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执行功能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跃兵 罗学荣 +2 位作者 刘霞 朱峰 陈雷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执行功能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位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执行功能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位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对114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mental disorders versionⅣ,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与76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执行功能评估,并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进行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位点分析。结果 ADHD组的WCST总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和持续性应答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完成分类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DHD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组之间WCST概念化水平百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A组高于G/A组和G/G组(P<0.05),G/A组也高于G/G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组间WSCT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与ADHD存在关联,但rs4680多态性可能与ADHD的某些执行功能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同伴交往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净雯 李新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722-1725,共4页
背景青少年问题行为包括攻击、违纪、物质滥用、注意力问题等,问题行为不但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还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以及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因此,探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极为重要。现有证据表明,青少... 背景青少年问题行为包括攻击、违纪、物质滥用、注意力问题等,问题行为不但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还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以及学校和社会的运行规则,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因此,探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极为重要。现有证据表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形成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的探讨不良同伴交往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4680位点多态性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1—2012年从北京市青少年双生子样本库每对双生子中随机抽取一人的数据,共抽取11~17岁青少年780名。分别采用《不良同伴交往问卷》和《Achenbach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测量青少年不良同伴交往和问题行为得分。从口腔上皮细胞提取DNA进行分型,获得COMT基因rs4680位点多态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青少年问题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COMT基因rs4680位点AA型、AG型、GG型青少年问题行为得分分别为(13.5±9.1)、(13.0±10.7)、(12.3±10.8)分,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5,P=0.57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不良同伴交往以及不良同伴交往×COMT基因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得分的影响有回归关系〔β=0.90,95%CI(0.47,1.18),P<0.001;β=1.08,95%CI(0.98,1.44),P<0.001;β=0.44,95%CI(0.08,0.75),P=0.014〕。GG型更容易受到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当同伴环境不佳时,问题行为得分增长更高。结论青少年问题行为同时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特定遗传倾向者更容易被不良同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行为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交互分析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鑫 李康智 秦群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80-582,605,共4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阿立哌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愿意充当精神疾病志愿者的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即聚合...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阿立哌唑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愿意充当精神疾病志愿者的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即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与即阳性、阴性症状评定表(PANSS)进行基因分型与精神症状评定,同时观察应用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阿立哌唑治疗后,患者PANSS评分明显降低(P<0.05)。3种基因型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并不关联于临床症状的改善,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及部分认知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158Met多态性 阿立哌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健康老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综合认知训练效果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威 吴文源 +4 位作者 禹顺英 汪栋祥 陈优 成燕 李春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索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社区健康老人综合认知训练效果的关系。方法对90名≥70岁的社区健康老人进行12周共24次的综合认知训练,干预前后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目的探索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社区健康老人综合认知训练效果的关系。方法对90名≥70岁的社区健康老人进行12周共24次的综合认知训练,干预前后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neuropsychological test battery for elderly,NTBE)评定认知功能,并通过TaqMan探针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检测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结果基线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met等位基因携带组(n=38)组和未携带组(n=52)之间NTBE各项分测验成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未携带met等位基因组NTBE 4项分测验成绩优于携带组(P<0.05);而与基线比较,未携带met等位基因组NTBE的成绩13项提高(P<0.05),1项下降(P<0.05);携带met等位基因组8项提高(P<0.05),3项下降(P<0.05)。结论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社区健康老人综合认知训练效果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甲基转移 多态性 老年人 认知功能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清玲 邵明 +1 位作者 李勇杰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3-115,共3页
