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0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纳米团簇所发射荧光的稳定性及其表面的光催化氧化还原
1
作者 Johar Zeb 郭慧君 +1 位作者 袁群惠 干为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29-438,I0099,I0100,I0105,共13页
金纳米团簇的荧光和光催化活性是其重要性质.本文合成了水溶性的卡托普利(Capt)和谷胱甘肽(GSH)覆盖的Au_(25)(Capt)_(18)和Au_(15)(GSH)_(13)纳米团簇,并研究了与其表面光氧化还原过程相关的荧光稳定性。发现Au_(25)(Capt)_(18)在氧气... 金纳米团簇的荧光和光催化活性是其重要性质.本文合成了水溶性的卡托普利(Capt)和谷胱甘肽(GSH)覆盖的Au_(25)(Capt)_(18)和Au_(15)(GSH)_(13)纳米团簇,并研究了与其表面光氧化还原过程相关的荧光稳定性。发现Au_(25)(Capt)_(18)在氧气环境和近红外飞秒激光(810nm,300mW)照射下,出现了因表面氧化导致的双光子荧光效率衰减。而Au_(15)(GSH)_(13)的双光子荧光效率在相同的激发下保持稳定.两种金纳米团簇荧光稳定性不同的原因被归因于其不同的带隙,并使用光子能量高于两种金纳米团簇带隙的单光子激发证实了这一解释。通过添加不同试剂进行对比实验,对Au_(25)(Capt)_(18)表面金原子的光催化氧化还原活性进行了调控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团簇 带隙 双光子荧光 光催化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绿色合成医用化学发光试剂
2
作者 马敏娜 欧阳玉瑾 +2 位作者 邬源 袁明伟 杨丽娟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光催化氧化较传统氧化反应更具有安全可控、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的优点,已成为化学前沿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受实验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光催化氧化反应在本科教学实验中较为缺乏。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常规仪器组装出简易光... 光催化氧化较传统氧化反应更具有安全可控、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的优点,已成为化学前沿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受实验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光催化氧化反应在本科教学实验中较为缺乏。本实验利用实验室常规仪器组装出简易光反应装置,以高效低能的钠灯为光源催化氧化磷酸盐中间体,实现了1,2-二氧环乙烷类医用化学发光试剂的实验室微量化制备,丰富了光化学反应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本实验使用的原料和试剂便宜易得,操作简便,产物收率高,实验既可实现单瓶独立操作,又可进行多瓶串联反应。本文综合考虑实验成本、实验与教学效率,以两瓶串联方式展开分组实验教学,在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适合本科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全面综合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自由基加成等反应机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安全可控 医用化学发光试剂 自由基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相光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戴智铭 陈爱平 +2 位作者 古宏晨 朱中南 顾明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8-582,共5页
对气固相光催化氧化基元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建立了简单适用的动力学模型 .理论分析表明 ,在较低的紫外光强度下 ,光催化反应速率与光强成正比 ;在较高的光强度下 ,速率与光强的平方根成正比 ;在极高光强度下 ,速率与光强无关 .因此... 对气固相光催化氧化基元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建立了简单适用的动力学模型 .理论分析表明 ,在较低的紫外光强度下 ,光催化反应速率与光强成正比 ;在较高的光强度下 ,速率与光强的平方根成正比 ;在极高光强度下 ,速率与光强无关 .因此将光催化反应简单分解为 3个速率步骤 ,即光子传递步骤、表面作用步骤、扩散步骤 .设计了新颖的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器 ,采用三氯乙烯 (TCE)为模拟污染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相光催化氧化 反应动力学 光催化氧化 动力学模型 氧化 挥发性有机物 空气污染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助光催化氧化苯甲酰胺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海燕 蒋展鹏 杨宏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4-678,共5页
以钛板为基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固定膜 TiO2/Ti 光催化剂,并对其施加一定的阳极偏电压,对苯甲酰胺溶液进行了电助光催化氧化处理.考察了阳极偏电压、溶液浓度和pH值对苯甲酰胺降解效率和光电流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了电助光催化氧化与... 以钛板为基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固定膜 TiO2/Ti 光催化剂,并对其施加一定的阳极偏电压,对苯甲酰胺溶液进行了电助光催化氧化处理.考察了阳极偏电压、溶液浓度和pH值对苯甲酰胺降解效率和光电流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了电助光催化氧化与光催化氧化、光解和电解处理对苯甲酰胺去除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外加阳极偏电压可以大大提高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处理效率,最佳工艺条件为偏电压+0.6V/SCE,苯甲酰胺溶液的浓度 1.0mg/L,溶液呈酸性.在此条件下,经过 1h的处理,苯甲酰胺的去除率可达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电助光催化氧化 苯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深度净水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田 陈超鹏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2-343,349,共3页
