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神经元钙通道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智颖 张静 +1 位作者 黄天文 陈晓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27-1328,共2页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是研究离子通道和药物对离子通道影响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其对实验技术要求高,对实验标本制备和实验环境、实验用溶液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等原因致使其在实际运用中较为困难。本文报告了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是研究离子通道和药物对离子通道影响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其对实验技术要求高,对实验标本制备和实验环境、实验用溶液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等原因致使其在实际运用中较为困难。本文报告了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神经元钙通道药理研究的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海马神经元 电压门控的钙通道 人参皂苷RB1 原代培养 Y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祖才 张骏 +5 位作者 黄浩 王静 徐忠祥 彭燕 陈娅 徐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217-5220,共4页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将成年SD大鼠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后,急性分离获得海马脑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电流钳技术实时观察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膜电位... 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基本电生理特性。方法将成年SD大鼠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模型后,急性分离获得海马脑片,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电流钳技术实时观察化学损伤致痫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膜电位及其单位时间内动作电位频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全细胞膜片钳电压钳技术,检测化学损伤后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胞体饱满并可见突起。可在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记录到自发的动作电位及刺激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且化学损伤后神经元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动作电位频率加快,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幅值升高。结论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可以用于癫痫大鼠急性分离所得海马脑片的电生理研究,化学损伤后神经元兴奋性明显升高,为开展癫痫相关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膜片钳 癫痫 海马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研究培养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查定军 王智明 +3 位作者 薛涛 林颖 邱建华 李云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耳蜗螺旋神经节(SG)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点,本研究首先成功培养了急性分离的大鼠SG神经元,然后采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了培养SG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可从培养的SG神经元记录到动作电位,且不同的SG... 为了深入了解耳蜗螺旋神经节(SG)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点,本研究首先成功培养了急性分离的大鼠SG神经元,然后采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了培养SG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可从培养的SG神经元记录到动作电位,且不同的SG神经元具有异质性的放电特征。上述结果提示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可用于体外培养耳蜗SG神经元的电生理特征研究,为开展听觉信息传导和调控的功能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神经节神经元 细胞培养 穿孔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药动学模型结合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评价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的体外心脏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海燕 李静 +5 位作者 张颖超 赵桂平 刘之光 郭成军 苏俊武 林阳 《中国医药》 2022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通过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结合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胺碘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对心肌细胞hERG通道和动作电位的影响,评价其体外心脏安全性。方法基于复合PBPK模型预测胺碘酮、去乙基胺碘酮在人体心肌药动学曲线。选用模... 目的通过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结合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胺碘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对心肌细胞hERG通道和动作电位的影响,评价其体外心脏安全性。方法基于复合PBPK模型预测胺碘酮、去乙基胺碘酮在人体心肌药动学曲线。选用模型预测的胺碘酮、去乙基胺碘酮浓度(预测胺碘酮血浆浓度0.76 mg/L,心肌浓度17 mg/L)、(预测去乙基胺碘酮血浆浓度0.13 mg/L,心肌浓度8.5、17 mg/L)分别灌流HEK293细胞(hERG)、人干细胞诱导分化心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并观察药物对外向钾流、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PBPK模型预测胺碘酮心肌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23倍,而去乙基胺碘酮心肌浓度是血浆的约130倍。静脉滴注或口服多次给药后胺碘酮的血浆、心肌浓度均基本保持恒定,而去乙基胺碘酮的血浆、心肌浓度均呈持续升高,消除缓慢,易蓄积。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均对hERG通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胺碘酮在血浆浓度、心肌浓度下,对hERG通道的抑制率分别为78.9%和95.8%,去乙基胺碘酮在血浆浓度、心肌浓度下(0.13、8.5、17 mg/L)对hERG通道的抑制率分别为28.3%、87.4%和96.7%。