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腺癌病理鉴别诊断中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效能分析
1
作者 潘之楠 阮顺爱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7期8-10,共3页
目的 分析肺腺癌病理鉴别诊断中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效能。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院内诊治胸腔积液患者79例,采集胸腔积液细胞标本,分别行细胞涂片检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观察诊断效能,包括肺腺癌... 目的 分析肺腺癌病理鉴别诊断中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效能。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院内诊治胸腔积液患者79例,采集胸腔积液细胞标本,分别行细胞涂片检查、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观察诊断效能,包括肺腺癌免疫组化指标(BerEP4、TTF-1、CK17、CD15),间皮细胞免疫组化指标(Desmin、WT-1、CK5/6)。结果 本组79例患者中,综合病理诊断肺腺癌50例,间皮性肿瘤29例,细胞块切片检查的诊断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89.66%,准确率为93.67%高于细胞涂片检查方法的80.00%、62.07%、73.42%(P <0.05)。对肺腺癌诊断,细胞块切片与细胞涂片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法对Desmin、CK5/6、WT-1、CD15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块切片对BerEP4、CK17检出率高于细胞涂片(P <0.05)。间皮肿瘤中,不同检测法对CK5/6、BerEP4、WT-1、CD15、CK17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块切片法对Desmin检出率高于细胞涂片法(P <0.05)。结论 通过胸腔积液检查进行肺腺癌与间皮肿瘤鉴别诊断中,与细胞涂片法对比,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诊断效能更高,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其中BerEP4、CK17对肺癌诊断价值较高,Desmin对间皮肿瘤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鉴别诊断 胸腔积液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与ki-67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 被引量:8
2
作者 黄莺 王康敏 +1 位作者 康安静 靳耀锋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87-187,T049,共2页
关键词 BFGF KI-67 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与CK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罡 周英琼 +1 位作者 侯巧燕 陈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37-438,I112,共3页
关键词 相关抗原 免疫组化染色法 CK 特殊染色 细胞内 双重染色 原位杂交 代谢途径 DNA 形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P53与细胞角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楚天骄 雷冬梅 +3 位作者 王玉萍 郝志伟 党秋红 张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期5-6,共2页
目的应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P53与细胞角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方法50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组织,P53单克隆抗体,CK多克隆抗体,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0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组织标本均有不同数量的双标记阳性细胞,即P53与CK同时表达... 目的应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P53与细胞角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方法50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组织,P53单克隆抗体,CK多克隆抗体,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0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组织标本均有不同数量的双标记阳性细胞,即P53与CK同时表达。结论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可用于研究P53与细胞角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 鼻咽癌 P53 细胞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切片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的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丽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4期148-150,共3页
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 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SP法)是美国ZYMED公司于1986年首创的免疫组化方法。我们用SP法研究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S蛋白的功能性受体血管紧张索转换酶2(ACE2)在大... 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 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SP法)是美国ZYMED公司于1986年首创的免疫组化方法。我们用SP法研究了SARS冠状病毒(SARS—CoV)S蛋白的功能性受体血管紧张索转换酶2(ACE2)在大鼠内脏尤其在胰腺内外分泌腺的表达,效果满意。现结合我们所做的实验对免疫组化程序中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免疫组化染色法 冰冻切片 SARS冠状病毒 免疫组化方法 过氧化物酶 功能性受体 外分泌腺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在鼻咽部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罡 李凡彩 +2 位作者 蔡方 侯巧燕 陈秋月 《华夏医学》 2004年第6期1009-1010,共2页
关键词 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 鼻咽癌 P53 细胞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HE染色的细胞涂片上再行免疫组化染色法简介
7
作者 成玉霞 孙青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2期157-157,共1页
胸腹水细胞涂片通常行HE染色诊断,有时需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满足鉴别诊断之用。但由于再次取材受限,往往使工作陷于被动或无法进行。笔者在工作中成功摸索出一种在一张涂片上同时进行多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保留一部分HE... 胸腹水细胞涂片通常行HE染色诊断,有时需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满足鉴别诊断之用。但由于再次取材受限,往往使工作陷于被动或无法进行。笔者在工作中成功摸索出一种在一张涂片上同时进行多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保留一部分HE染色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涂片 HE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鉴别诊断 同时进行 胸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雷文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9期2898-2900,共3页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该院治疗的2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基因检测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该院治疗的2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基因检测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抑癌基因KAI1的表达情况,抽取两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正常组织中抑癌基因KAI1表达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抑癌基因KAI1表达分布占比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检出率及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是肿瘤患者可选的重要检查,能检出患者抑癌基因的异常与否,有助于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等是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染色法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月 程婷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8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0例,分别进行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以内科胸腔镜引导下胸膜活检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0例,分别进行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以内科胸腔镜引导下胸膜活检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测方法结果以及免疫标记染色结果。