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渗流耦合三轴渗透试验系统研制及其在充填介质渗透特性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利平 柳尚 +6 位作者 李术才 石少帅 陈迪杨 周毅 林鹏 王健华 刘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53-3061,共9页
为研究充填介质在赋存条件下的渗透、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制,改进研制了大比尺三轴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系统,开发了三维应力-渗流耦合压力室,进行了完善的密封和加载系统设计。系统具备自动化轴压加载、围压渗压加载、涌水涌砂量采集和多... 为研究充填介质在赋存条件下的渗透、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机制,改进研制了大比尺三轴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系统,开发了三维应力-渗流耦合压力室,进行了完善的密封和加载系统设计。系统具备自动化轴压加载、围压渗压加载、涌水涌砂量采集和多元信息并行监测等功能,该套装置可针对大尺寸、不同规格岩溶管道和裂隙还原其在原始地应力状态下进行渗透性及相关力学试验研究。围压、渗压值可分别加到2 MPa和5 MPa,轴向荷载最大可加到300 kN。光纤技术、电阻元件柔性防水技术和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水环境下试件内部渗压、应变的精确采集和分析。在试验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赋存环境下充填介质渗透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充填介质类型、渗流路径、管道断面形状及应力条件4种因素对渗透特性的影响及充填介质的响应特征,揭示了充填体稳定性和渗透性的变化规律。该装置解决了小水力梯度及赋存条件下的充填介质渗透特性和力学性质试验研究技术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岩溶管道 充填介质 渗流特性 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充填介质浮选柱中气含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欧乐明 张文才 +2 位作者 冯其明 王立军 李红强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69,共5页
气含率是柱浮选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整个柱浮选过程。采用液位上升法和电导法研究了表观气速(Jg)、表观液速(UL)、正辛醇浓度(C)和充填介质数(λ)对水平充填介质浮选柱的整体气含率、局部气含率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0 ... 气含率是柱浮选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整个柱浮选过程。采用液位上升法和电导法研究了表观气速(Jg)、表观液速(UL)、正辛醇浓度(C)和充填介质数(λ)对水平充填介质浮选柱的整体气含率、局部气含率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0 g/L,Jg从0.53 cm/s增加到2.65 cm/s时,气含率增加4倍;Jg=0.53 cm/s,C从0 g/L增加到0.1 g/L时,气含率增加7倍;Jg=2.65 cm/s,充填介质数从0增加到5时,浮选柱整体气含率增加59.4%;充填介质可以减小气泡的紊动强度,使气含率沿径向和轴向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水平充填介质 气含率 表观气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柱试验中充填介质对纵向弥散系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石健 张彦 +2 位作者 邹开云 杨存满 高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1期9011-9013,共3页
通过室内一维土柱淋滤试验,选择NaCl为示踪剂,研究示踪剂在不同介质中的穿透行为,探讨不同介质由于自身特性对纵向弥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的增多会引起弥散系数的降低,由细砂的2×10-3cm2/s降低到掺土样品的3×10-4... 通过室内一维土柱淋滤试验,选择NaCl为示踪剂,研究示踪剂在不同介质中的穿透行为,探讨不同介质由于自身特性对纵向弥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的增多会引起弥散系数的降低,由细砂的2×10-3cm2/s降低到掺土样品的3×10-4~4×10-4cm2/s左右,且弥散系数会随着容重的减小而减小,由1.25×10-2cm2/s减小为3.87×10-4cm2/s。另外,有机质含量也会影响柱内有机污染物的弥散,表现为有机质含量高的柱内弥散稍大于有机质含量低时柱内的弥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柱 充填介质 污染物 纵向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与沟槽充填介质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修文 朱瑞赓 程康 《爆破》 CSCD 2002年第3期4-7,共4页
