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药学监护联盟分类系统在儿科用药相关问题中的探索和实践
1
作者 钱巧 张宁 +3 位作者 张凤怡 马红 丁玲 刘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13,共5页
目的:探索欧洲药学监护联盟(PCNE)分类系统在儿科用药相关问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专职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查房并进行医嘱审核,采用PCNE分类系统(9.1版)评... 目的:探索欧洲药学监护联盟(PCNE)分类系统在儿科用药相关问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专职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查房并进行医嘱审核,采用PCNE分类系统(9.1版)评估患儿出现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并对发生DRPs的类型、原因、干预方案、干预方案的接受程度及DRPs状态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84例患儿,其中专职临床药师发现304例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DRPs,总计336例。DRPs类型中与治疗有效性相关的问题175例(52.08%),与治疗安全性相关的问题117例(34.82%);药物剂量过低和药物疗程过长为DRPs发生的主要原因;实际干预292例,干预成功率为86.90%。结论:PCNE分类体系的引入能够提升临床药师发现和解决DRPs的能力,将PCNE分类系统作为契机,建立完善的药学监护系统,精确分析DRPs,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对儿童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药学监护联盟分类系统 儿科用药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对儿科用药的干预效果分析
2
作者 顾晓露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对儿科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儿3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对照组患儿仅开展常规用药相关的管理工作,观察组患儿选择以临床药师... 目的探讨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对儿科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儿3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对照组患儿仅开展常规用药相关的管理工作,观察组患儿选择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儿用法用量不适宜、药物选择不适宜、重复给药、超适应证用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用药时间、用药费用、联合用药种类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干预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的开展,能降低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还可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患儿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临床药师 不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与儿科用药:安全精准,守护健康
3
作者 杜姜 黎茸 肖伟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10期195-195,共1页
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药物作为妇产科与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正确、安全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药物的双刃剑特性使得人们在追求治疗效果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用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儿科临床 妇产科 精准性 用药的安全性 双刃剑 治疗效果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儿科用药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雪 张吉前 于娟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9期174-174,共1页
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直接关系到和公众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但药物是把双刃剑,因此一定要了解小儿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切实做到合理用药,避免对患儿健康造成影响。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儿科用药特点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要则及中药评价的特殊性 被引量:41
5
作者 孙祖越 周莉 韩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前新药研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技术评价的本质、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设计考虑、种属选择、年龄匹配、给药途径、给药持续时间和观察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目前新药研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技术评价的本质、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设计考虑、种属选择、年龄匹配、给药途径、给药持续时间和观察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中药新药儿科用药的安全性评价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儿童用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为制定我国相关指导原则积累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幼龄动物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发育毒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儿科用药战略简介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璐 曹立亚 张苏琳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为我国制订儿科用药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介绍英国药品及保健产品管理局制订的儿科用药战略,分析儿科用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我国应积极学习与借鉴,尽早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科用药战略。
关键词 英国 儿科用药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发育毒性研究指标设定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特别关注点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莉 孙祖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前新药开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经验,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生长发育、摄食量等一般评价指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行为学评估等特殊靶器官或系统评价指... 目前新药开发过程中,对新生和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结合作者实验室的经验,对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生长发育、摄食量等一般评价指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行为学评估等特殊靶器官或系统评价指标的设定等进行讨论,并针对中药安评的特别关注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儿童用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为制定我国相关的指导原则积累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幼龄动物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发育毒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注意与临床应用中的中药剂型浅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丽丽 韩新民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7-538,546,共3页
关键词 儿科用药 中药剂型 注射剂 口服液 冲剂 气雾剂 中药浴剂 中药茶剂 贴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文清 何熙 《儿科药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44-44,共1页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儿科用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小儿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之中,各个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因此。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9
10
作者 卢鸿飞 郭新华 冯叶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儿科用药 问题及对策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发育过程 儿科患者 功能发育 免疫系统 不良反应 临床儿科 临床工作 相应对策 酶系统 药剂学 用药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明华 王鼎盛 蔡鑫君 《海峡药学》 2009年第12期209-211,共3页
