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吸附对非体外冠状动脉移植术后体外膜氧合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韩丹诺 张帅 +3 位作者 王红 贾明 侯晓彤 杜中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46-853,共8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及全身炎症反应评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后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血液吸附(hemoperfusion,HP)的...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及全身炎症反应评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后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血液吸附(hemoperfusion,HP)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OPCABG术后进行V-A ECMO辅助的患者42例,分为ECMO组(n=24),ECMO+HP组(n=18)。ECMO组常规辅助;ECMO+HP组为ECMO辅助24h内,联合应用灌流器总治疗时长18h。收集两组患者V-A ECMO开始24h内或血液吸附开始0、6、12、18h、结束后24及48h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全身炎症反应评分(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实验室及临床预后相关资料。结果:CRP、IL-6、IL-8、TNF-α和IL-1β的变化率,在ECMO+HP组随时间推移持续下降,且与ECMO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MO+HP组的LAC和全身炎症反应评分明显下降;感染率明显降低(5.6%vs. 33.3%,P=0.030);ECMO辅助时间显著缩短[(132.0±20.1)vs.(155.9±24.2) h,P=0.001],撤机率明显提高(83.3%vs. 41.7%,P=0.001),撤机后24h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8.0(7.0,9.0) vs. 8.0 (7.8,9.0),P=0.038]和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8.0(7.0,9.0) vs. 9.0(8.0,10.0),P=0.003]显著低于ECMO组。结论:OPCABG术后VA-ECMO期间,应用血液吸附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和并发症的减少有关,但在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吸附 体外膜氧合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炎症因子 全身炎症反应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对急诊感染性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梦莉 王智超 +3 位作者 张婧 袁琪 张衡 孙茹雪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qSOFA)评分对急诊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病人3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qSOFA)评分对急诊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病人3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28 d病人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入院24 h内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估SIRS评分、SOFA评分、qSOFA评分,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分对病人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SIRS评分[1(0,2)分比2(0,4)分]、SOFA评分[3(0,11)分比6(3,16)分]、qSOFA评分[1(0,2)分比2(0,3)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qSOFA评分预测感染性疾病死亡的灵敏度为71.97%,特异度为80.43%,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95%CI:0.713~0.843);SIRS评分预测感染性疾病死亡的灵敏度为69.08%,特异度为71.74%,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CI:0.694~0.820);SOFA评分预测感染性疾病死亡的灵敏度为73.12%,特异度为78.26%,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95%CI:0.733~0.855);三者联合应用预测感染性疾病死亡的灵敏度为68.21%,特异度为91.3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809~0.903),三者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最高(P<0.05)。结论SIRS评分、SOFA评分、qSOFA评分均对急诊感染性疾病预后死亡情况具有预测价值,三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病人病情 危险性评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改良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与损伤严重度评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建国 潘娅静 赵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改良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R—SIRS)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的相关性。方法275例严重创伤患者于入院后进行R—SIRS评分及ISS评分,并对它们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SIRS与ISS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全...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改良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R—SIRS)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的相关性。方法275例严重创伤患者于入院后进行R—SIRS评分及ISS评分,并对它们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SIRS与ISS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全身失控性炎症免疫反应既是严重创伤的结果,又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R—SIRS评分有助于评估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R—SIRS) 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创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和C-反应蛋白对儿童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董彩霞 徐丹 +1 位作者 宋宇雷 莫丽亚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救治60例AP患儿的SIR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检测所有患儿的...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救治60例AP患儿的SIR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检测所有患儿的CRP水平;比较不同SIRS评分下轻症AP、中度重症AP、重症AP患儿分布以及不同严重程度AP患儿的CRP水平和APACHEⅡ、SIRS评分,分析CRP与各评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60例AP患儿中有29例轻症AP,12例中度重症AP,19例重症AP;随SIRS评分升高,AP患儿病情逐渐加重,SIRS评分为3分和4分的患儿中分别死亡4例和3例,SIRS评分为0~3分的患儿无死亡病例。中度重症和重症AP患儿的APACHEⅡ、SIRS评分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AP患儿〔APACHEⅡ(分):8.33±0.15、8.56±0.85比8.15±1.02,SIRS评分(分):3.00±0.52、3.00±0.15比1.00±0.23,CRP(mg/L):117.52±2.15、115.02±1.33比47.45±1.12,均P<0.05〕。AP患儿CRP水平与APACHEⅡ、SIRS评分均呈正相关(r=0.3111、0.4151,P=0.0011、0.0215)。结论在SIRS评分基础上联合CRP检测对预测A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树志 严正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29例严重创伤患者均于入院时进行SIRS评分,以住院期间的感染率、器官功能不全发生情况和死亡率为结局终点评价指标,评价预后。