以弹性波理论和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几何衰减规律为基础 ,借助节理刚度法和解析法 ,从理论上证实了沟槽填充介质的隔震效应。
关键词 P波 沟槽充填介质 减震机理 波阻抗 爆破工程 弹性波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介质对柱选铝土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煜腾 欧乐明 +1 位作者 张鹏羽 朱仔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2,36,共5页
以河南某铝硅比为1.92的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利用添加自主设计的"十字型"充填介质的实验室型逆流浮选柱,考察了不同规格充填介质对铝土矿浮选精矿指标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并且探究了浮选过程中充填介质对矿物颗粒在浮选柱内部轴... 以河南某铝硅比为1.92的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利用添加自主设计的"十字型"充填介质的实验室型逆流浮选柱,考察了不同规格充填介质对铝土矿浮选精矿指标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并且探究了浮选过程中充填介质对矿物颗粒在浮选柱内部轴向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传统逆流浮选柱内部添加"十字型"充填介质,使柱内流态向"柱塞流"发展,强化浮选柱轴向粒度分布差异性,有利于10~38μm微细粒级矿物回收,提高铝土矿浮选指标。充填介质高度60 mm时浮选柱浮选效果较为优异,经过一段开路浮选作业,可获得Al_2O_3品位59.29%、铝硅比11.83的铝土矿精矿,较无充填条件下铝硅比提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浮选柱 充填介质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频标部分充填介质微波腔模式分裂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昱 吕善伟 冯克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9-1202,1283,共5页
给出圆柱形谐振腔在部分充填圆环形介质时模式的解析分析方法,并根据介质接触面上所满足的导纳匹配条件,推导出微波腔中TE011模和TM111模的本征方程,由于介质的存在导致两个方程不同,使均匀腔中原本为简并模的TE011、TM111模谐振频率发... 给出圆柱形谐振腔在部分充填圆环形介质时模式的解析分析方法,并根据介质接触面上所满足的导纳匹配条件,推导出微波腔中TE011模和TM111模的本征方程,由于介质的存在导致两个方程不同,使均匀腔中原本为简并模的TE011、TM111模谐振频率发生差异,即出现了模式分裂现象;并采用数值算法分别计算了不同介电常数、不同位置、不同厚度的圆环介质对于TE011模、TM111模谐振频率及两模式分裂程度的影响,得到有益的结论,对消除微波腔中简并模式的干扰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解决了氢原子频标小型微波腔设计中TM111模模式抑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 圆柱形微波腔 TE011模 TM111模 模式分裂 氢原子频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介质浮选柱分选重矿物的可行性及原理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新路 《有色矿山》 1991年第4期52-53,64,共3页
本文利用斜面流理论分析了矿物粒子的运动及富集情况,对充填介质浮选柱在细粒重矿物分选的可行性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其操作因素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重矿物 分选 浮选机 充填介质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宏建 牟超 武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是研究充填采场应力分布与充填体揭露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数据。通过室内直剪试验与RFPA^(3D)数值模拟试验联合手段,对3种灰砂配比(1∶4、1∶8和1∶20)、4种接触面法向应力(50 k Pa、100 ... 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参数是研究充填采场应力分布与充填体揭露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数据。通过室内直剪试验与RFPA^(3D)数值模拟试验联合手段,对3种灰砂配比(1∶4、1∶8和1∶20)、4种接触面法向应力(50 k Pa、100 k Pa、150 k Pa和200 k Pa)的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充填体—围岩、充填体—矿体、胶结充填体—非胶结充填体)的剪切力学特性与声发射特征、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灰砂配比降低,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峰值剪切强度减少,破坏模式由脆性变为延性,破坏形态由颗粒粘连、块状粘连到凸起体尖端被剪断。灰砂配比1∶4组合体发生破坏时剪切应力垂直下降,振铃计数率突然骤增,其他阶段振铃计数率相对较小。