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De Bruijn彩色结构光解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范静涛 韩成 +3 位作者 张超 李明勋 白宝兴 杨华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3-488,共6页
为了有效地对De Bruijn彩色结构光编码图像进行高精度的解码,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梯度分析的中心彩色条纹提取方法、基于聚类分析的颜色分类方法和基于双梯度多通道动态规划的特征点匹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每类颜色的... 为了有效地对De Bruijn彩色结构光编码图像进行高精度的解码,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梯度分析的中心彩色条纹提取方法、基于聚类分析的颜色分类方法和基于双梯度多通道动态规划的特征点匹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每类颜色的像素点成线性分布的调制后结构光图像,能够有效地消除颜色干扰;同时充分利用局部邻域信息,有效地解决了特征点的匹配问题,提高了解码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不需要假定待测物体全表面单调和严格限制其连续性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改善解码精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结构 DE Bruijn编码 聚类分析 动态规划 结构光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浩强 刘国驷 马君显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3,共4页
在光纤码分多址 ( CDMA)通信中 ,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是实现全光编解码的关键技术。对并行结构的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的原理及构造方法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纤码分多址通信 编码器 光解码 延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光码分复用通信的可调光正交码编/解码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殷洪玺 张光昭 杨淑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5-90,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实现可调光正交码编/解码器的方法,克服了国外文献中已提出的素数码和2n码可调光编/解码器存在的码的相关性不好、容量小等缺点,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光功率损耗低、便于集成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全...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实现可调光正交码编/解码器的方法,克服了国外文献中已提出的素数码和2n码可调光编/解码器存在的码的相关性不好、容量小等缺点,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光功率损耗低、便于集成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全光码分复用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码 码分复用 编码器 光解码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体表面测量的四步相移光解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捷如 崔海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0-373,共4页
精确高效的相位解码在非接触光学测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相移光解码算法。该算法是以四步相移为基础,对初始的包裹相位图使用残差检测理论,检测、提取、标志出残差点,然后使用一种新的相位质量图指... 精确高效的相位解码在非接触光学测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总结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相移光解码算法。该算法是以四步相移为基础,对初始的包裹相位图使用残差检测理论,检测、提取、标志出残差点,然后使用一种新的相位质量图指导剩余残差点的检测,为了使质量图中残差点的检测达到最优,对质量图进行低通滤波、锐化残差编码点,尽量使残差点能完全检测出来,并进行残差平衡处理,最终选取一个种子点使用洪水算法实现整张编码图的解码。实验结果显示该相移光解码算法能自动避开不连续区域,得到较高质量的编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光解码 相移算法 相位展开
原文传递
光码分多址技术及其编解码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成彬 范戈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9-303,共5页
在简要介绍了光码分多址 ( OCDMA)技术原理的基础上 ,对地址码及几种主要码集、主要光编、解码器结构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同时给出了 OCDMA与 WDM竞争的技术条件。另外介绍了一种新的解相关解码器原理。最后给出了 OCDMA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码分多址 编码器 光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编解码系统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可 张志朋 吉建华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0,共2页
对光编解码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数据速率2.5Gb/s,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提供247fs的超短光脉冲作为码片源,码片速率>640Gb/s,采用光正交码(码长511)和时域光编解码,实验结果显示,此系统具有好的光编解码性能,为OCDMA系统提供了有效、实... 对光编解码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数据速率2.5Gb/s,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提供247fs的超短光脉冲作为码片源,码片速率>640Gb/s,采用光正交码(码长511)和时域光编解码,实验结果显示,此系统具有好的光编解码性能,为OCDMA系统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技术方案,并展示出光明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DMA 主动锁模纤激 正交码 编码 光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可调光正交码编/解码器
