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数学方法在长庆油田低渗透储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漪 赵国玺 +2 位作者 周雯鸽 韩发俊 李涛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2,166,共3页
以长庆G油田L井区的典型低渗透油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储层的影响因素多,关系复杂等特点,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在已取得的储层的17项参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研究筛选出13项影响储层评价的主要因素,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利... 以长庆G油田L井区的典型低渗透油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储层的影响因素多,关系复杂等特点,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在已取得的储层的17项参数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研究筛选出13项影响储层评价的主要因素,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G油田H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了5个贡献最大的因子,并将储层分为3大类。该方法对储层分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其分析评价结果与单井试油结果的符合率达90%以上。基于综合评价的结果,对G油田H油藏进行开发,实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储层综合评价 模糊数学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多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在白豹油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晁会霞 姚卫华 +1 位作者 杨兴科 王永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共7页
在储层综合评价中,评价参数的选择、权重系数的确定等均存在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如何合理、客观地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白豹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为例,运用特征选择分析、灰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将研究... 在储层综合评价中,评价参数的选择、权重系数的确定等均存在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如何合理、客观地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白豹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为例,运用特征选择分析、灰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将研究区长6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类储层和Ⅱ类储层作为研究区的最好和较好储层,是寻找油气的有利区带.研究区预测井位的试油日产油量分析结果与通过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预测出的结果一致.该评价方法确定储层分类方便、有效,并提高了该区块的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灰关联 聚类分析 储层综合评价 白豹油田 延长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边下古生界气藏马五段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作乾 何顺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0-182,共3页
靖边下古生界气藏典型的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地质状况,给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分别从岩性特征,沉积微相特征,成岩作用等角度对储层进行了单因素分类分析,通过优选参数、计算平均值、计算单项参数评价分数、确定权重... 靖边下古生界气藏典型的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地质状况,给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分别从岩性特征,沉积微相特征,成岩作用等角度对储层进行了单因素分类分析,通过优选参数、计算平均值、计算单项参数评价分数、确定权重系数,建立了碳酸盐岩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该体系对于下古生界马五段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有效而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符合该地区的客观实际,对于类似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将靖边下古气藏马五段碳酸盐岩储层分为4类,其中马五11、马五13、马五22共3个溶蚀孔洞和构造裂缝发育的层位,证实其将成为重要的目的层和天然气富集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聚类分析 储层综合评价 成岩作用 下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桂玲 刘辛 林式微 《复杂油气藏》 2015年第2期60-64,共5页
江苏油田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低渗致密砂岩储量占有一定的比例。受复杂地面地下条件的影响,这类储量开发难度大,效益差。通过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致密油藏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及江苏此类储层特有的地质开发特点,确... 江苏油田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低渗致密砂岩储量占有一定的比例。受复杂地面地下条件的影响,这类储量开发难度大,效益差。通过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致密油藏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及江苏此类储层特有的地质开发特点,确定了致密储层综合评价的指标参数体系;结合行业标准建立了各指标的标准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形成了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为下步江苏低渗致密储层的有序、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 储层综合评价 评价参数 层次分析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HP的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孟雅蕾 王予 陈金广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6年第8期8-15,共8页