以光催化氧化作为活性炭吸附的后续工艺深度处理自来水,可解决活性炭吸附工艺出水通常存在的亚硝酸盐、余氯与细菌总数超标等问题,并能去除部分易穿透炭层的极性短链有机污染物,使出水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与目前常用... 以光催化氧化作为活性炭吸附的后续工艺深度处理自来水,可解决活性炭吸附工艺出水通常存在的亚硝酸盐、余氯与细菌总数超标等问题,并能去除部分易穿透炭层的极性短链有机污染物,使出水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与目前常用的活性炭-反渗透组合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可保留水中有益的矿物成分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 工艺 实验研究 光催化氧化 优质饮用水 深度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企业废水处理中臭氧光催化氧化工艺的应用
6
作者 徐淞华 宋银江 王银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9期0180-0183,共4页
制药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水中以低浓度、易挥发的形态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利用臭氧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了了解该工艺技... 制药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水中以低浓度、易挥发的形态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利用臭氧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了了解该工艺技术应用方式及效果,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在制药企业工业废水处理中表现良好,能给出理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光催化氧化 臭氧光催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效能与优化策略研究
7
作者 周广昌 唐丽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水体污染,光催化氧化技术由于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而在水处理领域显示出了明显的应用潜力。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光催化氧化技术对水处理的功效,探讨优化策略,为水处理技术发展提供科学支持。通过对光催... 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水体污染,光催化氧化技术由于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而在水处理领域显示出了明显的应用潜力。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光催化氧化技术对水处理的功效,探讨优化策略,为水处理技术发展提供科学支持。通过对光催化氧化的原理、催化剂的类型和性质及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该研究初步建构了覆盖光催化效率的评价体系,催化剂用量、光照强度、溶液的pH值、污染物的初始浓度是主要指标。据此提出改善光催化剂光吸收能力的优化策略,优化反应条件,强化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循环利用性,并降低技术成本。展望未来,研发新型光催化剂、技术集成应用和智能化控制等将成为光催化氧化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该研究既为光催化氧化技术应用于水处理奠定理论基础,又为水体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水处理技术 催化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国营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20,共4页
概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反应及其用于降解苯酚的机理 ,介绍了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催化剂及其固定、光催化反应装置、光的辐射时间和强度、苯酚初始浓度和溶液 p H值 ,也介绍了提高光催化反应速率的方法——贵金属的... 概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反应及其用于降解苯酚的机理 ,介绍了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催化剂及其固定、光催化反应装置、光的辐射时间和强度、苯酚初始浓度和溶液 p H值 ,也介绍了提高光催化反应速率的方法——贵金属的沉积、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半导体的复合 ,并且指出了光催化氧化研究在催化剂效率、光源利用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设计集吸附、降解、分离于一体的复合型反应器 ,及开发太阳能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研究进展 苯酚 降解机理 光催化氧化反应 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华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45-48,共4页
