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56 MHz射频防盗器电磁暴露安全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仲懿 逯迈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4-96,共13页
射频防盗器是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实现对物体的识别跟踪,防盗系统根据所识别到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断来实现防盗报警功能。为有效评估13.56 MHz射频防盗器对行人电磁暴露的安全性,本文基于COMSOL Mult... 射频防盗器是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实现对物体的识别跟踪,防盗系统根据所识别到的信息进行合法性判断来实现防盗报警功能。为有效评估13.56 MHz射频防盗器对行人电磁暴露的安全性,本文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中RF模块,设计射频防盗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辐射行人的电磁环境模型,研究行人通过射频防盗器时的公众电磁暴露问题。分别对射频防盗器天线系统工作在100 mW、1 W时,行人位于防盗器正中央(位置A)和防盗器正中央前侧25 cm(位置B)4种暴露场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行人位于位置A时,天线馈电功率分别为100 mW和1 W,人体全身组织内部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分别为0.26 V/m和0.84 V/m,磁场强度的最大值分别为0.05 A/m和0.16 A/m,比吸收率的最大值分别为1.55×10^(-5) W/kg和1.5×10^(-4) W/kg;行人位于位置B时,天线馈电功率分别为100 mW和1 W,人体全身组织内部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0.1 V/m和0.36 V/m,磁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2.08×10^(-3) A/m和6.56×10^(-3) A/m,比吸收率的最大值分别为2.29×10^(-6) W/kg和2.92×10^(-5) W/kg。仿真计算结果均低于由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ICNIRP)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限值,说明在该射频电磁环境中通过的行人处于公众电磁暴露安全范围内,不会对公众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防盗器 天线 公众电磁暴露 射频识别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动力电缆对车厢内乘客的低频电磁暴露水平仿真及其健康评估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瑞 逯迈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40-2548,共9页
为了有效评估低频电磁环境下高速动车组(EMUs)车厢内电磁暴露的安全性,利用基于有限元的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5.1,构建了动力电缆对动车车厢内乘客的电磁暴露模型,研究了处于车厢内不同位置乘客的头部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场强度和感应... 为了有效评估低频电磁环境下高速动车组(EMUs)车厢内电磁暴露的安全性,利用基于有限元的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5.1,构建了动力电缆对动车车厢内乘客的电磁暴露模型,研究了处于车厢内不同位置乘客的头部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场强度和感应电流密度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位于车窗处的B乘客的人体头部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场强度、感应电流密度最大,最大值分别为13.701μT、208.85μV/m、125.366μA/m2;位于1组动力电缆上方的C乘客的人体头部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场强度、感应电流密度最小,最小值分别为0.59μT、8.806μV/m、5.225μA/m2;位于2组动力电缆之间的A乘客的人体头部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场强度、感应电流密度的值在B乘客和C乘客之间。所有计算结果均小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推荐值,这说明位于动车车厢底部的动力电缆对乘客的电磁暴露不会构成健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低频电磁暴露 人体模型 公众电磁暴露 感应电流密度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磁悬浮轨道磁场对乘客电磁暴露安全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光烈 逯迈 +1 位作者 李锦屏 潘强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6期112-118,共7页
因目前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新型磁悬浮对乘客的电磁暴露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使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以Halbach型轨道为暴露源,参考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和导轨进行建模,分别仿真分析列车在直线轨道上静止和环形轨道... 因目前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新型磁悬浮对乘客的电磁暴露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使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以Halbach型轨道为暴露源,参考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和导轨进行建模,分别仿真分析列车在直线轨道上静止和环形轨道上运行两种状态下车内乘客的电磁暴露情况。结果表明:列车静止且悬浮高度为5 mm时,轨道上方坐姿、过道侧坐姿、过道中站姿三位乘客体内的磁通密度最大值分别为527μT,240μT和77.7μT,且乘客距离导轨越远,体内磁通密度有减小趋势;列车运动且悬浮高度为5 mm时,乘客头部磁通密度、感应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0.9μT和21.4μV/m。文中所得数值均低于ICNIRP推荐的公众电磁暴露限值,说明超导磁悬浮永磁轨道所产生的磁场不会使车内乘客健康受到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悬浮 安全评估 列车模型 轨道磁场 公众电磁暴露 人体模型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500 kV同塔混压四回交流输电线路电磁暴露安全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杜庆中 逯迈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1-50,共10页
