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气催化脱硝装置对多环芳烃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进生 袁东星 +1 位作者 洪有为 郭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2-726,共5页
通过对装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的燃煤锅炉排放烟气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了工业锅炉排放的PAHs经过SCR脱硝装置前后的排放特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烟气催化脱硝装置促进了PAHs含量的增加,特别是低环多环芳烃含... 通过对装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的燃煤锅炉排放烟气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了工业锅炉排放的PAHs经过SCR脱硝装置前后的排放特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烟气催化脱硝装置促进了PAHs含量的增加,特别是低环多环芳烃含量的增加,并提高了其毒性当量,但对PAHs在气相与颗粒相的分布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催化脱硝 多环芳烃(PAHs)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焙烧炉烟气低温催化脱硝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瑛瑛 李来时 +1 位作者 吴玉胜 冯艳峰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2,共4页
氧化铝焙烧炉排烟温度在140~180℃,本文采用低成本锰盐为原料制备出新型锰基低温脱硝催化剂,在最优合成条件下制备的锰基催化剂在模拟烟气100℃条件下,脱硝率大于75%,150~300℃范围内脱硝率保持在90%以上。
关键词 氧化铝焙烧炉 烟气 低温催化脱硝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矿催化脱硝可行性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建 龚志军 +1 位作者 徐国栋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7,共6页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稀土尾矿进行表征分析发现,稀土尾矿所含元素较多,矿物与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针对稀土尾矿的特性,利用立管炉对稀土尾矿催化脱硝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O转化率随...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稀土尾矿进行表征分析发现,稀土尾矿所含元素较多,矿物与矿物间嵌布关系复杂。针对稀土尾矿的特性,利用立管炉对稀土尾矿催化脱硝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O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和气体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固定床反应器NO转化率要高于鼓泡床反应器NO转化率。当反应温度为800℃时,NO转化率达98.7%。利用拟薄水铝石和稀土尾矿为原料进行研磨焙烧制备脱硝催化剂。稀土尾矿总量不变,随着拟薄水铝石质量的增加,NO转化率也相应增加。当反应温度为600℃时,拟薄水铝石与稀土尾矿质量比为1∶2的催化剂比纯稀土尾矿的NO转化率提高15%。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含铁量较多的稀土尾矿用于CO还原脱硝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硝 稀土尾矿 CO 拟薄水铝石 NO转化率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选择性催化脱硝工艺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代宾 《电力环境保护》 2003年第3期21-23,共3页
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脱硝工艺在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工程中应用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并重点介绍了该工艺在燃煤电厂实际运行中的脱硝效果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选择性催化脱硝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焦超低温催化脱硝及原位热再生实验研究
5
作者 杨石 王乃继 +2 位作者 王实朴 李婷 王志强 《煤质技术》 2023年第5期16-21,27,共7页
超低温催化脱硝是具有烟气成分简单、能耗低、阻力小等优点的新型脱硝工艺,而活性焦在超低温催化脱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针对活性焦在不同气氛下的超低温催化脱硝及原位热再生实验研究,可为提升超低温催化脱硝性能提供技术支撑。利... 超低温催化脱硝是具有烟气成分简单、能耗低、阻力小等优点的新型脱硝工艺,而活性焦在超低温催化脱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针对活性焦在不同气氛下的超低温催化脱硝及原位热再生实验研究,可为提升超低温催化脱硝性能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微型固定床实验装置研究超低温(≤130℃)下不同气氛(氧化和还原)对活性焦脱除NO性能及热再生中NO_(x)气体的影响规律与原位热再生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焦在实验条件下脱除NO过程中,出口NO体积分数曲线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表明活性焦样品中的活性位不断被占据。其他条件不变,还原气氛下NO吸收量是氧化气氛的数倍,说明还原气氛更有利于活性焦对NO的脱除;温度越低,还原气氛与氧化气氛的NO脱除量差距越大,活性焦对NO的脱除性能越强。