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制天然气装置废水处理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研发及应用
1
作者 杨卫红 《中氮肥》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制天然气装置配套污水处理装置臭氧接触氧化池运行中存在臭氧利用率低、氧化效果较差而无法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等问题。在对臭氧接触氧化系统进水水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臭氧氧化系统的优化改造工艺—... 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制天然气装置配套污水处理装置臭氧接触氧化池运行中存在臭氧利用率低、氧化效果较差而无法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等问题。在对臭氧接触氧化系统进水水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臭氧氧化系统的优化改造工艺——与业内企业合作开发设计了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包,研发了多层臭氧催化氧化塔(设于混凝气浮池与臭氧接触氧化池之间)以及臭氧催化氧化强化混溶装置。2021年12月1 200 t/h废水处理臭氧催化氧化系统投运后,运行状况良好,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保证了有机污染物在后续系统可以得到有效去除,延长了后续膜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装置 臭氧接触氧化 运行问题 优化改造 臭氧催化氧化工艺 多层臭氧催化氧化 臭氧催化氧化强化混溶装置 运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n催化剂上CO催化氧化的研究
2
作者 张伟 高秀娟 +6 位作者 杨媛 曹国壮 王佳豪 宋法恩 伞晓广 韩怡卓 张清德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Sn物质的量比的Mo-Sn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Mo含量对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Mo1Sn20催化剂在300℃实现了CO完全转化,相比...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Sn物质的量比的Mo-Sn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Mo含量对CO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Mo1Sn20催化剂在300℃实现了CO完全转化,相比纯SnO_(2)催化剂的转化温度降低了50℃。采用XRD、Raman、XPS、H2-TPR及In situ 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钼物种价态、氧化还原性等进行了研究。相较于纯SnO_(2)催化剂,当引入较少含量的Mo物种后,Mo1Sn20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为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Mo-Sn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得MoO3部分向MoOx转变,产生较多的Mo^(5+)物种,Mo^(5+)物种的存在促进了氧气的吸附活化以及氧原子的迁移,晶格氧与Mo^(5+)物种共同作用增强了CO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催化氧化 Mo-Sn催化 Mo5+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锰/活性炭-臭氧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魏婕 朱艳丽 +1 位作者 王淑晋 王若男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作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途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解决了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难降解和色度难去除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模拟阳离子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锰/活性炭(Mn/GAC)作为催化剂,使用臭氧催化氧化... 作为处理染料废水的新途径,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解决了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难降解和色度难去除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以模拟阳离子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硝酸锰/活性炭(Mn/GAC)作为催化剂,使用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结合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以色度去除率作为考察指标,在确定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初始浓度和臭氧浓度的基础上,对催化剂使用量、废水的初始pH值和废水的初始温度3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考查其对阳离子金黄X-GL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纳米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去除阳离子金黄X-GL染料废水色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催化剂的投加量为3.5 g/L、初始pH值为9.4、初始温度为23.6℃的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色度去除率为95.6%,说明该工艺处理染料废水能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硝酸锰/活性炭催化 阳离子染料废水 正交实验 微纳米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TiO_(2)催化氧化CO性能及其反应动力学
4
