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嬗变
1
作者 张镭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从抽象到具体、从公共性思想一般到公共性思想特殊的不断生成的嬗变历程。《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的观照与探讨构成了马克思公共...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从抽象到具体、从公共性思想一般到公共性思想特殊的不断生成的嬗变历程。《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的观照与探讨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开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一般逐步展开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并且以“自由人联合体”的出场作为其成熟的标志。从《资本论》及其手稿经由《法兰西内战》到《哥达纲领批判》的思想历程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推进与辩证法的贯彻促使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特殊不断生成。考察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嬗变,能为回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问题带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共性思想一般 公共性思想特殊 自由人联合体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的公共性思想及其新时代启示
2
作者 吴美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共产党宣言》从共产党执政公共性、社会发展成果公共性、世界历史公共性,以及真正共同体公共性等方面勾勒出其公共性思想的理论维度。它的公共性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公共性批判与共产主义公共性建构这一理论语境中展开的,具有批判性与建... 《共产党宣言》从共产党执政公共性、社会发展成果公共性、世界历史公共性,以及真正共同体公共性等方面勾勒出其公共性思想的理论维度。它的公共性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公共性批判与共产主义公共性建构这一理论语境中展开的,具有批判性与建构性、科学性与革命性、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特质。《共产党宣言》公共性思想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一种公共性的价值支撑和智慧支持,即在领导力量上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公共性,在价值目标上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公共性,在视野秉持上不断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公共性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现代化考量
3
作者 李岩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现实的人的存在既是多元的又是一元的、既是个体的又是公共的,具有类的意义和价值的公共性。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价值的理论源起、价值支点和实践效能,可以为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获得更多的公共支点,并对人的公... 现实的人的存在既是多元的又是一元的、既是个体的又是公共的,具有类的意义和价值的公共性。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价值的理论源起、价值支点和实践效能,可以为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获得更多的公共支点,并对人的公共诉求的实现寻求更为合理的公共空间和开放意义,从而在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类社会基于并超越无产阶级的自身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中,指导社会成员自我生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现实公众、公共空间的有机融合提供更为有效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 公共性价值 价值支点 实践效能 治理性 共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丁志刚 张书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81,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的具有公共性意蕴的现代化新路,是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忠实践行和时代拓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互动不仅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现实存在形式,也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出场语境。基于物质生产...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的具有公共性意蕴的现代化新路,是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忠实践行和时代拓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互动不仅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现实存在形式,也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出场语境。基于物质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关系理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发展动力,通过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公共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公共性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意涵实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新时代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它启示我们要以依靠现实的人为实践主体,以立足现实的社会为存在基础,以推动公有制为主体的物质生产为根本动力,以培育互依性的人际关系为价值指向,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内容,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愿景,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本清源、厘清思路、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共性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的理论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同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1,共5页
通过对前人的批判性继承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把人类公共性思想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科学高度,为我们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理念提供了思想源头,为我国当前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成为我国构建公共服... 通过对前人的批判性继承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把人类公共性思想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科学高度,为我们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理念提供了思想源头,为我国当前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成为我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指导思想。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有利于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执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有利于推进我国政府职能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政府公共性思想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缺失及其再生产——基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视阈 被引量:4
6
作者 陶磊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206,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内外公共空间的"缺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断裂、思想政治教育封闭化倾向等,致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大学生这一政治主体的肯定和建构难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阶层... 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内外公共空间的"缺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断裂、思想政治教育封闭化倾向等,致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大学生这一政治主体的肯定和建构难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阶层利益的分化带来的政治意识的分化、系统结构的分化凸显的"多元化"和"去政治化",这既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开放、多元化、民主的逻辑,同时又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再生产的时代遭遇。在此境遇下,我们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公共人",既是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政治共识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言之,社会主义"公共人"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校内外公共生活实践,自觉实现话语内容和方式向公共话语转变;高校公共空间的利用与重建;提升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 政治文明 公共 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基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18