为分析中国汉族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分析了 53名正常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 1 94 7位点的多态性 ;并对NIaⅢ内切酶酶切后有异常带出现的标本PCR产物直接进行... 为分析中国汉族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分析了 53名正常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 1 94 7位点的多态性 ;并对NIaⅢ内切酶酶切后有异常带出现的标本PCR产物直接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的A 1 94 7位点的频率为 0 .2 8;基因型G/G、G/A与A/A的频率分别为 0 .51 ,0 .4 2和 0 .0 7;并发现了C1 883/G和G1 966/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行为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华芳 朱砾 +3 位作者 马金云 张野 谢斌 顾牛范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6期15-17,64,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伴发的攻击行为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0-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组(有攻击行为)43例,疾病对照组41例。健康对照组15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KF...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伴发的攻击行为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0-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组(有攻击行为)43例,疾病对照组41例。健康对照组15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KFLP)技术分析COMT基岗多态性。结果:①研究组的COMT基因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与疾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等位基因A携带患者在疾病症状(敌对性、情感平淡)及认知功能方面存在差异。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其COMT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者不同。等位基因A携带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行为 儿茶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研究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抑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惠姿 马凌燕 冯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中国帕金森病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散发帕金森病患者268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分为抑郁组(n=116)和非抑郁组(n=152)。同时招募252例既往健康...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中国帕金森病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散发帕金森病患者268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分为抑郁组(n=116)和非抑郁组(n=152)。同时招募252例既往健康,无神经系统疾病,性别、年龄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留取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ELP)和限制性酶切,分析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结果抑郁组、非抑郁组、对照组在COMT基因Val158Met位点基因型(χ~2=0.78,P>0.05)、等位基因(χ~2=0.25,P>0.05)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并非中国帕金森病抑郁人群的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儿茶甲基转移 Val158Met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卫红 江开达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儿茶甲基转移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基因多态性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2q11 神经组织 COMT基因 前额叶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Ala22/72Ser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及初步功能学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彦 房岳 +1 位作者 许琪 沈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Ala22/72Ser与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SCZ)之间的关系。方法在506例SCZ患者中,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COMT基因Ala22/72Ser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Ala22/72Ser与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SCZ)之间的关系。方法在506例SCZ患者中,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COMT基因Ala22/72Ser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同时用Real-Time PCR测定COMT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在SCZ患者中,携带Ser等位基因和Ser/Ala基因型的患者的阳性症状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总分显著升高(P<0.01),而且COM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COMT基因的Ala22/72Ser多态性与SCZ患者的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且与COMT基因表达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甲基转移(COMT)基因 精神分裂症(SCZ)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朝盾 郑洪波 +4 位作者 黎娟花 何柱国 陆惠红 黄淑仪 韦红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患者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11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作研究,以114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COMT基因的...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抑郁症患者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11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作研究,以114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COMT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COMT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G和G/G)在抑郁症组的分布分别为2.7%、25.5%和71.8%,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3%、49.1%和45.6%,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MT基因的多态性与抑郁症之间有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多态现象 遗传 儿茶甲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早期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朝晖 刘浏 +1 位作者 谭关平 孙晓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相关性。方法搜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相关性。