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束质量因子M^2及其测量 被引量:13
1
作者 牛燕雄 汪岳峰 +2 位作者 刘新 张雏 朱守深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激光束的质量因子M2是一种全新描述激光束质量的参数,能够定量地表征单模、多模光束的传播特性。描述了M2因子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利用面阵CCD探测器研制一套光束质量测量系统,对激光束质量因子M2进行测量,并给出测量结果的... 激光束的质量因子M2是一种全新描述激光束质量的参数,能够定量地表征单模、多模光束的传播特性。描述了M2因子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利用面阵CCD探测器研制一套光束质量测量系统,对激光束质量因子M2进行测量,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质量因子 衍射极限倍数 激光器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质量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小玖 胡继刚 +1 位作者 刘彩霞 王建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187-1190,共4页
应用标量光场的角谱表示,推导了具有轴对称性的傍轴、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的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及光束质量因子M2。对傍轴标量光束,证明了光束质量因子M2≥1;对非傍轴标量光束,指出当光束束... 应用标量光场的角谱表示,推导了具有轴对称性的傍轴、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的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及光束质量因子M2。对傍轴标量光束,证明了光束质量因子M2≥1;对非傍轴标量光束,指出当光束束腰半径很小时,其光束质量因子M2可以小于1,并随光束的束腰半径Wmin趋于零而趋向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傍轴标量光束 非傍轴标量光束 光强二阶矩 光束质量因子 标量光场 光束 衍射 传输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质量因子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田英华 叶一东 +2 位作者 向汝建 关有光 周文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76-1078,共3页
介绍了激光光束质量因子的定义以及测量原理,分析了光束质量因子的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不确定度来源以及评定方法,并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具体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减小激光光束质量因子测量不确定度的途径,包括统一激光束直... 介绍了激光光束质量因子的定义以及测量原理,分析了光束质量因子的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不确定度来源以及评定方法,并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具体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减小激光光束质量因子测量不确定度的途径,包括统一激光束直径的确认方法,保证测量条件的稳定以及提高光束质量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光束质量因子 测量 标准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级联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因子 被引量:2
4
作者 崔碧峰 邹德恕 +5 位作者 李建军 郭伟玲 鲁鹏程 刘莹 王婷 沈光地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33-1436,共4页
运用波导模式理论和光束传输的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对隧道级联 In Ga As/ Ga As/ Al Ga As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进行了理论研究 .分析了隧道级联半导体激光器内限制层厚度和垂直方向光束质量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隧道结耦合距离内 ... 运用波导模式理论和光束传输的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对隧道级联 In Ga As/ Ga As/ Al Ga As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进行了理论研究 .分析了隧道级联半导体激光器内限制层厚度和垂直方向光束质量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隧道结耦合距离内 ,隧道结不仅起到了再生载流子的作用 ,也作为无源波导拓展了光场 ,减小了垂直发散角 ,降低了光束质量因子 .根据模拟结果设计并制备了高光束质量 ,小垂直发散角的隧道级联耦合大光腔半导体激光器 ,其阈值电流密度为 2 71A/ cm2 ,斜率效率为 1.4 9W/ A,垂直发散角为 17.4°,光束质量因子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级联 光束质量因子 大光腔 半导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质量因子M^2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彩霞 胡继刚 +1 位作者 邓小玖 杨艳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3-445,共3页
