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汇率的不确定性、投资区位选择与公司内贸易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文莉 金华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4,共10页
本文通过建立投资国-受资国-国际市场的三国框架,分三种投资区位的国际生产模式,就汇率冲击对垂直型FDI的区位选择和公司内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当区位成本优势不能抵消汇率不确定性导致的损失时,跨国企业将会调整投资区位... 本文通过建立投资国-受资国-国际市场的三国框架,分三种投资区位的国际生产模式,就汇率冲击对垂直型FDI的区位选择和公司内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当区位成本优势不能抵消汇率不确定性导致的损失时,跨国企业将会调整投资区位决策,考虑撤资回母国;(2)当汇率相对波动幅度处于某一范围时,跨国企业具有较强烈的倾向将投资从原东道国转移到其引资竞争国;(3)汇率不确定性对出口价格的传导效应,具有不完全性特点。出口价格的汇率波动风险弹性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外部竞争度以及子公司组装成本占国际市场该产品价格的比重;(4)汇率波动风险对公司内贸易余额的传导程度具有不确定性。随着汇率风险程度的逐步加大,其对公司内贸易余额的影响作用渐强,逐步从弱弹性转化为较强弹性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不确定性 投资区位选择 公司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成本、电子市场与公司内贸易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宏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5,共4页
公司内贸易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而产生的, 目前公司内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公司内贸易反映出公司具有回避外部国际市场的动机, 国际市场的作用正在淡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一种新型的、依赖于互联网的、虚... 公司内贸易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而产生的, 目前公司内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公司内贸易反映出公司具有回避外部国际市场的动机, 国际市场的作用正在淡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一种新型的、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的国际电子市场出现了, 这种电子市场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 简要综述了电子市场的理论研究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电子市场对企业关于市场与“内部化”的选择和对公司内贸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电子市场 公司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规模的决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殷德生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33,共6页
交易效率对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模式和贸易规模演变具有影响。国际贸易是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但其实现要取决于交易效率的水平。产业内贸易中产品种类数增加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公司内贸易形成,但公司内贸易... 交易效率对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模式和贸易规模演变具有影响。国际贸易是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但其实现要取决于交易效率的水平。产业内贸易中产品种类数增加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公司内贸易形成,但公司内贸易规模的扩大又使其自身的规模边界形成。文章还讨论了公司内贸易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和策略优势,以及研发竞争过程中公司内贸易规模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产业内贸易 公司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专业化贸易、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茂直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垂直专业化贸易、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本文从对比研究的视角出发,在分析这三种贸易形式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内在形成机制及其理论渊源。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贸易 公司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外包:非公司内贸易趋势的成因与制度需求
5
作者 崔苏卫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5,共4页
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与制造外包不同的发展趋势和路径,即服务业务以非公司内贸易的方式发包给接包方。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很多:一是企业控制运营总成本的客观需要;二是技术进步的内外推动,而且以人才和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要素对服... 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与制造外包不同的发展趋势和路径,即服务业务以非公司内贸易的方式发包给接包方。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很多:一是企业控制运营总成本的客观需要;二是技术进步的内外推动,而且以人才和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要素对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服务外包本身具有的某些特质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对制度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本文还对服务外包所需的制度环境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公司内贸易 成因 制度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内贸易:所有权结构与转移定价
6
作者 张晓明 《产业经济研究》 2004年第5期20-25,39,共7页
本文借助一个伯川德寡占模型,考虑我国的所得税和关税特点,关注跨国公司的所有权结构,给转移定价一个相对细致的模型分析,得出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的结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公司内贸易 所有权结构 转移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公司内贸易研究
7
作者 陈继元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第7期15-16,共2页
经济全球化因欧美金融危机而放缓,但并不影响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全球扩张和战略调整,反而促使跨国公司更加重视运用公司内贸易手段来强化其全球价值链的内部约束与控制,从而使价值链扩张、公司内贸易与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联系更加密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公司内贸易 成本优势 差异化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内贸易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
8
作者 王丰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30-35,共6页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的主要承担者,而公司内贸易则是跨国公司跨越区位障碍的捷径,获取超额利润的法宝和进行技术贸易的最佳渠道。面对跨国经营浪潮,我国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外资,同时对...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的主要承担者,而公司内贸易则是跨国公司跨越区位障碍的捷径,获取超额利润的法宝和进行技术贸易的最佳渠道。面对跨国经营浪潮,我国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外资,同时对跨国公司的活动尤其是内部贸易、调拨价格的运营加以监管;另一方面,要走出国门创建自己的跨国公司,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内贸易 调拨价格 区位优势 区位壁垒 跨国公司 技术贸易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内贸易与“走出去”战略
9
作者 海峰 乌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A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企业 经济全球化 公司内贸易 跨国公司 “走出去”战略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内贸易动机分析
10
作者 刘勇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86-90,38,共6页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司内贸易的动机,认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营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公司内贸易的根本动机。
关键词 公司贸易 动机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专业化贸易、公司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兼论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被引量:25
11
作者 盛文军 廖晓燕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3,共6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垂直专业化贸易、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本文在分析这三种贸易形式发展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内在形成机制 。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际贸易 竞争战略 形成机制 垂直专业化贸易 公司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 中国 企业