结果129例严重创伤患者发生感染5...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29例严重创伤患者均于入院时进行SIRS评分,以住院期间的感染率、器官功能不全发生情况和死亡率为结局终点评价指标,评价预后。结果129例严重创伤患者发生感染52例(40.3%);发生器官功能不全28例(21.7%);死亡8例(6.2%)。而感染者、发生器官功能不全者和出现死亡者,其SIRS评分均较高(P>0.05)。并且SIRS评分对感染、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预测均有价值,AUC>0.5(P<0.05)。结论SIRS评分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并且简单易行,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感染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临床诊疗价值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晗 潘轲 +2 位作者 王国偃 邓民强 胡兴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534-1536,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临床诊疗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52例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生感染时间、主要感染类型、发生感染概率...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临床诊疗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52例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生感染时间、主要感染类型、发生感染概率及主要死因等资料,采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与肺部感染评分,评价指标有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内的存活情况和住院时间,其中住院内的存活情况作为最重要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部感染评分存活组评分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存活组评分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与在ICU所住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肺部感染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感染均具有一定的评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 颅脑损伤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SIR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何国庆 秦勤 罗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肺功能检测仪检测109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肺功能检测仪检测109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指标。对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行SIRS评分,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IL-6、IL-8、TNF-α、PCT水平、SIR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存活组患者入院时FEV1/FVC、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死亡组,血清IL-6、IL-8、TNF-α、PCT水平、SIRS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与患者预后正相关(P<0.05),IL-8、TNF-α、SIRS评分与预后负相关(P<0.05)。结论: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SIRS评分对AECOPD诊断、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肺功能下降、IL-8、TNF-α水平上升、SIRS评分高为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肺功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炎症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WS评分和SIRS评分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孙宝迪 邵旦兵 +8 位作者 刘红梅 张炜 任艺 王康 钱键 唐文杰 许宝华 吴学豪 聂时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比较MEWS评分和SIRS评分对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评估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372例患者于入院24h内分别进行MEWS评分及SIRS评分,分析不同评分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早期病死率,评价MEWS评分及SIRS评分与抢救室... 目的比较MEWS评分和SIRS评分对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评估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372例患者于入院24h内分别进行MEWS评分及SIRS评分,分析不同评分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早期病死率,评价MEWS评分及SIRS评分与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种评分方法分辨力及鉴别能力。结果随着MEWS评分及SIRS评分分值的增高,患者早期在各个分值范围的死亡构成比均升高,MEWS评分及SIR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和0.762,均对患者早期预后具有中等范围分辨力,且两曲线下面积比较显示MEWS评分较SIRS评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1),MEWS评分的Youden指数为5.5分。结论MEWS评分比SIRS评分可更好地判断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且MEWS评分大于等于6分时可认为患者具有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急诊抢救室 早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率预测结直肠癌病人预后关系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英英 张佳和 +3 位作者 张湾 杨子科 罗荣城 康世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2-627,共6页
目的探讨初诊时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率(CAR)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与其他基于全身炎症反应的评分系统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4年12月于南方医院确诊的原发新发且临... 目的探讨初诊时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率(CAR)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与其他基于全身炎症反应的评分系统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4年12月于南方医院确诊的原发新发且临床病理因素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病人163例,并对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各个病理因素的最佳界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的测量和比较用De Long等确立的方法 ;分析初诊时CAR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类变量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连续变量组间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CAR的最佳界值是0.132,CAR低组(CAR<0.132)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57.0±395.3天,CAR高组(CAR≥0.132)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61.0±136.4天,组间比较P<0.001。