作者 高琪 董长青 +5 位作者 胡笑颖 张俊姣 朱雁军 吕海洋 薛俊杰 王孝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uO/TiO_(2)催化剂,研究CuO含量、体积空速、O_(2)含量、CO进口浓度及烟气含SO_(2)时对催化剂CO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30wt%CuO/TiO_(2)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效率最佳,在10000 h^(...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uO/TiO_(2)催化剂,研究CuO含量、体积空速、O_(2)含量、CO进口浓度及烟气含SO_(2)时对催化剂CO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30wt%CuO/TiO_(2)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效率最佳,在10000 h^(-1)空速下180℃以上完全催化氧化CO,针对0.1~0.5vol%CO进口浓度在220~420℃实现95%以上CO转化效率。当烟气中通入SO_(2)时,随着SO_(2)浓度由0增至4000 mg/m^(3),30wt%CuO/TiO_(2)催化剂在的CO转化率逐渐降低,SO_(2)的存在抑制催化剂的活性。在150~180℃温度范围内进行30wt%CuO/TiO_(2)催化剂的CO催化氧化本征反应动力学研究,实验及计算结果显示:30wt%CuO/TiO_(2)催化剂表面的CO催化氧化可近似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24.2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CUO TiO_(2) 催化氧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基催化剂调控及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黄彬 曲振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银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氧化能力,在环境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银基催化剂,考察了助剂种类、预处理气氛和温度、载体孔道结构等制备工艺条件对银基催化剂上甲醛(HCH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的Ag... 银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氧化能力,在环境催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银基催化剂,考察了助剂种类、预处理气氛和温度、载体孔道结构等制备工艺条件对银基催化剂上甲醛(HCHO)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的Ag/SBA-15催化剂中添加3%的Fe助剂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HCHO催化氧化性能,先后采用O_(2)和H_(2)处理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载体孔道结构对HCHO催化氧化活性影响较小,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的银基催化剂的性能优于两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其中采用共浸渍法制备的AgFe/SBA-15催化剂,在O_(2)(600℃)和H_(2)(400℃)先后处理后,表现出良好的HCHO催化氧化性能,在75℃时可将HCHO完全转化为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催化氧化 银基催化 制备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n型CO催化剂催化氧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周露函 姜延航 +2 位作者 李旭 孙亚胜男 王丽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为探究不同金属掺杂和沉淀温度对Cu-Mn型催化剂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型CO催化剂,利用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测试分析不同金属掺杂和沉淀温度条件下Cu-Mn型CO催化剂催化氧化CO特性;然后通过全自动物理吸附仪和X... 为探究不同金属掺杂和沉淀温度对Cu-Mn型催化剂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型CO催化剂,利用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测试分析不同金属掺杂和沉淀温度条件下Cu-Mn型CO催化剂催化氧化CO特性;然后通过全自动物理吸附仪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获得催化剂的孔隙特征参数和表面晶型结构,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展示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反应过程,并介绍催化剂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测试时间内(80 s以内),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CO体积分数表现为逐渐减小、缓慢增加后趋于平缓的变化特征,反应的CO物质的量逐渐增加。催化剂催化氧化CO效果越好,其比表面积越大,平均孔径越小,总孔容越大。当掺杂金属分别为Sn、Fe和Ce时,3种催化剂的催化氧化CO特性强弱由大到小为:CuMnO_(x)-Ce>CuMnO_(x)-Sn>CuMnO_(x)-Fe,参与反应的CO物质的量分别为0.0153、0.0093和0.0203 mol,CO消除效率分别为61%、47%和77%。沉淀温度为70℃时,催化剂的晶核数量要明显高于沉淀温度为60和80℃,当沉淀温度分别为60、70和80℃时,3种催化剂的催化氧化CO特性强弱由大到小为:CuMnO_(x)-Ce-70>CuMnO_(x)-Ce-80>CuMnO_(x)-Ce-60,参与反应的CO物质的量分别为0.01945、0.0203和0.0198 mol,CO消除速率分别为74%、77%和75%。含有丰富的表面氧空位是提高CO氧化反应和催化氧化性能的关键因素,CeO_(2)的存在有助于含碳物种的形成、氧活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n型CO催化 催化氧化特性 金属掺杂 沉淀温度 CO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u/ZSM-5负载型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7
