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发育特征及油气富集因素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学良 张奎华 +2 位作者 林会喜 张关龙 侯读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4,共8页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的发育特征,分析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指导下步勘探开发,通过钻井、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对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的发育特征,分析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指导下步勘探开发,通过钻井、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观察与分析,对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二叠系风城组储层类型主要包括碎屑岩、云质岩和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溶孔和裂缝;碎屑岩储层整体为低—中孔隙度,平均值为7. 32%,粒内溶孔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云质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4. 62%,溶孔和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火山岩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2. 60%,溶孔和裂缝是其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优质储层控制了油气富集成藏,物性较好的储层含油性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对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并预测了不同类型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该研究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风城组储层下步勘探部署有较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发育特征 油气成藏 储层预测 风城组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发育特征与孔隙演化定量表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关龙 王继远 +4 位作者 王斌 刘德志 郑胜 穆玉庆 邱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0-631,共12页
腹部下组合(二叠系—三叠系)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多井钻揭6 km以下优质碎屑岩储层,大大突破了传统碎屑岩有效储层埋深下限,明确储层发育状况及孔隙演化过程是确定油气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问题。以腹部地区典型钻井... 腹部下组合(二叠系—三叠系)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多井钻揭6 km以下优质碎屑岩储层,大大突破了传统碎屑岩有效储层埋深下限,明确储层发育状况及孔隙演化过程是确定油气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问题。以腹部地区典型钻井为例,综合岩石薄片镜下分析、孔渗测试、图像分析技术、孔隙度演化定量表征及包裹体测温和盆地模拟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全面剖析准噶尔盆地腹部下组合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并定量恢复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腹部下组合中三叠系百口泉组砂体最为发育,二叠系上乌尔禾组及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次之;各层位岩石类型均以岩屑砂岩为主,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岩屑成分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屑,长石、石英含量偏低,二者之和普遍低于20%;克拉玛依组原生孔隙发育,物性最好,孔隙度最高可达13.18%。上乌尔禾组和百口泉组以次生溶蚀孔为主,溶蚀物质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屑、浊沸石胶结物及少量长石,二者物性较其上覆克拉玛依组差;克拉玛依组孔隙演化经历较弱压实(压实减孔量21.08%)、弱胶结(胶结减孔量2.88%)和弱溶蚀(溶蚀增孔量1.4%),现今高孔隙度主要得益于弱压实、晚期弱胶结作用下原生孔隙的大量保存;百口泉组和上乌尔禾组经历强压实(压实减孔量分别为26.60%和26.43%)、强胶结(胶结减孔量分别为7.43%和11%)和中等—强溶蚀(溶蚀增孔量分别为6.32%和4.21%),溶蚀作用是二者增孔的最主要途径,但不足以弥补强压实和强胶结的减孔效应,导致二者现今孔隙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发育特征 孔隙演化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 二叠系—三叠系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页岩油储层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9
3
作者 龙玉梅 陈曼霏 +1 位作者 陈风玲 吴世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4,共6页
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潜3~4油组盐间页岩油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对泥页岩的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潜... 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潜3~4油组盐间页岩油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及高压压汞等技术手段对泥页岩的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潜江组潜3~4油组盐间页岩油储层矿物组成复杂,主要发育层状云(泥)质钙芒硝岩相、纹层状泥质云岩相、纹层状云质泥岩相、纹层状泥质灰岩相、纹层状灰质泥岩相和块状云岩相等6种岩相类型;储集空间包括层间缝、晶间孔、晶间溶孔及黏土矿物晶间孔;储层孔隙度平均为11.4%~18.9%,渗透率平均为2.635~4.827mD,属于中孔、特低渗透储层;纹层状泥质云岩相和块状云岩相的物性和含油性好,为最有利的岩相;压实作用及后期硫酸盐矿物的充填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岩相 储层发育特征 潜江凹陷 江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盐间页岩层系湖相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沈均均 陶国亮 +5 位作者 陈孔全 李君军 王鹏万 李志明 蒋启贵 孟江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1413,共13页