高级氧化法(AOPs)中的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以其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复杂有机污染物的显著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介绍了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优点、常见的类型及研究现状,并对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与均相光催化氧化法进行了简单的... 高级氧化法(AOPs)中的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以其在处理工业废水中复杂有机污染物的显著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介绍了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优点、常见的类型及研究现状,并对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法与均相光催化氧化法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非均相光催化氧化 均相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娄涛 陈文 +1 位作者 蒋明 彭放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60,共4页
用负载在玻璃纤维布上的锐钛型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对水中低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敌敌畏(DDVP)的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浸涂面密度和DDVP的降解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当TiO2浸涂面密度为17.5g/m2时,经210min催化反应,效果最好,其降... 用负载在玻璃纤维布上的锐钛型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对水中低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敌敌畏(DDVP)的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浸涂面密度和DDVP的降解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当TiO2浸涂面密度为17.5g/m2时,经210min催化反应,效果最好,其降解率达到85.22%,而通过在纳米TiO2/UV系统中投加氧化剂H2O29mol/L和O32.52g/L,在60min内DDVP降解率分别达到73%和67%,比不投加氧化剂时的DDVP降解率有显著提高。说明该方法对降解有机磷农药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光催化氧化 有机磷农药 降解率 光催化氧化降解 DDVP 玻璃纤维布 光催化 降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光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87
11
作者 杨建军 李东旭 +2 位作者 李庆霖 张治军 汪汉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8-281,共4页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 TPD) ,电子自旋共振( ESR)及自旋捕获-电子自旋共振 (ST-ESR)等物理方法对甲醛光催化氧化过程中 ,反应物的吸附状态、自由基中间物种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光催化氧化空气中微量甲醛的反应条件下 ,...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 TPD) ,电子自旋共振( ESR)及自旋捕获-电子自旋共振 (ST-ESR)等物理方法对甲醛光催化氧化过程中 ,反应物的吸附状态、自由基中间物种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光催化氧化空气中微量甲醛的反应条件下 ,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空气中的氧气被光生电子还原为· O- 2,微量水被空穴氧化为· OH.二者为甲醛的深度氧化提供了高活性的氧化剂 .甲醛是通过中间产物甲酸而氧化为终点产物二氧化碳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光催化氧化 程序升温脱附 电子自旋共振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催化剂光催化氧化五氯苯酚钠的效果 被引量:53
12
作者 席北斗 刘纯新 +3 位作者 孔欣 周岳溪 刘鸿亮 邱熔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以TiO2 为基本活性组分、空心玻璃珠为载体、硅酸钠为粘合剂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技术 .选取五氯苯酚钠 (PCP Na)为处理对象 ,结合对催化剂比表面和晶型结构的表征 ,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筛选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条件下 (二... 研究以TiO2 为基本活性组分、空心玻璃珠为载体、硅酸钠为粘合剂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技术 .选取五氯苯酚钠 (PCP Na)为处理对象 ,结合对催化剂比表面和晶型结构的表征 ,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筛选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条件下 (二氧化钛、空心玻璃珠、4 0 %硅酸钠溶液重量比为 4∶2 0∶2 ,650℃下烧 3h)所制备的C3型催化剂不仅光催化活性高 ,且负载牢固 ,易与水分离 .对初始CODCr=4 0 0mg·L- 1,PCP Na =1 0mg·L- 1的反应液 ,在光照强度为 30kW·m- 2 下 2hCODCr去除率大于 65% ,PCP Na去除率大于 92 % .试验进一步探讨C3型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液初始浓度、供氧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氧化 负载型催化 投加量 初始浓度 供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与生物氧化组合技术对染料化合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76