作者 方升响 辛道旭 +3 位作者 张瑞 王帅 常浩然 刘琼玉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低负载量的CoCu/C-ZSM-5负载型催化剂。结果表明,10%Co0.75Cu0.25/C-0.8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其T90为239.3℃,接近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通过XRD、FTIR、TEM、BET和XPS等方法进行表征,结...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低负载量的CoCu/C-ZSM-5负载型催化剂。结果表明,10%Co0.75Cu0.25/C-0.8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其T90为239.3℃,接近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通过XRD、FTIR、TEM、BET和XPS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oCu/C-ZSM-5催化剂保持了ZSM-5分子筛的结构特性,且活性组分均匀分布。此外,催化剂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有利于甲苯的传质。XPS结果表明制备的系列CoCu催化剂中Co0.75Cu0.25/C-0.8的Co^(3+)/Co^(2+)、Cu^(+)/Cu^(2+)和Oα/Oβ比例最高,有利于甲苯低温催化氧化,且Cu的掺杂提升了Co对甲苯的催化活性。因此,为VOCs的高效催化氧化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复合金属氧化 甲苯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负载镁铝类水滑石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乙二醇
8
作者 王玉婷 洪梅 钮腾飞 《合成化学》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制乙二醇工业的快速发展,乙二醇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以乙二醇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制备精细化工产品将成为乙二醇产业链延伸和发展的方向。以Au/水滑石为催化剂,在分子氧的氛围下选择性氧化乙二醇制备乙醇酸...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制乙二醇工业的快速发展,乙二醇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以乙二醇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制备精细化工产品将成为乙二醇产业链延伸和发展的方向。以Au/水滑石为催化剂,在分子氧的氛围下选择性氧化乙二醇制备乙醇酸甲酯。从不同种类金负载型催化剂中筛选出有利于乙二醇催化氧化反应的Au/Mg-Al LDH,通过改变载体中金属的比例以及掺杂稀土金属等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并探究了金纳米粒子的负载方式与负载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最后以催化性能最好的Au/Mg_(5)Al LDH(1.5%,质量分数,下同)为催化剂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 h、氧气压力为5 Mpa,催化剂用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乙二醇转化率为95.8%,乙醇酸甲酯选择性为99.3%,转化频率(TOF)值为168.7 h^(-1),优于文献报道值。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不变,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负载型催化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 乙二醇 乙醇酸甲酯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技术净化有机胺废气
9
作者 汪鹏 王学海 +1 位作者 刘思佳 李宝忠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自制的整体式蜂窝状Cu-Mn-Ce催化剂与FN-2型V-W/Ti脱硝催化剂级配组合,考察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工艺对有机胺(乙醇胺和乙二胺等体积混合)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积空速10000 h^(-1)、有机胺质量浓度2000 mg/m^... 采用自制的整体式蜂窝状Cu-Mn-Ce催化剂与FN-2型V-W/Ti脱硝催化剂级配组合,考察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工艺对有机胺(乙醇胺和乙二胺等体积混合)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积空速10000 h^(-1)、有机胺质量浓度2000 mg/m^(3)、反应温度260℃时,在Cu-Mn-Ce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胺的非甲烷总烃转化率为96.4%,副产物中NH_(3)和NOx的选择性分别为13.67%和14.52%,二者的摩尔比接近于1;在催化氧化段体积空速6250 h^(-1)、催化还原段体积空速1000 h^(-1)、有机胺质量浓度1000 mg/m^(3)、反应温度260~280℃的条件下,经耦合工艺处理后,有机胺的非甲烷总烃转化率接近100%,反应器出口NH_(3)和N_(2)O未检出,NOx的选择性低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废气 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 耦合反应 Cu-Mn-Ce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阳极表征及电催化氧化络合态废水的研究
10
作者 吴金健 郑元武 +3 位作者 许海亮 钟晓丽 陈伟龙 毋浪鹏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9,共8页
络合态废水由于其具有强络合性从而难以被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本研究通过选用Ti/PbO2极板,采用电催化氧化(EO)与次氯酸钠氧化组合工艺成功实现了对实际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处理。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实际应用中较多的三种DSA阳极的电... 络合态废水由于其具有强络合性从而难以被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本研究通过选用Ti/PbO2极板,采用电催化氧化(EO)与次氯酸钠氧化组合工艺成功实现了对实际络合态重金属废水的处理。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实际应用中较多的三种DSA阳极的电催化性能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实际废水处理效果、加速寿命以及成本等,结果表明Ti/PbO2极板电催化性能最佳且成本效益最高。实际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络合态废水在电流密度为80 A·m^(-2)下电催化氧化2.5 h,投加200 m L/L次氯酸钠氧化1 h,出水Ni和Zn质量浓度分别为0.214、0.14 mg/L,满足浙江省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260-2020)的要求,同时运行成本降低了37%,成功实现了降本增效。此外,通过研究络合态Ni的去除规律与处理过程中的氮素变化,探究出电催化氧化工艺具有预氧化破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阳极 阳极材料表征 催化氧化 络合态废水 氧化破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基多孔炭负载非贵金属(Fe/Co/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电催化氧化肼中的应用