灰砂配比1∶8和1∶20组合体从裂隙压密到破坏阶段,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密集,剪切过程中有明显剪胀变形;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峰值剪切强度随法向应力、灰砂配比降低而减少。胶结充填体—围岩接触面峰值剪切强度略小于胶结充填体—矿体强度,胶结—非胶结充填体组合体峰值强度远小于胶结充填体—矿岩组合体,接近非胶结充填体自身强度;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接触面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灰砂配比降低而减少。充填体—围岩与充填体—矿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接近,胶结—非胶结充填体组合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参数远小于胶结充填体—矿岩组合体。研究结果拓展了充填体—边界介质组合体剪切力学特性获取方法,为充填采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 体—边界介质组合体 非线性接触面 剪切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介质在矿物浮选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翟爱峰 刘炯天 +1 位作者 张敏 李振 《矿山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87-90,共4页
随着矿物浮选技术的发展,充填介质已成为提高浮选柱分选效率和降低浮选柱高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填料充填与筛板充填是浮选柱常用的两种充填方式,指出两种充填介质在工业应用中的特点,分析了筛板充填对浮选环境的改变以及对浮选结果的... 随着矿物浮选技术的发展,充填介质已成为提高浮选柱分选效率和降低浮选柱高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填料充填与筛板充填是浮选柱常用的两种充填方式,指出两种充填介质在工业应用中的特点,分析了筛板充填对浮选环境的改变以及对浮选结果的影响。从通量出发,对浮选柱充填方式进行优化,提出了在浮选柱浮选段进行蜂窝管和筛板两种介质的高效混合充填。该混合充填介质的提出,既延伸了化工充填介质的内涵,又创新了浮选柱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介质 筛板 浮选柱
原文传递
基于渗流-侵蚀理论的岩溶充填介质注浆加固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奇 陈卫忠 +2 位作者 袁敬强 王亚雄 万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2-580,共9页
岩溶充填介质渗透失稳是地下工程突水涌泥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其注浆加固效果的科学评价是保证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自主研发的大型三轴渗流-注浆多功能试验平台,围绕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关键因素:介质初始孔隙度与注浆压... 岩溶充填介质渗透失稳是地下工程突水涌泥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对其注浆加固效果的科学评价是保证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自主研发的大型三轴渗流-注浆多功能试验平台,围绕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关键因素:介质初始孔隙度与注浆压力,分别对注浆前、后充填介质开展变质量渗流试验,通过监测渗流演化过程中介质孔隙度、涌水速率的变化,系统分析注浆前、后充填介质渗透系数的降幅、各渗流阶段的演化特征以及流态转换临界时间点的延迟幅度,对不同充填状态的充填介质在特定注浆参数下的加固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试验发现:注浆提高了溶腔充填介质的抗渗流稳定性,延缓了孔隙度的快速演化,推迟了"突水"爆发阶段的出现时间,更系统地证实了渗流失稳"三阶段"演化模型的合理性;基于该试验结果建立的渗流转换临界点Ⅰ,Ⅱ的延迟时间与注浆压力、试样初始孔隙度的回归方程,不仅定量描述了注浆对各渗流演化阶段的影响,而且为岩溶隧道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提供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岩溶隧道 突水涌泥 充填介质 渗流失稳 注浆加固
原文传递
引流介质充填强化旋流-静态浮选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敏 沈家华 刘东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