在标量光场角谱衍射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精确光强定义下的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计算了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质量因子,并与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值计算表明,当双曲正弦... 在标量光场角谱衍射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精确光强定义下的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计算了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质量因子,并与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值计算表明,当双曲正弦高斯光束束腰半径较大时,传统光强定义下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近似成立,傍轴与非傍轴理论计算的光束质量因子变化规律完全相同;束腰半径较小时,傍轴理论计算的结果有较大误差,必须采用精确光强定义下的非傍轴光束质量因子的定义作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正弦高斯光束 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 光强二阶矩 光束质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对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党博石 隋龙 刘英 《应用物理》 2017年第9期270-276,共7页
激光粒度仪是新兴的颗粒物粒度分析的检测设备,其以激光器作为照明的重要组件。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是对激光器系统进行质量监控及辅助设计的评价标准。本文在分析了颗粒粒度分布函数和激光粒度仪工作原理之后,又着重介绍了激光光束质量... 激光粒度仪是新兴的颗粒物粒度分析的检测设备,其以激光器作为照明的重要组件。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是对激光器系统进行质量监控及辅助设计的评价标准。本文在分析了颗粒粒度分布函数和激光粒度仪工作原理之后,又着重介绍了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对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2因子主要是从光束发散角和光束束腰宽度两个方面导致仪器的测量结果产生误差。举例分析、模拟仿真得出以下结论:光束发散角的大小与误差值成正比,即发散角越小,则误差越小;在M2因子选取范围内(1~1.8),光束束腰宽度对仪器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又M2因子与光束发散角是正比关系,与光束束腰宽度成反比,因此,M2因子愈小,对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就愈小。为此,研究M2因子对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光束质量因子M2 光束发散角 光束束腰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傍轴截断平顶光束的质量因子 被引量:3
7
作者 康小平 何仲 +3 位作者 钟山 黄宏潮 黄槐仁 吕百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使用功率密度的二阶矩方法和Li提出的平顶光束模型,推导出了非傍轴截断平顶光束的束腰宽度、远场发散角和光束质量因子的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非傍轴截断平顶光束的质量因子不仅与截断参数、光束阶数有关,而且与初始束腰宽度和波... 使用功率密度的二阶矩方法和Li提出的平顶光束模型,推导出了非傍轴截断平顶光束的束腰宽度、远场发散角和光束质量因子的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非傍轴截断平顶光束的质量因子不仅与截断参数、光束阶数有关,而且与初始束腰宽度和波长之比有关;当截断参数趋近于0时,远场发散角趋于渐近值63.435°;对于光束阶数为1和截断参数趋于无穷大的特例,计算结果分别退化为非傍轴截断高斯光束和非傍轴无截断平顶光束的结果;功率密度的二阶矩方法可用于截断光束,并克服了光束质量因子的发散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非傍轴截断平顶光束 光束质量因子 截断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形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因子M^2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晓鹏 韦欣 +5 位作者 叶晓军 康香宁 徐云 侯识华 孙永伟 陈良惠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通过一个二维半矢量模型求得纯折射率导引脊形波导和掩埋波导这两种常见平面条形半导体激光器波导结构的模式光场分布 ,再通过描述光束传播的非傍轴矢量二阶矩理论 ,通过平面波谱的方法获得激光器出射光束在横向和侧向上的束腰、远场发... 通过一个二维半矢量模型求得纯折射率导引脊形波导和掩埋波导这两种常见平面条形半导体激光器波导结构的模式光场分布 ,再通过描述光束传播的非傍轴矢量二阶矩理论 ,通过平面波谱的方法获得激光器出射光束在横向和侧向上的束腰、远场发散角和M2 因子。讨论了波导结构参量变化对M2 因子的影响 ,并对两种波导结构光束的性质与波导参量的关系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半导体激光器 理论计算 激光物理 光束质量因子 光波导 半矢量模型
原文传递
广义光束质量因子M^2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道木 李康 王绍民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用形变量子力学中的形变测不准关系给出了广义光束质量因子M2,并用它简要分析了小型新光束CO2激光器的等效光束质量因子。
关键词 光束质量因子 形变测不准关系 二氧化碳激光器
原文传递
光束质量与光束质量因子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小玖 谢莉莎 刘彩霞 《广西物理》 2003年第2期9-12,共4页
应用标量光场光强的传统定义 ,推导了具有轴对称性的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的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及光束质量因子M2 ,并证明了光束质量因子M2 1。应用标量光场光强的精确定义 ,计算了非傍轴标... 应用标量光场光强的传统定义 ,推导了具有轴对称性的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的传输规律。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及光束质量因子M2 ,并证明了光束质量因子M2 1。应用标量光场光强的精确定义 ,计算了非傍轴标量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 ,结果表明 :当ω0 λ时 ,光束质量因子M2 可以小于 1,并随光束的束腰半径趋于零而趋向于零 ;ω0 >λ时 ,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M2 非常接近于 1,且随光束束腰半径的增大迅速趋向于 1。此外 ,文章还对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傍轴标量光束 非傍轴标量高斯光束 光强二阶矩 光束质量因子
