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告子:首言“食色性也”的先秦思想家 |
王福湘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
|
借鉴先秦思想创新国际关系理论 |
阎学通
|
《国际政治科学》
|
2009 |
22
|
|
3
|
新出土文献与思想史的改写--兼论日本的先秦思想史研究 |
浅野裕一
柳悦(译)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4
|
四时与阴阳五行——先秦思想史的另一条线索 |
武占江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5
|
|
5
|
个体性:先秦思想界对“德”之诠释 |
李晓英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6
|
对两种思想史研究的考察——史华慈与葛瑞汉先秦思想史研究比较 |
刘玉宇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7
|
先秦思想总结视域下的周公形象——论《吕氏春秋》对周公的评论 |
杨兆贵
曹娜
|
《天中学刊》
|
2019 |
2
|
|
8
|
《鹖冠子》的思想结构及其政治主张——先秦思想史系列研究之一 |
祁志祥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9
|
先秦思想家生态伦理及可持续发展思想述评 |
钱伟
|
《中国西部科技》
|
2011 |
1
|
|
10
|
论先秦思想文化的发生背景 |
杨建华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5 |
0 |
|
11
|
先秦思想家的人格理论 |
余达淮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2
|
刘宝才教授的先秦思想文化研究 |
韩星
|
《唐都学刊》
|
2022 |
0 |
|
13
|
关于先秦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刘宝才
|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4
|
先秦思想史上的阴阳五行学说 |
刘宝才
|
《人文杂志》
|
1986 |
3
|
|
15
|
托尔斯泰与中国先秦思想家 |
许海燕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6
|
先秦思想家的防微杜渐法及其现代价值 |
彭鹏
崔华前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7
|
先秦思想家与大海想象 |
刘广锋
徐鑫鑫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8 |
0 |
|
18
|
“重写中国思想史高端论坛暨《先秦思想史》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
王赟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9
|
试论我国先秦思想家的政治思维方式 |
李晓榕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20
|
先秦思想、文化与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兼谈中西艺术的区别 |
陈国平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