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胃癌阳性检测率的影响
1
作者 王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5-0058,共4页
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胃癌阳性检测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检查的疑似胃癌患者92例,其中52例确诊为胃癌并将其作为B组,另外40例作为A组,收录时间:2022.6至2023.6,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 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胃癌阳性检测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检查的疑似胃癌患者92例,其中52例确诊为胃癌并将其作为B组,另外40例作为A组,收录时间:2022.6至2023.6,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对A、B组受检者进行Her-2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统计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各项指标数据。结果 经过对比,B组HER-2和各项肿瘤标志物血清浓度均高于A组,P<0.05;经过对比,Her-2+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单一方法。结论 随着HER-2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上升,则提示胃癌患者病情越严重,两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能够为临床总结和诊断评估胃癌患者提供重要的依据,并确保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清癌胚抗原 癌抗原724 免疫组化标志物 癌抗原50 癌抗原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研究
2
作者 周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36-0039,共4页
评价乳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对于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及C-erbB-2表达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 我们针对15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阴性组75例和阳性组76例。我们主要观察阴性组和阳性组的腋窝淋巴... 评价乳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对于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及C-erbB-2表达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 我们针对15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阴性组75例和阳性组76例。我们主要观察阴性组和阳性组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以及各自组别的C-erbB-2表达情况。结果 阴性组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45.34%,阳性组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达到71.06%。对比二者,阳性组的转移率显著更高(P<0.05)。在C-erbB-2表达上,阴性组有85.33%的患者为C-erbB-2(+),而阳性组只有17.10%的患者为C-erbB-2(+),差异显著(P<0.01)。结论 综上结果可见,乳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阳性,可能存在更高的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并且C-erbB-2表达明显降低。因此,乳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对于预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转移风险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化标志物 腋窝淋巴结转移 C-ERBB-2表达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样癌的鉴别中BSEP和MDR3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被引量:6
3
作者 Fujikura K Yamasaki T +2 位作者 Otani K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7-317,共1页
作者分析两种肝细胞特异性转运蛋白:胆汁盐输出蛋白(BSEP)和多药耐药蛋白3(MDR3)在肝细胞癌(n=54)、肝内胆管细胞癌(n=34)、混合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n=23)及起源于肝外器官的肝样癌(rt=27)中免疫组化中的表达情况,并比... 作者分析两种肝细胞特异性转运蛋白:胆汁盐输出蛋白(BSEP)和多药耐药蛋白3(MDR3)在肝细胞癌(n=54)、肝内胆管细胞癌(n=34)、混合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n=23)及起源于肝外器官的肝样癌(rt=27)中免疫组化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它们与精氨酸酶1(ARGl)、HepPar-1在这些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免疫组化标志物 肝细胞癌 肝样癌 MDR3 BSEP HepPar-1 多药耐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X6-1是胰腺及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新的免疫组化标志物 被引量:5
4
作者 Tseng I C Yeh M M +2 位作者 Yang C Y 胡舜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99-899,共1页
Tseng I C, Yeh MM, YangCY, etal. NKX6-1 isanovelim- munohistochemical marker for pancreatic and duodenal neuroen- docrine tumors. Am J Surg Pathol, 2015,39(6) :850 -7.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W... Tseng I C, Yeh MM, YangCY, etal. NKX6-1 isanovelim- munohistochemical marker for pancreatic and duodenal neuroen- docrine tumors. Am J Surg Pathol, 2015,39(6) :850 -7.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WDNETs)及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PDNECs),前者通常进行手术切除和(或)分子靶向治疗,而PDNECs通常采用化疗。NKX6-1是一种同源框转录因子,参与胰岛内分泌功能的发生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免疫组化标志物 十二指肠 胰腺 MARKER 神经内分泌癌 分子靶向治疗 内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项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桂军 董征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0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四项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锦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Ki67、TTF-1、H... 目的探讨四项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锦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Ki67、TTF-1、HBME-1和HER-2/neu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ER-2/neu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敏感性最高92%,TTF-1特异性最高96%。