超低温氧化气氛下,活性焦对NO的脱除过程除存在吸附作用外,还存在催化氧化作用,可将NO氧化为NO_(2),并将NO_(2)吸附于活性焦孔隙表面,吸附态NO_(2)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O_(3)。催化氧化脱硝后的活性焦在原位热再生过程中,氧化生成的高阶NO_(x)受热又分解为NO。超低温氨气还原气氛下,除了发生NO催化氧化反应外,在还原剂NH_(3)的作用下,活性焦表面还发生NO催化还原反应,推测有部分NO的氧化产物与NH_(3)进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铵,该3种反应是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催化还原脱硝后的活性焦经原位热再生,催化氧化产物以NO形式释放,同时硝酸铵盐产物部分分解为N_(2)和H_(2)O。因此,还原气氛脱硝后热再生气中NO释放量与吸收量的比值比氧化气氛脱硝后的要小。随脱硝温度升高,数值随之增大,说明在实验条件下温度越高,催化还原占比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催化脱硝 活性焦 原位热再生 反应气氛 歧化反应 除性能 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催化脱硝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6
作者 冀佳蓉 《科技与创新》 2014年第4期1-2,共2页
燃煤电厂催化脱硝技术,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减少NO排放的方法,应用较多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而在我国,大多数燃煤电厂采用以纯氨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极少数采用以尿素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非... 燃煤电厂催化脱硝技术,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减少NO排放的方法,应用较多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而在我国,大多数燃煤电厂采用以纯氨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极少数采用以尿素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催化脱硝技术 NO排放 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脱硝专利技术浅析
7
作者 孙圣楠 王亚茹 《现代盐化工》 2019年第4期7-8,共2页
通过检索国内大量专利文献,对光催化脱硝相关专利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脱除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是目前空气净化的重点工作,介绍了国内光催化脱硝专利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 催化脱硝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改性钒硅分子筛对CO-SCR低温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汉兵 付国友 +6 位作者 张丽 曾婧 王于思 龙红明 樊友奇 郑雅杰 马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为了提高NO-CO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脱硝性能,寻找新的催化剂成为脱硝领域的重点。采用水热法制备钒硅酸盐AM-6,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考察CTAB不同添加量对AM-6形貌、组成结构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为了提高NO-CO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脱硝性能,寻找新的催化剂成为脱硝领域的重点。采用水热法制备钒硅酸盐AM-6,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考察CTAB不同添加量对AM-6形貌、组成结构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CTAB未引入其他杂质元素,当CTAB与V比例为1∶4时,合成的AM-6(1/4CTAB)形貌更加规整,晶体结构良好,V^(5+)/V^(4+)比例较为均衡,150℃时脱硝率达到81.54%,相比于AM-6脱硝活性达到80%的温度约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硅分子筛 CATB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SCR脱硝催化剂碱式焙烧—水浸提取钒和钨
9
作者 俞子铉 李奇勇 +3 位作者 李强 刘云龙 罗微 陈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利用碱式焙烧—水浸工艺提取废SCR脱硝催化剂中的钒和钨,以便后续钒和钨的资源化利用。探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a_(2)CO_(3)与废催化剂的质量比、水浸温度、水浸时间等对钒和钨浸出效果的影响,结合焙烧产物XRD分析探究其焙烧机理。... 利用碱式焙烧—水浸工艺提取废SCR脱硝催化剂中的钒和钨,以便后续钒和钨的资源化利用。探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a_(2)CO_(3)与废催化剂的质量比、水浸温度、水浸时间等对钒和钨浸出效果的影响,结合焙烧产物XRD分析探究其焙烧机理。结果表明,废SCR脱硝催化剂合适的碱式焙烧—水浸条件为:焙烧温度875℃、焙烧时间1.5 h、Na_(2)CO_(3)与废催化剂的质量比1∶1、水浸温度80℃、水浸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钒和钨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1.33%和96.34%。根据XRD分析结果,在碱式焙烧过程中钒和钨分别转化为易溶性的NaV6O15和Na2WO4;经过碱式焙烧—水浸处理后,90%以上的钒和钨进入水浸液,而进入水浸液中的钛不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SCR催化 碱式焙烧 水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SCR”对Mn、Ce基脱硝催化剂超低温性能提高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10
