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与儒道佛思想的共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璇 马玉侠 +1 位作者 韩兴军 张其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中医学理论有着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中华民族的“贵生”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其思想内涵有诸多相通之处。从“生生之道”“生生之气”“生生之具”“生生之效”四个层面比较分析《黄帝内经》与儒道佛思想对生... 中医学理论有着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色彩,中华民族的“贵生”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其思想内涵有诸多相通之处。从“生生之道”“生生之气”“生生之具”“生生之效”四个层面比较分析《黄帝内经》与儒道佛思想对生命哲学的认识,发现其思想内涵之间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与统一性。四者都提出要尊重天地规律与秩序地“循生生之道”,以“气”为生命基础,“培生生之气”,并且以平衡观作为方法论,运用“生生之具”最后达到“收生生之效”,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理想追求。比较分析《黄帝内经》生命哲学与儒道佛思想共性,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加快实现“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生命哲学 儒道佛思想 和谐 共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寓意于物”论与儒道佛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世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寓意于物 苏武 儒道佛思想 苏轼 意物 随缘自适 天地 审美领域 庄子 审美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茶与儒道佛思想文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韩竹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5-336,共2页
茶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茶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综合演变的成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儒道佛思想主要引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与茶道思想的碰撞影响中,丰富了彼此的内... 茶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茶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综合演变的成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儒道佛思想主要引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与茶道思想的碰撞影响中,丰富了彼此的内容,赋予了彼此独特的含义,更进一步加强了各自存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儒道佛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汪曾祺艺术世界中儒道佛思想的交融与体现
4
作者 杨艳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5-106,共2页
本文从儒道佛思想对汪曾祺的哲学态度和审美意识的影响,儒道佛在汪曾祺小说世界中的交融与表现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深层挖掘,将理性分析与汪曾祺小说特有的感性表现结合,从而对汪曾祺艺术世界进行审美观照。
关键词 汪曾祺 儒道佛思想 影响 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文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92,共2页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姚文放中国美学研究在前几年曾好好地“热”过一阵子,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实绩,于是我们有了一批纵论两、三千年中国美学史的宏篇巨制,其理论贡献和学术价...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姚文放中国美学研究在前几年曾好好地“热”过一阵子,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实绩,于是我们有了一批纵论两、三千年中国美学史的宏篇巨制,其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不可低估。然而与这种通史著作的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研究 文艺美学 思想研究 儒道佛思想 美学思想 苏轼 审美态度 寓意于物 中国美学研究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察古代士大夫诗歌创作源流的新尝试——从政治、儒道佛思想、民间文化和音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6
作者 莫林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87,共5页
士大夫诗歌在教化民众、凝聚人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察传统政治、儒道佛思想、民间文化和音乐等四方面的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可以从宏观上考察古代士大夫诗歌的源流变化,从而对中国古... 士大夫诗歌在教化民众、凝聚人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考察传统政治、儒道佛思想、民间文化和音乐等四方面的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可以从宏观上考察古代士大夫诗歌的源流变化,从而对中国古代士大夫诗歌也就有了一个框架性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 诗歌 政治 儒道佛思想 民间文化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儒道佛美学思想的融合
7
作者 王世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1年第4期66-73,共8页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与发展,是苏轼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一从时代原因上说,苏轼处在经学由汉学过渡到宋学的转折时期。王应麟说:“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义》行,视汉儒之学为土...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与发展,是苏轼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一从时代原因上说,苏轼处在经学由汉学过渡到宋学的转折时期。王应麟说:“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七经小传》出而稍尚新奇矣。至《三经义》行,视汉儒之学为土梗。”宋学阳斥佛道不讲纲常伦理和背弃君臣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美学思想 儒道佛思想 思想 融合 主导思想 思想 思想 思想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佛、道思想对中国古代绘画色彩的影响
8
作者 汪保群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7-31,共5页
中国绘画使用色彩的年代很早,色彩的种类也很丰富。但中国绘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以色彩造型这条路,色彩在画面上更多的是表达社会文化观念。儒家的伦理象征色影响了中国人物的色彩发挥(主要是对人物服饰的影响),佛教与隋唐之... 中国绘画使用色彩的年代很早,色彩的种类也很丰富。但中国绘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以色彩造型这条路,色彩在画面上更多的是表达社会文化观念。儒家的伦理象征色影响了中国人物的色彩发挥(主要是对人物服饰的影响),佛教与隋唐之际金碧辉煌的“院画”风格的形成有关系;到了宋元,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水墨渲淡为主的文人画风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地位,并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从儒、佛、道的思想根源来探求中国传统绘画色彩风格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中国绘画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赵秉文诗歌中的儒佛道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毅慧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的作家,有文坛盟主之称。本文选取了赵秉文的几首诗歌,分析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以儒为主,佛道兼备的思想,并揭示其儒佛道思想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金代作家 赵秉文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儒佛道思想影响看中国法治理念的缺位
10
作者 黄芹 《学术问题研究》 2014年第2期35-40,共6页
健全的法治和相对完备的法治思想是西方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以儒佛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主导地位,其多方面积极价值不可泯灭,但在思维模式、学术理念和社会基础等多方面缺乏实现法治建构的可能性;当今中国... 健全的法治和相对完备的法治思想是西方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以儒佛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主导地位,其多方面积极价值不可泯灭,但在思维模式、学术理念和社会基础等多方面缺乏实现法治建构的可能性;当今中国在保持民族本位文化前提下,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应该坚持法治社会构建;探索传统儒佛道文化和法治理念的相融和互补,是现代中国弘扬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法律体系 法治 中国传统思想 文化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虚入浑独标胜解——从《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看张文勋先生的学术精神