结论 HER-2/neu联合TTF-1可能明显的提高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标志物 诊断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临床参数及免疫组化标志物分析影响早期(Ⅰ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贾明珠 胡琢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2期196-198,共3页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好,但是仍有部分早期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复发,复发成为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病检制定术后管理方案,并且国内外有不少...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好,但是仍有部分早期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复发,复发成为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病检制定术后管理方案,并且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研究预测子宫内膜癌复发风险的危险因素,但其中部分因素存在争议并未达成共识,并且多数局限于临床参数,导致其临床应用有限。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组化标志物纳入影响早期子宫内膜患者复发的研究范围,有不少研究者认为结合免疫组化标志物及临床参数有助于提高预测复发的准确性。本文结合免疫组化标志物及临床参数分析影响早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标志物 临床参数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X4免疫组化是CIC-DUX4融合阳性的小圆细胞肿瘤的一种高敏感、特异性的标志物 被引量:15
7
作者 Siegele B Roberts J +2 位作者 Black J 向娟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6-1166,共1页
儿童和成人的小圆细胞肿瘤组织学鉴别诊断谱非常广,包括最近认识的CIC-DUX4融合阳性的小圆细胞肿瘤。CIC-DUX4肿瘤的诊断虽然可以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特点来加以判断,但确诊则需要辅助性基因检测,如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 儿童和成人的小圆细胞肿瘤组织学鉴别诊断谱非常广,包括最近认识的CIC-DUX4融合阳性的小圆细胞肿瘤。CIC-DUX4肿瘤的诊断虽然可以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特点来加以判断,但确诊则需要辅助性基因检测,如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或分子检测。本文探讨DUX4表达能否作为一种融合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以帮助CIC-DUX4肿瘤与其他相似组织形态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圆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标志物 免疫组化特点 特异性 阳性 CIC 染色体核型分析 组织学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魏素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第20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205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与EGFR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GFR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胃壁浸润...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205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与EGFR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GFR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和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在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临床病历资料方面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与胃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存在有相关性,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化标志物 HER-2 EGFR 表达
原文传递
CK7可作为预测子宫颈CIN1进展的免疫标志物——来自四价HPV疫苗实验人群的回顾性研究
9
作者 Mills A M Paquette C +2 位作者 Terzic T 陈远钦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981,共1页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2—3)是起源于鳞柱交界(SCJ)的独特细胞群。CK7作为鳞柱交界细胞群的免疫组化标志物,被应用于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即CINl)的诊断。
关键词 子宫颈 CK7 HPV疫苗 免疫标志 免疫组化标志物 上皮内病变 人群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的应用和进展
10
作者 马天时 贺慧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3,共6页
第五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正式出版[1]。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给病理学带来了疾病的分类、命名、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新认识,但免疫组化染色仍然是病理诊断中最便捷、最经济和最广泛应用的辅助检测方... 第五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正式出版[1]。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给病理学带来了疾病的分类、命名、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新认识,但免疫组化染色仍然是病理诊断中最便捷、最经济和最广泛应用的辅助检测方法。该文结合第五版WHO分类的更新内容,梳理了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中免疫组化标志物的应用、可能遇到的陷阱和最新的研究进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免疫组化标志物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K27me3表达缺失是散发性和放射相关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一种高敏感性标志物 被引量:12
11
作者 Prieto-Granada C N Wiesner T +2 位作者 Messina J L 胡舜 余英豪(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2-812,共1页
大多数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表现为NF1、CD—KN2A及多梳抑制复合体2组成基因——胚胎外胚层发育基因(EED)和Zeste12抑制基因(SUZl2)的共同缺失。EDD和SUZl2的突变导致组蛋白H3第27号位赖氨酸上三甲基化(H3K27me3)无法进行... 大多数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表现为NF1、CD—KN2A及多梳抑制复合体2组成基因——胚胎外胚层发育基因(EED)和Zeste12抑制基因(SUZl2)的共同缺失。EDD和SUZl2的突变导致组蛋白H3第27号位赖氨酸上三甲基化(H3K27me3)无法进行,导致多梳抑制复合体2抑制性同源盒主调控因子转录活性异常。因此,作者探讨抗H3K27me3单克隆抗体C36811作为MPNST免疫组化标志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免疫组化标志物 高敏感性 表达缺失 相关性 散发性 放射 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免疫病理特点(附36例分析)(英文)