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恶性检出率(40.00%)比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18.75%)高,不确定性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0%)低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18.75%,P<0.05)。常规涂片免疫组化染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良性检出率(62.50%、60.0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恶性细胞CK-L、癌胚抗原(CEA)、CK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Calretinin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良性细胞中Calretinin、CK5/6、WT-1阳性表达率较高。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正确诊断指数、符合率均显著比常规涂片免疫组高,阴性预测值低于常规涂片免疫组化。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可有效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检出率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细胞块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快速极敏感的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幼芳 余景瑞 王凡英 《铁道医学》 1995年第4期197-198,共2页
简便快速极敏感的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法孙幼芳,余景瑞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病理科430064王凡英武汉铁路成人卫校430064AImmunohistochemistryofConvenientRapidandEx... 简便快速极敏感的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法孙幼芳,余景瑞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病理科430064王凡英武汉铁路成人卫校430064AImmunohistochemistryofConvenientRapidandExtremelySensi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BC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及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芳 《中国农村卫生》 2021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评价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患者30例(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目的:评价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直肠癌患者30例(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检查结果。结果:抑癌基因KALL表达分布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正常组织中对比,P>0.05,观察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呈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EA、CA12-5、CA19-9水平检测相比,观察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组化染色法能检出其抑癌基因有无异常,肿瘤标志物使诊断疾病、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依据,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能够精准检测出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为临床量化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染色法 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 检出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nKossa染色法和碱性磷酸酶的免疫组化染色法在牙齿矿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桂霞 王雪婷 李晓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1352-1353,共2页
牙齿的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生长、矿化、萌出三个时期。其中矿化是指牙体硬组织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生物矿化过程中,有文献报道钙盐的沉积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关。为证实这一论点,我们选择了钙质VonKossa及碱性磷酸... 牙齿的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生长、矿化、萌出三个时期。其中矿化是指牙体硬组织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生物矿化过程中,有文献报道钙盐的沉积与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关。为证实这一论点,我们选择了钙质VonKossa及碱性磷酸酶的PAP免疫组化染色对小鼠牙胚进行不脱钙切片染色。现将本研究结果及实验过程中我们的一些经验体会与同道们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染色法 碱性磷酸酶活性 生物矿化过程 VonKossa 牙齿 组织形成 文献报道 切片染色
原文传递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在毛细淋巴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建江 温玉明 王昌美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 :评价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在毛细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荆豆凝集素及IV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内层细胞和基底膜 ,对舌、颊等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果 :毛细淋巴管由于仅有一层内皮细胞构成而呈单层着色 ,而毛细血... 目的 :评价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在毛细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荆豆凝集素及IV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内层细胞和基底膜 ,对舌、颊等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果 :毛细淋巴管由于仅有一层内皮细胞构成而呈单层着色 ,而毛细血管则由于内皮细胞外还有一层完整的基底膜而呈双层着色。结论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在毛细淋巴管的研究中是一种较为准确、客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淋巴管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SAB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照权 李华 +2 位作者 王晓冰 黄柳明 曲丛玲 《实用医技杂志》 1995年第6期461-462,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SAB法(Label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是一种现今最为理想的快速、高敏感的免疫组化染色法,为了使LSAB法更适应于基层医院的开展,我们对LSAB法进行了几点改进,经过半年近1000张组织切片的应用,效果满意,...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SAB法(Label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是一种现今最为理想的快速、高敏感的免疫组化染色法,为了使LSAB法更适应于基层医院的开展,我们对LSAB法进行了几点改进,经过半年近1000张组织切片的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医院送检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使用的无毒、价廉的TO型透明剂同我们过去报道,石蜡包埋,切片厚4μm,DAKO笔作为染色的辅助材料(DAKO公司生产)。 二、试剂:LSAB Kit和第一抗体CK、EMA、LCA、S-100、Vime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AB法 织化学 免疫组化染色法 透明剂 柳州铁路局 二甲苯 组织切片 多克隆抗体 鸭蛋清 单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L4在生殖细胞和非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3 215例标本的系统性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康锶鹏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6-986,共1页
