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经验总结——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 |
郭聪惠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2
|
冲破束缚 舒展心灵──谈散文教学应突破“形散神不散”的僵化模式 |
陈一萍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3
|
摆脱僵化模式的有益尝试——读《毛泽东著作选读》注释后感 |
冯显诚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4
|
破除教条主义和僵化模式: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经验总结 |
何党生
|
《学术界》
CSSCI
|
1997 |
1
|
|
5
|
试析新闻背景写作的三大僵化模式 |
李军
|
《写作(中)》
|
1995 |
0 |
|
6
|
图书分类学必须突破固定观念和僵化模式 |
吴锡鑫
|
《丽水学院学报》
|
1985 |
0 |
|
7
|
打破陈旧僵化模式发展我国法学理论 |
齐延平
|
《中国法学》
|
1988 |
1
|
|
8
|
抛弃僵化模式 摆正语文关系——与吕叔湘先生商榷之一 |
徐德江
|
《汉字文化》
CSSCI
|
1989 |
0 |
|
9
|
高职新生英语课堂僵化学习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 |
黄艳萍
|
《海外英语》
|
2018 |
0 |
|
10
|
中国模式的理性审视 |
南文化
|
《长白学刊》
|
2014 |
0 |
|
11
|
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模式思考 |
马希锵
|
《中国集体工业》
|
1992 |
0 |
|
12
|
如何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 |
马东顺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3
|
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
高放
|
《社会主义研究》
|
1985 |
0 |
|
14
|
从“补缺式”定位到“互文性”书写——网络剧的Web2.0叙事分析 |
牛鸿英
|
《艺术广角》
|
2016 |
0 |
|
15
|
关于货币与财政两大政策十年调控的实证分析及其反思 |
孙可娜
|
《华北金融》
|
1989 |
0 |
|
16
|
论当代民族进程和我国民族发展的多元化战略 |
吴金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6
|
|
17
|
计划经济理论与计划体制改革 |
王琢
|
《改革》
|
1985 |
0 |
|
18
|
企业定价应遵循价值规律 |
罗吉义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1988 |
0 |
|
19
|
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
王太华
|
《企业经济》
|
1988 |
0 |
|
20
|
八亿农民今安在——一位农村青年的呼声 |
肖和友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