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儿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潘秋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9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住院的儿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疾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恢复及患者满意...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住院的儿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疾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患儿疾病恢复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儿科护理质量 顾客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旭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7期165-166,共2页
目的:研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 目的:研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表扬护理人员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多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认可,优化了医院服务,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加速患儿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儿科护理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no模式对儿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又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Kano模式对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基于Kano模式自行设计儿科护理服务需求问卷,根据护理需求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比较改进前后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Kano模式分析可知,儿科急性护理服务项目中必备属... 目的探讨Kano模式对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基于Kano模式自行设计儿科护理服务需求问卷,根据护理需求改进护理服务流程,比较改进前后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Kano模式分析可知,儿科急性护理服务项目中必备属性10项,期望属性9项;魅力属性6项。护理服务流程改进前护理质量总评分为(10.23±1.08)分,满意率为57.81%、护患纠纷发生率为5.62%、患者投诉率为11.87%,改进后护理质量总评分为(20.45±2.03)分,满意度总评分为95.87%,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63%、患者投诉率为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no模式能有效筛选出儿科患儿及其家属护理需求,为改进儿科急诊护理服务流程提供指导,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患纠纷,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式 儿科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集束化护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芳 谭晓辉 +1 位作者 廖建华 谭秀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305-306,共2页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联合集束化护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8例患儿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对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将102例于2015.7-2015.10入院的患儿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管理;将106例2015...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联合集束化护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8例患儿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对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将102例于2015.7-2015.10入院的患儿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管理;将106例2015.07-2015.10期间入院的患儿设为观察组,采取CNP联合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技术操作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儿科,能够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投诉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集束化护理 儿科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金雁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儿科从2010年1月开始,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办法对儿科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及后1年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及接诊量变化,总结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儿科...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儿科从2010年1月开始,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办法对儿科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及后1年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及接诊量变化,总结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后,在未增加床位及护理人员的前提下,儿科日均接诊量较实施前有显著增加;护理质量考核也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是一种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管理工具,长期实施该管理方法,可使儿科护理体系更具活力,和最新的护理理念、方法同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儿科护理体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接诊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庄小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9期102-102,共1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职护士10例,根据目前我院的实际护理工作现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案,同时分析护士在实施了护理质量管理改进方案后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以及...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在职护士10例,根据目前我院的实际护理工作现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案,同时分析护士在实施了护理质量管理改进方案后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在使用了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手段后,护士在进行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相比持续质量改进前有着显著的提升,同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也有着显著的提升。结论:在临床对儿科护士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手段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儿科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
7
作者 刘丽红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6期270-270,共1页
目的:对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行分析。方法选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10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 目的:对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行分析。方法选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10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儿给予PDCA循环管理。结果实验组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医护人员PDCA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P<0.05。结论应用PDCA管理法进行质量控制,不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经验,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儿科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护理风险对于儿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孙秀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51-151,共1页
就防范护理风险对于儿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方法:从我院儿科在二零一三年六月到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这段时间内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一百八十五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再从同期接受防范护理的患儿中... 就防范护理风险对于儿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方法:从我院儿科在二零一三年六月到二零一五年十二月这段时间内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一百八十五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再从同期接受防范护理的患儿中抽取出一百六十名作为实验组,最后对比分析各组的护理投诉率,并查明其中存在的原因。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投诉率只有百分之六点零,对照组的护理投诉率却高达百分之二三点零,其中存在较大差异,临床护理投诉率低说明护理效果好,因此实验组的整体表现较好一些。结论:在临床诊治儿科患者的实际过程中,予以防范护理风险对护理效果的提高很有帮助,并减少临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几率,让患者对护理人员更加满意,所以,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普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质量 防范护理风险 护理投诉率 护理效果 护理纠纷事件 应用效果 探讨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郭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127-129,共3页