CAR、NLR和GP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0.550和0.642,CAR相比NLR和GPS有更高的曲线下面积,对NLR和GPS评分后的病人采用CAR再次评估,部分病人得到相反的预后预测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中,年龄、C反应蛋白、白蛋白、CAR、NLR、GPS、血小板计数、TMN分期、Dukes分期和化疗方式均与总生存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上述临床病理因素,显示TMN分期(Ⅰ~Ⅳ期,风险比HR=1.689,95%CI:1.146-2.488,P=0.008)和Dukes分期(A/B/C,风险比HR=2.447,95%CI:1.349-4.441,P=0.003)与总生存时间相关。结论如以前报道的基于全身炎症反应的评分系统(GPS和NLR)一样,CAR也能有效预测结直肠癌病人的预后,且CAR能弥补这两种评分系统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率 基于全身炎症反应评分系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S评分、qSOFA评分、SIRS评分对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子琪 刘志强 +1 位作者 祝亭亭 梁璐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预警评分(NEWS)、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qSOFA)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感染性疾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的41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 目的比较早期预警评分(NEWS)、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qSOFA)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感染性疾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的41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记录就诊后生命体征,进行NEWS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根据患者28天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3种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3种评分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NEWS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越高;NEWS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的ROC曲下面积分别为0.750、0.792和0.723。结论 NEWS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对急诊感染性疾病预后评估存在临床价值,且3种评分中qSOFA评分的评估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与SIRS评分的相关性及预测预后的ROC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龙瀛 杜发旺 +1 位作者 姚宇 胡建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74-477,481,共5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血清指标预测预后价...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血清指标预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98例)与死亡组(22例),检测对比两组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SIRS评分相关性及预测预后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TNFR-Ⅱ、GM-CSF、HNP1-3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将年龄、病情程度、侵入性操作、SIRS评分等其他因素调整后,血清sTNFR-Ⅱ、GM-CSF、HNP1-3与死亡风险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sTNFR-Ⅱ、GMCSF、HNP1-3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833,95%CI为0.754~0.895,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62.24%,较各血清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显著提高(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新思路、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评分系统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从华 吕虎 +1 位作者 王舫 张岚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简单临床评分(SC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实施院前急救的685例急诊患者分别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简单临床评分(SC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实施院前急救的685例急诊患者分别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追踪患者的预后,并以当次入院病死率为根据,比较4种评分系统不同分值段的病死率差异,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4种评分系统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准确性。结果:存活与死亡患者的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的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各分值段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60、82.31、151.94、72.49,P均<0.05);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758、0.829和0.695,以SC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MEWS评分、REMS评分、SCS评分和SIRS评分均能对院前急诊患者的病死率进行预测,准确度SCS>MEWS>REMS>SIRS,SCS评分更能准确地对院前急救患者进行早期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简单临床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院前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S评分和MEWS评分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俊敏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6期687-688,F0004,共3页
目的比较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在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中的效果。方法 188例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均进行SIRS评分及MEWS评分评估,统计24h患者死亡例数,两种评分方法各评分段死亡及... 目的比较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在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中的效果。方法 188例急诊抢救室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均进行SIRS评分及MEWS评分评估,统计24h患者死亡例数,两种评分方法各评分段死亡及存活患者例数,并用ROC曲线评价两种方法诊断价值。结果188例患者存活156例,死亡32例。死亡患者SIRS评分和MEWS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采用SIRS评分及MEWS评分,存活及死亡患者评分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SIRS评分临界值为2.5,A=0.721;MEWS评分临界值为6.2,A=0.812;两种方法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评估急诊抢救室患者预后方面SIRS评分及MEWS评分均为有效方法,但MEWS评分效果优于SIR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qSOFA评分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效能及分诊价值
14
