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对慢性咽炎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细胞亚群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喉疾灵片3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蓝芩口服液20 m L/次,3次/d,2组患者均7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检...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对慢性咽炎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细胞亚群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喉疾灵片3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蓝芩口服液20 m L/次,3次/d,2组患者均7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B细胞数,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IL-2、TNF-α水平较治疗前改善,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及B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部疼痛、异物感、干痒、咳嗽等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轻度腹泻,停药后自行缓解,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蓝芩口服液有较好的抗炎、抗病毒及增强免疫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慢性咽炎症状。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由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ICU)连续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脓毒...目的探索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由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ICU)连续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脓毒症30例,非脓毒症30例。按照感染来源,将患者分为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组15例以及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组15例。采集患者入ICU后第1、3、5天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并检测各亚群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cocyte antigen DR,HLA-DR)、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以及CD64的表达变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其在各组患者中的差异变化,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入ICU第1、3、5天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AssessmentⅡ,APACHE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在入ICU第1天的淋巴细胞(Lym)比例以及B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Lym:(4.50±2.84)%vs(8.32±6.50)%,B淋巴细胞:(47.88±23.82)%vs(72.33±21.85)%,P<0.05];而T淋巴细胞在第3天及第5天均显著升高[第3天:(64.75±9.78)%vs(53.70±16.77)%,第5天:(66.96±9.32)%vs(49.99±20.19)%,P<0.05]。入ICU第5天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尿源性脓毒症患者中显著降低[(1.87±1.62)%vs(3.93±2.71)%,P<0.05]。与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相比较,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入ICU第1、3、5天PD-1在T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第1天:(16.30±5.47)%vs(21.56±6.99)%,第3天:(16.48±6.98)%vs(25.79±11.07)%,第5天:(15.75±8.12)%vs(24.32±11.64)%,P<0.05];PD-1在第1、3天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第1天:(17.11±6.97)%vs(23.42±7.67)%,第3天:(19.20±12.18)%vs(29.79±15.11)%,P<0.05];PD-1在第5天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3.70±5.54)%vs(21.71±11.72)%,P<0.05],PD-1在第3、5天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第3天:(24.88±15.06)%vs(37.07±15.14)%,第5天:(19.77±14.29)%vs(35.79±17.7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入ICU第3、5天中性粒细胞与相应时间的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93、0.584,P<0.05);第3天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53,P=0.003),第3天的Treg细胞比例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2,P=0.018);第5天淋巴细胞比例与SOF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58,P=0.014),在第3、5天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47、-0.624,P<0.05)。结论免疫细胞及其亚群在不同感染来源的脓毒症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PD-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可用于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对慢性咽炎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细胞亚群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喉疾灵片3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蓝芩口服液20 m L/次,3次/d,2组患者均7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B细胞数,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IL-2、TNF-α水平较治疗前改善,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及B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部疼痛、异物感、干痒、咳嗽等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轻度腹泻,停药后自行缓解,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蓝芩口服液有较好的抗炎、抗病毒及增强免疫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慢性咽炎症状。
文摘目的观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分布变化规律,探讨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分选出的特定细胞亚群在cGVHD发病过程中对疾病发展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患者58例,根据移植后是否发生cGVHD分为cGVHD组(发生cGVHD,n=43)和对照组(未发生cGVHD,n=15),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患者免疫细胞亚群比率及分布情况,募集患者原发诊断包括ALL、AML、CML、MDS、SAA和重型β地中海贫血。其中发生cGVHD的中位时间为178.5(47~1328)d,每例患者于随访过程中发生cGVHD时或病程中随访当日留取外周血标本。结果cGVHD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及过渡型B细胞的分布水平显著降低,CD19^(+)B淋巴细胞的分布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cGVHD的患者组外周血中Tregs较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发生cGVHD的患者组明显降低,中度cGVHD患者Th17细胞较轻度患者分布水平显著升高,CD19^(+)B淋巴细胞在轻度、中度患者中显著升高;比较不同cGVHD靶器官,仅累及皮肤病变的患者与仅累及肝脏的患者Tregs较对照组中显著降低,而合并皮肤及肝脏损伤患者的外周血中滤泡辅助T细胞的分布显著高于仅累及黏膜或眼睛等器官的患者。结论移植后免疫细胞亚群检测是临床辅助cGVHD诊疗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使用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组合的特异性策略分选出的调节性T细胞、过渡型B细胞对cGVHD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靶器官损伤都有特异性的指示作用。
文摘目的探索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由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ICU)连续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脓毒症30例,非脓毒症30例。按照感染来源,将患者分为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组15例以及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组15例。采集患者入ICU后第1、3、5天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比例、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并检测各亚群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cocyte antigen DR,HLA-DR)、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以及CD64的表达变化,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其在各组患者中的差异变化,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入ICU第1、3、5天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AssessmentⅡ,APACHE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在入ICU第1天的淋巴细胞(Lym)比例以及B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Lym:(4.50±2.84)%vs(8.32±6.50)%,B淋巴细胞:(47.88±23.82)%vs(72.33±21.85)%,P<0.05];而T淋巴细胞在第3天及第5天均显著升高[第3天:(64.75±9.78)%vs(53.70±16.77)%,第5天:(66.96±9.32)%vs(49.99±20.19)%,P<0.05]。入ICU第5天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尿源性脓毒症患者中显著降低[(1.87±1.62)%vs(3.93±2.71)%,P<0.05]。与非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相比较,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入ICU第1、3、5天PD-1在T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第1天:(16.30±5.47)%vs(21.56±6.99)%,第3天:(16.48±6.98)%vs(25.79±11.07)%,第5天:(15.75±8.12)%vs(24.32±11.64)%,P<0.05];PD-1在第1、3天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第1天:(17.11±6.97)%vs(23.42±7.67)%,第3天:(19.20±12.18)%vs(29.79±15.11)%,P<0.05];PD-1在第5天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3.70±5.54)%vs(21.71±11.72)%,P<0.05],PD-1在第3、5天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第3天:(24.88±15.06)%vs(37.07±15.14)%,第5天:(19.77±14.29)%vs(35.79±17.7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入ICU第3、5天中性粒细胞与相应时间的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93、0.584,P<0.05);第3天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53,P=0.003),第3天的Treg细胞比例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2,P=0.018);第5天淋巴细胞比例与SOF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58,P=0.014),在第3、5天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47、-0.624,P<0.05)。结论免疫细胞及其亚群在不同感染来源的脓毒症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PD-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可用于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