了解持续改进对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主要采用相关数据进行随机的方法,对在本院进行工作的儿科护理人员,然后将选择的相关的语言当作研究对象,并且一共有30名人员。通过分成不同小组的方式,将儿科护理人员2020年8月至12月之间... 了解持续改进对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主要采用相关数据进行随机的方法,对在本院进行工作的儿科护理人员,然后将选择的相关的语言当作研究对象,并且一共有30名人员。通过分成不同小组的方式,将儿科护理人员2020年8月至12月之间工作情况当作参照组,将儿科护理人员2021年1月至4月之间工作情况当作实验组。将常规护理管理使用在参照组方面,同时,实验组除了进行这方面的护理管理以外,还会将持续质量改进方式融入进去,接下来比较二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在比较过程中观察到,实验组的多方面都比较高,尤其是在主要护理、特殊护理等多元化护理质量评分都比对照组高出许多(P<0.05)。在满意度对比中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许多(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加强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运用具有较大价值,可以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同时,可以提高护理的实际质量,将不良事件规避,推动护理满意度的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儿科护理质量管理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用于低年资护士管理对儿科工作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姿 李芳 杨爱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低年资护士采取PDCA循环方式进行管理对儿科工作质量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的34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采用基础管理方式,为常规组;2023年7—1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分析低年资护士采取PDCA循环方式进行管理对儿科工作质量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的34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采用基础管理方式,为常规组;2023年7—1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专业考核成绩。结果常规组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文书记录、安全管理评分分别为(18.36±0.22)分、(18.30±0.18)分、(18.12±0.18)分、(18.34±0.21)分、(18.57±0.60)分,总分(91.68±1.39)分,观察组为(19.52±0.31)分、(19.54±0.43)分、(19.23±0.50)分、(19.04±0.39)分、(18.11±0.32)分,总分(95.44±1.95)分,观察组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专业考核成绩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低年资护士的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能够提高儿科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低年资护士 儿科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管理对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秀玲 孙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5期68-6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疼痛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4月期间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病房内就诊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疼痛管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疼痛管理组在常规护... 目的对比分析疼痛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4月期间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病房内就诊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疼痛管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疼痛管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疼痛管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其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陪护家长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5项指标方面与常规护理组的效果差异。结果疼痛管理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66%,常规护理组78.33%;疼痛管理组依从性为93.33%,常规护理组依从性是71.66%;陪护家长满意率疼痛管理组达到95.00%,常规护理组仅有75.00%;疼痛管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33%,常规护理组高达10.00%;疼痛管理组护理纠纷投诉率1.66%,常规护理组达到8.33%;两组数据5项指标数值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管理组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结论疼痛管理有效提高了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患儿康复,有益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护理 儿科护理质量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儿科门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被引量:28
12
作者 甘念 罗敏 吴丽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0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构建儿科门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评价儿科门诊护理质量提供借鉴,促进医院护理质量提升。方法在德尔菲(Delphi)法和层次分析(AHP)法的基础上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核心指标进行筛选,设立指标权重,确定构建儿科门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目的构建儿科门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评价儿科门诊护理质量提供借鉴,促进医院护理质量提升。方法在德尔菲(Delphi)法和层次分析(AHP)法的基础上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核心指标进行筛选,设立指标权重,确定构建儿科门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第一轮发放问卷17份,回收16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12%;第二轮发放问卷16份全部收回且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均≥70%;两轮专家咨询权威指数均为0.95,Cr≥0.7为可接受指数;第一轮咨询专家和谐指数分别为0.215、0.134、0.112,第二轮专家咨询和谐指数分别为0.253,0.174,0.1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建立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和三级指标36个的质量评价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儿科门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核心指标的选择涉及全面,充分考虑患儿护理干预的各个方面,使用该体系进行评价,对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和医院总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儿科门诊护理质量评价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质量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13
作者 张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31-134,共4页
研究儿科护理服务开展期间,选择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情况下,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发生的变化。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儿科患者,均为在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收治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4月。在完成对研究对象的筛选后,对于... 研究儿科护理服务开展期间,选择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情况下,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发生的变化。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儿科患者,均为在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收治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4月。在完成对研究对象的筛选后,对于归入到本次研究中的患儿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后者则运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对两组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条件下,对儿科的护理质量、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展开了研究。结果 在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之时,主要按照基础护理质量、健康宣教、病房管理、临床实践等几个标准,针对护理质量开展了评分工作,同时采用了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家长的满意度开展了调查工作。结果发现两组的护理质量和家长的满意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护理服务质量同患儿的健康、家属的满意度密切相关,若能将儿科护理服务加以完善,采用PDCA护理管理方法,有利于整体改善儿科护理服务的品质,确保患儿家长能够对护理服务具备充足的满意度,以此来避免护患纠纷并提升治疗依从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护理管理 儿科护理质量 家长满意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艳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服务,对比两...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9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护理期间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4.4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用于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 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满意度 护理纠纷 护理风险 护理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儿科质量管理的作用
15
作者 蔡小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5期187-191,共5页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 患儿诊治时间介于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共计儿科患者142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计入患儿例数73例,予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B组计入患儿例数69例,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对比护理...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儿科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 患儿诊治时间介于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共计儿科患者142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计入患儿例数73例,予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B组计入患儿例数69例,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对比护理整体性效果。结果 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计算值为6.85%,B组计算值为1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各个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B组,且意外事件总发生率计为1.37%,B组总发生率计为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较B组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是97.26%,B组是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加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护理安全性,且能优化护理质量,获得家属的高度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评分 并发症 意外事件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护理风险质量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护理的效果及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沈起明 李延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76-178,共3页
分析确诊儿科患者常规运用儿科护理风险质量管理的同时联合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0年6月启动研究,在2021年6月结束研究,共选取80例,研究期间施以抽签法,基于结果分为两组,一为对照组,确诊后常规给予常规护理;二为观察组... 分析确诊儿科患者常规运用儿科护理风险质量管理的同时联合应用PDCA循环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0年6月启动研究,在2021年6月结束研究,共选取80例,研究期间施以抽签法,基于结果分为两组,一为对照组,确诊后常规给予常规护理;二为观察组,常规给予PDCA循环护理方案。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组均参与比较,指标有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理技巧、基础护理)、生活质量,均是后者更优(P0.05)。结论 儿科患者确诊后,儿科护理风险质量管理的同时联合应用PDCA循环护理治疗,护理及症状改善幅度更优,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具较高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护理风险质量管理 PDCA循环护理 效果 护理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