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分引流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邓新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5期4391-4392,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2006年1月—2007年6月采用传统方法防治的127例作为对照组,2007年6月—2009年1月采用切口置管负压吸引,皮下脂肪层不缝合,仅皮肤钉合器钉合皮肤或丝线单纯缝合皮肤,多头腹...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2006年1月—2007年6月采用传统方法防治的127例作为对照组,2007年6月—2009年1月采用切口置管负压吸引,皮下脂肪层不缝合,仅皮肤钉合器钉合皮肤或丝线单纯缝合皮肤,多头腹带加压包扎治疗的129例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切口脂肪液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充分切口引流能够显著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切口 脂肪组织 液化 充分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充分引流并用中药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分析
2
作者 李学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22期2984-2984,共1页
关键词 早期充分引流 中药 重症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引流加用5-Fu治疗坏死性胰腺炎17例报告
3
作者 张宏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34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充分引流加用5-Fu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采用多胶管低位引流加胆总管或胆囊造瘘手术和加用药物5-Fu治疗。结果治愈16例,死亡1例(5.88%),随访16例均无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充分引流并用5-Fu治疗坏死性胰腺炎在临... 目的探讨充分引流加用5-Fu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采用多胶管低位引流加胆总管或胆囊造瘘手术和加用药物5-Fu治疗。结果治愈16例,死亡1例(5.88%),随访16例均无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充分引流并用5-Fu治疗坏死性胰腺炎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胰腺炎 充分引流 5-F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肝脓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吕爱娟 孙立如 杨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肝脓肿(PLA)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化脓性肝脓肿患者6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抽吸排脓组(29例,行超声定位穿刺抽吸治疗)、置管排脓组(32例,行...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肝脓肿(PLA)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化脓性肝脓肿患者61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抽吸排脓组(29例,行超声定位穿刺抽吸治疗)、置管排脓组(32例,行超声定位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致病菌培养结果、疗效结果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置管排脓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ALP、CRP、WBC、NEUT%、TNF-α、IL-6、IL-8水平以及总有效率、手术时间、脓腔消失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抽吸排脓组(均P<0.05),而致病菌培养结果与抽吸排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感染较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以及脓腔直径为3~8 cm的PLA患者应用超声定位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进行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肝脓肿 超声定位 充分引流 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管引流配合卡铂、沙培林联合治疗大量恶性胸液53例
5
作者 黄耿雄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7期2295-2296,共2页
目的:探讨置管引流配合卡铂、沙培林联合胸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液的效果.方法:对 53例大量恶性胸液者,先放置静脉穿刺管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再联合向胸内注入卡铂和沙培林,每周 1次,共 2~ 3次. 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乳腺癌性胸液 8例,显效 5... 目的:探讨置管引流配合卡铂、沙培林联合胸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液的效果.方法:对 53例大量恶性胸液者,先放置静脉穿刺管充分引流胸腔积液,再联合向胸内注入卡铂和沙培林,每周 1次,共 2~ 3次. 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乳腺癌性胸液 8例,显效 5例,有效 3例;肺癌性胸液 45例,显效 15例,有效 26例,无效 4例.总有效率 92.45%( 49/53).结论:充分胸腔引流后,应用卡铂、沙培林联合胸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液,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恶性胸液 彻底充分胸腔引流 卡铂 沙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勇 吴巍 +6 位作者 王欢 徐勇 廖晖 方忠 方煌 熊伟 黄仕龙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隙感染行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病例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岁,病... 目的探讨后入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隙感染行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病例23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岁,病变节段L2/3 3例,L3/4 4例,L4/5 11例,L5/S1 5例。所有患者行后入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双侧放置引流管各1根,术后充分引流,引流量低于10 mL时拔除引流,行抗感染治疗,静脉抗生素3周,口服抗生素4~6周。结果所有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170±26.3)min,术中失血量150~450 mL,平均(320±68)mL。细菌培养结果提示12例患者为阴性,4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大肠埃希菌,2例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例为表皮葡萄球菌。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5~10 d,平均为(7±2.8) d。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22例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缓解明显,椎间隙植骨一期骨性融合,1例患者术后2个月病灶控制不理想经再次手术后完全恢复。所有患者术前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沉平均(59±25) mm/h,C反应蛋白平均(42±20)mg/L,末次随访时均降为正常范围。术前VAS评分平均(6.3±0.6)分,末次随访平均(1.1±0.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能有效治疗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隙非特异性感染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充分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合并复杂性肛瘘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贾建东 刘媛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通过个案介绍早期手术及中医内治、外治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局部处理达到痊愈。结论:早期探查,彻底清创,充分引流是治疗的根本,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通过个案介绍早期手术及中医内治、外治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局部处理达到痊愈。结论:早期探查,彻底清创,充分引流是治疗的根本,而早期中医辨证治疗及积极的全身治疗对疗效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外治法在后期治疗中更显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充分引流 辨证论治 中医外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治疗胸膜疾病中的应用
8