储层评价是油田有利区筛选及预测的重要基础和依据,针对传统AHP方法主观性强、判断矩阵不一致等问题,对AHP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HP的储层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群组AHP方法构建判断矩阵以降低专家的主观性偏见;然后,利用最... 储层评价是油田有利区筛选及预测的重要基础和依据,针对传统AHP方法主观性强、判断矩阵不一致等问题,对AHP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HP的储层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群组AHP方法构建判断矩阵以降低专家的主观性偏见;然后,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构建拟优一致矩阵解决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性问题;其次,在计算底层指标的评价向量时将其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中定性指标采用专家评价得到评价向量,定量指标量则采用效用函数法和灰色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得到评价向量;最后通过评价向量、各层指标权重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更加科学、客观的储层评价标准,能提高研究区的开发效果并为后续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综合评价 AHP 拟优一致矩阵 效用函数法 灰色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马五_4~1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浮萍 卢涛 +3 位作者 唐铁柱 靳福广 赵忠军 蒋婷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7期32-38,5,共7页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斜坡中的残丘边缘地带,发育裂缝和溶孔,占整个储层的24.6%;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与泥云坪过渡带,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残丘内,发育溶孔和晶间溶孔,占整个储层的42.5%;Ⅲ类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潮上泥云坪,位于洼地或沟槽等地貌单元,孔隙类型以晶间孔为主,占整个储层的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储层综合评价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海绿石砂岩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郗鹏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10,共5页
Oriente盆地白垩系Napo组UT层的海绿石砂岩储层是近几年发现的岩性油藏。为解决海绿石在储层中的作用及海绿石的含量对储层质量的影响,研究海绿砂岩石储层的特征。以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海绿石储层矿物成分、岩石学特... Oriente盆地白垩系Napo组UT层的海绿石砂岩储层是近几年发现的岩性油藏。为解决海绿石在储层中的作用及海绿石的含量对储层质量的影响,研究海绿砂岩石储层的特征。以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海绿石储层矿物成分、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通过测井解释资料分析了海绿石在平面上及纵向上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研究海绿石油藏特征。应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储层评价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权系数,评价了海绿石砂岩储层综合指数,分析优势储层,绘制平面质量展布图,为后期开发海绿石油藏提供了地质基础,也为此类储层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综合评价 海绿石砂岩 灰色关联法 储层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油气储层综合评价的TL-SVM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焦向宁 陈建华 《城市地理》 2018年第2X期86-87,共2页
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油气储层综合评价时,由于钻井数据类别分布不平衡,支持向量机对于少数类样本的分类性能较差。分析了支持向量机对于不平衡数据敏感的原因,并与不平衡分类方法TomekLinks结合,提出TL-SVM模型。实验中分别使用了支持向... 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油气储层综合评价时,由于钻井数据类别分布不平衡,支持向量机对于少数类样本的分类性能较差。分析了支持向量机对于不平衡数据敏感的原因,并与不平衡分类方法TomekLinks结合,提出TL-SVM模型。实验中分别使用了支持向量机和TLSVM模型,结果表明,TL-SVM模型具有更优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层综合评价 支持向量机 不平衡分类 TomekLink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井在吉兰泰油田巨厚砂砾岩储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芸伊 王波 +4 位作者 罗安银 黄胜 叶文军 解宇航 陈辉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656-660,共5页
吉兰泰油田固阳组的巨厚砂砾岩储层地层矿化度较高,油水关系较为明显,但常规测井解释技术评价该套储层产能与试油结果差异较大,影响了该套储层的高效开发。针对这套储层厚度大、非均质强、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通过对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宏... 吉兰泰油田固阳组的巨厚砂砾岩储层地层矿化度较高,油水关系较为明显,但常规测井解释技术评价该套储层产能与试油结果差异较大,影响了该套储层的高效开发。针对这套储层厚度大、非均质强、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通过对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分析,构建基于储层品质主控因素分析的储层综合指数,与试油、试采等动态资料相结合,建立储层基于产液能力的分级评价模型,实现储层分级评价。该方法提高了有效储层的识别精度,为油田分段开发方案的设计、提高油藏采收率、延长稳产时间,提供了可靠依据。将该方法应用于新井储层综合评价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储层综合评价 巨厚砂砾岩 孔隙结构 储层微观特征 储层分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GD开发的油砂储层综合评价——以加拿大长湖西南区块开发优化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晖 刘振坤 +4 位作者 胡晓庆 刘新光 梁旭 郑强 王盘根 《中外能源》 CAS 2021年第1期40-47,共8页
影响SAGD开发的油砂储层的地质因素与常规储层不同,油砂储层的综合评价不如常规储层完善,因此需要明确油砂储层的评价参数和方法。以加拿大长湖油田西南区块开发优化项目为例,通过动静结合分析,确定影响SAGD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可动用... 影响SAGD开发的油砂储层的地质因素与常规储层不同,油砂储层的综合评价不如常规储层完善,因此需要明确油砂储层的评价参数和方法。以加拿大长湖油田西南区块开发优化项目为例,通过动静结合分析,确定影响SAGD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可动用储层有效厚度、储量丰度、纯砂岩比例等,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油砂储层进行多因素综合分类评价,确定三类储层的地质参数分类界限:Ⅰ类储层储量丰度>6m^(3)/m^(2),且纯砂岩比例>70%;Ⅱ类储层储量丰度介于4m^(3)/m^(2)和6m^(3)/m^(2)之间,且纯砂岩比例介于50%与70%之间;Ⅲ类储层储量丰度≤4m^(3)/m^(2),且纯砂岩比例≤50%。应用油砂储层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出不同类型储层的平面分布范围,量化不同类型储层的地质储量,并据此认识优化了地质油藏方案,与原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开发指标明显改善,推动了该项目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可动用储层有效厚度 储量丰度 纯砂岩比例 储层综合评价 动用储量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储层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通 张文强 +1 位作者 张家志 汪永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7期5-6,13,3,共4页