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比成人易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对儿童的影响和危害更为严重,因此儿童用药安全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工作。本文对目前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儿科合... 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比成人易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对儿童的影响和危害更为严重,因此儿童用药安全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工作。本文对目前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儿科合理用药的对策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常见问题以及如何合理用药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雪 张吉前 于娟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7期156-,共1页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必要手段之一,但如果应用不当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尤其是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小儿,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后果。所以小儿用药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儿科如何合理用药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常见问题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和欧盟儿科用药审评机构职责与作用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岩松 洪兰 叶桦 《中国药事》 CAS 2017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为提高我国儿科用药的审评质量和效率提供借鉴。方法:收集与整理美国、欧盟儿科用药审评、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作用,并加以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近两年,我国成立了与两个儿科用药相关的专家委员会,分别隶属于药品审评中心及国家卫生... 目的:为提高我国儿科用药的审评质量和效率提供借鉴。方法:收集与整理美国、欧盟儿科用药审评、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作用,并加以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近两年,我国成立了与两个儿科用药相关的专家委员会,分别隶属于药品审评中心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这两个专家委员会成员仍然都是儿科临床专家,相对于美国FDA和欧盟EMA,缺少了专门的药学、药理毒理、药物警戒、统计等方面的专家。目前,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并没有专门的儿科用药审评团队。建议我国借鉴美国与欧盟的经验,在药品审评中心内部成立专门的儿科用药审评部门。为各审评机构在技术审评过程中遇到的与儿科用药相关问题提供日常内部咨询;为审评中心制定与儿科用药相关的技术规范、指导原则等做全面的统筹规划;为企业进行儿科用药研发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审评机构 委员会 职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乙儿科用药思想与不合理用药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强星宇 王文静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5-1046,共2页
关键词 钱乙 儿科用药思想 不合理用药 中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儿科用药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聂星湖 许树梧 +1 位作者 许毅 成丹 《儿科药学》 1997年第1期42-47,共6页
社会的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小儿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药物在体内过程与成人不伺。如小儿体内酶系统不成熟.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灭活,使血药浓度增高;小儿细胞外液容积量大,药物消... 社会的进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小儿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药物在体内过程与成人不伺。如小儿体内酶系统不成熟.影响某些药物的代谢灭活,使血药浓度增高;小儿细胞外液容积量大,药物消除相对缓慢:小儿肾功能发育不全,许多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药物与血浆旦白结合能力较成人为弱.游离药物浓度较高等等。使用药特殊化、复杂化、从而要求在药物品种、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等方面作出更细致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常见 药物 儿科用药 细胞外 体内过程 血药浓度 增加 问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初探 被引量:16
16
作者 卢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年第4期29-31,44,共4页
儿童时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生理、生化功能以及肝、肾、内分泌系统发育还不甚完善.免疫机制亦不健全.在儿童时期药效学、药物动力学具有特殊性.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不能完全等同于成人。儿童时期对... 儿童时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生理、生化功能以及肝、肾、内分泌系统发育还不甚完善.免疫机制亦不健全.在儿童时期药效学、药物动力学具有特殊性.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不能完全等同于成人。儿童时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力比较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高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动力学 生长发育阶段 儿童时期 生化功能 免疫机制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法提高门诊药师对儿科用药的交待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立嵩 杨秀丽 +2 位作者 应茵 羊波 韩冰 《海峡药学》 2013年第6期296-296,共1页
目的采用PDCA循环法提高门诊窗口药师对儿科用药的交待率。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门诊窗口药师儿科用药交待率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在未交待的项目中,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分别下降了57.9%和55.9%。结论 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门诊窗... 目的采用PDCA循环法提高门诊窗口药师对儿科用药的交待率。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门诊窗口药师儿科用药交待率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在未交待的项目中,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分别下降了57.9%和55.9%。结论 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门诊窗口药师对儿科患者家属用药交待率,值得在门诊患者用药教育管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交待率 门诊药师 儿科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 被引量:48
18
作者 任冠桦 《海峡药学》 2005年第6期183-184,共2页
本文对儿科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儿科合理用药的对策及思路。
关键词 儿科用药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型与儿科用药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宫爱华 董健 《齐鲁药事》 2005年第7期439-440,共2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儿科用药剂型,如中药泡腾剂、直肠滴剂、栓剂、中西药结合制剂等在临床的应用。
关键词 剂型 儿科用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用药及不良反应调查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燕琳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目的通过归纳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某些特征,总结其中规律性的经验,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研究方法参照国内外文献及有关流行病学资料,设计儿童用药调查表,对住院患儿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调查研究。分析儿科用药及药物不... 目的通过归纳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某些特征,总结其中规律性的经验,提高医护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研究方法参照国内外文献及有关流行病学资料,设计儿童用药调查表,对住院患儿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调查研究。分析儿科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儿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成人要高得多,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方式、季节、联合用药有关。结论药品都具有两重性,如果使用合理则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尽可能使不良反应降至最低限度。儿科医生必须熟知所用药物的动力学及作用机制,用药过程中要进行疗效的监测,必要时还应做血药浓度和各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合理用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