Sal-like protein 4(SALL4)是一种与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相关的锌指转录因子,已被证明为有用的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但关于其在正常组织及在非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研究甚少。为此,作者采用单克隆抗体6E3和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ALL4... Sal-like protein 4(SALL4)是一种与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相关的锌指转录因子,已被证明为有用的生殖细胞肿瘤标志物,但关于其在正常组织及在非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研究甚少。为此,作者采用单克隆抗体6E3和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ALL4在人体正常组织和3 215例肿瘤中的表达。10周的胚胎中,SALL4表达在卵母细胞、肠、肾和一些肝细胞,在发育成熟的组织中,SALL4仅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殖细胞肿瘤 SALL4 免疫组化染色法 锌指转录因子 胚胎干细胞 肿瘤标志物 免疫组化研究 多能性 成熟畸胎瘤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染色法在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优势探索
16
作者 韦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6-0189,共4页
探讨特殊染色法在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采集了3070例胃内镜活检标本。采用特殊染色方法(HP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其中HP阴性标本2545例,HP阳性标本525例。从中随机抽50例阳性标本... 探讨特殊染色法在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采集了3070例胃内镜活检标本。采用特殊染色方法(HP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其中HP阴性标本2545例,HP阳性标本525例。从中随机抽50例阳性标本和50例阴性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时间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和成本方面,特殊染色法时间更短,成本低。免疫组化染色法时间长,成本高。结论 特殊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两种方法在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方面检测性能都较好且差别不大,但特殊染色法的检测时间更短,且费用低,普适于更多病患家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染色法 免疫组化染色法 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联合检测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宁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恶性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对其进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检染色法与常规细胞涂片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法在病理鉴别和诊断中的...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应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恶性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对其进行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检染色法与常规细胞涂片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法在病理鉴别和诊断中的使用价值。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法阳性率(92.5%)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法阳性率(60.0%)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胸腔积液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细胞涂片法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 胸腔积液
原文传递
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价值分析
18
作者 王旭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10-10,12,共2页
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纳入本院行穿刺活检的患者74例,研究时间在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 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纳入本院行穿刺活检的患者74例,研究时间在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而研究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比2种方式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良好切片占比率75.68%,问题切片占比率24.32%;研究组良好切片占比率97.3%,问题切片占比率2.7%,2组对比差异显著(X2=7.400,P<0.05)。研究组确诊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2组对比差异显著(X2=7.559,P<0.05)。结论:对于行穿刺活检的患者采用免疫组染色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切片的质量,为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奠定基础,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技术 质量控制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免疫组化染色法 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19
19
作者 周志明 葛加松 +1 位作者 刘胜达 吴家幂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方法 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TNF α、ICAM 1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 6小时血肿周围... 目的 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方法 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TNF α、ICAM 1的表达。结果 脑出血后 6小时血肿周围脑组织TNF α开始表达 ,4 8小时达高峰 ,ICAM 112小时开始表达 ,72小时达高峰。各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5 ) ;脑出血后TNF α与ICAM 1呈正相关 (r =0 872 ,P <0 0 5 ) ,TNF α表达从开始到高峰均早于ICAM 1。结论 TNF α与ICAM 1参与了脑出血继发性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出血 脑组织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免疫组化染色法 继发性脑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gp、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希泽 宋福林 +2 位作者 张雪峰 张忻平 曲化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 (MDR)基因产物 P-糖蛋白 (P- gp) ,DNA拓扑异构酶 (Topo )表达与胃癌分型、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 (SP)法 ,对 10 6例胃癌标本中的 P- gp、 Topo 进行检测。...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 (MDR)基因产物 P-糖蛋白 (P- gp) ,DNA拓扑异构酶 (Topo )表达与胃癌分型、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 (SP)法 ,对 10 6例胃癌标本中的 P- gp、 Topo 进行检测。结果  P- gp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有关 (P<0 .0 5 ) ;Topo 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型有关 (P<0 .0 5 ) ;P- gp高表达和 Topo 低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P<0 .0 5 )。结论 检测 P- gp、Topo 不仅可以作为多药耐药的标志物 ,而且对于胃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基因产物 P—gp TopoⅡ 胃癌 P-糖蛋白 DNA拓扑异构酶Ⅱ 免疫组化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