7
作者 周浩强 刘国驷 马君显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2-345,共4页
提出了一种能实现光CDMA通信的可调光正交码编 /解码器的方法。该方案基于传统的“并 -串式”可调光正交码编 /解码实现方案[1] ,并力求减少编解码器中的电光开关的数目以降低成本和损耗 ,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光功率损耗低、... 提出了一种能实现光CDMA通信的可调光正交码编 /解码器的方法。该方案基于传统的“并 -串式”可调光正交码编 /解码实现方案[1] ,并力求减少编解码器中的电光开关的数目以降低成本和损耗 ,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光功率损耗低、便于集成等优点 ,广泛适用于全光码分复用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码 码分复用 编码器 光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纤CDMA系统的双极码编解码方案
8
作者 周浩强 刘国驷 +2 位作者 张登国 刘文东 崔哲顺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8年第6期19-22,共4页
提出一种光纤CDMA系统的双极码编解码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光波分复用WDM与现有的光纤CDMA技术,把已经较为成熟的射频CDMA的双极码编码技术移植到光纤CDMA系统中。
关键词 正交码 码分多址 波分复用 编码器 光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色彩迁移技术的DeBruijn彩色结构光解码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白宏运 许宏丽 黄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0-288,共9页
高精度解码是DeBruijn彩色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关键问题。针对光照和物体表面纹理等因素导致解码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彩迁移技术的DeBruijn彩色结构光解码算法。首先,以结构光编码图像的颜色分布为先验知识,利用色彩迁移的... 高精度解码是DeBruijn彩色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关键问题。针对光照和物体表面纹理等因素导致解码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彩迁移技术的DeBruijn彩色结构光解码算法。首先,以结构光编码图像的颜色分布为先验知识,利用色彩迁移的方式对相机捕获的结构光投影图像进行增强和去光照处理,还原结构光投影图像条纹的颜色信息;然后,基于提出的两步精确定位的彩色结构光投影图像条纹中心点亚像素提取算法,准确提取条纹的中心坐标;最后,基于动态规划算法完成特征点匹配。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和被测物体表面纹理导致结构光投影图像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提出的解码算法依然能够有效提高解码精度,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色彩迁移 结构光解码 条纹中心点提取 DeBruijn序列
原文传递
光纤CDMA系统中光编解码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忠英 万谦 张宝富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1,共6页
本文从影响光编解码器性能的诸多因素中首次给出了优化因子——最佳耦合系数的定义,并考虑实际应用推导了优化因子方程,其正确性得到了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验证。
关键词 解码 纤通信 码分多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码分多址系统中FBG编解码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美玲 丛军 +1 位作者 章献民 陈抗生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7-59,共3页
运用传输函数的分析方法对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设计的光码分多址(OCDMA)编解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推导 ,探讨了它在直接序列扩频、谱域编码、跳频和混合直扩/跳频等OCDMA系统中的运用 。
关键词 纤通信 码分多址系统 解码 纤布拉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码分多址接入技术中单、多维编解码器的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钟浩 马骏 张国强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1,共5页
在简要介绍光码分多址 ( OCDMA)接入技术中各种单、多维光扩频编码原理的基础上 ,对相应各种光编 /解码器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并对光编
关键词 扩频编码 解码 码分多址 接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OCDMA的光延迟线编/解码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金华 戴贞麒 +1 位作者 陈炳生 曹达仲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37,共4页
基于光码分复用的时域编解码原理 ,研究了光延迟线编解码器的设计及采用该编解码器的稳定性问题 ;光延迟线编 /解码器的延迟误差将严重影响系统性能 ,提出在光电检测后对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或选用具有适当占空比的 RZ脉冲作为信号脉... 基于光码分复用的时域编解码原理 ,研究了光延迟线编解码器的设计及采用该编解码器的稳定性问题 ;光延迟线编 /解码器的延迟误差将严重影响系统性能 ,提出在光电检测后对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 ,或选用具有适当占空比的 RZ脉冲作为信号脉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复用 延迟线编/解码 延迟误差 RZ脉冲 甚窄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全息光处理器的可调光编码/解码器设计