作者 王玉鹏 马友康 +1 位作者 赵勇刚 曹鹏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51,共14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的Mn_(7)Fe_(4)Ce_(9)O_(x)/AlO_(x)和Mn_(3)Fe_(1)Ce_(6)O_(x)/AlO_(x)负载催化剂,在7777 h^(−1)进气条件下发生标准SCR机理反应进行评价,两种催化剂在60℃只有10%左右的催化活性,在相同条件下增加进气中的NO_(2)/NO_(x... 用共沉淀法制备的Mn_(7)Fe_(4)Ce_(9)O_(x)/AlO_(x)和Mn_(3)Fe_(1)Ce_(6)O_(x)/AlO_(x)负载催化剂,在7777 h^(−1)进气条件下发生标准SCR机理反应进行评价,两种催化剂在60℃只有10%左右的催化活性,在相同条件下增加进气中的NO_(2)/NO_(x)浓度比例,以0、14.3%、28.6%、42.8%、57%、71.4%、85.7%、100%的进气NO_(2)/NO_(x)浓度比例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n_(3)Fe_(1)Ce_(6)O_(x)/AlO_(x)催化剂在60℃可以有64%的脱硝效率,相比首次评价提升了58%左右。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Mn_(3)Fe_(1)Ce_(6)O_(x)/AlO_(x)催化剂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强的NO_(2)吸附和活化,从而提高了NO_(2)快速SCR机制反应的效率。同时在原位红外测试中发现,增加NO_(2)/NO_(x)浓度比例时Mn_(3)Fe_(1)Ce_(6)O_(x)/AlO_(x)催化剂吸附方式出现了明显地变化,催化剂由NH3吸附为主的E-R和L-H机理变为以NO_(2)吸附为主的E-R和LH机理,吸附机理的变化是催化剂在超低温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这项工作为探究高效经济地NH3-SCR脱硝提供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同时也为超低温烟气处理提供经验,以及烟气处理新工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对SCR催化剂的脱硝及抗中毒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游梦云 巫树锋 +1 位作者 张彰 王玉斌 《辽宁化工》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是减少燃煤工业、柴油发动机等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最有效技术,其核心是SCR脱硝催化剂。然而,烟气中的金属杂质及硫化合物等会造成催化剂的失活,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SCR脱硝催化剂进行改性。由于Ce...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是减少燃煤工业、柴油发动机等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最有效技术,其核心是SCR脱硝催化剂。然而,烟气中的金属杂质及硫化合物等会造成催化剂的失活,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SCR脱硝催化剂进行改性。由于Ce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储氧和酸碱性能,被广泛用作载体、启动剂和促进剂,在SCR催化剂的研究中是一类常用助剂。本文介绍了SCR催化剂在脱硝反应中的反应机理,以及Ce对SCR催化剂在抗中毒方面和脱硝性能提升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 SCR催化 活性 抗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脱硝催化剂回收过程中钨酸的制备工艺研究
12
作者 张雨薇 杨巧文 《中外能源》 2025年第3期85-92,共8页
由于氮氧化物(NO_(x))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所以大多数火电厂都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来限制NO_(x)排放,从而产生了大量废弃的脱硝催化剂。目前如何回收利用废弃脱硝催化剂成为了环保的重点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以国内某... 由于氮氧化物(NO_(x))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所以大多数火电厂都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来限制NO_(x)排放,从而产生了大量废弃的脱硝催化剂。目前如何回收利用废弃脱硝催化剂成为了环保的重点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以国内某燃煤电厂失活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NaOH碱浸的方式,将催化剂中的Ti与W、V分离。本研究先将原料进行预处理、碱浸、除硅铝杂质后,再采取倒滴加法对SCR废弃催化剂回收过程中的沉钨反应条件进行探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的结果可知,当碱浸条件相同、盐酸的浓度为12mol/L时,制备的钨酸纯度和收率均为最高;反应温度为80℃时,纯度和收率均为最高;加热时间为30min时,纯度最高;加热时间为60min时,收率最高;盐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40倍时,收率最高;盐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50倍时,纯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SCR催化剂回收 沉钨反应 收率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车间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文亮 谢兴星 +1 位作者 周军 田庆文 《山东化工》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过程,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因脱硝效果稳定、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氮氧化物的减排,但该方法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脱硝催化剂,催化剂受烟气的污染富含砷、铬等重金属... 