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傀儡湖水质监测点位优化研究
1
作者 李珊 张咏欣 《化工管理》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了提升傀儡湖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效率,文章对湖泊的地理、气候和水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八个监测点位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氨氮、总磷、总氮采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只有傀儡湖东南位置的点位可作为参照点,其他点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提升傀儡湖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效率,文章对湖泊的地理、气候和水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八个监测点位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氨氮、总磷、总氮采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只有傀儡湖东南位置的点位可作为参照点,其他点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傀儡湖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受气候和周边工业活动的影响,生活排放和湖内养殖也是污染源。通过对各点位进行水质评分,发现除了东南点位外,其他点位的水质均受损,需要优化。优化后的监测点位布局能更准确地反映水质状况,提高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指导水质管理,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 水质评分 监测点位优化 参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人类学视域下戏曲表演中人对偶的模仿——以高甲戏“傀儡丑”为例
2
作者 吴锦蓉 王晓红 《艺苑》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中西方戏剧艺术中都存在演员模仿偶的现象,我国不少剧种都通过对偶的模仿来丰富表演艺术形式,其中,高甲戏中“傀儡丑”便是典型例子。“傀儡丑”极具偶趣特质,包含独特的表演美学,同时,表演情境中“偶化”的身体探索和文化隐喻具备戏剧... 中西方戏剧艺术中都存在演员模仿偶的现象,我国不少剧种都通过对偶的模仿来丰富表演艺术形式,其中,高甲戏中“傀儡丑”便是典型例子。“傀儡丑”极具偶趣特质,包含独特的表演美学,同时,表演情境中“偶化”的身体探索和文化隐喻具备戏剧人类学研究的价值。可见,“傀儡丑”作为中华传统戏曲艺术中一颗独特的“明珠”,赋予身体表演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具有西方戏剧人类学研究难以完全涵盖的艺术特性和文化价值,对于我国戏曲表演独特性研究及戏剧人类学科建设独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甲戏 傀儡 人模仿偶 戏剧人类学 戏曲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金时期影戏、傀儡戏图像考释——从演木偶戏铜镜主题辨识谈起
3
作者 韩宝宁 《歌海》 2024年第3期48-57,共10页
在解读宋金时期文物图像时,常有将影戏与傀儡戏题材混淆的情况。通过辨析演木偶戏镜纹饰主题,对宋金时期涉及影戏、傀儡戏的文物图像开展题材内容考释与辨别。由于傀儡戏演出场景也有设置幕布或戏台的情况,在辨别影戏主题时要注意图像... 在解读宋金时期文物图像时,常有将影戏与傀儡戏题材混淆的情况。通过辨析演木偶戏镜纹饰主题,对宋金时期涉及影戏、傀儡戏的文物图像开展题材内容考释与辨别。由于傀儡戏演出场景也有设置幕布或戏台的情况,在辨别影戏主题时要注意图像中的幕布或戏台是否具有影窗的功能。在影戏形成早期,有偶人与影人混用的情况,故确认图像为影戏题材的重点应是对“影子”元素的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木偶戏镜 繁峙岩山寺壁画 影戏 傀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傀儡湖鲢、鳙的生长特性及渔业利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峰跃 刘家寿 +5 位作者 李钟杰 张堂林 叶少文 苑晶 郭志强 张超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2-35,共4页
对江苏昆山市傀儡湖冬季围网捕捞到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mobilis)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水渔业模式下,鲢、鳙的生长速度慢于传统放养模式;鲢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73.12... 对江苏昆山市傀儡湖冬季围网捕捞到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mobilis)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水渔业模式下,鲢、鳙的生长速度慢于传统放养模式;鲢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73.12×[1-e-0.35(t+0.86)];Wt=7.74×[1-e-0.35(t+0.86)]2.9031,鳙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94.35×[1-e-0.25(t+0.73)];Wt=15.26×[1-e-0.25(t+0.73)]2.7372;鲢体重生长速度以1-3龄较高,生长拐点为2.2龄,鳙体重生长速度以1-4龄较高,生长拐点为3.3龄。为了使鲢、鳙放养的除藻效应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傀儡湖渔业利用鲢应以4龄为起捕年龄,鳙应以5龄为起捕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鳙(Aristichthys mobilis) 生长特性 渔业利用 傀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艺新姿活傀儡 演出脚本
5
作者 王景贤 《福建艺术》 2002年第6期50-52,共3页