方法搜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67例自发性SAH急性期(〈3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SAH患者COM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运用TCD判定SAH患者早期CVS的严重程度;运用Hunt-Hess分级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运用头颅CT的Fisher分级评估出血量的多少。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COMT基因分型结果等临床资料与CVS的相关性。结果各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研究样本为遗传平衡群体。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VS发生率(51.7%)明显高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38.5%)。A/A基因型患者CVS发生率(66.7%)明显高于G/G(35.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等位基因、A/A基因型和Hunt-Hess分级3~5级与CVS具有相关性。调整临床相关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仍提示A等位基因、A/A基因型是SAH后早期CVS的危险因素。结论 COMTA等位基因、A/A基因型可能是SAH后早期CV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血管痉挛 儿茶甲基转移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数量性状
12
作者 郭伟云 李文强 +3 位作者 张海三 宋学勤 王聪睿 吕路线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61-562,共2页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酶,它通过催化儿茶酚胺第三位羟基上的甲基化而降解底物,是具有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元外多巴胺主要的降解酶,COMT缺乏的小鼠有特定区域(尤...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酶,它通过催化儿茶酚胺第三位羟基上的甲基化而降解底物,是具有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也是中枢神经元外多巴胺主要的降解酶,COMT缺乏的小鼠有特定区域(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存在多巴胺水平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数量性状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文铭 赵玉沛 +1 位作者 廖泉 张太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留取2009年1月至8月诊治的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提取标本的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留取2009年1月至8月诊治的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提取标本的总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COMT在结直肠癌肿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组织芯片检测COM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灰度测定比较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目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在mRNA水平上,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COMT基因表达水平的平均光密度值为53514±15513,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4529±169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可溶性COMT蛋白(S-COMT)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平均光密度值为54967±11919,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平均光密度值25962±6713(P〈0.05),而膜结合型COMT蛋白(MB—COMT)在两者的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芯片检测结果显示COMT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方面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结论C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提示该基因可能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组织芯片
原文传递
海洛因依赖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287 A/G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莉萍 李涛 +1 位作者 许珂 刘协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atechol- O- 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 - 2 87A/ 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技术 ,检测了 2 6 8例海洛因依赖者和 177名正常对照的COMT基因 - 2 87A/ G多态性。结果 海洛因依...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atechol- O- 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 - 2 87A/ 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技术 ,检测了 2 6 8例海洛因依赖者和 177名正常对照的COMT基因 - 2 87A/ G多态性。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 COMT基因 - 2 87A/ G多态的基因型 AA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7.41,P=0 .0 2 5 ) ,等位基因 A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5 .6 9,P=0 .0 17)。结论提示 COMT基因 - 2 87A/ G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287A/G多态性
原文传递
海洛因依赖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莉萍 李涛 刘协和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atechol O methyltransferase ,COMT)基因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3 13例海洛因依赖者和 2 14名正常对照COMT基因 10 8val/met和 90 0InsC/DelC两个多态性。结果 海...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atechol O methyltransferase ,COMT)基因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 3 13例海洛因依赖者和 2 14名正常对照COMT基因 10 8val/met和 90 0InsC/DelC两个多态性。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之间上述两个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OMT基因 10 8val/met和 90 0InsC/DelC两个多态性均与海洛因依赖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108val/met 多态性 900Ins C/Del C