胺碘酮、去乙基胺碘酮在血浆浓度下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不显著,但在心肌浓度下对动作电位幅度、动作电位时程、静息电位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使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加快,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临床常用剂量下,分布在心肌的胺碘酮、去乙基胺碘酮对钾离子流、心肌动作电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对心律失常的心肌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但可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风险,特别是去乙基胺碘酮在心肌组织的蓄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动学模型 全细胞膜片钳 胺碘酮 去乙基胺碘酮 心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记录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程俊 曾晓荣 +4 位作者 刘智飞 李鹏云 李妙龄 裴杰 杨艳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记录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稳定,改善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所造成的封接不稳定。方法:以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记录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稳定,改善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所造成的封接不稳定。方法:以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ig-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Ca)宏观电流以及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spontaneous 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s,STOCs)。结果:采用这种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能有效记录到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上BKCa和STOCs。结论:穿孔膜片钳技术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记录全细胞电流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自发性瞬时外向电流 穿孔全细胞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视网膜神经元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宁 李根林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2年第4期236-239,共4页
了解视网膜各种神经元神经电信号特点、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对从功能角度评价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状态和移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一种先进的电生理学研究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法在视网膜神经生理学中的应用 ,以及通过该方法对... 了解视网膜各种神经元神经电信号特点、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对从功能角度评价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状态和移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一种先进的电生理学研究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法在视网膜神经生理学中的应用 ,以及通过该方法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双极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移植 视网膜神经生理学 神经节细胞 双极细胞 水平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视网膜神经元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记录成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伟 祁小燕 张雪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记录成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此方法使玻璃电极与细胞内液保持电化学连续性,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稳定,改善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造成的破膜难和封接不稳,以及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后造成的封接不...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记录成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方法。此方法使玻璃电极与细胞内液保持电化学连续性,使细胞内环境保持稳定,改善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造成的破膜难和封接不稳,以及常规全细胞膜片钳破膜后造成的封接不稳。方法:以成骨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β-七叶素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骨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采用这种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能有效记录到成骨细胞上L型钙通道电流。结论:穿孔膜片钳技术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记录全细胞电流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疾病中成骨细胞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L型钙通道电流 穿孔全细胞膜片钳 β-七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内侧膝状体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
8
作者 杜小凤 贾慧娟 王欣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86-391,共6页