作者 汪平 皮启飞 +2 位作者 谢刚 陈亮 郑崇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8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胸膜疾病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在全身治疗的情况下,根据胸膜疾病的不同,局麻下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行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引流气体或液体,并从导管内注药治疗胸膜疾病。结果一次性中... 目的探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胸膜疾病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在全身治疗的情况下,根据胸膜疾病的不同,局麻下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行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引流气体或液体,并从导管内注药治疗胸膜疾病。结果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胸膜疾病38例。手术时间15~25min,平均20min,出血1~5ml,平均3ml。术后均能达到充分引流气体及液体的目的。无感染、脱管、胸水渗漏、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除4例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因原发疾病死亡外,8例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部分缓解,其余均痊愈。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能充分引流胸膜腔内气体或液体,减少手术创伤,并能完成导管内注药治疗胸膜疾病,便于操作,具有安全、操作简单、舒适耐受、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 胸膜疾病 充分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钱菊生 徐宗祥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1期573-573,共1页
目的探讨根据充分引流、肠道给养的原理使用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使用胃肠减压管、胸腔引流管保持患者瘘口的清洁,用空肠造瘘管为患者供给营养。结果在使用此方法治疗的36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中,有34例患者痊... 目的探讨根据充分引流、肠道给养的原理使用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使用胃肠减压管、胸腔引流管保持患者瘘口的清洁,用空肠造瘘管为患者供给营养。结果在使用此方法治疗的36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中,有34例患者痊愈。结论根据充分引流、肠道给养的原理使用三管法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方法简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术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分引流 肠道给养 食管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后高位胆管损伤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彭宇明 毛先海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458-458,459,共2页
高位胆管损伤是肝切除术过程中重大的并发症,治疗十分棘手,手术难度大。临床表现主要有胆漏、胆汁引流不畅、梗阻性黄疸等。胆管损伤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关系密切。肝切除术后胆管损伤以胆漏最为常见,如果胆汁不能充分引流,往往需要外科处... 高位胆管损伤是肝切除术过程中重大的并发症,治疗十分棘手,手术难度大。临床表现主要有胆漏、胆汁引流不畅、梗阻性黄疸等。胆管损伤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关系密切。肝切除术后胆管损伤以胆漏最为常见,如果胆汁不能充分引流,往往需要外科处理。而术前详细的影像学特别是胆道树的直接影像检查评估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治疗措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其中,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后 高位胆管损伤 手术方式 梗阻性黄疸 治疗措施 影像学 引流不畅 外科处理 手术难度 手术方案 临床表现 检查评估 胆汁 胆漏 胆管空肠 充分引流 吻合术 肝门部 并发症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常少飞 刘耀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21-21,共1页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39例临床资料治疗及总结经验。结果:高位肠瘘16例,低位肠瘘23例,其中18例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32例治愈,5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39例临床资料治疗及总结经验。结果:高位肠瘘16例,低位肠瘘23例,其中18例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32例治愈,5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保持引流通畅,充分引流,经过控制感染及肠内外营养支持、使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等措施,根据发现瘘的时间早晚、瘘的性质、患者身体状况、保守治疗效果而决定行确定性手术治疗,能提高肠瘘的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充分引流 营养支持 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肠瘘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治强 宋越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39例临床资料治疗及总结经验。结果高位肠瘘16例,低位肠瘘23例,其中18例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32例治愈,5例死亡,2例...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39例临床资料治疗及总结经验。结果高位肠瘘16例,低位肠瘘23例,其中18例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32例治愈,5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保持引流通畅,充分引流,经过控制感染及肠内外营养支持、使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等措施,根据发现瘘的时间早晚、瘘的性质、患者身体状况、保守治疗效果而决定行确定性手术治疗,能提高肠瘘的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充分引流 营养支持 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重症胰腺炎3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顺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8期56-57,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胰腺坏死病灶清除及胰床与腹腔多管引流术,术中反复冲洗,术后经双腹管用灭滴灵、庆大霉素液冲洗.围术期除常规综合治疗外,使用大剂量的山莨菪碱(654-2)、地塞米松、甲氰咪胍药物,短... 目的 探讨重症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胰腺坏死病灶清除及胰床与腹腔多管引流术,术中反复冲洗,术后经双腹管用灭滴灵、庆大霉素液冲洗.围术期除常规综合治疗外,使用大剂量的山莨菪碱(654-2)、地塞米松、甲氰咪胍药物,短期使用生长抑素.结果 36例患者,28例抢救成功,治愈出院,死亡8例,治疗效果满意.随访2个月~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胰腺病灶清除,胰床及腹腔多管引流,术中、术后灌洗,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重症胰腺炎一经诊断确定,或有高度怀疑者,特别是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尽早手术,手术愈早,术后并发症愈少,患者恢复愈快,死亡率就越低.大剂量的654-2、地塞米松和甲氰咪胍,短期应用生长抑素对抢救重症胰腺炎有肯定的重要作用,有可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早期手术 充分引流 山莨菪碱 地塞米松 甲氰咪胍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靳朝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21期110-110,共1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9h,总治愈16倒,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结论: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9h,总治愈16倒,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早期术前诊断因难,尽早采取正确、恰当、简单的手术方式,实施手术,是十二指肠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损伤 手术方式 充分引流
原文传递
前庭大腺囊肿(脓肿)造口术的经验
15
作者 董卫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9期166-166,168,共2页
前庭大腺囊肿以往的药物治疗只能解决暂时问题,常规行手术治疗,采用纵行切口、甲硝唑冲洗脓腔、术后充分引流的治疗方法;与囊肿切除术相比,虽然造口术术后换药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但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操作简便、 花费少、术后恢复快,... 前庭大腺囊肿以往的药物治疗只能解决暂时问题,常规行手术治疗,采用纵行切口、甲硝唑冲洗脓腔、术后充分引流的治疗方法;与囊肿切除术相比,虽然造口术术后换药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但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操作简便、 花费少、术后恢复快,可以不住院,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并能保留腺体功能,手术仅是局部麻醉,不会损伤临近器官,如果脓液形成,也可以完全破坏前庭大腺腺体,预防复发;虽然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很多,但此法在临床仍然较常用,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痛苦。与挂线造口术相比,各有利弊,但挂线造口术繁琐,并未在临床推广应用,此法仍是临床较常用的方法,保留腺体功能,可避免外阴干涩不适,患者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大腺囊肿(脓肿) 纵形切口 充分引流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