原文传递
公司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内生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惠芳 张孔宇 余杨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3-77,共5页
在跨国公司内生增长模型中引入了公司内贸易,并以美国非银行跨国公司为样本,分别对1993、1997、2000和2001年美国非银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全要素生产... 在跨国公司内生增长模型中引入了公司内贸易,并以美国非银行跨国公司为样本,分别对1993、1997、2000和2001年美国非银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司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内贸易 跨国公司 内生增长 美国 实证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交易成本 对外直接投资
原文传递
垂直专业化、公司内贸易与中美贸易不平衡 被引量:12
13
作者 钱学锋 黄汉民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本文在总结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两个典型的结构性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垂直专业化和公司内贸易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最为重要的原因。中美贸易不平衡反映的是东亚作为一个整体对美的产业链效应,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体现... 本文在总结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两个典型的结构性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垂直专业化和公司内贸易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最为重要的原因。中美贸易不平衡反映的是东亚作为一个整体对美的产业链效应,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美一美"贸易不平衡。计量检验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结论。因此,不能仅就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表象来理解中美在贸易中的利益,仅仅依靠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单边手段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现有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公司内贸易 中美贸易不平衡
原文传递
试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中的转移定价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晓春 杨淑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32,共6页
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最常用的一种财务手段,跨国公司通过这一价格工具的应用,不仅能实现调整利润和资金、控制市场、避免税收等多重目标,而且对所在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对外贸易甚至于经济发展模式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监管... 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最常用的一种财务手段,跨国公司通过这一价格工具的应用,不仅能实现调整利润和资金、控制市场、避免税收等多重目标,而且对所在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对外贸易甚至于经济发展模式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监管与防范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审计人才。应该深刻认识跨国公司实施转移定价的内部动机及国外反避税主要措施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定价 公司内贸易 转移价格审计 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内中间品贸易: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理论考察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琳 杨全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5,共4页
公司内贸易和中间投入品贸易已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往往基于全球价值链交迭发生。本文用以中间投入品进口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估计了公司内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的绝对和相对重要性,阐释了中间投入... 公司内贸易和中间投入品贸易已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往往基于全球价值链交迭发生。本文用以中间投入品进口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估计了公司内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的绝对和相对重要性,阐释了中间投入品贸易的决定因素,并探讨了公司内贸易和中间投入品贸易的交集及其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内贸易 中间品贸易 生产外包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公司内贸易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偏离
16
作者 胡小娟 陈晓红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86,共4页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理论。该理论的分析基础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其基本假设: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他部门时,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能流动;各国对商...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理论。该理论的分析基础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其基本假设: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他部门时,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能流动;各国对商品流动不加干预。同时,把国家比较优势作为解释贸易发生机制的主要依据,市场则是协调国际分工的惟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利益理论 公司内贸易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市场机制 国际分工 比较优势 完全竞争 跨国公司
原文传递
汇率波动冲击下的公司内贸易
17
作者 孙文莉 陈丽丽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2,共7页
本文借鉴Dornbusch(1987)模型,通过建立投资国-受资国-国际市场的三国框架,分析多国汇率冲击对跨国企业公司内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1)受资国汇率的单边波动对公司内贸易余额的影响取决于汇率的出口数量弹性、价格弹性以及母公司在跨... 本文借鉴Dornbusch(1987)模型,通过建立投资国-受资国-国际市场的三国框架,分析多国汇率冲击对跨国企业公司内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1)受资国汇率的单边波动对公司内贸易余额的影响取决于汇率的出口数量弹性、价格弹性以及母公司在跨国生产中附加值比重;(2)当投资国和受资国汇率均出现波动时,公司内贸易的综合汇率弹性等于"加权"的单边汇率弹性;(3)市场结构因素在决定汇率对公司内贸易传导效果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公司内贸易 汇率弹性
原文传递
公司内贸易、产品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辨析
18
作者 喻志军 《成人高教学刊》 2008年第2期4-7,15,共5页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崭新的内容,如公司内贸易、产品内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等贸易方式的涌现与扩展。准确把握这些贸易发展的动向,对于贸易规模已位居世界前茅、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公司内贸易 产品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
原文传递
公司内贸易与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被引量:8
19
作者 丁杨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44,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司内贸易在跨国公司中越来越盛行,我国企业应顺应这一潮流,抓住契机,有选择地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充分利用公司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利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司内贸易在跨国公司中越来越盛行,我国企业应顺应这一潮流,抓住契机,有选择地进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体系,充分利用公司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利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我国的跨国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内贸易 跨国公司 跨国经营 中国 企业
原文传递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负面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丽 李志斌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年第07S期8-9,共2页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内部贸易 负面影响 公司内贸易 直接投资 贸易总量 OECD 最大限度 联合国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