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盒8段、山1段储层砂体比较发育,连通性较好,但有效砂体连通性较差,多层叠加,储层评价难度大。根据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分析,对苏东41-33区块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有利目标区预测。研究认为,苏东41-33区块内砂... 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块盒8段、山1段储层砂体比较发育,连通性较好,但有效砂体连通性较差,多层叠加,储层评价难度大。根据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分析,对苏东41-33区块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有利目标区预测。研究认为,苏东41-33区块内砂体剖面上呈区域性不连续展布、孤立状或切割分布,南北向较东西向连续性好,平面上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苏东41-33区块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有利(Ⅰ类)储层主要分布于该区块东北部;苏东41-33区块共有8个有利目标区,主要分布于区块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储层综合评价 有利目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储层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晓华 孟迪 +3 位作者 彭文丰 陈之贺 骆逸婷 肖大志 《石油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20-31,共12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主力产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其储层分布复杂,砂体连通性和有利甜点区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田开发效果差。为明确油田流一段储层展布特征和砂体连通性情况,寻找储层有利挖潜区域,指导后续生产...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W油田主力产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其储层分布复杂,砂体连通性和有利甜点区不清,储层非均质性强,导致油田开发效果差。为明确油田流一段储层展布特征和砂体连通性情况,寻找储层有利挖潜区域,指导后续生产调整挖潜与优化,本文依据岩芯和测井资料,从沉积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特征等方面,研究表征了W油田流一段储层特征;选择全面反映储层特征的砂岩厚度、有效砂体厚度、沉积微相、孔隙度、变异系数、渗透率和夹层密度7个因子作为评价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建立储层综合评价分类体系,最后用储层评价方法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厘清了有利储层分布,并创新应用多参数叠合优势区域对比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依据综合评价方法,对油田2个主力油层综合指数进行打分,根据综合评价得分、储层参数和实际生产情况,将储层分为3类,每类对应的分值区间分别为Ⅰ类大于40,Ⅱ类20~40,Ⅲ类小于20。其中,L1中-Ⅲ-1小层储层较好,Ⅰ类储层发育范围大;在L1中-Ⅲ-2小层南东面发现一无井控的Ⅰ类有利储层区域,后期调整部署一采一注井网,调整井实施后,储量规模和含油性得到落实,井网注采开采效果好,提高了油田经济效益。本次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结合多参数叠合优势储层对比验证的方法,使有利区域范围更精确,评价结果可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综合评价 储层特征 灰色关联 优势储层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录井资料的储层综合评价应用——以赛深X井下油砂山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佘刚 叶高鹏 +1 位作者 郝钊 李成元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
正确地综合应用测录井资料是储层评价关键。以柴达木盆地北缘赛深X井下油砂山组为例,通过测井储层评价建立了适合的岩性、物性及含油性计算模型,并以实例对录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测井资料分析了各自的局限性与优点,综合解释结果... 正确地综合应用测录井资料是储层评价关键。以柴达木盆地北缘赛深X井下油砂山组为例,通过测井储层评价建立了适合的岩性、物性及含油性计算模型,并以实例对录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测井资料分析了各自的局限性与优点,综合解释结果与试气结果相符,再以赛Y井为例进行了实践验证,认为测录井资料结合对储层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油砂山组 测井 录井 计算模型 储层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储层综合评价技术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通 张春雨 +2 位作者 刘刚果 王媛 张家志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5年第1期44-52,6-7,共9页
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前期勘探资料表明区块地质条件、气水关系异常复杂,因此开展储层综合评价对于目标区块的开发非常重要。通过对构造特征、沉积相、储层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砂体展布及气水分布规律,确定了... 苏里格气田苏54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前期勘探资料表明区块地质条件、气水关系异常复杂,因此开展储层综合评价对于目标区块的开发非常重要。通过对构造特征、沉积相、储层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砂体展布及气水分布规律,确定了有效储集砂体的特征、类型以及主控因素,建立了储层综合评价的分类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对目标区的主力产层进行了分类评价。预测认为在目标区的东部、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存在4个气藏富集区域,并根据研究成果部署下一年的产能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该项研究成果为指导苏里格气田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我国同类气田开展储层综合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构造特征 砂体 有效砂体 储层综合评价 气藏富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西地区扶余油层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芳 庞磊 孙同文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137-139,共3页