利用有限元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分析了1000 kV/500 kV同塔混压四回交流输电线路下人体的磁感应强度和感应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1000 kV与500 kV共同运行时人体中磁感应强度与感应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8.02μT和13.4 ... 利用有限元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分析了1000 kV/500 kV同塔混压四回交流输电线路下人体的磁感应强度和感应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1000 kV与500 kV共同运行时人体中磁感应强度与感应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8.02μT和13.4 mV/m;该结果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的人体电磁暴露限值比较,均低于限值。分析了1000 kV或500 kV单独运行和9种典型相序排列时的情况,计算结果也低于限值。说明1000 kV/500 kV同塔混压四回交流输电线产生的电磁暴露不会给人体带来健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 人体模型 公众电磁暴露 感应电场强度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铁站台射频天线电磁暴露安全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瑾 逯迈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为有效评估典型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电磁暴露的安全性,设计地铁站台无线通信系统吸顶天线和乘客人体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元的电磁仿真软件,构建吸顶天线辐射下的地铁站台乘客候车电磁环境模型,研究候车乘客的公众电磁暴露问题。结果表... 为有效评估典型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电磁暴露的安全性,设计地铁站台无线通信系统吸顶天线和乘客人体模型,利用基于有限元的电磁仿真软件,构建吸顶天线辐射下的地铁站台乘客候车电磁环境模型,研究候车乘客的公众电磁暴露问题。结果表明:天线分别工作在900和2 440 MHz时,人体组织的平均比吸收率最大值分别为4.441×10-7和1.165×10^-6W·kg^-1,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为0.139和0.148V·m^-1,平均比吸收率在人体组织内的衰减均大于电场强度的衰减;2 440MHz时的射频电磁能量在颅内的穿透能力小于900MHz时;所有计算值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公众电磁暴露限值,说明地铁站台射频天线对乘客的电磁暴露不会构成健康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电磁暴露 无线通信系统 天线 地铁站台 有限元仿真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电磁环境检测评估及防护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佳琦 胡雨辰 +3 位作者 邓杰 黄世泽 黄沙里 吴再新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1年第1期92-96,共5页
选取露天式、地下式不同结构的三个地铁站,针对有无列车进站等情况,测量了不同位置的电磁辐射峰值、瞬时值及平均值,绘制了车站不同方位电磁辐射分布图,揭示了地铁车站空间电磁场分布规律。基于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对这些地铁... 选取露天式、地下式不同结构的三个地铁站,针对有无列车进站等情况,测量了不同位置的电磁辐射峰值、瞬时值及平均值,绘制了车站不同方位电磁辐射分布图,揭示了地铁车站空间电磁场分布规律。基于国家最新电磁辐射安全限度标准对这些地铁站的电磁环境进行了评估。最后,围绕如何降低电磁暴露,针对乘客、地铁站工作人员提出了较为实用的防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 城市轨道交通 公众电磁暴露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台民用通信系统电磁环境安全评估
7
作者 李瑾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了评估地铁站台民用通信系统天线对地铁站台乘客电磁环境的安全性,利用场强仪和频谱仪测量地铁站台候车区域电场强度分布,并基于电磁仿真软件HFSS模拟计算民用通信系统天线的空间电场强度分布,对比测量与数值计算结果,最后与国际非电... 为了评估地铁站台民用通信系统天线对地铁站台乘客电磁环境的安全性,利用场强仪和频谱仪测量地铁站台候车区域电场强度分布,并基于电磁仿真软件HFSS模拟计算民用通信系统天线的空间电场强度分布,对比测量与数值计算结果,最后与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导则限值作比较.针对通信系统900 MHz频段的地铁站台电场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测结果0.003~0.090 V/m与仿真结果0.017~0.082 V/m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HFSS软件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测量值均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导则中公众电磁暴露电场强度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台电磁环境 测量与仿真 公众电磁暴露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