作者 胡语航 任新蕊 +2 位作者 徐静 徐雪梅 熊霞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对儿童脓毒症的快速诊断效能,评价其对感染儿童急诊分诊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急诊儿科明确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119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改良qSOFA组(n=601... 目的探讨改良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对儿童脓毒症的快速诊断效能,评价其对感染儿童急诊分诊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急诊儿科明确诊断为感染性疾病的119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改良qSOFA组(n=601)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n=596),分别采用改良qSOFA及SIRS评分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评分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根据预后将明确诊断为脓毒症的102例患儿分为脏器支持组(n=18)和非脏器支持组(n=84),比较两组患儿改良qSOFA评分的差异。结果改良qSOFA及SIRS评分预测儿童脓毒症患儿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0.951,敏感度分别为52.1%和94.4%,特异性为分别为88.6%和88.0%。脓毒症患儿中,脏器支持组与非脏器支持组的改良qSOFA评分分别为2(1.75,2)、1(1,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20,P<0.05)。结论改良qSOFA评分在急诊儿科对感染患儿早期预测脓毒症的准确度欠佳;对于脓毒症患儿,改良qSOFA评分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脓毒症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A qSOFA MEWS和SIRS四种危险评分对急诊监护室疑似感染患者28d死亡的评估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志澄 李敏 +4 位作者 江慧琳 李云妹 莫均荣 田朝伟 林珮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比较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 ywarning score,MEW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目的比较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 ywarning score,MEW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对急诊监护室(emergent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疑似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法对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EICU疑似感染患者进行观察.记录临床资料和上述四种评分,随访入EICU 28 d的全因死亡.结果纳入研究的163例疑似感染患者,28d随访中死亡51例(31%).四种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2(95% CI 0.711~0.843)、0.704(95% CI 0.628~0.773)、0.640(95% CI 0.562~0.714)和0.516(95% CI 0.436~0.595).结论SOFA评分对EICU疑似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 急诊监护室(EICU) 疑似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早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樊钧豪 孙义方 +3 位作者 伍国胜 王康安 魏娇 孙瑜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改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下称联合预测模型)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24 h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200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58... 目的探索基于改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下称联合预测模型)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24 h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200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58例,其中男111例、女47例,年龄40(28,50)岁,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致伤原因、有无吸入性损伤、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气管切开情况,计算患者的改良SIRS评分、修正Baux评分。根据最终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23例和死亡组35例,使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除修正Baux评分外的其他临床资料,筛选出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联合改良SIRS评分构建预测模型。绘制158例患者改良SIRS评分、修正Baux评分与联合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三者对患者死亡的预测性能,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采用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对3种预测指标AUC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2组患者在改良SIRS评分、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及有无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56、-3.568、-5.291、-6.052、-4.720,χ^2=12.967、19.692,P<0.01)。(2)改良SIRS评分、年龄、Ⅲ度烧伤面积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699、1.069、1.029,95%置信区间=1.447~5.033、1.029~1.109、1.005~1.054,P<0.05)。(3)对158例患者入院24 h内死亡预测的改良SIRS评分、修正Baux评分、联合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AUC分别为0.730、0.879、0.895(95%置信区间=0.653~0.797、0.818~0.926、0.836~0.938,P<0.01),三者的最佳阈值下对死亡预测的敏感度分别为54.3%、91.4%、82.9%,特异度分别为81.3%、76.4%、84.6%。联合预测模型与修正Baux评分的AUC质量相近(95%置信区间=-0.057~0.088,P>0.05),均明显优于改良SIRS评分(95%置信区间=0.072~0.259、0.023~0.276,P<0.05或P<0.01)。结论联合预测模型与修正Baux评分均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入院早期病死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中联合预测模型有评分项目简单、数据获取较易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预测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死亡风险 改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联合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脑血管意外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评分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珊珊 赵正维 何吉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34-3737,共4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评分(SIRS)与医院感染及病人预后的相关性,为防治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感染事件以及全面提升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10... 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评分(SIRS)与医院感染及病人预后的相关性,为防治脑血管意外患者并发感染事件以及全面提升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10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后3天内对病人进行SIRS评分,并追踪记录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预后结局。结果 108例病例中,共有39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1%,感染的部位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及泌尿道,且SIRS得分越高,医院感染率越大;108例病例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16.7%,且SIRS越高,病死率相应增加。