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过程,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因脱硝效果稳定、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氮氧化物的减排,但该方法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脱硝催化剂,催化剂受烟气的污染富含砷、铬等重金属,已被国家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废弃催化剂的再生利用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就当前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特征进行分类,针对废水中不同特征的污染因子,分别就其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再生废水处理工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催化 再生 废水处理技术 重金属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谱图信息研究焙烧温度对Mn基脱硝催化剂性能影响的机理
14
作者 陈静允 冯波 +2 位作者 周佳丽 蒋复国 马琳鸽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Mn基脱硝催化剂中Mn的氧化态对其性能至关重要,但在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Mn氧化物类型时,通常把Mn 2p3/2峰按照对称单峰进行分峰拟合,忽略了峰形不对称、多重分裂及振激卫星峰产生的峰形影响,为分析结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Mn基脱硝催化剂中Mn的氧化态对其性能至关重要,但在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Mn氧化物类型时,通常把Mn 2p3/2峰按照对称单峰进行分峰拟合,忽略了峰形不对称、多重分裂及振激卫星峰产生的峰形影响,为分析结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基于Mn氧化态和性能的关系,综合利用XPS谱峰信息包括Mn 2p谱峰峰形对比、Mn 3s谱峰劈裂间距、催化剂表面吸附氧及所含元素的含量变化、Mn-Fe-Nb三元素的峰间距等,再结合XRD结果,确定了Mn-Fe-Nb/TiO_(2)脱硝催化剂在不同焙烧温度时Mn氧化物的类型,并解释了焙烧温度影响脱硝性能的机理:Mn氧化物类型、表面吸附氧量、Mn表面暴露量及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均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影响。通过对XPS谱图信息的综合利用,弥补了分峰拟合的不足,以期为更有效地利用XPS分析技术研究Mn基脱硝催化剂提供方法、为催化剂活性预测和配方优化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Mn基催化 Mn氧化态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脱硝SCR催化剂改性研究及工业应用进展
15
作者 郁苏俊 《化工管理》 2025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前,传统商业SCR催化剂在火电脱硝行业中的应用相对成熟,但在烟气温度低且组分复杂的非电行业中,该催化剂存在易中毒、低温性能差、水热稳定性差、氨逃逸高、寿命短等缺点。因此,文章通过对不同催化剂材料进行改性、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目前,传统商业SCR催化剂在火电脱硝行业中的应用相对成熟,但在烟气温度低且组分复杂的非电行业中,该催化剂存在易中毒、低温性能差、水热稳定性差、氨逃逸高、寿命短等缺点。因此,文章通过对不同催化剂材料进行改性、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制备出低温活性高、水热稳定好、氮气选择性高、氨逃逸稳定、抗中毒能力强的多组分复合型低温SCR脱硝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SCR 改性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系统分析(MSA)在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蒋峰 贾曼 +2 位作者 窦怀颖 白若男 杨建辉 《山东化工》 2025年第5期205-208,219,共5页
采用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对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Minitab统计分析工具对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偏倚和线性、重复性以及再现性五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测量系统稳定... 采用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对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Minitab统计分析工具对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偏倚和线性、重复性以及再现性五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测量系统稳定,偏倚和线性达到可接受状态,量具R&R研究变异占比为20.9%,可区分数NDC为6,比表面积测量系统可使用,分辨力合格,能够为脱硝催化剂生产过程控制提供数据支撑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系统分析 催化 比表面积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霂晗 宋绍伟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5年第1期69-76,共8页