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通路在丘脑的重要中继站,为了探究小鼠MGB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使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99个MGB神经元,其中腹侧核(ventral division of MGB,MGBv)神经元36个,背侧核(dorsal div... 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通路在丘脑的重要中继站,为了探究小鼠MGB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使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99个MGB神经元,其中腹侧核(ventral division of MGB,MGBv)神经元36个,背侧核(dorsal division of MGB,MGBd)神经元34个,内侧核(medial division of MGB,MGBm)神经元29个。结果表明,神经元对去极化电流的反应具有爆发型(bursting)(16.2%,16/99)和紧张型(tonic)(83.8%,83/99)两种发放模式,并且所有MGB神经元在超极化电流刺激结束后均有去极化反弹(rebound),而仅有少数神经元(17.2%,17/99)在超极化刺激过程中有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_h)。此外,MGB各亚核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和激活阈值(active threshol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表明MGB各亚核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该结果有助于理解MGB各亚核在听觉信息处理中产生不同功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全细胞膜片钳 内侧膝状体(MGB) 发放模式 静息膜电位(RMP) 激活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反应电压敏感染料脑片功能性成像结合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体外研究
9
作者 邵金平 杨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0-290,共1页
在大脑的许多区域,局部回路的连接被分离成特定的层状体或神经纤维球,如海马、大脑新皮质和嗅球等。在解剖学上这些区域相互分隔。而功能成像对表现回路特征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电压敏感染料成像(voltage-sensitive dye imaging)是... 在大脑的许多区域,局部回路的连接被分离成特定的层状体或神经纤维球,如海马、大脑新皮质和嗅球等。在解剖学上这些区域相互分隔。而功能成像对表现回路特征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电压敏感染料成像(voltage-sensitive dye imaging)是通过探测相应脑组织的电活动或局部新陈代谢活动所引起的光学性质的微小变化来进行功能成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成像 电压敏感染料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体外研究 大脑新皮质 反应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遗传性长QT综合征和不明原因猝死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舒俊杰 陈红羽 +1 位作者 刘凯 雷普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54-158,共5页
基因突变导致的心脏离子通道疾病被认为是引起不明原因猝死的首要死因,长QT综合征作为最常见的心脏离子通道疾病之一,其致病基因突变在各类SUD中被不断报道。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心脏离子通道功能验证对于评估基因突变的致病性、明... 基因突变导致的心脏离子通道疾病被认为是引起不明原因猝死的首要死因,长QT综合征作为最常见的心脏离子通道疾病之一,其致病基因突变在各类SUD中被不断报道。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行心脏离子通道功能验证对于评估基因突变的致病性、明确SUD死者的死亡原因、筛查SUD危险人群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对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长Q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不明原因猝死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不明原因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细胞膜片钳研究离体小鼠下丘亚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玲 杜小凤 +5 位作者 付欣 李慧 贾慧娟 王欣 罗峰 陈其才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0-378,共9页
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通路的重要中继站。本实验采用红外可视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昆明小鼠IC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共记录获得88个神经元,其中背侧核(dorsal cortex of IC,ICd)神经元21个,中央核(central nucle... 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通路的重要中继站。本实验采用红外可视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昆明小鼠IC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共记录获得88个神经元,其中背侧核(dorsal cortex of IC,ICd)神经元21个,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IC,ICc)神经元43个,外侧核(external cortex of IC,ICx)神经元24个。根据神经元对注入正电流的发放模式,将其分为起始型(6.8%,n=6),适应型(39.8%,n=35)和持续型(53.4%,n=47)三种类型。约一半的神经元(49/88)具有超极化电流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ICd和ICc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持续型(61.9%和67.4%),ICx主要为适应型(75%)。比较发现,ICd、ICc及ICx神经元之间在动作电位发放阈值和膜时间常数等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IC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神经元的类型、它们所接受的投射以及在声信息处理中作用不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膜片钳 下丘 发放类型 小鼠
原文传递
Amphotericin B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亮 付崇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为研究海德氏突触的电生理特性,建立用amphotericin B穿孔的膜片钳技术。方法:本文应用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在小鼠脑干的calyx细胞上进行穿孔膜片钳技术的研究。结果:应用amphotericin B进行穿孔后,通道电流衰减现象显著变慢... 目的:为研究海德氏突触的电生理特性,建立用amphotericin B穿孔的膜片钳技术。方法:本文应用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在小鼠脑干的calyx细胞上进行穿孔膜片钳技术的研究。结果:应用amphotericin B进行穿孔后,通道电流衰减现象显著变慢。Amphotericin B的最适浓度为400μg/ml。结论:本研究摸索出了一种稳定的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可以更有效,更真实的反应神经元通道电流的电生理特性。