原文传递
非傍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质量因子的研究
11
作者 胡继刚 刘彩霞 邓小玖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运用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计算了非傍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质量因子,并与傍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值计算表明:当双曲余弦高斯光束束腰半径较大时,傍轴与非傍轴理论计算的光... 运用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计算了非傍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质量因子,并与傍轴双曲余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值计算表明:当双曲余弦高斯光束束腰半径较大时,傍轴与非傍轴理论计算的光束质量因子变化规律完全相同;束腰半径较小时,傍轴理论的计算结果有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质量因子 双曲余弦高斯光束 非傍轴标量光束 束腰半径 二阶矩理论 远场发散角 比较研究 变化规律 理论计算 计算结果 计算表
原文传递
非傍轴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I.定义 被引量:25
12
作者 曹清 邓锡铭 郭弘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217-1222,共6页
在考虑了时间平均能流密度的矢量特性的情况下,用修正后的光强公式重新给出了非傍轴标量光场光强二阶矩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在忽略了瞬逝波的近似下证明了:对于在自由空间稳态传输的单色标量光场来说,其横截面上的光强二阶矩随轴... 在考虑了时间平均能流密度的矢量特性的情况下,用修正后的光强公式重新给出了非傍轴标量光场光强二阶矩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在忽略了瞬逝波的近似下证明了:对于在自由空间稳态传输的单色标量光场来说,其横截面上的光强二阶矩随轴坐标z的变化成抛物线性变化。并进一步把傍轴光束的M2因子概念拓展到了非傍轴的标量光束。此外,还对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质量因子 非傍轴光束 光强二阶矩
原文传递
准直误差对光束质量因子测量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亲厚 冯国英 +2 位作者 邓国亮 王国振 龙凤琼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159,共9页
测量激光光束质量(M^2)因子时一般要求光路准直,同时要求降低噪声对光斑半径测量的影响。光路偏移会导致CCD采集的光斑偏离CCD中心,噪声使偏移光束的光斑半径和M^2因子的测量值存在额外误差。针对含噪声且光路偏移CCD中心的情况,提出了... 测量激光光束质量(M^2)因子时一般要求光路准直,同时要求降低噪声对光斑半径测量的影响。光路偏移会导致CCD采集的光斑偏离CCD中心,噪声使偏移光束的光斑半径和M^2因子的测量值存在额外误差。针对含噪声且光路偏移CCD中心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测量M^2因子的改进方法,即当光路不准直时,在光路每个位置采集两个不同偏移量的光斑,则可校正得到光斑半径的真实值,从而得到无准直误差的M^2因子。理论推导了激光光束的光斑半径和M^2因子与偏移量的变化关系,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偏移光束的光斑半径和M^2因子随偏移量的变化,二者结果一致,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光束质量因子 准直误差 噪声
原文传递
高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测量的衰减缩束仿真研究
14
作者 单小琴 李天昊 朱日宏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5,共7页
光束质量因子M^(2)是表征高功率激光器横模特性的主要参数,针对目前光束质量分析仪只能用于小口径、低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评估的问题,开展了高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测量的衰减缩束技术原理与仿真研究。建立了衰减缩束组件的仿真模型,利用... 光束质量因子M^(2)是表征高功率激光器横模特性的主要参数,针对目前光束质量分析仪只能用于小口径、低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评估的问题,开展了高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测量的衰减缩束技术原理与仿真研究。建立了衰减缩束组件的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光学元件在高功率激光下的热致像差进行研究,得出热致像差的峰谷(PV)值小于82 nm时,对光束质量因子的影响小于5%。当光束通过衰减组件时,如果发生退偏,光束质量因子将偏小。基于泽尼克多项式和光束质量因子计算模型,研究分析了缩束组件波前畸变对测量的影响,并通过Zemax仿真分析看出,在装调时入射光与缩束组件中心光轴夹角视场小于7°时,对光束质量因子测量的影响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器 光束质量因子 衰减组件 缩束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尔效应对高斯光束质量M^2因子的影响及抑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再如 冯国英 +4 位作者 陈建国 赵华君 李小东 王绍朋 朱启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用分步傅里叶方法计算了高斯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传输过程,采用最小均方根办法对光场进行二项式曲线拟合得到光束质量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当B积分在2rad以内,克尔效应越强则它对因子影响越大;同时,它的这种影响能力也受到光束宽度和光束... 用分步傅里叶方法计算了高斯光束在克尔介质中的传输过程,采用最小均方根办法对光场进行二项式曲线拟合得到光束质量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当B积分在2rad以内,克尔效应越强则它对因子影响越大;同时,它的这种影响能力也受到光束宽度和光束腰平面到克尔介质的距离的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光束越宽,影响越小,距离越大,影响反而较小;最后,基于B积分的可叠加性,提出用具有负非线性折射率系数的非线性介质来补偿正克尔效应、降低光束因子,并指出两端补偿是最优的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束质量M^2因子 克尔效应 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干涉仪测量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