龙西地区扶余油层物性致密,开发难度较大,储层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的研究相对薄弱,缺少储层综合评价的方法。本文在储层沉积微相砂体类型和微观参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单因素评价标准,并进行了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1)储层宏观... 龙西地区扶余油层物性致密,开发难度较大,储层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的研究相对薄弱,缺少储层综合评价的方法。本文在储层沉积微相砂体类型和微观参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单因素评价标准,并进行了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1)储层宏观沉积微相中砂体主要是分流河道砂体、决口扇和席状砂;(2)渗透率小于1mD的储层喉道细小,开发较困难,而渗透率大于5mD的储层,大于1μm的喉道起主导作用,开发较容易;(3)采用GIS辅助储层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储层单因素评价标准,预测了4类有利区,Ⅲ类区和Ⅳ类区风险较大,Ⅰ、Ⅱ类区块是相对有利的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微观特征 储层综合评价 扶余油层 龙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17块杜家台油层储层综合评价分析
16
作者 朱传喜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158-158,共1页
用石油地质综合方法,结合区域资料与实际单井资料,综合评价欢17块杜家台油层储层。研究可知,Ⅰ_2~3小层为Ⅰ类储层,Ⅰ_3~1、Ⅰ_3~2、Ⅱ_1~1小层为Ⅱ类储层,Ⅰ_3~3小层为Ⅲ类储层。
关键词 欢17块 杜家台油层 储层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油田长8段储层综合评价
17
作者 丁慧 刘亮 冉利民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24-127,131,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低渗透储层束缚流体体积含量高,储层综合评价方法亟待升级。在传统的孔隙度、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了可动流体参数,建立了储层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油田实际产能数据证明,该模型应用到储层综合评...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低渗透储层束缚流体体积含量高,储层综合评价方法亟待升级。在传统的孔隙度、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的基础上,增加了可动流体参数,建立了储层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油田实际产能数据证明,该模型应用到储层综合评价中解释符合率达83%,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推广至其他致密砂岩油气田的储层综合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油田 可动流体参数 储层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18
作者 郭美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8期151-154,共4页
对油田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选取与油田储层质量相关的因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科学处理这些评价指标数据,同时明确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有效建立储层综合评价模型,对辽河油田储层样品进行客观真实... 对油田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选取与油田储层质量相关的因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科学处理这些评价指标数据,同时明确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有效建立储层综合评价模型,对辽河油田储层样品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本文对储层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重新梳理了储层综合分类评价的研究思路,结合储层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阐述了储层的综合分类与评价,旨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储层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综合评价 主成分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气田登娄库组储层综合评价研究
19
作者 任丽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8年第4期00302-00302,共2页
经过多年的开发评价,长岭气田登娄库气藏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探明区内与外围新钻井进一步落实了储量,气田含气面积得到进一步落实;同时通过开展水平井的多段压裂,落实了气田水平井开发的技术效果,为登娄库气藏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手段。... 经过多年的开发评价,长岭气田登娄库气藏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探明区内与外围新钻井进一步落实了储量,气田含气面积得到进一步落实;同时通过开展水平井的多段压裂,落实了气田水平井开发的技术效果,为登娄库气藏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次研究开展登娄库组储层综合评价,明确储层岩性、物性特征,确定储层下限及分类标准,寻找有效储层分布范围及特征,为气田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岭气田 压登娄库气藏 储层综合评价 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网格化综合评价普光气田储层 被引量:7
20
作者 万晓伟 毕建霞 +4 位作者 刘志远 张继喜 邹丽 李艳玲 娄风霞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5-408,共4页
实践证明,勘探开发效果及成败的关键是对储层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影响储层特征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只有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储层综合评价工作贯穿在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中,才能对储层逐步做出逼近真实地质情况的判断,... 实践证明,勘探开发效果及成败的关键是对储层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影响储层特征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只有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储层综合评价工作贯穿在勘探开发的全过程中,才能对储层逐步做出逼近真实地质情况的判断,从而为勘探开发部署、油气资源评价、开发动态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开发方案的调整奠定可靠的地质基础。由于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受沉积相、成岩作用、断裂系统等多种因素控制,使得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严重,增加了开发难度。为精细评价储层,准确刻画优质储层的分布,首先引入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沉积微相指标及裂缝指数等多种评价参数,建立地质模型;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确定权系数,并在地质模型中归一化网格计算评价指数,通过对这些指数加权求和确定各网格综合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得分与产能的关系式确定各网格的储层类型,精细刻画了储层间的差异及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模型 评价参数 灰色关联 网格化 储层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