为穿孔膜片钳技术在听觉信息传导和调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穿孔膜技术 两性霉素B 海德氏突触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体外灌流对大鼠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媛恒 谢剑 +4 位作者 黄创明 韦仙琴 林心媚 刘芳铭 李映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体外灌流对SD大鼠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颈部脱臼处死后,开胸剪断主动脉并取下心脏,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流法急性分离SD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置于培养皿,以电极外液灌流冲洗。置入微电极...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体外灌流对SD大鼠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INa)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颈部脱臼处死后,开胸剪断主动脉并取下心脏,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流法急性分离SD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置于培养皿,以电极外液灌流冲洗。置入微电极,充灌电极内液,采用全细胞模式的膜片钳技术检测INa,电流稳定后灌注红景天苷100μmol/L,再次检测INa。绘制电流-电压关系(I-V)曲线、稳态激活曲线及稳态失活曲线,观察灌流前后大鼠心肌细胞INa及相关曲线的变化。结果红景天苷灌流后INa幅值增加。红景天苷灌流后INa I-V曲线下移,但不改变I-V曲线形状、最大激活电位和反转电位。红景天苷灌流前后INa密度最大峰值分别为(-29.71±4.37)、(-58.66±8.21)p A/p F,灌流前后相比,P<0.05。红景天苷灌流前后INa稳态失活曲线的半数失活电压分别为(-66.67±1.57)、(-61.45±1.57)m V,半数失活电压向正值方向移动,斜率因子分别为-10.23±1.30、-7.71±1.12,灌流前后半数失活电压相比,P<0.05。红景天苷灌流前后INa稳态激活曲线半数激活电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苷体外灌流可使SD大鼠心肌细胞膜INa的I-V曲线下移,增加电流幅值,该作用可能与红景天苷增加钠通道失活电位、抑制电流失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心肌细胞 细胞膜离子通道 钠通道 钠通道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天阳 周清华 +6 位作者 曾晓荣 贺军 杨艳 李成文 任德莲 刘伦旭 廖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 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肺部良性病变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结果 ( 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K+ 通道表达的K+ 电流... 目的 研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肺部良性病变和癌旁支气管上皮细胞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结果 ( 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K+ 通道表达的K+ 电流具有电压依赖性 ,能被K+ 通道阻断剂TEA阻断。鳞癌细胞膜电流具有失活趋势和内向整流特点 ;腺癌细胞膜电流具有不失活特性 ,无内向整流特点。TP =5 0~ 90mV时 ,时间常数 (τ值 )为 3.6~ 9.8ms。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电容为 ( 15 .35± 0 .65 )pF ,K+ 电流密度为 ( 12 1.0 8±8.35 )A/F。 ( 2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K+ 电流幅度、电流密度和膜电容较支气管上皮细胞明显增高 (P <0 .0 0 1) ,癌细胞τ值显著小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τ值 (P <0 .0 0 1)。结论  ( 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膜存在与延迟整流性类似的钾离子通道 ,且表达明显增加 ,活动明显增强。 ( 2 )检测肺癌细胞膜K+ 通道可为研究肺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支气管上皮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鑫 原大江 郭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大鼠心室肌细胞膜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之间的关系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酶解法急性分离SD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Langendroff灌流装置,分别用含0.1nmol/L CGRP、1nmol/LCGRP8-37(CGRP特异性阻滞剂)、1...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大鼠心室肌细胞膜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之间的关系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酶解法急性分离SD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Langendroff灌流装置,分别用含0.1nmol/L CGRP、1nmol/LCGRP8-37(CGRP特异性阻滞剂)、1μmol/L H-89(蛋白激酶A阻滞剂)的细胞外液灌流心室肌细胞,每个细胞采用给药前后自身对照,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KATP电流,待细胞电流稳定后,观察不同药物对KATP电流的影响。结果 0.1nmol/L CGRP对KATP电流有明显的激活作用,电流密度-电压(I-V)曲线明显上移(P<0.05)。1nmol/L CGRP8-37和1μmol/L H-89可使CGRP激活的KATP电流明显降低,I-V曲线明显下移(P<0.05)。结论心肌细胞上CGRP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蛋白激酶A激活KATP,增强KATP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ATP敏感性钾通道 心肌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 蛋白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的影响及替米沙坦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殿新 黄岚 +3 位作者 王海昌 张荣庆 程何祥 刘兵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揭示其参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为应用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急性分离单个人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L型钙电流(ICaL)。实验分4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揭示其参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为应用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急性分离单个人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L型钙电流(ICaL)。