["傀儡调"音乐起[幻灯字幕:创意策划--王景贤舞美设计--黄连金、韦宏舞台监督--夏荣峰灯光--王永成。
关键词 木偶剧团 脚鼓 傀儡 提线木偶 黄奕缺 傀儡 花灯 傀儡 古代戏曲 驯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湖泊水源地保护的渔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昆山傀儡湖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过龙根 邓永良 +3 位作者 陶敏 张静 范云龙 姜开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3-697,共5页
我国湖泊众多,仅长江中下游地区沿岸各类湖泊达4000多个,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30%,其中,分布着我国的五大主体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和以洪湖为主的江汉平原湖群[1]。这些湖泊蕴藏着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具有饮用水、... 我国湖泊众多,仅长江中下游地区沿岸各类湖泊达4000多个,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30%,其中,分布着我国的五大主体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和以洪湖为主的江汉平原湖群[1]。这些湖泊蕴藏着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具有饮用水、航运和渔业养殖等多种功能和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源地 渔业发展 傀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说《骷髅幻戏图》——兼说“骷髅”、“傀儡”及其与佛教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康保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本文对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南宋李嵩画《骷髅幻戏图》的来龙去脉及其与傀儡戏的关系进行了 新的探索,指出“傀儡”与“骷髅”在发音上为一声之转,其共同的来源是髑髅。《骷髅幻戏图》提示出, 印度的悬丝傀儡是通过密宗仪式影响全真教,从而... 本文对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南宋李嵩画《骷髅幻戏图》的来龙去脉及其与傀儡戏的关系进行了 新的探索,指出“傀儡”与“骷髅”在发音上为一声之转,其共同的来源是髑髅。《骷髅幻戏图》提示出, 印度的悬丝傀儡是通过密宗仪式影响全真教,从而以画《骷髅图》和悬丝傀儡的形式得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骷髅 傀儡 佛教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检测傀儡进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天树 许学东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8期82-83,共2页
文章描述了上兴木马进程伪装欺骗的过程,分析了上兴木马将常规进程内存内容替换变为傀儡进程,用傀儡进程运行木马的原理,提出了用句柄分析法对抗傀儡进程的方法,并用两种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句柄分析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木马 进程隐藏 进程内容替换 傀儡进程 进程的句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笔尚未清算的战债——抗战时期日本及其傀儡政权在中国发行公债之残留 被引量:7
9
作者 戴建兵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2-96,共5页
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为了支付战争经费,支撑伪政权的财政而在中国沦陷区发行了大量的公债。这些公债有日元公债,是由日本政府当时在日本发行,而后又在中国的沦陷区内进行强制推销的;也有的是日本的一些机构或民间组织、企业... 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为了支付战争经费,支撑伪政权的财政而在中国沦陷区发行了大量的公债。这些公债有日元公债,是由日本政府当时在日本发行,而后又在中国的沦陷区内进行强制推销的;也有的是日本的一些机构或民间组织、企业在中国发行的日元公债;但更多的是日本指使伪政权发行的各种公债。所有这些公债大多是在抗日战争后期,即日本国内财政困难之时发行的,期限长,标榜利率高。这些公债发行后不久战争就结束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迁,日本在那个时代发行的公债仅以日元计值的竟然还有约26亿元残留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债发行 发行公债 抗战时期 傀儡政权 未清算 伪政权 日本 经济掠夺 国民政府 粮食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傀儡戏神“百太夫”及其域外神格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雅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8,共7页
代表日本傀儡戏发展最高形式的"人形净琉璃"大成于17世纪初,与能乐、歌舞伎并列为日本三大剧种之一,为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太夫"是日本傀儡戏神,其诸多神格与中国戏神完全一致,尤其值得注意的... 代表日本傀儡戏发展最高形式的"人形净琉璃"大成于17世纪初,与能乐、歌舞伎并列为日本三大剧种之一,为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太夫"是日本傀儡戏神,其诸多神格与中国戏神完全一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百太夫祠一般不单独建立,而是作为八幡神、夷神等异国神的附属神受到祭拜,暗示了其与域外文化间的亲缘关系,亦表明中国傀儡戏是日本傀儡戏最为重要的母胎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 戏神 百太夫 道祖神 夷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演场域中的遂昌傀儡戏——以“交互”关系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亚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141-152,共12页