7
作者 高鹏飞 高向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76,共11页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双重属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基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辩证分析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面临的产品和服务功能以及...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具有“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双重属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基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辩证分析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面临的产品和服务功能以及供需关系认识偏差、“政府—市场”职能边界模糊、治理主体信息资源共享难、产业运营模式与供给链条不可持续等现实困境,发现对双重属性缺乏辩证统一的认识、偏向“公共利益”属性、多主体的非协调治理、双重属性发展要求和动力的冲突是造成目前困境的本质缘由。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辩证看待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廓清“政府—市场”具体职能,构建有序的部际协同工作机制,创新多元供给体系和描绘全景式产业链发展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 公共利益 私人利益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现实困境和基本出路
8
作者 朱英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3-57,共5页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公共性效应的现实不足,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效果;公共性资源的要素欠缺,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实现;公共性空间的自我封闭,背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内在要求等困境。因此...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公共性效应的现实不足,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效果;公共性资源的要素欠缺,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实现;公共性空间的自我封闭,背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内在要求等困境。因此,通过完善和丰富公共教育,培养和引领公共价值,建构和拓展公共领域,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困境,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 价值维度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立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9,共9页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个人与社会是公共性现实存在的基本形式,前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是自然的真正公共性,资本主义社会"虚幻的共同体"是虚幻的公共性,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人的真正...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个人与社会是公共性现实存在的基本形式,前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是自然的真正公共性,资本主义社会"虚幻的共同体"是虚幻的公共性,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人的真正公共性,构成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核心内涵。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其主要理论特征。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它启示我们: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基本前提;以彰显公共价值为最终取向;以确保公共安全为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共性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理想的公共领域何以可能——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芳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38-143,147,共7页
目前我国公共领域的发展面临如何协调与政治权力关系、内部社会力量间关系的两大难题。培育公共精神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阐发着公共精神内蕴,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就是培育公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与公共领... 目前我国公共领域的发展面临如何协调与政治权力关系、内部社会力量间关系的两大难题。培育公共精神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阐发着公共精神内蕴,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就是培育公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的诉求相契合。因此,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拓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公共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下的社会保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斌 贾志鹏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3-17,共5页
公共社会保障是一个复合型名词,它是由公共和社会保障两个名词组成,它意味着社会保障的公共性价值取向。从政府的公共性角度去探讨社会保障问题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导向,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下的社会保障研究给我们当... 公共社会保障是一个复合型名词,它是由公共和社会保障两个名词组成,它意味着社会保障的公共性价值取向。从政府的公共性角度去探讨社会保障问题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导向,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下的社会保障研究给我们当代社会在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借鉴,在他的思想中无不体现对公共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与西方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相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下的公共性社会保障研究,代表的是中国最基本、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加强对公共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 中国城乡养老 社会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下"四三二一"工作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仲攀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13期214-215,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想效果,更是"大思政"格局的完美呈现.其内涵是指在公共空间内接受公共性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公共精神,并通过参与公共性事务和公共性实践奉献社会实现"公共人"的公共性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想效果,更是"大思政"格局的完美呈现.其内涵是指在公共空间内接受公共性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公共精神,并通过参与公共性事务和公共性实践奉献社会实现"公共人"的公共性价值的过程.高校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也是全体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为这个任务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三二一"工作法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共性思想及其对中国式现代化启示
13
作者 吴美川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1-119,共9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既从哲学批判中阐明了人与自然界的“共生”、人与社会的“共建”、人与人的“共在”的公共性理论图景,又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所造成的公共性异化,而解答公共性异化的...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既从哲学批判中阐明了人与自然界的“共生”、人与社会的“共建”、人与人的“共在”的公共性理论图景,又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所造成的公共性异化,而解答公共性异化的“历史之谜”,进而重建社会公共性,理应诉诸“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的“共产主义行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共性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即增强物质文明的公共性,筑牢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共同物质根基;提升政治文明的公共性,提供人们生产生活优良的秩序保障、制度支撑;丰富精神文明的公共性,夯实人们共同的精神文化根基;提高社会文明的公共性,构筑人们生产生活的正义场域;强化生态文明的公共性,推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创造人类美好的生活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公共性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视野下党的廉政建设