实验分4组对照组,AngⅡ(0.1μmol/L)组,替米沙坦(0.01μmol/L)组,AngⅡ+替米沙坦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1μmol/LAngⅡ组使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峰值电流密度显著增加(12.74±1.65vs-5.78±0.82pA/pF,P<0.05)。0.01μmol/L替米沙坦组对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无显著影响(-5.70±0.79pA/pF),但可拮抗AngⅡ的作用,AngⅡ+替米沙坦组的ICaL峰值电流密度(-7.38±0.91pA/pF)与AngⅡ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ngⅡ显著增加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峰值的电流密度。替米沙坦可拮抗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房肌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 钙通道电流 替米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分飞 石刚刚 +3 位作者 郑锦鸿 黄展勤 周燕琼 刘幸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1-895,共5页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消化法分离得到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结果F2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消化法分离得到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结果F2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to,IC50为0.28mmol·L-1。F2可使Ito的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半量膜电位Vmid变负,斜率因子S变大;但对激活曲线几乎无影响;对Ito灭活后再复活时程无影响。结论F2对心室肌膜Ito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外向钾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 心室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HCC-9204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姬统理 谢满江 +4 位作者 闵婕 冯英明 张贺龙 李刚 宋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人肝癌HCC-9204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的特性。方法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传代培养72 h后,以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电流。结果HCC-9204细胞膜静息膜电位为-21.2±1.8mV,细胞膜电容为12.5±2.6pF;HCC-9204... 目的研究人肝癌HCC-9204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的特性。方法人肝癌细胞株HCC-9204传代培养72 h后,以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电流。结果HCC-9204细胞膜静息膜电位为-21.2±1.8mV,细胞膜电容为12.5±2.6pF;HCC-9204细胞所记录到的跨膜电流具有电压依赖及不失活等特性,能被高浓度K+通道阻断剂TEA或4-AP阻断。结论人肝癌HCC-9204细胞膜存在钾离子通道,其主要类型可能是电压依赖性钾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钾钙离子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殿新 黄岚 +6 位作者 王海昌 张荣庆 程何祥 刘兵 郭文怡 李伟杰 秦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主要离子流的作用,揭示其参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急性分离单个人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细胞膜短暂外向钾电流(Ito)、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和L型钙电流(ICaL)。结果:0.1μmol/...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主要离子流的作用,揭示其参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急性分离单个人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细胞膜短暂外向钾电流(Ito)、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和L型钙电流(ICaL)。结果:0.1μmol/LAngⅡ使人心房肌细胞膜Ito峰值电流密度明显下降6.54±0.49pA/pFvs12.65±0.86pA/pF(P<0.05),在-100mV电压下使IK1峰值电流密度显著升高-8.93±1.12pA/pFvs-5.23±0.95pA/pF,(P<0.05),并明显促进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12.72±1.69pA/pFvs-5.79±0.84pA/pF(P<0.05)。结论:AngⅡ可促进人心房肌细胞膜IK1及ICaL,抑制人心房肌细胞膜I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血管紧张素Ⅱ 心房肌细胞 全细胞膜片钳 钾离子流 钙离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膜钾通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宗林 戴天阳 +2 位作者 詹福生 曾晓荣 杨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7-899,共3页
目的研究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膜离子通道特性。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A-549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特性。结果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获得稳定的高阻封接的最佳培养时间是细胞传代培养48 h,细胞膜跨膜离子电流具有电压依... 目的研究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膜离子通道特性。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全细胞记录方式检测A-549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特性。结果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获得稳定的高阻封接的最佳培养时间是细胞传代培养48 h,细胞膜跨膜离子电流具有电压依赖性,在500 ms内不失活,其翻转电位为-70^-80 mV,与细胞膜K+电流的平衡电位相一致。该细胞平均膜电容为(15.13±1.02)pF,TP为+110 mV时细胞膜跨膜通道的电流密度为(48.73±8.58)pA/pF。TP为-40^+110 mV时,细胞膜跨膜通道激活时间常数为12.57~3.14 ms。该跨膜电流能被钾通道阻断剂TEA和CsCl所阻断,表明该跨膜离子电流为K+电流。结论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膜上存在一种类似于神经元和肌肉细胞膜上的延迟整流性K+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钾离子通道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