介质充填可有效改善浮选环境.传统筛板仅是部分抑制旋流,填料充填易堵塞且严重影响浮选处理量,结合筛板与填料优势,提出引流介质充填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以解决强旋流与静态浮选之间的矛盾.引流介质充填在旋流分选和柱浮选之间,在稳定... 介质充填可有效改善浮选环境.传统筛板仅是部分抑制旋流,填料充填易堵塞且严重影响浮选处理量,结合筛板与填料优势,提出引流介质充填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以解决强旋流与静态浮选之间的矛盾.引流介质充填在旋流分选和柱浮选之间,在稳定静态环境情况下,又引导上移涡旋(负效应)成为平稳上升流并促使易浮矿物泡沫快速上浮(正效应),使精选泡沫层更厚、更稳定.结果表明,在原矿品位基本相同情况下,引流介质混合充填比筛板充填可以使精矿品位平均提高了1.88%,回收率提高了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矿物分选 引流介质 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超长水平裸眼井充填防砂工艺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谭家文 王海彪 +2 位作者 李明峰 马宇奔 包成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8期49-52,共4页
海上油田受平台布置及空间的限制,水平井开发越发受到重视,其中超长水平裸眼井(水平长度≥800.0 m)由于其储层利用率高、泄流面积大、单井投入产出比高等优点,成为海上油田高效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对于有防砂完井需求的井次,由于... 海上油田受平台布置及空间的限制,水平井开发越发受到重视,其中超长水平裸眼井(水平长度≥800.0 m)由于其储层利用率高、泄流面积大、单井投入产出比高等优点,成为海上油田高效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对于有防砂完井需求的井次,由于水平段长砾石充填往往面临井壁易垮塌、漏失风险大、易起砂桥等风险,充填防砂效果难以保证。本文以南海西部D油田充填防砂为例,开展地层漏失、充填介质、施工摩阻等因素对砾石充填防砂的影响,同步对充填介质及关键工艺进行优化、改进。优化后的工艺降低超长水平裸眼井作业施工风险,矿场试验平均充填效率超107.0%,防砂效果可靠,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水平井 裸眼 充填介质 防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球磨机介质充填率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灿军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
介绍振动球磨机介质面充填率的计算方法,提出在计算介质面充填率困难的情况下根据介质球的质量计算介质充填率的方法,由此建立振动球磨机内介质球的排列模型,从而推导出根据介质球的质量计算介质充填率的计算式。
关键词 振动球磨机 介质 介质容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浮选柱和外部发泡器的发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化军 张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6,共3页
分析了充填浮选柱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从充填介质材料、充填结构和充填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得到试验的验证,并设计了一种融压力溶解和机械诱导原理为一体的新型外部发泡系统。
关键词 充填介质 浮选柱 外部发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半自磨机介质充填率人工测量精度研究
15
作者 史福潮 赵丽红 《中国钼业》 2021年第4期26-29,共4页
介质充填率是指导半自磨机运行的关键参数,因此精确的测量介质充填率十分关键。本文对人工检测大型半自磨机介质充填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实际测量操作过程中易产生误差的筒体半径、入料中心筒底部至介质水平面距离、介质水... 介质充填率是指导半自磨机运行的关键参数,因此精确的测量介质充填率十分关键。本文对人工检测大型半自磨机介质充填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实际测量操作过程中易产生误差的筒体半径、入料中心筒底部至介质水平面距离、介质水平面的断面弦长和测量点代表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测算各种误差对介质充填率测量的影响,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磨机 介质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充填岩体爆炸应力波传播规律模型试验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雪峰 赵孝学 +2 位作者 汪海波 马浪 王长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为研究节理厚度对爆炸应力波传播影响规律,以工程现场揭露的红黏土为充填介质,制作含节理爆破模型,开展不同厚度节理爆破模型试验,并对现场试验爆破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充填介质延长了爆炸应力波传播时间并吸收了部分应力波... 为研究节理厚度对爆炸应力波传播影响规律,以工程现场揭露的红黏土为充填介质,制作含节理爆破模型,开展不同厚度节理爆破模型试验,并对现场试验爆破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充填介质延长了爆炸应力波传播时间并吸收了部分应力波,应力波衰减速率为2. 225~4. 188 MPa/mm,滞后时间0. 1~0. 15μs/mm;节理对不同方向的应力波吸收程度不同,横向应力的衰减速率大于纵向应力的衰减速率,二者均随节理厚度的增加呈线性衰减。爆破参数优化应控制炮孔至节理面的距离、减小装药量,周边孔宜采用空气间隔分段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充填介质 爆炸应力波 模型试验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充填裂隙网络岩体的渗透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双 张斌 符文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165,173,共6页