16
作者 曾秉斌 徐德衍 王润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23-627,共5页
在研究了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理论及测量技术[1]基础上,作者提出一种新的用干涉测量光束质量因子M2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文中概述了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适用性强,测量简便等优... 在研究了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理论及测量技术[1]基础上,作者提出一种新的用干涉测量光束质量因子M2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文中概述了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适用性强,测量简便等优点,有可能进一步仪器化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质量因子 剪切干涉仪 激光
原文传递
InGaAsP SBH激光器光束质量的非傍轴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翔 陆祖康 +2 位作者 王攸 龙口义浩 管博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08-1311,共4页
计算了InGaAsPSBH激光器的TE0 0 模 ,并利用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分析了平行于 p -n结方向上的光学质量因子M 2y 在以往有关M 2 的计算中 ,往往忽略了包层中光场的贡献 ,因此得出M 2 小于 1的结论 当半导体激光器的激活层的尺寸远小于发... 计算了InGaAsPSBH激光器的TE0 0 模 ,并利用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分析了平行于 p -n结方向上的光学质量因子M 2y 在以往有关M 2 的计算中 ,往往忽略了包层中光场的贡献 ,因此得出M 2 小于 1的结论 当半导体激光器的激活层的尺寸远小于发射波长时 ,大部分光场将渗透到包层中 ,因此 ,包层的光场是不能忽略的 考虑到激活层和包层中的光场对M 2 的影响 ,给出了非傍轴半导体激光M 2 的精确表达式 结果表明 ,My大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H激光器 平行光束质量因子 非傍轴矢量矩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光束经过角棱锥之后光束质量的改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蒲继雄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508-512,共5页
本文从Wigner分布函数出发,计算GSM(GaussianSchell-Model)光束经过角棱锥之后光束质量因子(M2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角棱锥之后,光束质量因子的增量依赖于输入的光束半径、角棱锥材料的折射率和角棱锥角度。
关键词 光束质量因子 GSM光束 角棱锥 激光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光束质量研究及进展
19
作者 王绍民 赵道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23-23,共1页
超高光束质量研究及进展王绍民赵道木(杭州大学物理系310028)基模高斯光束被认为是理想光束,或是衍射极限光束。是否有可能实现一种光束超过高斯光束,便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提出了边界波具有π跃变性质的假说,作为惠更斯-... 超高光束质量研究及进展王绍民赵道木(杭州大学物理系310028)基模高斯光束被认为是理想光束,或是衍射极限光束。是否有可能实现一种光束超过高斯光束,便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提出了边界波具有π跃变性质的假说,作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补充。根据边界衍射波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研究 光束质量 边界衍射波理论 光束质量因子 高斯光束 绿光激光器 衍射损耗 非线性自聚焦 相干叠加 固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对称抽运横流液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再如 魏泳涛 冯国英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3-546,550,共5页
为了提高横流液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采用ANAYS软件分析了双侧抽运液体激光器的液体介质的温度分布,对不同流速条件下的非稳腔光场分布和光束质量M^2因子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使光束质量M^2因子较优的液体流速,并针对该类... 为了提高横流液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采用ANAYS软件分析了双侧抽运液体激光器的液体介质的温度分布,对不同流速条件下的非稳腔光场分布和光束质量M^2因子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使光束质量M^2因子较优的液体流速,并针对该类激光系统中增益和折射率梯度分布都关于抽运方向对称分布的特点,采用柱透镜补偿波前畸变效应,将光束质量因子由24降低到12.5,说明柱透镜补偿位相畸变能有效地提高液体输出光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液体激光器 光束质量M^2因子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