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页岩层系潜江组三段下亚段4油组第10韵律层(潜三下(4-10)韵律层)为研究对象,以钻井、岩心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X衍射、岩石冷冻热解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等分析测试数据,对韵律层白云岩... 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页岩层系潜江组三段下亚段4油组第10韵律层(潜三下(4-10)韵律层)为研究对象,以钻井、岩心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X衍射、岩石冷冻热解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等分析测试数据,对韵律层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层矿物组成复杂,主要发育有富炭泥质白云岩相、富炭泥质灰岩相、富炭白云质泥岩相和富炭、钙芒硝充填云质泥岩相4种岩相类型,其中富炭泥质白云岩相为最有利岩相类型,具有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含量3.3%~6.3%)、脆性矿物含量高(50%~76%)、粘土矿物含量低(18%~33%)和孔隙度高(10.8%~26.3%)的特点;(2)白云岩类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隙为主,溶蚀孔、缝极少发育,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差,孔隙结构不好;(3)泥质白云岩储层宏观分布受沉积环境控制明显,富炭泥质白云岩相主要出现在湖平面下降中期水体盐度适中的区域内,微观上,孔隙发育受压实作用控制明显,胶结和溶蚀作用影响较小;(4)早成岩作用阶段较弱的压实作用、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及储层中油气的充注作用对晶间孔隙的保存具有积极的作用,是研究区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发育特征 储层成因 盐间页岩层系 白云岩 潜江组 潜江凹陷 江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3
5
作者 路媛媛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揭示影响鄂尔多斯东缘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针对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难以寻找储层“甜点”发育区等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大量岩心分析化验及薄片资料,开展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及储层储集空间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 为揭示影响鄂尔多斯东缘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针对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难以寻找储层“甜点”发育区等关键问题,通过分析大量岩心分析化验及薄片资料,开展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及储层储集空间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临兴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类型多样,主体发育反应陆相沉积背景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太原组海相地层主要表现为为石英砂岩;②整体表现为典型的低渗低孔的特点,局部层段发育相对高孔高渗区,主要发育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以及微裂隙;③沉积微相、砂岩岩性及成岩作用是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粗粒砂岩反应高能沉积环境(潮道、分流河道等),储层物性好,“甜点”区发育。部分层位的强溶蚀作用也对储层起到积极的改造作用。该研究结果对于临兴千亿方气田的成功勘探及商业开发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兴气田 上古生界 储层发育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中区块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畅 王琪 王应斌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61,共12页
通过分析岩心、钻测井及地球化学测试资料,结合大量岩石、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临兴中区块上古生界盒8段的沉积特征、储层发育特征和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研究区盒8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主要包括分... 通过分析岩心、钻测井及地球化学测试资料,结合大量岩石、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临兴中区块上古生界盒8段的沉积特征、储层发育特征和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研究区盒8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主要包括分流河道及分流间湾微相,其中分流河道以心滩沉积为主,为研究区的骨架砂体,河道侧向迁移、改道频繁,砂体间相互冲刷、切割及叠置,垂向上可形成20 m以上的巨厚砂体;由于分流河道位置多变,同时对下伏沉积物有强烈冲刷作用,分流间湾有时保存不完整或不太发育。研究区盒8段储层砂岩类型多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次之;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储层物性表现为低孔、特低渗特征;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主要为Ⅱ类、Ⅲ类储层,储集空间以中小孔隙为主,排驱压力较高。研究区盒8段储层物性主控因素表现为:物源提供了储层的物质基础,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具有东西分带的特征;沉积体系决定了砂体类型及发育规模,分流河道主河道砂体和心滩沉积厚度大于15 m,为最有利储层发育区;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及各类胶结作用是本区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是本区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是改善储层致密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兴中区块 8段 沉积微相 储层发育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七克台组二段混积岩致密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冯越 黄志龙 +2 位作者 张华 王健 彭亚中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63,共8页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七克台组二段致密油勘探开发起步较晚,为了实现七克台组二段致密油规模效益开采,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全岩X衍射、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手段,研究了该区致密油混积岩储层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建立储层分...