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免疫荧光核型分布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娇
杜利君
+1 位作者
赵佳
张兵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2-47,130,共7页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免疫荧光核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期间于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SLE患者作为SL...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免疫荧光核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期间于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SLE患者作为SLE组,以同期收治的50例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非SLE组、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ANA阳性表达情况,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法检测ANA免疫荧光核型,比较三组ANA阳性率,分析不同临床特征SLE患者ANA阳性率、ANA免疫荧光核型分布情况。根据SLE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分为SLE活动组111例、SLE非活动组189例,比较两组ANA阳性率和免疫荧光核型分布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NA预测SLE患者病情发展的价值,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法分析ANA与SLE患者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非SLE组和SLE组ANA阳性率(4.00%,56.00%,96.00%)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500,P <0.05)。ANA阳性率与SLE患者有关节炎、病情发展有关(P <0.05)。288例ANA阳性SLE患者免疫荧光核型包括核颗粒型[60.07%(173/288)]、核均质型[31.94%(92/288)]、胞浆颗粒型[3.47%(10/288)]、核仁型[2.78%(8/288)]和着丝点型[1.74%(5/288)],以核颗粒型最为多见,其次为核均质型。与SLE非活动组比较,SLE活动组ANA阳性率(99.10%vs 94.18%)、ANA免疫荧光核型中核颗粒型比例(69.37%vs 50.79%)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7,9.884,均P <0.05)。与SLE非活动组比较,SLE活动组肾脏病变比例、SLEDAI评分、IgA水平、IgM水平和IgG水平升高,而C3水平和C4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10.793~96.751,均P <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854×(ANA阳性)+1.872×(ANA核颗粒型)+1.278×(SLEDAI评分)+1.651×(IgA)+1.795×(IgM)+1.885×(IgG)+1.684×(C3)+1.463×(C4)+1.221×(肾脏病变)-10.797。经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活动期SLE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00~0.943),高于ANA预测[0.785(95%CI:0.714~0.844)]。相关性分析显示,ANA表达与SLE患者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关系(r=0.309,P <0.05)。结论 SLE患者ANA阳性率升高,免疫荧光核型分布以核颗粒型常见,与患者病情发展有关,可用于SLE病情发展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
核
抗体
免疫荧光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的表达及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邹红云
晁亚妮
+1 位作者
白文栋
何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91-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ANA)表达及首发临床表现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住院并确诊的263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性别、起病时首发临床表现、ANA及荧...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ANA)表达及首发临床表现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住院并确诊的263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性别、起病时首发临床表现、ANA及荧光核型实验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4.29%,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A免疫荧光核型以核颗粒型最为多见(64.64%),两种核型(核颗粒和着丝点)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Ro-52和NUC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抗组蛋白抗体(HI)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中肾损害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皮肤损害和关节炎。男性患者皮肤损害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关节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SLE患者ANA核型、ANA谱和首发临床表现分布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其ANA表达和临床表现分布特点可为SL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
核
抗体
免疫荧光核型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免疫荧光核型分布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娇
杜利君
赵佳
张兵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出处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2-47,130,共7页
基金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普及应用项目)(编号:18PJ123):南充地区检验危急值管理调查分析及其规范作用。
文摘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免疫荧光核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期间于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SLE患者作为SLE组,以同期收治的50例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非SLE组、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ANA阳性表达情况,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法检测ANA免疫荧光核型,比较三组ANA阳性率,分析不同临床特征SLE患者ANA阳性率、ANA免疫荧光核型分布情况。根据SLE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分为SLE活动组111例、SLE非活动组189例,比较两组ANA阳性率和免疫荧光核型分布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NA预测SLE患者病情发展的价值,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法分析ANA与SLE患者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非SLE组和SLE组ANA阳性率(4.00%,56.00%,96.00%)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500,P <0.05)。ANA阳性率与SLE患者有关节炎、病情发展有关(P <0.05)。288例ANA阳性SLE患者免疫荧光核型包括核颗粒型[60.07%(173/288)]、核均质型[31.94%(92/288)]、胞浆颗粒型[3.47%(10/288)]、核仁型[2.78%(8/288)]和着丝点型[1.74%(5/288)],以核颗粒型最为多见,其次为核均质型。与SLE非活动组比较,SLE活动组ANA阳性率(99.10%vs 94.18%)、ANA免疫荧光核型中核颗粒型比例(69.37%vs 50.79%)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7,9.884,均P <0.05)。与SLE非活动组比较,SLE活动组肾脏病变比例、SLEDAI评分、IgA水平、IgM水平和IgG水平升高,而C3水平和C4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10.793~96.751,均P <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854×(ANA阳性)+1.872×(ANA核颗粒型)+1.278×(SLEDAI评分)+1.651×(IgA)+1.795×(IgM)+1.885×(IgG)+1.684×(C3)+1.463×(C4)+1.221×(肾脏病变)-10.797。经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活动期SLE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00~0.943),高于ANA预测[0.785(95%CI:0.714~0.844)]。相关性分析显示,ANA表达与SLE患者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关系(r=0.309,P <0.05)。结论 SLE患者ANA阳性率升高,免疫荧光核型分布以核颗粒型常见,与患者病情发展有关,可用于SLE病情发展的评估。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
核
抗体
免疫荧光核型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tinuclear antibody
immunofluorescence karyotype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92.11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的表达及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邹红云
晁亚妮
白文栋
何江
机构
新疆军区总医院检验科
出处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91-594,598,共5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6D01C394)。
文摘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ANA)表达及首发临床表现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军区总医院住院并确诊的263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年龄、性别、起病时首发临床表现、ANA及荧光核型实验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4.29%,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A免疫荧光核型以核颗粒型最为多见(64.64%),两种核型(核颗粒和着丝点)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Ro-52和NUC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抗组蛋白抗体(HI)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中肾损害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皮肤损害和关节炎。男性患者皮肤损害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但关节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结论SLE患者ANA核型、ANA谱和首发临床表现分布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其ANA表达和临床表现分布特点可为SL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
核
抗体
免疫荧光核型
临床表现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tinuclear antibody
Immunofluorescent karyotyp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ANA免疫荧光核型分布及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王娇
杜利君
赵佳
张兵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的表达及临床表现分析
邹红云
晁亚妮
白文栋
何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