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病异治”理论浅谈儿童抽动症治疗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晨煜 倪青 +3 位作者 陈沥弘 刘进哲 黎玉琴 刘志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5期98-103,共6页
总结导师刘志伟副主任医师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经验。刘老师灵活采用多种辨证思路,从三焦、脏腑、病理产物(湿、痰、瘀)等多方面考虑,主张内外同调,内服中药的同时搭配中医特色疗法以进一步巩固疗效。导师从瘀论治本病独具特色,为本病... 总结导师刘志伟副主任医师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经验。刘老师灵活采用多种辨证思路,从三焦、脏腑、病理产物(湿、痰、瘀)等多方面考虑,主张内外同调,内服中药的同时搭配中医特色疗法以进一步巩固疗效。导师从瘀论治本病独具特色,为本病的临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并附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病异治 儿童抽动症 诊疗经验 从瘀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麻止痉颗粒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刘国珍 廖金花 +2 位作者 邹淑芹 张瑜 段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芍麻止痉颗粒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医院儿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儿童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常规组患儿单纯予以氟哌啶醇片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芍麻止痉颗粒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医院儿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儿童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常规组患儿单纯予以氟哌啶醇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芍麻止痉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干预前后血清神经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00%,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干预3个月后,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明显升高,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特异性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alcoholase,NSE)、谷氨酸(glutamate,GLU)水平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患儿外周血中CD_(3)^(+)、CD_(4)^(+)以及CD_(4)^(+)/CD_(8)^(+)水平明显升高,而CD_(8)^(+)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分和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case-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BCL)评分相较于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口干、消化不良、头晕、乏力、皮疹等,常规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2.50%、1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儿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复发率(7.50%)相较于常规组(25.00%)明显降低(P<0.05)。结论芍麻止痉颗粒联合氟哌啶醇片能够提高儿童抽动症作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因子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麻止痉颗粒 儿童抽动症 神经因子 免疫功能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抽动症都需要药物治疗吗
3
作者 黄腾 郭丽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4期32-33,共2页
儿童抽动症是起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快速、重复的发声性抽动和收缩动作,常见于10岁以内的儿童。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短暂性抽动障碍患病率约为2.99%,其中男性约为1.09%,女性约为0.2... 儿童抽动症是起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快速、重复的发声性抽动和收缩动作,常见于10岁以内的儿童。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短暂性抽动障碍患病率约为2.99%,其中男性约为1.09%,女性约为0.25%,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且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男性发病率 神经发育障碍 儿童和青少年 发声性抽动 药物治疗 短暂性抽动障碍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抽动症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燕 邱秀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103-105,共3页
儿童抽动症(TS)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并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多种因素可诱发该病,例如神经生化水平失衡、免疫应答过度、遗传基因异常、心理压抑等内部因素,此外,环境压力等外部因素也可... 儿童抽动症(TS)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并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多种因素可诱发该病,例如神经生化水平失衡、免疫应答过度、遗传基因异常、心理压抑等内部因素,此外,环境压力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引起TS发病。针对不同的病因,近年来已发展出多样化的治疗方法。除传统的药物治疗外,免疫调节治疗、刺激疗法等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针对患儿的个体情况,心理行为疗法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精神障碍 病因 药物疗法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并举治疗儿童抽动症24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雪平 宋铁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针炙治疗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干预对儿童抽动症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艾华杰 杜延明 钱雪荣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儿童抽动症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儿童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研究组指导药物治疗,并给予综合家庭干预;对照组采用普通门诊,给于常规集体教育或个案指导,不作特殊的相关干预,治疗1 a末采用临床...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儿童抽动症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儿童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研究组指导药物治疗,并给予综合家庭干预;对照组采用普通门诊,给于常规集体教育或个案指导,不作特殊的相关干预,治疗1 a末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1 a末研究组痊愈率30.9%(68/21),总有效率97.1%(68/66);对照组痊愈率10.3%(68/7),总有效率73.5%(68/5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30.68,11.31,P<0.01)。结论综合家庭干预疗法,有利于减轻或缓解患儿的抽动症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家庭干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汤为主治疗儿童抽动症45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廖永州 赖东兰 陈晓刚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方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儿童抽动症患儿用天麻钩藤汤加减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结果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天麻钩藤汤平肝息风之功效,效助辅心理疗法对儿童抽动症有心身并治的...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方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儿童抽动症患儿用天麻钩藤汤加减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结果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天麻钩藤汤平肝息风之功效,效助辅心理疗法对儿童抽动症有心身并治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搐/中医药疗法儿童平熄内风剂/治疗应用 天麻钩藤饮/治疗应用 儿童抽动症 天麻钩藤汤 治疗 心理疗法 临床疗效 平肝息风 总有效率 心身并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静 李进华 +3 位作者 范松丽 尚煜 卢丽颖 崔炳元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9期659-660,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A62 0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A62 0脑电生物治疗仪对 10例符合ICD 10诊断标准的抽动症患儿进行平均 2 5次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 经过平均 2 5次的治疗 ,抽动症状明显减少 ,而且不易复... 目的 初步探讨A62 0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A62 0脑电生物治疗仪对 10例符合ICD 10诊断标准的抽动症患儿进行平均 2 5次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 经过平均 2 5次的治疗 ,抽动症状明显减少 ,而且不易复发。结论 A62 0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为治疗儿童抽动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临床疗效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昭定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季之颖 陈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3期278-278,共1页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中医药治疗 陈昭定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抽动症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振英 王艳红 杨建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感觉统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风安神汤治疗儿童抽动症4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旭腾 刘洪校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定风安神汤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儿童抽动症患者用自拟定风安神汤治疗。结果:痊愈40例(86.96%),好转6例(13.04%)。结论:定风安神汤治疗儿童抽动症有确切的疗效。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定风安神汤 中药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抽动症的健康教育和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妙盈 梁雪冰 邱旋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20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抽动症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护理,提高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交谈和填资料对65例抽动症患儿及其家属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与家属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和多方面的健康需求表现。通过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目的了解抽动症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护理,提高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交谈和填资料对65例抽动症患儿及其家属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与家属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和多方面的健康需求表现。通过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有效率达到100%。结论针对健康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纠正不良行为,增强了患儿和家属对治疗的信心,从而利于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长庚主任医师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步伟全 苏婕 +1 位作者 蒋长庚(指导) 阮为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24期88-90,123,共4页