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七克台组二段致密油勘探开发起步较晚,为了实现七克台组二段致密油规模效益开采,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全岩X衍射、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手段,研究了该区致密油混积岩储层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建立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石矿物组成复杂,具有明显的混合沉积特征,主要发育陆源碎屑质混积岩、泥质混积岩、碳酸盐质混积岩等3大类6小类;储层整体物性较差,孔隙度主要为4.00%~8.90%,渗透率小于0.100mD的样品占78.8%,属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孔、粒间孔及微裂缝为主;饱和水核磁共振T2谱多表现为中断的不明显双峰或三峰,排驱压力较高,进汞饱和度和退汞效率较低,整体表现为孔喉半径小、连通性较差;不同岩石类型的物性、含油性与孔隙结构差异明显,以含灰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灰岩最好;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有机质丰度和构造缝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储层特征评价将储层分为3类,Ⅰ、Ⅱ类储层是下一步七克台组二段致密油勘探增储上产的关键。研究结果为胜北洼陷七克台组致密油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储层 储层发育特征 七克台组二段 胜北洼陷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朗凹陷条湖组二段非常规致密储层特征研究
8
作者 冯亚琴 陈旋 +3 位作者 李杰 杨硕 范谭广 张璐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F12期142-146,共5页
利用录井、测井、铸体薄片、压汞和岩心常规分析等资料,对马朗凹陷条二段储层开展岩石学、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孔隙结构和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以沉凝灰岩为主,火山尘微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属高孔一特低渗储层... 利用录井、测井、铸体薄片、压汞和岩心常规分析等资料,对马朗凹陷条二段储层开展岩石学、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孔隙结构和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以沉凝灰岩为主,火山尘微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属高孔一特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呈分选好、细歪度的特点。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环境影响,火山喷发后的火山沉积相分布区及古地貌低洼区共同控制有利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朗凹陷 条湖组二段 非常规致密储层 储层发育特征 沉凝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百色田东油田那读组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方法与应用
9
作者 严海南 韦仁钊 +2 位作者 孙淑艳 何德干 颜家政 《化工管理》 2023年第9期71-74,共4页
文章针对百色盆地田东油田那读组油层在储层特征及储层非均质研究相对薄弱的实际,应用地质统计、数学计算及生产动态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储层物性与非均质性特征,分别对储层特征及非均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那读组储层砂体发育稳定连... 文章针对百色盆地田东油田那读组油层在储层特征及储层非均质研究相对薄弱的实际,应用地质统计、数学计算及生产动态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储层物性与非均质性特征,分别对储层特征及非均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那读组储层砂体发育稳定连片,小层发育少,砂岩和油层征途呈现“中间厚、四周薄”特征,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加深了对砂层组和油层储层特征和层间、层内、平面非均质性的认识,为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和综合调整及扩边方案编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盆地 复杂断块油藏 储层发育特征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J侏罗系优质储层发现的意义与试采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学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6期22-25,共4页
介绍准噶尔盆地YJ井区砂岩油藏侏罗系储层发育特征和试采进展。2004年,Y1井5 873~5 888 m井段试油,日产油72 m3/d,日产气10 562 m^(3)/d,发现YJ井区。生产层油层厚度8.4 m,层理缝比较发育,异常高压。Y3-CP1井完钻井深6 111 m,水平段374... 介绍准噶尔盆地YJ井区砂岩油藏侏罗系储层发育特征和试采进展。2004年,Y1井5 873~5 888 m井段试油,日产油72 m3/d,日产气10 562 m^(3)/d,发现YJ井区。生产层油层厚度8.4 m,层理缝比较发育,异常高压。Y3-CP1井完钻井深6 111 m,水平段374 m,采用自喷投产,油压46 MPa,日产油62 t/d、日产气18 000 m^(3)/d,不含水,已累产油3.554 9×10^(4)t,累产天然气1.1×10^(7)^(3)。Y3-CP1井原油可采储量为6×10^(4)t。YJ井区已有9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到2022年8月,累产油8.8×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发育特征 试采进展 异常高压 深层 砂岩油藏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开发区D区块BⅠ33^2单元的地层格架建立与初步认识
11
作者 袁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A开发区2010年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重构了A开发区BⅠ1-3沉积体系,研究发现C区块及其以北BⅠ323与D区块BⅠ323单元在油层组中的相对位置明显不同,原对比存在"窜层"。提出了D-E区块存在BⅠ32b3单元,并重新认识了BⅠ... A开发区2010年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重构了A开发区BⅠ1-3沉积体系,研究发现C区块及其以北BⅠ323与D区块BⅠ323单元在油层组中的相对位置明显不同,原对比存在"窜层"。提出了D-E区块存在BⅠ32b3单元,并重新认识了BⅠ32b3单元储层发育特征。以该成果为指导,对D区块BⅠ33单元进行精细解剖,确定了BⅠ32b3单元在该区的平面分布范围和砂体平面分布特征,确保了该区BⅠ33划分标准与全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开发区 D区块 BⅠ33^2单元 储层发育特征 平面分布 砂体平面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