浙西南山区,如遂昌、松阳、龙泉等地,普遍存在以傀儡演庙戏的仪式传统。当我们面对这种民间表达和知识体系中的仪式戏,其戏乐不仅仅只是通常观念下的"艺术音乐",它有着多层的文化语义和指向,并具备更为多样的形态分析元素。... 浙西南山区,如遂昌、松阳、龙泉等地,普遍存在以傀儡演庙戏的仪式传统。当我们面对这种民间表达和知识体系中的仪式戏,其戏乐不仅仅只是通常观念下的"艺术音乐",它有着多层的文化语义和指向,并具备更为多样的形态分析元素。而对它的解读,将戏乐放置于其表演场域和表演过程中,便显得尤为自然和重要。文章以丽水市遂昌县应村乡的金坤木偶剧团(金坤傀儡戏班)为研究对象,从交互关系的视角来探讨戏班艺人是如何作乐的,以此探求在民间知识表达体系中,遂昌傀儡戏班艺人是如何使用和制造音乐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 表演场域 交互关系 作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傀儡演剧与禁戏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淑梅 《文化遗产》 2009年第2期76-84,共9页
中国古代傀儡演剧因为在时间、地点、场合、氛围等活动场阈上与赛戏、市戏、夜戏的黏附关系,受到历代官方清理异端与整顿风俗的持续不断禁毁。傀儡演剧虽然无法逃脱官方禁戏法与礼的双重禁锢,但其道具搬弄的仪式感、演出效果的狂欢化与... 中国古代傀儡演剧因为在时间、地点、场合、氛围等活动场阈上与赛戏、市戏、夜戏的黏附关系,受到历代官方清理异端与整顿风俗的持续不断禁毁。傀儡演剧虽然无法逃脱官方禁戏法与礼的双重禁锢,但其道具搬弄的仪式感、演出效果的狂欢化与集众场阈的开放性社会影响,还是在有限的活动空间里造就了民间演剧的生动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演剧 禁戏 赛戏 市戏 夜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假人傀儡戏述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国韬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50,共7页
通过对秦汉时期假人傀儡戏文献史料、文物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可以排列出秦汉时期假人傀儡戏较为完整的发展序列,从而证明中国古代假人傀儡戏的形成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还可以归纳出假人傀儡戏在起源阶... 通过对秦汉时期假人傀儡戏文献史料、文物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可以排列出秦汉时期假人傀儡戏较为完整的发展序列,从而证明中国古代假人傀儡戏的形成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还可以归纳出假人傀儡戏在起源阶段到形成阶段的若干特点,并得出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其一,假人傀儡戏的形成时间最迟不会晚于秦代;其二,秦汉假人傀儡戏在制作材质、表演方式、表演场合等方面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其三,这一时期假人傀儡戏的流传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某些风俗有关;其四,巫术是促使秦汉假人傀儡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其五,假人傀儡戏和假面傀儡戏这两个概念从秦汉时期便应作出严格区分;其六,假人傀儡戏研究的突破,也可以引发对中国早期戏剧发展史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假人傀儡 发展序列 新观点 早期戏剧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总务制到次长制——论伪满洲国政治体制的傀儡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慧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8,共6页
本帝国主义在伪满洲国实行“以总务厅为中心”的统治方式,以达到严密控制伪满政权的目的,通过总务制把伪满政府完全变成了傀儡。伪满洲国政权的行政运作,就是通过总务厅、次长制来实现的。在日本政府的殖民侵略下,经关东军司令官到伪国... 本帝国主义在伪满洲国实行“以总务厅为中心”的统治方式,以达到严密控制伪满政权的目的,通过总务制把伪满政府完全变成了傀儡。伪满洲国政权的行政运作,就是通过总务厅、次长制来实现的。在日本政府的殖民侵略下,经关东军司令官到伪国务院总务长官,总务长官到各部总务司长(次长),各部总务司长(次长)到各省总务厅长(省次长),由省总务厅长(省次长)再到各县参事官(副县长),形成由上至下的殖民统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务制 伪满洲国 傀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傀儡与戏剧——东西方傀儡戏比较研究(上)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世雄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3期68-78,158,共11页
本文通过中国傀儡戏和西方傀儡戏的比较研究,探讨人、傀儡与戏剧之间的关系及其人类学意义,认为傀儡就是沿用原始思维,借助人的替代物,通过人自身的隐喻和类比,对人类进行反思与研究。傀儡的物质源头是俑,而俑向傀儡的转化是以仪式为中... 本文通过中国傀儡戏和西方傀儡戏的比较研究,探讨人、傀儡与戏剧之间的关系及其人类学意义,认为傀儡就是沿用原始思维,借助人的替代物,通过人自身的隐喻和类比,对人类进行反思与研究。傀儡的物质源头是俑,而俑向傀儡的转化是以仪式为中介的。傀儡具有"能活动的菩萨"的性质,傀儡戏棚具有"活动宫庙"的性质。傀儡成为沟通人间、阴间和神坛的中介,并且对"神人同形观"意识形态的确立有重要意义。不管是中国的目连戏,还是欧洲的宗教剧、奇迹剧和神秘剧,除了由"人戏"演出之外,都很快地实现了"傀儡化"。目连戏傀儡舞台与欧洲傀儡宗教剧舞台结构上的相似性说明了二者在功能上的相似性。宗教傀儡剧中的宗教内容与世俗内容的混合与冲突体现了思维方式的演变与冲突。傀儡对文化传统的形成与继承至关重要,在将孩童培养成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一度被边缘化的欧洲傀儡剧出现"泛傀儡化"、强化叙述因素和运用拼贴手法等新趋势,并且重新回归艺术的中心地位,而在中国,傀儡剧沿袭着模仿戏曲的道路,造型也没有大的变化,并且继续兼任祭祀仪式上"活动的菩萨",为民间信仰和民俗活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傀儡 人的隐喻 仪式 宗教剧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闽粤台客家“傀儡戏”声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钢芹 《音乐探索》 2019年第3期25-30,共6页