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SIRS的得分与医院感染及病人的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评分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红细胞分布宽度纳入SIRS评分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纪鹏 卢杰 《新医学》 2018年第10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SIRS评分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RDW纳入SIRS评分作为联合评分系统,分析7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及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RDW、SIRS评分与联合评分,比较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SIRS评分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RDW纳入SIRS评分作为联合评分系统,分析7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及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RDW、SIRS评分与联合评分,比较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对照组的RDW、SIRS评分、联合评分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RDW、SIRS评分、联合评分预测SAP的价值。结果RDW、SIRS评分、联合评分在MAP、MSAP、SAP、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 671、P <0. 001,F=32. 021、P <0. 001,F=56. 276、P <0. 001); SAP患者RDW、SIRS评分及联合评分均高于MAP、MSAP及对照组(P均<0. 001)。联合评分预测SAP的AUC大于RDW(Z=2. 166,P=0. 030)与SIRS评分(Z=3. 148,P=0. 002); RDW与SIRS评分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 909,P=0. 363)。结论将RDW纳入SIRS评分组成联合评分系统对SAP进行预测,较单用RDW或SIRS评分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A、SIRS、qSOFA评分和乳酸对儿童脓毒症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云朵 林小飞 +3 位作者 顾小海 张军 吕艳关 王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74-77,共4页
目的评价乳酸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评分对儿童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普通病房及重症病房且符合S... 目的评价乳酸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评分对儿童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普通病房及重症病房且符合Sepsis-3诊断标准的2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241例)和死亡组(18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两组乳酸、24 h内SOFA、SIRS及qSOFA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乳酸水平、SOFA、SIRS、q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SOFA评分诊断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临界值为7.5分,敏感度为68.8%,特异性为80.0%;qSOFA评分诊断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临界值为1.5分,敏感度为68.8%,特异性为80.0%;乳酸诊断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临界值为1.75 mmol/L,敏感度为93.8%,特异性为40.0%。结论与SIRS评分比较,SOFA、qSOFA评分对于儿童脓毒症预后的判断更有价值,而传统指标乳酸有很好的敏感性,是判断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可靠指标,但特异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脓毒症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类重症评分预测ICU心脏骤停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祥 邢家瑜 +3 位作者 杜欣欣 王毅 于湘友 杨春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929-936,共8页
目的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脏骤停(CA)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8类重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常用评分对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2.0(MIMIC-Ⅳ2.0)中2008至2019年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严... 目的探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脏骤停(CA)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8类重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常用评分对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2.0(MIMIC-Ⅳ2.0)中2008至2019年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PSⅢ)、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MELD)]及预后等指标。绘制8类重症评分预测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使用最大约登指数定义最佳临界值,采用Delong法对各类评分的AUC进行两两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76例患者,其中生存组875例,早期死亡(28 d内)组873例,晚期死亡(>28 d)组628例。早期[70.75(57.63,81.83)岁]及晚期死亡组[70.10(60.32,79.30)岁]年龄明显高于生存组[63.67(52.88,72.9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第1天内实验室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血白细胞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及血乳酸(La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晚期死亡组APTT、LDH、血Lac与生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心力衰竭史、脑血管疾病史、糖尿病有并发症、糖尿病无并发症、轻度肝脏疾病史、重度肝脏疾病史、肾脏疾病史、恶性肿瘤史、急性肾衰竭及脓毒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与晚期死亡组心力衰竭史、脑血管疾病史、轻度肝脏疾病史及脓毒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早期死亡组及晚期死亡组第1天内APSⅢ、CCI、LODS、MELD、SAPSⅡ评分系统两两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及晚期死亡组上述5类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但晚期死亡组上述评分低于早期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CCI、SIRS评分对CA早期死亡预测价值的AUC较弱外[0.61(0.59~0.64)、0.64(0.61~0.66)],其余6类评分对入住ICU的CA患者预测能力均较好(AUC均≥0.70)。以SAPSⅡ评分的AUC最大,为0.78(0.76~0.80),但与APSⅢ、LODS[AUC及95%可信区间(95%CI)0.77(0.75~0.80)、0.75(0.73~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基础疾病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后结果也提示,8类重症评分均与ICU的CA患者28 d内死亡明显相关(P均<0.001,OR均>1)。结论APSⅢ、LODS、MELD、OASIS、SAPSⅡ及SOFA评分均具有对ICU内CA患者早期死亡的良好预测能力,但SAPSⅡ、APSⅢ及LODS评分可能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 心脏骤停(CA) 急性生理学评分系统Ⅲ(APSⅢ)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 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 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MELD) 28 d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