为研究充填裂隙网络岩体的渗透特性,结合Navier-Stokes方程和Brinkman-extended Darcy方程,构建了部分充填条件下的单裂隙渗透模型,推导了单裂隙渗流场分布特征,给出单裂隙渗流量的解析解,无充填的情况下该解析解可简化为立方定理表达式... 为研究充填裂隙网络岩体的渗透特性,结合Navier-Stokes方程和Brinkman-extended Darcy方程,构建了部分充填条件下的单裂隙渗透模型,推导了单裂隙渗流场分布特征,给出单裂隙渗流量的解析解,无充填的情况下该解析解可简化为立方定理表达式;后基于裂隙网络渗流原理,构建含充填介质裂隙岩体渗流网络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算例探讨了充填介质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在相同裂隙宽度条件下,相比于立方定理,利用半充填裂隙岩体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渗流量减少约36.44%,充填介质对裂隙渗透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充填介质渗透率K减小、裂隙填充比β增大,裂隙渗流量逐渐减小。同时充填物的存在会导致充填裂隙的水力比降增加,进而渗流流速增大,局部发生冲刷侵蚀破坏的可能性提高,影响裂隙岩体的整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介质 NAVIER-STOKES方程 Brinkman-extended Darcy方程 裂隙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式静态浮选柱及其分选细粒煤的实践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祖昌 王永其 袁永健 《选煤技术》 CAS 1999年第2期11-14,共4页
介绍了充填式静态浮选柱的特点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充填式静态浮选柱与目前的浮选设备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分选效率高、操作容易并能直线放大等特点,适于细粒煤的分选。
关键词 充填介质 浮选柱 细粒煤 分选 选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石尾砂充填结构体应力分布与覆岩变形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其虎 贺耀华 +2 位作者 杨帆 伍蒙 姚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5,共8页
废石尾砂交替充填采场由废石和尾砂构成的充填结构体支撑采场顶板,其承载特性无法简单地由某一种材料的变形和强度参数描述,为了探究该充填结构体的应力分布与覆岩变形移动规律,利用大尺寸相似模拟装置对典型缓倾斜薄矿床废石尾砂交替... 废石尾砂交替充填采场由废石和尾砂构成的充填结构体支撑采场顶板,其承载特性无法简单地由某一种材料的变形和强度参数描述,为了探究该充填结构体的应力分布与覆岩变形移动规律,利用大尺寸相似模拟装置对典型缓倾斜薄矿床废石尾砂交替充填开采过程进行模拟,采集、处理并分析采场顶板应力、未采矿岩应力、地表沉降、充填体承载情况和安全系数等指标的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废石尾砂充填结构体的承载和稳定状态。结果表明:废石尾砂充填结构体中由废石充填体承载采区顶板施加的大部分荷载,而尾砂充填体未充分发挥其承载作用,充填效率不高;借鉴高应力巷道柔性支护有效调动围岩自承载能力的理念提出了基于柔性接顶的应力协调思路,即利用弹性模量低于废石充填体的柔性材料前期收缩变形释放顶板一部分压力,调动矿岩和尾砂充填体承载能力并对废石充填体进行卸压。该思路有助于改善废石尾砂充填结构体的不均匀承载状态,提高采场整体安全性和充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 介质交替 结构体 协同承载 应力不均匀分布 应力协调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研制出管外封隔器可固化聚合物充填材料
20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58,共1页
管外封隔器是筛管分段完井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充填式封隔器的充填介质一般是水或钻井液,但这两种充填介质不可固化,一旦胶筒老化破裂,充填介质就会泄漏导致封隔失效。为此,胜利油田研制出了可固化聚合物材料。管外封隔器胀封后,... 管外封隔器是筛管分段完井的重要工具,目前常用充填式封隔器的充填介质一般是水或钻井液,但这两种充填介质不可固化,一旦胶筒老化破裂,充填介质就会泄漏导致封隔失效。为此,胜利油田研制出了可固化聚合物材料。管外封隔器胀封后,充填该聚合物材料作为充填介质,该聚合物材料固化后,能支撑胶筒,起到长效封隔的作用,从而实现水平井筛管有效分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外封隔器 聚合物材料 材料 胜利油田 可固化 充填介质 水平井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