11
作者 隋光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34,共8页
本文以稻壳基多孔炭为载体,采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非贵金属负载复合材料,即Fe-AC、Co-AC和Ni-AC。采用XRD、SEM、BET和XPS分别表征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复合材料分别制成的复合电极,在1 M KOH的三电极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 本文以稻壳基多孔炭为载体,采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非贵金属负载复合材料,即Fe-AC、Co-AC和Ni-AC。采用XRD、SEM、BET和XPS分别表征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复合材料分别制成的复合电极,在1 M KOH的三电极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CSA)、塔菲尔斜率等方法研究复合电极电催化氧化肼(HzOR)的性能与机理。结果表明,成功地获得了非贵金属包膜多孔炭复合材料,并成功地应用于碱体系的电催化氧化肼中。综合性能推断,其中Co-AC比表面积可达到804.4 m^(2)/g,Co-AC表现出最高的ECSA为49.3 cm^(2),扫速为10 mV/s时反应速率最快,并且能在大于1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保持持续稳定工作,说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基多孔炭 非贵金属(铁/钴/镍) 复合材料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催化氧化活性黄-3RS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陈浩 张洪发 +1 位作者 杜希 邱孝群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25年第1期32-36,42,共6页
为了考察染色残液进一步脱色回用处理的可行性,选用广泛使用的活性染料活性黄-3R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金属氧化物烧结的球状颗粒作为催化剂,利用臭氧固定床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处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的酸性环境下... 为了考察染色残液进一步脱色回用处理的可行性,选用广泛使用的活性染料活性黄-3R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金属氧化物烧结的球状颗粒作为催化剂,利用臭氧固定床催化氧化技术进行处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的酸性环境下,臭氧对活性黄-3RS染料溶液展现出良好的处理效能,实现了94.42%的脱色率和60.05%的UV_(254)去除率。此外,研究发现氯化钠对臭氧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硫酸钠则轻微抑制了催化氧化效果,碳酸氢根离子会轻微抑制臭氧对活性黄-3RS染料溶液的脱色效果,但能较明显地抑制对UV_(254)的去除;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存在促进了臭氧的催化氧化作用,在活性黄-3RS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臭氧投加量为3 mg/(L·min),初始pH值为6.8的条件下,当钙离子和镁离子浓度分别为10 mmol/L时,脱色率分别达到95.17%和96.53%,UV_(254)去除率分别达到65.80%和65.81%。臭氧催化氧化活性黄-3RS的关键步骤是染料先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进而被臭氧和活性自由基氧化,促进染料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从而有效提升臭氧催化氧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催化氧化 活性黄-3RS 碳酸氢根离子 钙离子 镁离子 脱色率 UV_(25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UV/O_(3)催化氧化RO浓水处理工艺参数
13
作者 朱晓岩 《净水技术》 2025年第2期139-147,165,共10页
【目的】该研究将紫外(UV)与臭氧(O_(3))催化氧化工艺相耦合,以上海某化工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产生的二级反渗透(RO)浓水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探究不同温度、初始pH和O_(3)投加量对二级RO浓水COD_(Cr)、UV_(254)去除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 【目的】该研究将紫外(UV)与臭氧(O_(3))催化氧化工艺相耦合,以上海某化工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产生的二级反渗透(RO)浓水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探究不同温度、初始pH和O_(3)投加量对二级RO浓水COD_(Cr)、UV_(254)去除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RSM)分析温度、初始pH和O_(3)投加量3种主要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二级RO浓水COD_(Cr)、UV_(254)去除率的影响,并对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初始pH和O_(3)投加量这3种因素对UV/O_(3)催化氧化耦合工艺的影响程度为:温度>初始pH>O_(3)投加量。对于COD_(Cr)去除率,各因素两两之间交互作用的显著强弱顺序为:温度与O_(3)投加量>初始pH与O_(3)投加量>温度与初始pH。对于UV_(254)去除率,各因素两两之间交互作用的显著强弱顺序为:温度与O_(3)投加量>温度与初始pH>初始pH与O_(3)投加量。在O_(3)催化剂为20mg/L,UV光照强度为50μW/cm^(2),反应时间为60min的反应条件下,温度为23.2℃、初始pH值为10.6、O_(3)投加量为14g/h时RO浓水处理效果最佳,COD_(Cr)、UV_(254)去除率分别能达到63.27%、73.01%。