“傀儡戏”是一种由演员从上空提线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民间戏曲,在粤闽台客家地区的驱邪禳灾、节日社火等礼俗活动中广为流传。从声腔角度出发,发现闽粤台客家傀儡戏声腔既承袭了汉调“皮黄声腔”的精髓,又融合了南戏“弋阳声腔”和当... “傀儡戏”是一种由演员从上空提线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民间戏曲,在粤闽台客家地区的驱邪禳灾、节日社火等礼俗活动中广为流传。从声腔角度出发,发现闽粤台客家傀儡戏声腔既承袭了汉调“皮黄声腔”的精髓,又融合了南戏“弋阳声腔”和当地客家民间曲调的诸多成分,具有明显的血缘性和地缘性文化特征。客家傀儡戏声腔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闽粤台客家文化之间无法割舍的亲情关系,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文化内在的认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傀儡 闽粤台地区 声腔 中华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满议定书》及相关附件的内容看伪满政权的傀儡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耀洲 黄志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79-181,共3页
伪"满洲国"是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的傀儡政权,其政权的建立、政策的制定、官吏的安排完全听从于日本政府及关东军,其政权的傀儡性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是从确定日满关系的文件《日满议定书》及其附件的... 伪"满洲国"是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的傀儡政权,其政权的建立、政策的制定、官吏的安排完全听从于日本政府及关东军,其政权的傀儡性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是从确定日满关系的文件《日满议定书》及其附件的内容,分析这一政权的傀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政权 《日满议定书》及其附件 傀儡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脱不花汗是否傀儡辨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晓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6,共4页
元裔脱脱不花汗不仅与权臣脱欢、也先分营而治,还能不顾权臣的干涉,单独与明朝频繁往来;他在异姓贵族威胁的情况下,派己弟为右翼蒙古的吉囊,试图恢复元朝设"晋王"的官制,并自择汗位继承人。这些举动在脱脱不花之前的北元蒙古... 元裔脱脱不花汗不仅与权臣脱欢、也先分营而治,还能不顾权臣的干涉,单独与明朝频繁往来;他在异姓贵族威胁的情况下,派己弟为右翼蒙古的吉囊,试图恢复元朝设"晋王"的官制,并自择汗位继承人。这些举动在脱脱不花之前的北元蒙古的历史上是没有的。与前代多位大汗相比,脱脱不花不仅在位时间较长,而且有很多建树,可以说是此傀儡非彼傀儡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脱不花汗 异姓权臣也先 傀儡大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傀儡艺人的“幻术”表演--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解义兼及戏剧图像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志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7-186,共10页
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是南宋名画,受到历代收藏家、品鉴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但明人已难理解它的画意,今人更是依据画中的两个骷髅作出多种不同解释。细绎《骷髅幻戏图》的细节,结合黄公望【醉中天】题画小令的提示和李嵩描绘乡村生活系... 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是南宋名画,受到历代收藏家、品鉴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但明人已难理解它的画意,今人更是依据画中的两个骷髅作出多种不同解释。细绎《骷髅幻戏图》的细节,结合黄公望【醉中天】题画小令的提示和李嵩描绘乡村生活系列画的整体风格,可知图中的大骷髅为傀儡戏艺人的幻象,这是一幅描绘宋代傀儡戏路岐艺人表演幻术的写实画。检视《骷髅幻戏图》已有研究成果的得失,图像研究应更加重视书证文献的独特价值,注意图像内证、以史证图和以图证图三者的融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骷髅幻戏图》 李嵩 傀儡 幻术 宋代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面以歌:傀儡诗的戏剧情境——以杨炼、车前子和于坚的诗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月琴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6,共8页
一、引言傀儡戏出现于诗歌中,可称为傀儡诗。通常而言,中古傀儡戏包括假人傀儡戏和假面(头)傀儡戏两种。前者指木偶戏和影戏①,后者指假面戏②。本文主要讨论的假面戏,即以“面具”作为道具的傀儡戏。
关键词 假面 诗歌 戏剧情境 车前子 杨炼 于坚 傀儡 木偶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