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塔河奥陶系岩溶古暗河充填特征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慧涛
王金柱
杨敏
杨德彬
汪彦
鲍典
徐珊
-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基地管理中心
-
出处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1期4-10,I0001,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3)
中国石化重大专项(ZDP17001)。
-
文摘
塔河油田岩溶古暗河系统形成于古风化壳的内幕,受古潜水面控制,是潜流带形成演化的结果。岩溶古暗河的结构类型呈多样性,几何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在后续海侵掩覆和埋藏下,容易被晚期沉积物填实,或陆续发生塌陷,很少能完整保存下来。充填物类型和结构不清楚等问题的存在,造成古暗河的储集体分布特征认识不清,一直制约着古暗河油藏的开发。在岩心、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和钻录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奥陶系洞穴充填物可以分为4种充填相:搬运型岩相、垮塌型岩相、化学充填相及渗流充填相四种充填相。在单井充填相识别的基础上,共识别出顶部未充填型、多期方解石充填型和多期砂泥质充填型等3种纵向充填结构,指出响应的潜力储层段,为后续的精细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
关键词
充填物类型
充填结构
古暗河
塔河油田
-
Keywords
Filling type
Filling structure
Karst Ancient River
Tahe Oilfield
-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塔河油田岩溶型碳酸盐岩缝洞单元综合评价
被引量:28
- 2
-
-
作者
金强
田飞
张宏方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9,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缝洞单元形成机制及模式研究"(2011CB201001)
中国石化科技部项目"塔河油田缝洞成因机制与结构模式研究"(P11090)资助
-
文摘
岩溶型碳酸盐岩缝洞储集空间非常复杂,如何识别和评价相互连通具有一个油藏特征的缝洞单元,是该类油藏基础性储层地质工作的难题。通过岩溶地质分带、不同岩溶带缝洞成因结构和岩溶缝洞充填物成因规律研究,提出了四步法识别缝洞单元的方法,即确定缝洞成因结构及缝洞单元边界、查明缝洞充填物类型和分布、静态分析缝洞充填物和洞缘储集物性、动态分析缝洞单元内井间连通性。这个四步法识别缝洞单元本身就是对其进行的综合评价,然后还要对缝洞单元进行产油潜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对塔河油田主体区若干缝洞单元的应用,取得了重新认识缝洞形成和充填过程、动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果。
-
关键词
缝洞成因结构
缝洞连通性
充填物成因类型
储集性能
岩溶储层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
Keywords
genetic construction of fracture-cave
connectivity of fracture-cave
genetic type of fillings in the caves
reservoir performance
karstified reservoir rock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