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光学成像技术与应用Ⅱ”专栏前言
1
作者 陈钱 左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5-I0006,共2页
传统光学成像实质上是场景强度信号在空间维度上的直接均匀采样记录与再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成像的分辨率与信息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光学衍射极限、探测离散器采样、成像系统空间带宽积等若干物理条件制约。如何突破这些物理限制,获得多... 传统光学成像实质上是场景强度信号在空间维度上的直接均匀采样记录与再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成像的分辨率与信息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光学衍射极限、探测离散器采样、成像系统空间带宽积等若干物理条件制约。如何突破这些物理限制,获得多维度、高分辨、宽视场、高灵敏、快帧频的图像信息,是光学成像技术所追求的永恒目标。“计算光学成像”通过将前端物理域的光学调控与后端数字域的信息处理有机结合,为突破传统成像技术的诸多限制性因素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空间带宽积 信息处理 条件制约 均匀采样 限制性因素 成像系统 数字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成像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胡菁 《光源与照明》 2024年第10期210-212,共3页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机器视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作为机器视觉核心技术的光学成像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光学成像技术原理及系统构成,探讨了光学成像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并探究了其发展趋势,以期展示光学成像技术...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机器视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作为机器视觉核心技术的光学成像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光学成像技术原理及系统构成,探讨了光学成像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并探究了其发展趋势,以期展示光学成像技术如何通过提升机器视觉系统的性能,促进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医疗、军事、民用等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机器视觉 自动化生产与检测 图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暗弱目标地基光学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8
3
作者 罗秀娟 刘辉 +2 位作者 张羽 陈明徕 兰富洋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3-766,共14页
地基光学成像是对空间目标进行探测识别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近十几年间建立的用于天文观测的巨型望远镜设备不能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目标进行高分辨率观测的主要原因:除大气湍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和分辨率... 地基光学成像是对空间目标进行探测识别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近十几年间建立的用于天文观测的巨型望远镜设备不能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目标进行高分辨率观测的主要原因:除大气湍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和分辨率的限制外,还有GEO目标尺寸和目标亮度昏暗问题。因此需要引入非传统成像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几种采用激光照明的非传统光学成像方法,具体分析论证了稀疏孔径成像、强度相关成像、剪切光束成像和傅立叶望远术等光学成像技术,阐述了各成像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分析了几种方法对GEO暗弱目标高分辨率成像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高分辨率 光学成像技术 激光主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成像技术在微孔泡沫塑料成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牟文杰 吴舜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2-24,共3页
介绍了微孔泡沫塑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了国内外对微孔泡沫塑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微孔泡沫塑料的成型研究中,利用光学成像技术来观察挤出熔体中的发泡情况的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直观地观察气泡的成核和气泡的生长状况,从而达到对... 介绍了微孔泡沫塑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了国内外对微孔泡沫塑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微孔泡沫塑料的成型研究中,利用光学成像技术来观察挤出熔体中的发泡情况的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直观地观察气泡的成核和气泡的生长状况,从而达到对微孔泡沫塑料的成型进行在线实时检测的目的。指出了光学成像技术在微孔泡沫塑料成型研究中应用的几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微孔泡沫塑料成型 研究 应用 瑞利散射 挤出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中应用
5
作者 郑婷婷 刘义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动物模型是研究人EMs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有效工具。在应用EMs动物模型的过程中,光学成像技术主要采用荧光与生物发光两种技术,可达到无创伤动态监测异位病灶形成和发展的目的。对目前运用绿色荧光蛋白(GFP...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动物模型是研究人EMs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有效工具。在应用EMs动物模型的过程中,光学成像技术主要采用荧光与生物发光两种技术,可达到无创伤动态监测异位病灶形成和发展的目的。对目前运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等荧光标记技术和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技术建立EMs动物模型,动态无损伤量化观察异位病灶的大小和生长情况的优缺点做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染料CFSE 荧光素酶 子宫内膜异位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成像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6
作者 王铭 朱庆莉 姜玉新 《肿瘤影像学》 2013年第2期89-93,共5页
光学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组织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反映肿块内部代谢状况,从而为乳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乳... 光学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组织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反映肿块内部代谢状况,从而为乳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乳腺病变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辨近场光学成像技术及其产业开发
7
作者 吴世法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2期10-14,共5页
超分辨近场光学成像技术是当前国内外一个重要的高新技术前沿课题,也将是我国21世纪初应该发展的一项高新技术产业。文中介绍了我国自1991年以来开拓研究的进展,探讨了国际学术界及产业开发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各类超分辨扫描... 超分辨近场光学成像技术是当前国内外一个重要的高新技术前沿课题,也将是我国21世纪初应该发展的一项高新技术产业。文中介绍了我国自1991年以来开拓研究的进展,探讨了国际学术界及产业开发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各类超分辨扫描模式成像公式的简洁表达式,并作了分析比较。为解决消除假像和从有形貌等混合图像中分离纯光学图像两大难题,作者曾于1993年和1996年提出两项发明专利,为发展我国的该产业解决了两大技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衍射极限分辨 象近场光学成像技术 超分辨光学显微镜 超分辨 产业开发 超分辨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成像技术在舌癌研究与诊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雪莹 黄旋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0-1582,共3页