12
作者 张树辉 丛文铭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379,共7页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和免疫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6例手术切除肝AM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10种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36例肝AML中女性21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41.6岁(26~60岁),26例(7...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和免疫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6例手术切除肝AM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10种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36例肝AML中女性21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41.6岁(26~60岁),26例(72.2%)有肝区胀痛,10例(27.8%)为偶然发现。瘤体直径为2.5~14 cm,平均6.8 cm。光镜下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及脂肪3种成分混合组成,根据瘤组织成分的比例可分为经典型(7例,19.4%),、肌细胞为主型(24例,66.7%)、脂肪细胞为主型(4例,11.1%)、血管瘤型(1例,2.8%),有时可见髓外造血。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呈HMB45(100%)、SMA(100%)和CD117(66.7%)阳性。结论:肝AML组织学变异较大,容易造成误诊,鉴别诊断需排除肝细胞癌、脂肪性肿瘤、血管源性肿瘤以及间叶性错构瘤等;免疫组化以出现HMB45阳性瘤细胞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病理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卵巢和子宫的子宫内膜样癌、伴透明细胞改变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的免疫表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Lim D Ip P P +2 位作者 Cheung A N 魏建国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0-1030,共1页
准确的鉴别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部分内膜样癌伴透明细胞改变,可以模拟透明细胞癌。作者评估一组免疫组化标志物能否帮助鉴别这几种肿瘤。64例透明细胞癌(40例来源卵巢和24例来源子宫)、34例内膜样癌(21... 准确的鉴别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部分内膜样癌伴透明细胞改变,可以模拟透明细胞癌。作者评估一组免疫组化标志物能否帮助鉴别这几种肿瘤。64例透明细胞癌(40例来源卵巢和24例来源子宫)、34例内膜样癌(21例来源卵巢和13例来源子宫)及34例内膜样癌伴透明细胞改变(6例来源卵巢和28例来源子宫),免疫组化标记HNF1β、BAF250a、Napsin A、ER和PR,并对免疫组化着色强度和范围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透明细胞癌 卵巢 免疫表型 免疫组化标志物 免疫组化标记 临床意义 HN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丽鹃 华媛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640-647,共8页
宫颈癌是全球各国中妇女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宫颈癌的患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近期发现的Silva分型相比于目前的传统诊断依据,可更有效地预见宫颈腺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处理。许多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对宫颈... 宫颈癌是全球各国中妇女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宫颈癌的患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近期发现的Silva分型相比于目前的传统诊断依据,可更有效地预见宫颈腺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处理。许多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对宫颈癌发病各个时期的作用目前仍不明确。本文就宫颈癌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志物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组织病理学 Silva分型 免疫组化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改进受体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柴凡 范林军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化标志物 乳腺癌患者 预后评估 免疫组织化学 阴性 基因表型 染色结果
原文传递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as and FasL in Lung Cancer
16
作者 董西林 董蕾 +2 位作者 李秀霞 李朝霞 王雅娟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3年第3期122-128,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as andFasL in lung cancer. Methods: SP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Fas and FasL in 46 cases of lung cancer 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as andFasL in lung cancer. Methods: SP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Fas and FasL in 46 cases of lung cancer and 30 cases of adjacent non-neoplastic tissue. Results:Down-regulation, of Fas and up-regulation of FasL were found in lung carcinoma. The levels of Fasexpression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and SCL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adjacent normal tissues (P<0. 01) , whil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FasL were the opposite (P< 0.05). Fas 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histological grade and no metastasis (P<0. 05). FasLexpression was related to histological grade, late clinical stage and metastasis (P<0. 05). BothFas and FasL expression was not related to the histological type of lung cancer (P>0. 05). Thelevel of Fas expression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at of FasL (P<0. 05). Conclusion:Down-regulation of Fas and up-regulation of FasL may work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Fas or FasL can be used as one of markers in early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Therefore, the combined assay may be helpful in predicting the grade ofmalignancy 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FASL lung can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β-catenin and 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s marker EpCAM^(high)/CD44^+ in colorectal cancer