蒋长庚主任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经验值得借鉴,文章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验案等方面,总结蒋主任在临床上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经验。蒋长庚主任认为儿童抽动症属中医肝风范畴,病位主要在肝,风动痰扰是该病病机关键,注重病因辨证和五脏... 蒋长庚主任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经验值得借鉴,文章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验案等方面,总结蒋主任在临床上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经验。蒋长庚主任认为儿童抽动症属中医肝风范畴,病位主要在肝,风动痰扰是该病病机关键,注重病因辨证和五脏辨证相结合,治疗上以搜风涤痰为大法,自拟搜风涤痰汤应用于临床,且重视心理疗法在该病治疗中的作用,取得显著临床疗效。蒋长庚主任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搜风涤痰法为治疗儿童抽动症的重要治疗大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抽动障碍 搜风涤痰汤 蒋长庚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抽动症与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3期298-299,30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症(TD)与患儿体内铜、锌、铁、钙、镁、铅6种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分析TD的危险因素,以期对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保定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96例抽动症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选...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症(TD)与患儿体内铜、锌、铁、钙、镁、铅6种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分析TD的危险因素,以期对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保定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96例抽动症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于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量两组儿童体内铜、锌、铁、钙、镁5种微量元素水平及铅水平。运用病例对照法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逐步分析TD与上述微量元素关系。结果 TD患儿体内的锌、铁水平均较正常儿童低(t值分别为7.711、2.691,均P<0.05),而铅水平明显比正常儿童高(t=3.596,P<0.05)。不同性别的TD患儿锌、铁、铅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11、0.891、0.896,均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可知,锌、铁、铅水平是T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012、2.947、5.834,均P<0.05)。微量元素铜、钙、镁在正常体检儿童体内的水平与TD患儿乙体内水平均无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894、1.605、0.121,均P>0.05)。结论 TD患儿体内锌、铁的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而铅的水平高于正常儿童,提示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失衡是抽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微量元素 水平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整脊法为主治疗儿童抽动症验案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叶树良 金昕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2期144-144,共1页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点,可兼有人格、行为、思维的障碍,其发病率较高为0.15%~1.1%^([1-2])。西医认为其发病机理可能与遗传缺陷和不良的环境因素所致神经精神发育异常^...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点,可兼有人格、行为、思维的障碍,其发病率较高为0.15%~1.1%^([1-2])。西医认为其发病机理可能与遗传缺陷和不良的环境因素所致神经精神发育异常^([3]),对于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氟哌啶醇、硫必利等多巴胺受体抑制药物,但其极易产生椎体外系反应,长期服用易引起迟发型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通督整脊法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先萍 邹慧祥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793-794,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BFB2000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为儿童抽动症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38例儿童抽动症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平均20次。结果31例临床症状缓解,4例疗效不佳。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 目的探讨采用BFB2000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为儿童抽动症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38例儿童抽动症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平均20次。结果31例临床症状缓解,4例疗效不佳。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生物反馈 儿童抽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治疗伴脑、心电图异常儿童抽动症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正华 梁彩玲 +1 位作者 姜书琴 杨艳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791-79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伴脑、心电图异常的抽动症儿童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接受治疗的90例儿童抽动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菖麻熄风片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仅接...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伴脑、心电图异常的抽动症儿童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12月接受治疗的90例儿童抽动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菖麻熄风片联合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氟哌啶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电图异常总数、重度、中度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伴脑电图异常儿童抽动症可获得显著效果,促进患儿脑电图正常,同时药物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麻熄风片 氟哌啶醇 儿童抽动症 脑电图异常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儿童抽动症49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6期695-696,共2页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耳穴贴压 放松训练 取穴 中医治疗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潜阳、熄风止搐法治疗儿童抽动症36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翠霞 张慧娟 徐涛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0期1790-1791,共2页
目的:观察滋阴潜阳、熄风止搐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硫必利口服,治疗组以滋阴潜阳、熄风止搐为治疗大法,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 目的:观察滋阴潜阳、熄风止搐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硫必利口服,治疗组以滋阴潜阳、熄风止搐为治疗大法,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5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潜阳、熄风止搐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滋阴潜阳 熄风止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针刺配合耳穴压豆对儿童抽动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志如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798-1799,共2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刺法结合耳穴压豆共同治疗儿童抽动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120例儿童抽动症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做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头皮针刺和耳穴压豆,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前后患儿... 目的:观察头皮针刺法结合耳穴压豆共同治疗儿童抽动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120例儿童抽动症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做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头皮针刺和耳穴压豆,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前后患儿抽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康复效果更优,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23.33%、78.33%;观察组抽动症情况改善幅度更高,分值降幅更大,P<0.05。结论:采用头皮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方法,儿童抽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较优,患儿康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头皮针刺 耳穴压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