13
作者 王怡中 陈梅雪 +1 位作者 胡春 王菊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2-775,共4页
将多相光催化氧化法与生物氧化法相结合 ,探讨两种组合技术对染料化合物的降解 .实验选用 1 0 0 ppm的甲基橙为典型实验溶液 ,适当配以一定浓度范围的生活污水 ,以保证生物菌种的生存条件 .实验结果证明先生物氧化、后光催化氧化是一种... 将多相光催化氧化法与生物氧化法相结合 ,探讨两种组合技术对染料化合物的降解 .实验选用 1 0 0 ppm的甲基橙为典型实验溶液 ,适当配以一定浓度范围的生活污水 ,以保证生物菌种的生存条件 .实验结果证明先生物氧化、后光催化氧化是一种比较好的组合方式 ,2 4h生物氧化 ,溶液COD去除达 69.68% ,色度去除达 2 2 .39% ,随后光催化氧化 1h ,COD去除达84 65% ,色度去除达 91 .31 % .由此说明 ,这种组合方式可以体现出两种反应的互补性 ,尤其对生化处理后的残留色度有明显的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化合物 光催化氧化 生物氧化 废水处理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染料吸附和光催化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50
14
作者 范山湖 孙振范 +1 位作者 邬泉周 李玉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甲基橙和酸性大红两种偶氮染料为模拟污染有机物,对它们的暗吸附和光催化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偶氮染料的吸附受溶液酸碱度影响很大,酸性(pH=3)条件下,两种染料吸附量都很大,酸性大红吸附量更大;近中性(pH≈6)时两种染... 以甲基橙和酸性大红两种偶氮染料为模拟污染有机物,对它们的暗吸附和光催化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偶氮染料的吸附受溶液酸碱度影响很大,酸性(pH=3)条件下,两种染料吸附量都很大,酸性大红吸附量更大;近中性(pH≈6)时两种染料的吸附显著减少;碱性(pH=9)条件下两种染料不发生吸附.光催化反应结果显示,碱性条件或酸性条件下两种染料降解速度都很快.说明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光催化反应按不同机理进行.酸性条件下,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在碱性介质中,光催化氧化在溶液中进行.提出了一个碱性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经过进一步简化,可以得到表观一级方程,形式上和准一级L-H方程十分相似,但其含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偶氮染料 吸附 动力学 有机污染物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基固体超强酸的结构及其光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61
15
作者 付贤智 丁正新 +1 位作者 苏文悦 李旦振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1-324,共4页
采用 溶 胶凝 胶 法 制 备 了 多 孔 性 、大 比 表 面 积 的 S O2 -4 / Ti O2 固 体 超 强 酸 催 化 剂, 运 用 X R D , B E T 比表面 积测定 , X P S 和 U V Vis 反 射光 谱等 技 术对 该 催化 剂 的... 采用 溶 胶凝 胶 法 制 备 了 多 孔 性 、大 比 表 面 积 的 S O2 -4 / Ti O2 固 体 超 强 酸 催 化 剂, 运 用 X R D , B E T 比表面 积测定 , X P S 和 U V Vis 反 射光 谱等 技 术对 该 催化 剂 的结 构、表 面状 态 以 及半导体特 性进行了 表征,并 通过 C H3 Br , C6 H6 和 C2 H4 等典型有 机物的 气相光催 化氧 化反 应,考 察了 S O2 -4 / Ti O2 催化剂 的光 催 化 反 应 性 能. 结 果 表 明, S O2 -4 / Ti O2 催 化 剂 具 有 较 高 的 结 构 稳 定 性, Ti O2 的超强 酸化有效 地抑制 了晶相转 变、晶粒 度增加和 比表 面积 下降. 与 Ti O2 相 比, S O2 -4 / Ti O2的吸收 边蓝移 及禁带宽 度增加, 产生了较 大的氧 化还原势 ,导致光 催化效率 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硫酸 固体超强酸 光催化氧化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超微粒子光催化氧化SO_2的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井立强 孙晓君 +2 位作者 徐自力 蔡伟民 杜尧国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利用ZnO光催化技术对SO2 氧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 ,ZnO超微粒子光催化SO2 氧化的转化率较高 ,32 0℃下焙烧的ZnO超微粒子上SO2 氧化的转化率高达 99% .考察了氧和水蒸气分压等因素对SO2 氧化反应的影响 .用化学... 利用ZnO光催化技术对SO2 氧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 ,ZnO超微粒子光催化SO2 氧化的转化率较高 ,32 0℃下焙烧的ZnO超微粒子上SO2 氧化的转化率高达 99% .考察了氧和水蒸气分压等因素对SO2 氧化反应的影响 .用化学法对气态和凝聚态产物SO3 进行了定性分析 ,并对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超微粒子 氧化 光催化氧化 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 大气污染物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光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艾仕云 李嘉庆 +3 位作者 杨娅 柴怡浩 孙郑冬 金利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3-826,共4页