17
作者 Dan Liu Jinghua Sun +2 位作者 Jinming Zhu Huan Zhou Yang Zha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3年第12期581-585,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Wnt β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 in the maintenanc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s. Methods: Doubl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Wnt β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 in the maintenanc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s. Methods: Doubl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EpCAMhigh/CD44~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marker of 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s in 80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liver metastases. The SP method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the key protein βcatenin in the Wnt pathway in these tissue. The expression and correlation of ^-catenin and EpCAMh^gh/ CD44+ in colorectal cancer were analyzed and their role on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colorectal cancer was explored. Results: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lorectal cancer than in the paraneoplastic normal intes- tinal mucosa [55% (44/80) vs 10% (2/20), P 〈 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EpCAMhigh/CD4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olorectal cancer than in the paraneoplastic normal intestinal mucosa [66.25% (53/80) vs 0% (0/20), P 〈 0.05]. In the 80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catenin has no correlation with gender (P = 0.079), age (P = 0.416) and the magnitude (P = 0.816) of the tumor (P 〉 0.05), but i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P = 0.001), depth of invasion (P = 0.001), clinical stage (P = 0.000) and metastasis (P = 0.000). In the colorectal cancer, the expression of EpCAMhi^h/CD44~ cells has no correlation with gender (P = 0.934) and the magnitude (P = 0.160) of the tumor (P 〉 0.05), but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ge (P = 0.021),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P = 0.013), depth of invasion (P = 0.000), clinical stage (P = 0.000) and metastasis (P = 0.000). In the corresponding liver metastases, we could also detecte EpCAMhih/CD44+ cells. In cases with abnormal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EpCAMhigh/CD4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normal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84.1% vs 44.4%),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bnormal activation of Wnt β-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 may prompt the abnormal proliferation of the colorectal cancer stem cells, which leads to th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the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stem cells doubl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βcatenin EpCAMhigh/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附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8
18
作者 张树辉 丛文铭 吴孟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 于国内首次报道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EH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 8例手术切除EHE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对 11种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病人以中年女性为主 ,男女之比为 2∶6 ,年龄 2 9~ 5 8... 目的 于国内首次报道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EH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 8例手术切除EHE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对 11种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病人以中年女性为主 ,男女之比为 2∶6 ,年龄 2 9~ 5 8岁 ,平均 4 2 5岁 ,3例 (37 5 % )血清HB sAg阳性并伴有肝硬化 ,2例 (2 5 % )合并肝细胞癌 ,7例 (87 5 % )为多结节 ,瘤体直径 1~ 7cm。显微镜下特征为具血管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和有胞质内血管腔的上皮样细胞 ,间质致密纤维化及黏液样变 ,8例EHE免疫组化均呈CD34和Vimentin阳性 ,CK偶为阳性。 5例病人于术后随访 10个月至 2年仍健在 ,其余 3例 ,包括 1例结节直径最大者 (7cm)和 2例合并肝细胞癌者在术后 6~ 15个月内死亡。结论 肝EHE的发生与HBV的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 ,其恶性程度低于肝血管肉瘤和肝细胞癌 ,但合并肝细胞癌和瘤体直径 >7cm者预后不良。具有细胞内血管腔的上皮样瘤细胞并呈血管内皮标志物染色阳性是EHE病理诊断的两个重要特征 ,鉴别诊断需排除转移性腺癌及胆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肝肿瘤 临床 病理学 免疫组化标志物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