【结论】通过模型验证,证实了box-behnken设计(BBD)响应面模型可有效优化UV/O_(3)催化氧化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RO)浓水 响应面法 紫外(UV)/臭氧(O_(3)) 催化氧化 box-behnken设计(BBD)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法处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辉 艾飞虎 +2 位作者 马淳安 张文魁 甘永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催化氧化法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传统的化学法处理效果,目前已成为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法、均相氧化法、多相氧化法(包括电催化氧化法)以及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对其在有机... 催化氧化法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传统的化学法处理效果,目前已成为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法、均相氧化法、多相氧化法(包括电催化氧化法)以及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对其在有机废水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作了扼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水 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催化氧化 均相催化氧化 多相催化氧化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有机模板法制备Cu-ZSM-5催化剂及其选择性催化氧化苯乙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献锋 张晨芳 +2 位作者 张方 张东平 孔岩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不使用任何有机模板剂,硝酸铜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经过酸性水解、碱性陈化和水热晶化,制备得到四配位铜修饰ZSM-5沸石(Cu-ZSM-5)。考察凝胶的Si/Al摩尔比、pH值、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Cu-ZSM-5的晶型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 不使用任何有机模板剂,硝酸铜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经过酸性水解、碱性陈化和水热晶化,制备得到四配位铜修饰ZSM-5沸石(Cu-ZSM-5)。考察凝胶的Si/Al摩尔比、pH值、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Cu-ZSM-5的晶型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Cu-ZSM-5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Cu-ZSM-5沸石具有MFI结构,结晶度高,无其他杂晶;铜原子以四配位为主。四配位铜是催化氧化苯乙烯的活性位点;在m(Cu-ZSM-5-50)=0.1 g、n(TBHP)/n(Styrene)=1.5、T=60℃、t=5 h条件下,苯乙烯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分别为76.5%和69.4%,表明Cu-ZSM-5-50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重复利用性。该制备方法不使用有机模板剂,无需高温焙烧,Cu-ZSM-5催化剂的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无有机模板 催化氧化 苯乙烯 苯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中氯代芳构化合物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孟柯 杨甲甲 +3 位作者 樊芸 韩帅 张海军 陈吉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34-3447,共14页
焚烧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重要方式,但由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氯代芳构化合物(chlori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CAHs),对环境和健康构成威胁.催化氧化技术因其高去除率、低能耗、低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去除烟气中CAH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焚烧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重要方式,但由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氯代芳构化合物(chlori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CAHs),对环境和健康构成威胁.催化氧化技术因其高去除率、低能耗、低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去除烟气中CAH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常见的催化剂种类,包括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同时,深入探讨了催化氧化反应的机制、催化剂失活原因和再生方法,并强调了催化剂的组分、载体、结构和制备方法等对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影响.最后,根据文献研究,对CAHs的催化氧化进行了展望.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优化催化剂设计,提高反应效率,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焚烧烟气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氯代芳构化合物 (CAHs) 催化 催化氧化机制 催化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4)O_(7)/Ti电极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永莲 轩立卓 +3 位作者 单英吉 解二伟 李茹 刘会军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铝合金化学铣切过程产生的清洗废液具有高碱度和富含有机物的特性,常规的生化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以亚氧化钛涂层的钛电极作为阳极、不锈钢作为阴极,研究了化... 