基于 KMn O4 能获得光生电子从而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能力的原理 ,建立了一种用纳米 Zn O-KMn O4 协同体系光催化测定化学需氧量 ( COD)的新方法 ,探讨了催化氧化测定 COD的机理 ,考察了测定COD的最佳反应条件 .COD值浓度在 1 .5~ 1 0... 基于 KMn O4 能获得光生电子从而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能力的原理 ,建立了一种用纳米 Zn O-KMn O4 协同体系光催化测定化学需氧量 ( COD)的新方法 ,探讨了催化氧化测定 COD的机理 ,考察了测定COD的最佳反应条件 .COD值浓度在 1 .5~ 1 0 mg/L范围内与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0 .5 mg/L.用本方法测定实际水样 ,结果和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法 ( CODMn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体系 化学需氧量 纳米氧化 高锰酸盐 测定方法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iO_2用于NO_2^-光催化氧化的研究 被引量:92
18
作者 高远 徐安武 +1 位作者 祝静艳 刘汉钦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稀土盐和钛酸丁酯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光催化剂RE/TiO2 (RE =La ,Ce ,Er,Pr,Gd ,Nd ,Sm) ,并用XRD ,DRS和IR等手段对RE/TiO2 进行了表征 ;以NO-2 为目标降解物 ,考察了其光催化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 ,适量RE的掺入 ... 以稀土盐和钛酸丁酯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光催化剂RE/TiO2 (RE =La ,Ce ,Er,Pr,Gd ,Nd ,Sm) ,并用XRD ,DRS和IR等手段对RE/TiO2 进行了表征 ;以NO-2 为目标降解物 ,考察了其光催化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 ,适量RE的掺入 ,可有效扩展TiO2 的光谱响应范围 ,有利于NO-2 的吸附 ,使光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掺杂Gd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掺杂量是影响光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最佳掺杂量为w(RE)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稀土元素 掺杂 溶胶-凝胶法 亚硝酸根 光催化氧化 光催化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SO_4^(2-)_/TiO_2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李旦振 郑宜 +1 位作者 傅贤智 刘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2,共3页
采用微波法、混合加热法和常规加热法制备 SO_4^(2-)/TiO_2催化剂 ,运用 XRD、 BET、 DRS及 LRS光谱测定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以光催化降解 C2H4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研究... 采用微波法、混合加热法和常规加热法制备 SO_4^(2-)/TiO_2催化剂 ,运用 XRD、 BET、 DRS及 LRS光谱测定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以光催化降解 C2H4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微波法制备的 SO_4^(2-)/TiO_2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对乙烯转化率为 80% ,而混合加热法和常规加热法制备的样品乙烯转化率分别为 58%和 41% .微波辐射制备的催化剂锐钛矿相含量高、比表面积大 ,光吸收阈值增大;并且拉曼散射光谱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有助于增加光致电子的跃迁几率 ,提高多相光催化过程的本征量子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 光催化氧化 微波法 催化性能 硫酸 固体超强酸催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水溶液 被引量:48
20
作者 祝万鹏 王利 +1 位作者 杨志华 余刚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10,共4页
为了去除水中难氧化的有害染料中间体H酸,研究以TIO2、ZnO、CdS和Fe2O3为催化剂,采用低压汞灯为光源,对H酸水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TiO2和CdS的催化效果最好.采用TiO2作催化剂,光催化氧... 为了去除水中难氧化的有害染料中间体H酸,研究以TIO2、ZnO、CdS和Fe2O3为催化剂,采用低压汞灯为光源,对H酸水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TiO2和CdS的催化效果最好.采用TiO2作催化剂,光催化氧化5h后,H酸分解率可达90%,反应速率遵从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K=12.3L/mmol,k=25.2×10-6mol/h.溶液中投加10mg/L的Fe3+或Ag+,可使反应时间缩短2—3h.研究探讨了pH、TiO2投加量和H酸浓度对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光催化氧化 H酸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