近年来,颌面部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美国癌症协会2013年统计结果显示,罹患口腔和眼部恶性肿瘤的人数约占癌症总人数的2.49%,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其病死率为1.26%。目前治疗措施中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外科医... 近年来,颌面部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美国癌症协会2013年统计结果显示,罹患口腔和眼部恶性肿瘤的人数约占癌症总人数的2.49%,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其病死率为1.26%。目前治疗措施中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外科医生在评估手术范围时常使用X线检查、MRI检查、CT影像以及超声检查。但此类成像技术因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导致了切除范围的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应用 诊疗 舌癌 眼部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 颌面部肿瘤 MRI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光学成像技术在眼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鹤一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1-503,共3页
活体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可实时动态观察生物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如干细胞治疗、肿瘤研究和药物研究等。该技术在眼科学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现对活体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现状作一总结,并展望... 活体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可实时动态观察生物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如干细胞治疗、肿瘤研究和药物研究等。该技术在眼科学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现对活体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现状作一总结,并展望其在眼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光学成像技术 眼科学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在食品品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瑾 王冬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6期63-,共1页
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如果市场上的食品不能保证质量,那么将会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严重甚至会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因此食品品质的检测非常重要。利用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可以快速的检测出食品的... 食品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如果市场上的食品不能保证质量,那么将会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严重甚至会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因此食品品质的检测非常重要。利用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可以快速的检测出食品的品质信息,而且成本比较低,不会对食品造成损害,该技术包含了多种检测技术,主要是分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光学成像技术 食品 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组织的光学成像技术进展
11
作者 陈小虎 应金品 张航 《光学仪器》 1997年第Z1期148-148,共1页
光学成像技术具有无损、快速、高分辨率等特点,是生物医学成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光学成像已经发展了许多方法。根据光在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可将这些方法分为两类:(1)利用光的粒子性,有早刻光子和超快脉冲成像技术。(2)利用光的... 光学成像技术具有无损、快速、高分辨率等特点,是生物医学成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光学成像已经发展了许多方法。根据光在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可将这些方法分为两类:(1)利用光的粒子性,有早刻光子和超快脉冲成像技术。(2)利用光的波动性,包括光学相干成像、声光调制法、光学偏振成像等方法。本文详细讨论这些方法,比较其优缺点,并对将来的光学成像技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相干 调制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学技术在脑功能成像和神经调控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大脑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神经活动和调节机制一直是神经康复的研究重点。人的感觉、运动、言语、认知和情绪等功能都依赖于大脑复杂而多样的神经元活动和网络连接。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于核医学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 大脑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神经活动和调节机制一直是神经康复的研究重点。人的感觉、运动、言语、认知和情绪等功能都依赖于大脑复杂而多样的神经元活动和网络连接。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基于核医学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脑成像技术不断发展,而近年来新兴的光学成像技术在监测脑功能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神经元活动 脑功能成像 光学成像技术 神经康复 磁共振成像 神经调控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俊 杨沙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2-135,共4页
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分别使用不同影像技术给予介入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3.3%... 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分别使用不同影像技术给予介入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6.7%,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成像技术实现成本低廉、无需活检的癌症检测
14
作者 Joanna Goodrich 《科技纵览》 2024年第6期56-57,共2页
丽贝卡·理查兹-科图姆为资源不足的医院开发医疗设备。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丽贝卡·理查兹-科图姆(Rebecca Richards-Kortum)都在开发技术,帮助全球医疗资源欠缺的社区改善医疗服务。她发明了一种成本低廉、由电池驱动... 丽贝卡·理查兹-科图姆为资源不足的医院开发医疗设备。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丽贝卡·理查兹-科图姆(Rebecca Richards-Kortum)都在开发技术,帮助全球医疗资源欠缺的社区改善医疗服务。她发明了一种成本低廉、由电池驱动的光学成像系统,可以检测癌前病变组织,在不需要活检的前提下帮助预防口腔癌和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医疗资源 癌前病变组织 电池驱动 医疗设备 理查兹 口腔癌 光学成像系统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佳预 张博方 陈静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4-236,240,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性疾病,给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2],然而即使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时行PCI,仍有较多患者在其出院后1年内发生死亡...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性疾病,给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2],然而即使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时行PCI,仍有较多患者在其出院后1年内发生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等心血管不良事件[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致死性疾病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心血管不良事件 再灌注治疗 血运重建 出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在高度近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鲜(综述) 李雁杰(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277-1280,共4页