铝合金化学铣切过程产生的清洗废液具有高碱度和富含有机物的特性,常规的生化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以亚氧化钛涂层的钛电极作为阳极、不锈钢作为阴极,研究了化铣清洗废液中的典型有机物在Ti_(4)O_(7)/Ti电极表面的氧化和降解机制及电解工艺参数(如初始pH、电流密度、搅拌方式、污染物初始浓度及处理时间等)对清洗液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水中的三乙醇胺无法在Ti_(4)O_(7)/Ti电极表面直接氧化,其降解机制为Ti_(4)O_(7)/Ti电极表面产生·OH对其间接氧化;采用曝气搅拌方式,在溶液pH=7、电流密度5 mA·cm^(-2)优化条件下,处理后的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的COD_(Cr)由初始5210 mg·L^(-1)降至42 mg·L^(-1),低于300 mg·L^(-1)环保排放标准。因此,以Ti_(4)O_(7)/Ti为阳极的电催化氧化法可有效地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本研究为含醇胺类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氧化 涂层 铝合金 化铣加工 三乙醇胺 COD_(Cr) 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Pt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体伟 田甜 +2 位作者 薛茗月 李玉郷 孟成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采用恒电位电化学还原技术制得石墨烯电极,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方法在石墨烯基体上电沉积一层Pt纳米微粒.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Pt/石墨烯电极材料的电子传递性能及对甲酸电催化氧化性能.相对于商用Pt电极材料,Pt纳米微粒/石墨烯电极材料... 采用恒电位电化学还原技术制得石墨烯电极,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方法在石墨烯基体上电沉积一层Pt纳米微粒.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Pt/石墨烯电极材料的电子传递性能及对甲酸电催化氧化性能.相对于商用Pt电极材料,Pt纳米微粒/石墨烯电极材料对甲酸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氧化峰电流显著提高.该种石墨烯负载Pt催化剂有望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优良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催化 循环伏安法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脱胶工艺及其性能
19
作者 杨树 曹巧丽 +3 位作者 李季媛 李召岭 郁崇文 张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使用棉纺系统进行亚麻纺纱前需经过脱胶处理,为解决传统碱脱胶工艺得到的亚麻纤维白度低和氧化脱胶时纤维易氧化受损、木质素残留造成纤维断裂伸长率低的问题,采用N-羟基-3,4,5,6-四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TPPI)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的方... 使用棉纺系统进行亚麻纺纱前需经过脱胶处理,为解决传统碱脱胶工艺得到的亚麻纤维白度低和氧化脱胶时纤维易氧化受损、木质素残留造成纤维断裂伸长率低的问题,采用N-羟基-3,4,5,6-四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TPPI)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的方法对亚麻落麻进行脱胶,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NHTPPI、助催化剂9,10-蒽醌、双氧水、氢氧化钠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脱胶后亚麻纤维断裂强度以及白度的影响,得到了NHTPPI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亚麻脱胶的最佳工艺:pH值为10.5,反应温度为83.6℃,NHTPPI、9,10-蒽醌、双氧水、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分别为0.6、0.5、10.35、5.67 g/L,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亚麻纤维断裂强度为4.39 cN/dtex,白度为70.53%。将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脱胶、高碘酸钠氧化脱胶以及传统碱脱胶与双氧水漂白3种工艺进行对比,发现3种工艺得到的纤维主体长度在28 mm左右,白度均在70%以上,但催化氧化与碱煮一浴脱胶得到的亚麻纤维断裂强度最高,处理时间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前处理 催化氧化 碱煮 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负载CuCo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
20
作者 刘文杰 张义 +2 位作者 孟杰 刘经伟 姚超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12,共6页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Co整体式催化剂,通过XRD、SEM、XPS和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u^(2+)与Co^(2+)的质量比(Cu/Co质量比)、活性组分负载量、煅烧温度对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C...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Co整体式催化剂,通过XRD、SEM、XPS和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u^(2+)与Co^(2+)的质量比(Cu/Co质量比)、活性组分负载量、煅烧温度对其催化氧化甲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Cu^(2+)取代Co^(2+)进入Co3O4形成Cu_(0.27)Co_(2.73)o_(4)尖晶石;整体式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u/Co质量比2∶1、活性组分负载量15%(w)、煅烧温度500℃;在空速为10000 h^(-1)、甲苯质量浓度为2000 mg/m^(3)的条件下,整体式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转化50%和90%时的温度分别为252℃和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催化氧化 浸渍法 整体式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