燃煤电厂为控制NOx排放而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每年产生大量的废脱硝催化剂,应优先选择再生。再生过程一般包括物理清灰、水清洗、化学清洗、活性补充和焙烧等工序,其中清洗去除毒性元素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对比了溶液清洗法、热... 燃煤电厂为控制NOx排放而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每年产生大量的废脱硝催化剂,应优先选择再生。再生过程一般包括物理清灰、水清洗、化学清洗、活性补充和焙烧等工序,其中清洗去除毒性元素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对比了溶液清洗法、热(还原)方法、微生物浸出等不同方法的毒性元素去除效果,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提高毒性元素去除方法的针对性。(1)溶液清洗法是目前的主流工厂化再生方法,主要包括水洗、酸洗、碱洗3种,三者单独或者组合后可以实现碱(土)金属100%去除,但会引起催化剂V、W组分不同程度的流失。(2)盐溶液、表面活性剂、电泳等清洗方法是溶液清洗法的重要补充,主要用于催化剂特定重金属(Pb、Hg等)或者类金属(As)的清洗去除,可以实现毒性物质的高效去除,引起的V、W组分流失较少。(3)热再生方法可加热去除铵盐,热还原再生方法则可以去除催化剂表面与金属结合的硫酸盐,二者均可应用于燃煤电厂现场再生。(4)微生物再生环境友好,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失活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法,但目前应用案例较少,需要突破规模化瓶颈。催化剂失活是复杂烟气成分和运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再生方法应根据失活类型和失活程度进行优选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酸洗再生 碱洗再生 热(还原)再生 微生物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中TiO_(2)资源化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卫红 宋浩 +4 位作者 孙红娟 王立 宋思慧 柳江涛 高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2-849,共8页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经高温碱浸和酸洗处理后,Al、Ca、Na等杂质的最高浸出率均可达98%以上,回收TiO_(2)的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新催化剂。高温碱浸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有利于后续HCl处理对杂质的去除,除杂效果优于直接酸洗处理。高温碱浸过程中会生成Na_(2)TiO_(3),经HCl反应并水解后会形成新的TiO_(2)颗粒,形成更多的小孔,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 TiO_(2) 高温碱浸 酸洗 资源化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碳铈矿除Ca、Si制备脱硝催化剂及其脱硝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张凯 贺邵霞 +2 位作者 赵然 代淑芳 武文斐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2,共9页
包头混合稀土精矿是氟碳铈矿(CeCO_(3)F)和独居石(CePO_(4))的共生矿物,结构复杂,难以分解,且Ca、Si杂质嵌布在矿物表面,影响了稀土矿物的脱硝活性,因此在使用天然矿物作为催化剂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除杂预处理。采用酸浸固氟焙烧方案... 包头混合稀土精矿是氟碳铈矿(CeCO_(3)F)和独居石(CePO_(4))的共生矿物,结构复杂,难以分解,且Ca、Si杂质嵌布在矿物表面,影响了稀土矿物的脱硝活性,因此在使用天然矿物作为催化剂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除杂预处理。采用酸浸固氟焙烧方案将氟碳铈矿制成脱硝催化剂,具体工艺为:第一步,HCl除Ca,HCl浓度为6mol/L,氟碳铈矿与NaCl(固氟剂)质量比为1∶5,混合并搅拌12h后于500℃下焙烧2h;第二步,HF除Si,HF浓度为13mol/L,除Ca后粉末与NaCl质量比为1∶5,混合并搅拌12h后于500°C下焙烧2h。氟碳铈矿除Ca、Si后制备的催化剂中Ca含量降至1.85%,Si含量降至0.17%,稀土元素含量相比原矿提高了约22%。氟碳铈矿除Ca、Si后,表面形成了发达的孔结构,比表面积增大,活性元素增多,且部分Ce的价态由+3价转变为+4价,还形成了晶格氧,这些组织结构的变化为催化剂脱硝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氧化还原中心,使得催化剂脱硝性能显著提高。因此,用除杂后的氟碳铈矿作脱硝催化剂比直接用天然矿物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铈矿 除杂 CA Si 酸浸 固氟 焙烧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制备及性能
20
作者 李渊 王旭超 谭小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为了提高铈锆基脱硝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通过XRD、XPS、N_(2)-吸附脱附、NH_(3)-TPD、H_(2)-TPR、SEM/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了评价... 为了提高铈锆基脱硝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通过XRD、XPS、N_(2)-吸附脱附、NH_(3)-TPD、H_(2)-TPR、SEM/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00~350℃温度范围内,空速为220000 h^(-1)的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ZM-0.2催化剂展现出最好的低温脱硝性能;CZM-0.2催化剂优异的低温脱硝性能主要与其较好的Mn分散度、较高的Mn^(4+)含量、较强的低温还原性能(MnO_(x)的逐步还原)和较多的弱酸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铈锆锰基催化 溶胶凝胶 掺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