14
作者 张宁 于荣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6-76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息光处理器的可调光编码 -解码器的实现方案 .这种新结构的可调光编码 /解码器减小了硬件实现的复杂性 ,降低了成本和功耗 。
关键词 设计 码分多址 全息处理器 可调编码-解码 通信 工作原理 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的研究
15
作者 周浩强 刘国驷 马君显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0年第4期26-28,共3页
在光码分多址 (CDMA)通信中 ,光延迟线编 /解码器是实现全光编 /解码的关键技术。本文对并行结构的光纤延迟线编 /解码器的原理及构造方法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码分 编/解码 纤延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编解码链路监测系统环境温度补偿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浩 刘朋朋 +5 位作者 李超 张志选 李双喜 戈志群 叶晓凯 孙小菡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为解决二维光编解码接入网链路监测系统中反射光脉冲信号随温度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算法。动态分析了检索脉冲光信号与二维光编码器互作用过程,推导得出编码光纤光栅中心波长温度漂移与反射光信号波形表达式,确定了补偿系数,... 为解决二维光编解码接入网链路监测系统中反射光脉冲信号随温度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算法。动态分析了检索脉冲光信号与二维光编码器互作用过程,推导得出编码光纤光栅中心波长温度漂移与反射光信号波形表达式,确定了补偿系数,给出其随温度变化的动态关系。搭建了实验系统,获得编码光纤光栅中心波长随温度变化系数为0.00932 nm/℃,通过温度补偿的系统可在-30~80℃环境正常工作,实现光纤链路状态精准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入网链路 温度补偿 动态信号分析 二维解码 波长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延迟线编解码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绪玖 钟锋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8-329,337,共3页
讨论了非相干光码分多址 (CDMA)系统中光纤延迟线编解码器的原理、结构及其主要性能。同时 ,对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 (MAI) ,及消除MAI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码分多址 正交码 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延迟线的OCDMA编解码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新宇 卢金明 张永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0,共5页
基于光地址码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分析了光纤延迟线光编/解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延迟线长度选择的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际制作的光编码器搭建了两路的OCDMA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并行光纤延迟... 基于光地址码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分析了光纤延迟线光编/解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延迟线长度选择的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际制作的光编码器搭建了两路的OCDMA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并行光纤延迟线可以成功地实现OCD-MA编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正交码 解码 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哑铃型微环谐振腔的二维相干光码分多址编解码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吉喆 严英占 贾大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利用微环谐振腔阵列进行光码分多址编解码过程中,微环谐振腔反射谱的自由频谱宽度(FSR)范围制约该系统用户容量的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游标效应的串联哑铃型微环谐振腔光编解码器.利用Matlab建立了半径分别为40μm-30μm-40μ... 利用微环谐振腔阵列进行光码分多址编解码过程中,微环谐振腔反射谱的自由频谱宽度(FSR)范围制约该系统用户容量的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游标效应的串联哑铃型微环谐振腔光编解码器.利用Matlab建立了半径分别为40μm-30μm-40μm的哑铃型微环谐振腔光编解码器模型.详细分析了光反射谱伪模抑制与耦合系数的关系,研究了耦合系数、码片速率对串联哑铃型微环谐振腔光编解码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半径分别为40μm-40μm-40μm的传统串联微环谐振腔编解码器相比,哑铃型微腔编解码器FSR值扩大了4倍.理想情况下,用户容量可呈指数增长.同时,互相关峰值比(P/W)与自相关峰值旁瓣比(P/C)分别提高了约33%和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环谐振腔解码 用户容量 自相关峰值旁瓣比 互相关峰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扩频通信系统中光编解码器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宝富 朱勇 李玉权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5-29,共5页
光编解码器是光纤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光编解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最佳设计参数的选取,采用实际制作的光编解码器进行了系统实验。获得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
关键词 扩频通信 纤通信 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