11
作者 张立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关学思想 多元互补 学术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12
作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第28期143-143,共1页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儒、道、佛三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企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自然会在方方面面受到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影响。就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个性特征受到中...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儒、道、佛三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企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自然会在方方面面受到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影响。就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个性特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价值影响一样。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是绕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对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进企业文化的文化积淀,为企业文化的建构找到核心的精神和价值观,也就成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传统文化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庸小说中的儒道佛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占伟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金庸小说 《神雕侠侣》 武侠小说 家文化 儒道佛思想 仁者爱人 成吉思汗 家文化 对立因素 为国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江 石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41-46,共6页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中国传统文化 儒道佛思想 和谐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关于李白诗歌的思想研究
15
作者 李艳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1-,43,共2页
关于李白诗歌的思想研究,历来论述众多,本文就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关于李白诗歌的思想研究进行梳理,将其观点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突出其对李白研究视角、方法、思路等方面的独特创新之处,给予准确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松浦友久 李白研究 儒道佛思想 客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文艺美学思想论纲
16
作者 王世德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05-113,共9页
苏轼的美学思想,是巴蜀、中国和世界的美学史上的寄葩。(一)雄视百代的伟大宗师苏轼不仅是宋代“蜀学”的领袖,而且是我国宋后上千年在文艺各个领域内有全面的、首屈一指的巨大成就的伟大宗师,能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1.苏轼天分高... 苏轼的美学思想,是巴蜀、中国和世界的美学史上的寄葩。(一)雄视百代的伟大宗师苏轼不仅是宋代“蜀学”的领袖,而且是我国宋后上千年在文艺各个领域内有全面的、首屈一指的巨大成就的伟大宗师,能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1.苏轼天分高,学力厚,文笔动人,是在诗、文、词、书法、绘画、论等方面都达到第一流的全才,旷世而不一遇。2.苏轼受佛禅影响,也受老庄道家影响,又是热心于现实政治的经世治国的儒家,还受纵横家、法学、玄学的影响,不是其中任何一家,又融儒道佛等家于一,自成一家,是一朵异军突起的鲜花。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很多方面有开拓。3.苏轼发表了一系列精辟而重要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拭 文艺美学思想 法度 苏轼 象外 “辞达”说 儒道佛思想 至味 审美态度 寓意于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宗元儒佛道思想的全方位展現——評張勇教授《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觀新論》
17
作者 王玉姝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143-146,共4页
張勇教授的《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觀新論》(中華書局,2020年)是一部詳盡闡述柳宗元儒佛道觀點的最新力作。全書由六章三十二節及導論、結論和兩篇附録構成。著者將柳宗元的儒佛道思想置於唐代三教融合的背景下進行考察,詳盡鈎沉柳宗元儒佛... 張勇教授的《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觀新論》(中華書局,2020年)是一部詳盡闡述柳宗元儒佛道觀點的最新力作。全書由六章三十二節及導論、結論和兩篇附録構成。著者將柳宗元的儒佛道思想置於唐代三教融合的背景下進行考察,詳盡鈎沉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觀所形成的學理背景,並考述、分析其具體表現,在詳實的論述基礎上進行總結並追踪其影響。著者視角獨特,以縝密的思維詳盡論述,形成了完整的邏辑順序,内容豐富翔實且新見迭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融合 三教 柳宗元 思想 著者 全方位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形成的价值指向和积极作用
18
作者 杨静瑶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深厚的底蕴,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古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形成过程中的价值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提供心灵精神滋养;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学生生命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深厚的底蕴,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古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形成过程中的价值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提供心灵精神滋养;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学生生命意义感引领个体参悟思辨。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缺失表现为:中学生生命意义体验缺失;中学生生命意义追寻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中学生正确三观形成;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积极健康心理;有助于促进中学生情绪自我调节;有助于建立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生命意义感是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从心内求解的良方,学校教育应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以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心灵并建立个体生命精神家园,进而提高中学生文化自信,形成健康积极的生命意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意义感 儒道佛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阈下钟理和小说女性形象的建构
19
作者 张毅 《龙岩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8-61,共4页
台湾现代客籍作家钟理和以台湾客家人所聚集的南部山区农村为背景,塑造了阿喜嫂、平妹等一批生动形象的客家女性形象,展现她们在儒道佛思想的冲突和相融中形成的“刚柔并济”的美好人格。钟理和以个体意识还原客家人的群体意识,表达他... 台湾现代客籍作家钟理和以台湾客家人所聚集的南部山区农村为背景,塑造了阿喜嫂、平妹等一批生动形象的客家女性形象,展现她们在儒道佛思想的冲突和相融中形成的“刚柔并济”的美好人格。钟理和以个体意识还原客家人的群体意识,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纳与反思,并从中找到更尊重人的价值体现和情感需求的群体认识及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理和 女性形象 文化内涵 儒道佛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台县民间小调探微——以罗城乡为例
20
作者 李惠芬 《河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2-46,共5页
高台县民间小调是河西地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多记载劳动和节日的场面及过程,以叙事为主,涵盖了儒、佛、道等多种文化思想,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民族融合的河西文化特质。
关键词 民间小调 形成过程 思想 伴奏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