体上,中美公众的各项公域环保行为参与率都不高,其中激进的公域环保行为参与率最低,但美国各类公域环保行为的参与率都要显著高于中国。第二,在个体层次上,公民责任感和媒介接触强度是影响中美公众公域环保行为的共同因素,都能有效提高公众的参与率;环境关心、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制度信任则是影响两国的差异性因素。第三,在地区层次上,社会经济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对两国公众公域环保行为的影响力都十分微弱,富裕程度假设在中美两国均未得到验证,客观问题假设只在美国的激进环保行为中得到部分验证。中美之间的这些共性和差异,可以为提高我国公众公域环保行为参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域环保行为 个体层次 世界价值观 中美公众 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域与私域的划分及其制度效用(上):公域与私域分野的学理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兴全 简佩茹 《财政监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0,共4页
在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视域中,公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理论范式和知识框架,并成为当今学界关注并热烈讨论的主题。而公域秩序问题由于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并置于公众视野之中,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视域中,公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涵盖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理论范式和知识框架,并成为当今学界关注并热烈讨论的主题。而公域秩序问题由于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并置于公众视野之中,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建立规范运行的公域秩序,强化公域治理,是当前经济监督领域的重要命题。自本期开始,本刊特推出《公域秩序与公域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系列文章连载,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公域秩序与公域治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域 公域 学理 分野 制度 现代经济学 知识框架 社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域与私域之辨——以殡葬方式的选择为视角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俊英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80,共5页
"私域讲自由,公域讲规则"是公域与私域划分的基本标准。私域意味着公共权力的禁区和私人自治的自由,任何对私域的侵犯都将受到谴责。自然人的殡葬方式选择权,属于人格权中身体权的组成部分,属于私域范畴,而强制火化属于行政... "私域讲自由,公域讲规则"是公域与私域划分的基本标准。私域意味着公共权力的禁区和私人自治的自由,任何对私域的侵犯都将受到谴责。自然人的殡葬方式选择权,属于人格权中身体权的组成部分,属于私域范畴,而强制火化属于行政公权强行介入私域之情形,剥夺公民自由选择殡葬方式之权利,其目的是为了节约土地。笔者认为,"土葬浪费土地、火葬节约土地"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殡葬立法的目标应当是公域与私域各行其道,在法律与民俗之间寻找平衡点,实现"节约土地与尊重民俗"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域 私域 殡葬方式选择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