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莫高窟元代第465窟壁画中托钵舞姿研究
1
作者
胡晓丽
杨富学
《西夏研究》
2025年第1期4-11,共8页
莫高窟第465窟壁画中绘制的舞姿,肢体造型和内容都非常独特,在以前敦煌壁画舞姿造型中不曾出现。通过对莫高窟第465窟神像体态与古印度《舞论》、印度湿婆雕塑以及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羌姆、蒙古族查玛舞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莫高窟第465窟...
莫高窟第465窟壁画中绘制的舞姿,肢体造型和内容都非常独特,在以前敦煌壁画舞姿造型中不曾出现。通过对莫高窟第465窟神像体态与古印度《舞论》、印度湿婆雕塑以及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羌姆、蒙古族查玛舞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莫高窟第465窟壁画中舞姿是元代蒙古族、汉族、西藏、印度文化艺术交流融合而产生,反映了元代宫廷乐舞的发展脉络。这些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影响到近当代蒙古族舞蹈艺术发展,如持钵舞和蒙古族顶碗舞的形成,都与元代寺庙乐舞查玛、宫廷乐舞十六天魔舞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465窟
元代宫廷乐舞
托钵舞姿
蒙古族顶碗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高窟元代第465窟壁画中托钵舞姿研究
1
作者
胡晓丽
杨富学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西夏研究》
2025年第1期4-1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元民族文化与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断代研究”(项目批准号:23AZS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莫高窟第465窟壁画中绘制的舞姿,肢体造型和内容都非常独特,在以前敦煌壁画舞姿造型中不曾出现。通过对莫高窟第465窟神像体态与古印度《舞论》、印度湿婆雕塑以及藏传佛教寺庙舞蹈羌姆、蒙古族查玛舞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莫高窟第465窟壁画中舞姿是元代蒙古族、汉族、西藏、印度文化艺术交流融合而产生,反映了元代宫廷乐舞的发展脉络。这些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影响到近当代蒙古族舞蹈艺术发展,如持钵舞和蒙古族顶碗舞的形成,都与元代寺庙乐舞查玛、宫廷乐舞十六天魔舞息息相关。
关键词
莫高窟第465窟
元代宫廷乐舞
托钵舞姿
蒙古族顶碗舞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709.2 [艺术—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莫高窟元代第465窟壁画中托钵舞姿研究
胡晓丽
杨富学
《西夏研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