原文传递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Val158Met基因多态性调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脑白质网络重组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甜 王剑 +1 位作者 张归玲 李葭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4期241-248,共8页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不仅前额叶-纹状体连接模式失常,还存在大尺度脑结构连接紊乱现象。多巴胺系统与ADHD儿童临床症状息息相关,在临床药物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儿茶酚胺...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不仅前额叶-纹状体连接模式失常,还存在大尺度脑结构连接紊乱现象。多巴胺系统与ADHD儿童临床症状息息相关,在临床药物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探讨多巴胺对ADHD儿童神经环路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40例ADHD儿童和40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扩散张量成像数据进行纤维束追踪,以自动解剖标记(automated anatomic labeling,AAL)模板90个脑区为节点、各脑区之间纤维束的数目为边构建白质网络。对被试进行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检测。进行图论分析计算网络拓扑属性指标,比较正常对照与ADHD儿童的脑网络属性的差异,并评估COMT基因多态性对网络属性改变的调控作用;采用基于网络的分析进一步比较大脑环路连接的改变;并进一步分析核心节点与非核心节点间连接的组间差异。结果只在携带Met等位基因的ADHD儿童组发现了白质网络重组现象,表现为该组被试明显增强的节点度、节点效率、额叶-纹状体连接环路、顶叶-扣带-运动皮层连接环路、非核心节点间连接强度。结论携带Met等位基因的ADHD儿童发生白质网络重组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介导执行功能的额叶-纹状体环路,更广泛涉及参与感知、运动、高级认知、注意力控制和处理的感觉运动网络、额叶、扣带回以及顶叶皮层。影像遗传学不仅突显了ADHD儿童大尺度网络重组现象,更对临床药物研究以及药物基因组学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多巴 图论分析 扩散张量成像 脑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愤怒情志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永 詹向红 +5 位作者 闫秀娟 李伟 侯俊林 闫国立 王友杰 杨丽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大学生愤怒情志特质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STAXI-2)特质怒得分,选择225例高特质怒受试者和221例低特质怒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应用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LDR... 目的:探讨正常大学生愤怒情志特质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STAXI-2)特质怒得分,选择225例高特质怒受试者和221例低特质怒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应用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LDR)测定研究对象COMT(V158M)G/A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结果:COMT基因V158M位点的3种基因型(A/A,A/G和G/G)在高、低特质怒组正常大学生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3种基因型受试者的愤怒表达及愤怒控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MT基因V158M位点的多态性与愤怒情志特质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怒特质 儿茶甲基转移 单核苷酸多态性 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协同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晓萍 徐涛 +3 位作者 张微微 谢惠君 李莉 郑惠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betahydroxylase,DBH)基因TaqⅠ多态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NlaⅢ多态相互作用对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 目的:探讨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betahydroxylase,DBH)基因TaqⅠ多态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NlaⅢ多态相互作用对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对长海医院及北京军区总医院2001-09/2003-12收治的135例帕金森病患者、138例健康对照个体中观察了DBH基因和COMT基因两种多态的分布,通过比值比分析各自及联合后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结果:DBH基因A2/A2基因型与帕金森病正相关(OR=2.094,95%CI:1.133~3.922),病因分数为0.522,A1/A2基因型与帕金森病存在负关联(OR=0.468,95%CI:0.241~0.893),预防分数为0.532;COMT多态本身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无关,但与DBH基因A1/A2基因型协同作用,G/G基因型使患帕金森病风险增加至5.6倍,病因分数达0.822,G/A基因型减少帕金森病风险(OR=0.227),预防分数为0.772。结论:DBH基因TaqⅠ及COMT基因NlaⅢ多态单独作用对帕金森病易患性的影响是微弱的,两者协同作用改变了研究群体的帕金森病易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Β羟化 儿茶0-甲基转移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琴 仇玉莹 +6 位作者 张晓斌 李申 刘莹 赵永萍 程世翔 张赛 李洁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eateehol一0-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Vall58Met(rs4680)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重性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之间的关联。方法以250例MDD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eateehol一0-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Vall58Met(rs4680)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重性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之间的关联。方法以250例MDD患者及300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研究对象的COMTVall58Me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并采用t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COMTVall58Me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68,12.611,P〈0.01),携带Met等位基因的人群患MDD的危险度是携带Val等位基因的1.725倍(OR=1.725,95%C/1.274~2.335)。结论COMTVall58Met基因多态性与MDD发病有关联,携带Met等位基因的人群患MDD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儿茶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修良昌 刘伟伟 +7 位作者 周善存 林美华 欧阳平 覃继恒 赵小蕾 孔丹莉 饶绍奇 丁元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关联性。方法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在595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725名健康对照(对照组)中对筛选的2个tagSNP(rs4646312、rs...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广东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关联性。方法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在595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725名健康对照(对照组)中对筛选的2个tagSNP(rs4646312、rs4680)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x2检验、togisf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SNP位点与T2DM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rs4646312的TT、CT、CC基因型频数分别为304(51.1%)、234(3913%)、57(8.6%),对照组分别为323(44.6%)、319(44.0%)、83(11.4%);病例组rs4680位点的GG、GA、AA基因型频数分别为311(52.4%)、236(39.8%)、46(7.8%),对照组分别为417(57.7%)、265(36.6%)、41(5.7%)。校正性别、BMI和TG等因素后,rs4646312在等位基因关联分析和基因型关联分析(隐性模型)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22,OR值(95%CI)分别为1.26(1.04~1.53)、1.35(1.05~1.74)],而rs468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关联分析P=0.099,显性模型下基因型关联分析P=0.081)。rs4680与BMI有关联。结论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rs4646312位点与T2DM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而rs4680与T2DM则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儿茶甲基转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