高度近视在亚洲人群中常见,发病率约4%,多为轴性近视,眼球后极部前后轴伸长。眼轴增长会使视网膜血管系统变化,如血管变窄、流速降低、毛细血管丢失,还会因视网膜薄弱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因此,诊治时要考虑其对黄斑区、视盘区血流... 高度近视在亚洲人群中常见,发病率约4%,多为轴性近视,眼球后极部前后轴伸长。眼轴增长会使视网膜血管系统变化,如血管变窄、流速降低、毛细血管丢失,还会因视网膜薄弱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因此,诊治时要考虑其对黄斑区、视盘区血流的影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能分层显示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形态结构,为诊断和随访评估提供依据。文章对此技术在高度近视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为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的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证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毕亦飞 王桂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08-1116,共9页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63例RVO患者(1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患者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证型,并根据患者资料进行...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63例RVO患者(1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患者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证型,并根据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证型分布规律;再根据证型进行分组,运用OCTA技术对各组患者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索各证型的OCTA特征。【结果】(1)一般资料方面:63例患者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33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和患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季节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聚类分析方面:经Ward系统聚类法分析结果显示,聚为4类最契合临床实际,分别对应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痰瘀阻络型和心脾俱虚型等4种证型。(3)中医证型分布方面:63例患者中,气滞血瘀型占比最高,为42.86%(27/63),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阻络型[31.75%(20/63)]、阴虚阳亢型[14.29%(9/63)]、心脾俱虚型[11.10%(7/63)]。(4)各证型的OCTA特征方面:与健侧眼比较,气滞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其余证型患眼与健侧眼的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患眼间比较,视网膜血流密度方面,气滞血瘀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均较其他证型降低(P<0.05),痰瘀阻络型又均较阴虚阳亢型和心脾俱虚型降低(P<0.05),而阴虚阳亢型与心脾俱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厚度方面,痰瘀阻络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厚度均较其他证型增加(P<0.05),气滞血瘀型又均较阴虚阳亢型和心脾俱虚型增加(P<0.05),而阴虚阳亢型与心脾俱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RVO患者的患眼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周长(PERIM)、血流(FLOW)及非圆度指数(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的视网膜血流密度均降低,但气滞血瘀型的血流密度降低更明显;痰瘀阻络型与气滞血瘀型的视网膜厚度均增加,但痰瘀阻络型的视网膜厚度增加更明显;其余证型无明显特异性特征,各证型患者的FAZ、PERIM、FLOW及AI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气滞血瘀型 痰瘀阻络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原文传递
小动物活体体内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荫龙 张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小动物活体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in vivo imaging,OI)技术是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方式,利用高灵敏度的光学检测仪器直接检测动物活体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利用该技术可以检测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炎症的发生、特定... 小动物活体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in vivo imaging,OI)技术是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方式,利用高灵敏度的光学检测仪器直接检测动物活体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利用该技术可以检测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炎症的发生、特定基因的表达和药物作用效果等等[1]。OI相对于其它成像方式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US)、磁共振(MRI)、核素成像(PET/SPECT)而言更加侧重于功能成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成像技术 动物体内 小动物 活体 计算机断层扫描 应用 直接检测 VIVO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文书鉴定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19
作者 刘杰 孙威 +2 位作者 陈深树 程良红 徐代化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5期72-79,共8页
目的针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文件鉴定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从更深层面上开发新的数值算法,实现对OCT数据集进行量化处理,为文书鉴定提供补充证据。方法采用一套中心波长为905 nm的频域OCT系统对... 目的针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文件鉴定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从更深层面上开发新的数值算法,实现对OCT数据集进行量化处理,为文书鉴定提供补充证据。方法采用一套中心波长为905 nm的频域OCT系统对不同的打印墨迹以及手写字迹样本进行原位无损检验,并应用Matlab编程软件开发一套数值算法,对OCT数据集进行一系列的数值分析,除了将计算结果应用于基本的层析成像可视化外,还实现对墨迹-纸张界面的精确识别。此外,基于所建立的三维坐标系计算不同深度方向上的面平均光学强度(surface average intensity,SAI)。结果通过对比14种字迹样本的SAI剖面曲线,成功区分了不同的打印墨迹以及手写字迹,激光打印墨迹的SAI曲线与颜料墨水笔迹的SAI类似,均存在一个极值,而喷墨打印墨迹和染料墨水笔迹的SAI曲线均较为平滑。结论基于OCT技术的定量分析,可为文书鉴定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且表征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丰富现有的方法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鉴定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笔迹检验 篡改(污损)文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20
作者 王丽绒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3期0080-0082,共3页
探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状动脉PCI术患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血管内超声技术,观察组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比较两组... 探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状动脉PCI术患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血管内超声技术,观察组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斑块成分与特征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管腔面积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及最小管腔面积较之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支架贴壁不良、内膜脱垂与心肌缺血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超声技术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PCI术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均可掌握患者的管腔面积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及最小管腔面积。可相对于对照组的血管内超声技术,观察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应用,可更好地提升支架贴壁不良、内膜脱垂与心肌缺血检出率,为其得到及时且针对性处理提供必要支持。另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更好地观察患者的脂质、钙化及纤维斑块、血栓等,为患者手术效果的改善提供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PCI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