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倡议能否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一项准自然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润君 王少凡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3-35,共13页
高水平“一带一路”是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新的引擎,是高质量建设中国式公共服务现代化新的空间,是高质量满足人民幸福的新动能。基于2007—2021年31省份《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省份统计年鉴,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测算“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共... 高水平“一带一路”是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新的引擎,是高质量建设中国式公共服务现代化新的空间,是高质量满足人民幸福的新动能。基于2007—2021年31省份《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省份统计年鉴,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测算“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带动效应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直接带动我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实施,省际公共服务差距收敛,逐步走向均衡。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城镇化进程能够有效强化该政策对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因此,应通过“智能化”信息建设引领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全方位”区域协调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准自然实验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小刚 文雯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5,共9页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改写和重构世界经济版图,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公共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数字经济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相应的实证分析则更为缺乏...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改写和重构世界经济版图,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公共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数字经济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相应的实证分析则更为缺乏。因此,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运用系统GMM动态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该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特点;除此之外,从空间角度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不仅对本地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正向影响,对相邻地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也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深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业深度融合和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为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实现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系统GMM动态回归模型 门槛回归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公共服务供给范式的演进历程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欢明 刘馨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54,172,共18页
鉴于合作生产在面临复杂情景和多元价值诉求等方面存在解释力不足的困境,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需要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但对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的转向标准、研究内容、演进历程和原因缺乏系统性梳理。文章通过对现有国际文献研究,... 鉴于合作生产在面临复杂情景和多元价值诉求等方面存在解释力不足的困境,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需要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但对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的转向标准、研究内容、演进历程和原因缺乏系统性梳理。文章通过对现有国际文献研究,有如下发现:首先,根据合作生产与价值共创概念特征的梳理,可将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划分为传统模式合作生产、以用户为中心的合作生产、公共部门驱动的合作生产和价值共创;其次,合作生产与价值共创研究主要涉及公平、知识共享、互动、制度、系统性等议题,二者在研究议题上存有共性与差异;再次,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的演变过程遵循同化、分化、整合的范式,经历了公共服务主导逻辑、公共服务逻辑等阶段;最后,合作生产转向价值共创源于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共创能精准定位公众的需求、价值共创可缓解以组织为中心导致的公共服务质量低下的难题、价值共创可使公共管理研究范式由网络进阶到公共服务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合作生产 价值共创 价值链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周晓丽 王若彤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围绕人才支持、数字技术赋能和资源配置优化三个方面,新质生产力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了耦合式发展,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新质生产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相... 围绕人才支持、数字技术赋能和资源配置优化三个方面,新质生产力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了耦合式发展,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新质生产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形成三种作用机制,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还存在动力供给、规则转变、技术落地三大阻滞因素,基于此,以“智—质—治—参”为主轴,提出培育新生代治理力量、打造更高效的治理体系以及构建更具公共价值的治理格局三条路径,以期促进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社会治理现代化 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耗散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苏州样本(笔谈)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建成 钱振明 +2 位作者 陈一 方世南 江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共23页
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样本,体现在诸多领域。在高质量发展上,苏州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共同体主义,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核心、以协调为导向、以绿色为重点、以开放为支撑、以共享为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城镇化领域,苏州... 苏州是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样本,体现在诸多领域。在高质量发展上,苏州坚持胸怀天下的发展共同体主义,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为核心、以协调为导向、以绿色为重点、以开放为支撑、以共享为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城镇化领域,苏州探索出了一条以公共服务均衡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中国式新型城镇化苏州经验;在生态领域,苏州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文化领域,苏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文化赋能经济,传统现代结合,绘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的“双面绣”;在教育领域,苏州一直在均衡发展、包容发展、融合发展、智慧发展、终身发展上积极采取措施,以行动践行教育现代化发展理念、塑造“苏式教育”品牌、确立人民至上的教育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苏州样本 质量发展公共服务均衡化 人文经济学 绿色发展 苏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