14
作者 臧净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2期60-62,共3页
一直以来,学界对公共性的研究很少从哲学领域去探索,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为主题的研讨会召开,学者们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思想的探索。虽然马克思哲学中并没有对公共性概念进行论述,但... 一直以来,学界对公共性的研究很少从哲学领域去探索,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为主题的研讨会召开,学者们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思想的探索。虽然马克思哲学中并没有对公共性概念进行论述,但是马克思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公共性思想。腐败是对公共性的颠覆,廉政是对公共性的复归。人的公共性是一个社会范畴,要求严守党依法执政的纪律,严守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坚守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人的公共性思想 共产党 廉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15
作者 曹咏萍 《新丝路(中旬)》 2022年第12期0065-0067,共3页
公共性已成为现代社会诸多问题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文章阐述了公共性问题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内涵,通过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作为社会性的逻辑起点、公平公正的价值原则以及人的自由联合体的公共性历史指向这三重维度的分析,探讨了马克... 公共性已成为现代社会诸多问题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文章阐述了公共性问题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内涵,通过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作为社会性的逻辑起点、公平公正的价值原则以及人的自由联合体的公共性历史指向这三重维度的分析,探讨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当代价值: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有序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化解文化冲突,达成文明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 社会性 自由人的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困境与实践
16
作者 王晓玉 苏国红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9-105,共7页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由此造成了人们思想意识和社会公共环境的相互激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不能仅仅固守在哲学与理论的自我建构上,必须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化。文章通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公...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由此造成了人们思想意识和社会公共环境的相互激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不能仅仅固守在哲学与理论的自我建构上,必须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化。文章通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意蕴,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公共性面向窄化、公共价值观教育难度、公共空间分化等问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公共空间资源,构建理想化的公共领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育人导向和社会公共价值的凝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 公共性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建构的逻辑演绎策略
17
作者 向仲攀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公共性是在公共事务中整合利己和利他关系时所表现出来一种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公共性的价值中轴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高职院校在新时代以人为本,将公共道德、素质、精神等内容通过内化和外化的逻辑路径,演绎出了思想政治教育... 公共性是在公共事务中整合利己和利他关系时所表现出来一种社会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公共性的价值中轴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高职院校在新时代以人为本,将公共道德、素质、精神等内容通过内化和外化的逻辑路径,演绎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公共价值。对此,建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也应从主、客体扮演的角色着手,以德育定向,夯实思想基础,提升联动机制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 逻辑演绎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与公民品格培育研究
18
作者 汪大本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86-92,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涉公共领域呈现的实践形态,旨在促进公共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复归。现代性图景下的个人主义泛起、交往关系中的“意义危机”和信仰体系重建过程中的“文化危机”等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认...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涉公共领域呈现的实践形态,旨在促进公共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复归。现代性图景下的个人主义泛起、交往关系中的“意义危机”和信仰体系重建过程中的“文化危机”等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认知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生成一方面要从理论逻辑中阐明公共性生成的理论基础、实践方式和价值指向;另一方面要从培育公民品格的实践入手,通过生活方式、交往关系、对话平台等实践路径构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理念转化为实践自觉,最终目标是培育以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为主要内蕴的公民品格,构筑个体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公共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 公民品格 社会生活 公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公共性:理论本源与中国逻辑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雅勤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行政公共性是源自于西方行政学的学术概念,但是,西方行政学主流理论所秉持的技术化、科学化取向以及与社会脱节、与人民脱离的哲学渊源,造成了行政公共性理论的“形式化蜕变”,难以作为中国行政公共性建构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 行政公共性是源自于西方行政学的学术概念,但是,西方行政学主流理论所秉持的技术化、科学化取向以及与社会脱节、与人民脱离的哲学渊源,造成了行政公共性理论的“形式化蜕变”,难以作为中国行政公共性建构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行政公共性思想弥补了西方行政学在行政公共性问题上的“缺陷”,既是构建当代中国行政公共性理论话语体系的重要资源,也是维护和实现新时代中国行政公共性价值的根本理论基础和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公共行政理论研究和行政践行,必须鲜明体现出与西方迥异的逻辑理路,将马克思主义行政公共性思想作为理论本源,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作为植根沃土,厘清“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权力与权利”“法治与民主”等核心范畴的理论逻辑,构建起中国特色的行政公共性话语体系与行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共性 理论本源 中国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政公共性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翠 刘玉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4-69,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都深切关怀人类共同利益与命运,都以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公共性问题为旨趣,二者在理论追求和解决现实问题上具有相通性。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其中,人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都深切关怀人类共同利益与命运,都以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公共性问题为旨趣,二者在理论追求和解决现实问题上具有相通性。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其中,人与社会的公共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存在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利益为其提供共识基础与价值诉求;“自由人联合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共性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