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轴转向车辆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小江 高秀华 +1 位作者 赵建国 田阳阳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年第6期13-15,63,共4页
建立了多轴转向车辆的二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得到多桥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及侧向加速度与前轮转角之间的传递函数的通用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车辆采用零侧偏角控制策略时,车辆转向中心到质心的距离,横摆角速度增益及侧... 建立了多轴转向车辆的二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得到多桥转向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及侧向加速度与前轮转角之间的传递函数的通用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车辆采用零侧偏角控制策略时,车辆转向中心到质心的距离,横摆角速度增益及侧向加速度增益的表达式。以某五轴转向车辆为例,对其转向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零侧偏角控制策略能适用于工程车辆,且能使车辆转向更平稳,在高速运行时,能显著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桥转向 零侧偏角控制策略 操纵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起降系统的互补滑模与情感神经网络控制
2
作者 贾超 高诗鉴 +1 位作者 高铭 谷海青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1,共9页
针对具有未知扰动的垂直起降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的互补积分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未知扰动项的垂直起降机的数学模型,为系统内外环分别设计滑模控制器和互补积分滑模控制器,基于对系统鲁棒性的考量... 针对具有未知扰动的垂直起降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的互补积分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包含未知扰动项的垂直起降机的数学模型,为系统内外环分别设计滑模控制器和互补积分滑模控制器,基于对系统鲁棒性的考量,利用连续径向基情感神经网络逼近系统未知扰动项,给出神经网络权重的自适应律,形成一套新型的复合控制策略,利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垂直起降机的仿真实验与实物实验进行分析对比,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跟踪精度和更佳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机 互补积分滑模 情感神经网络 偏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悬架与多桥转向混合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欢 高秀华 +2 位作者 杨铭 杨圣印 陈建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8-214,共7页
为了改善多桥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通过建立多桥车辆的5+2n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主动悬架与多桥转向线性系统二次型最优控制(LQG)综合控制器。通过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采用与不采用综合控制器2种情况下,多桥车辆不同车速下对... 为了改善多桥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通过建立多桥车辆的5+2n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主动悬架与多桥转向线性系统二次型最优控制(LQG)综合控制器。通过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采用与不采用综合控制器2种情况下,多桥车辆不同车速下对阶跃信号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低速情况下,采用综合控制器较不采用控制器的多桥车辆侧偏角峰值减小0.03rad、横摆角速度峰值减小0.1rad/s、车身侧倾角峰值减小0.015rad、俯仰角峰值减小0.015rad、车身垂直加速度峰值减小0.3m/s2、轮胎动位移峰值减小0.009m;高速情况下,以上各性能指标峰值分别减小0.095rad、0.4rad/s、0.075rad、0.09rad、2.1m/s2、0.018m。多桥车辆采用综合控制器相对于不采用控制器时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都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混合控制 设计 多桥转向 主动悬架 零侧偏角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型灵巧弹的姿态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云波 王昊宇 刘俊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微型灵巧弹是主动制导、自主攻击的新型智能武器弹药。基于其姿态控制系统的快响应、微体积和总体集成的特点,文中就弹头偏角控制方式阐述了微型灵巧弹的总体结构模型和工作原理,设计了弹头偏角控制机构及其姿态控制系统,并设计了姿态... 微型灵巧弹是主动制导、自主攻击的新型智能武器弹药。基于其姿态控制系统的快响应、微体积和总体集成的特点,文中就弹头偏角控制方式阐述了微型灵巧弹的总体结构模型和工作原理,设计了弹头偏角控制机构及其姿态控制系统,并设计了姿态处理电路和压电驱动器的简单开环驱动控制电路,最后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了测试,弹头偏转可达0.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灵巧弹 姿态控制 弹头偏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转向车辆的转向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小江 高秀华 杨铭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9-863,共5页
建立了多轴转向车辆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普适方程,对多轴转向车辆的不同转向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多轴转向性能评价参数与车速的关系以及车辆在时域和频域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多轴转向车辆的转向特性取决于车身质心的位置、轮胎的侧... 建立了多轴转向车辆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普适方程,对多轴转向车辆的不同转向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多轴转向性能评价参数与车速的关系以及车辆在时域和频域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多轴转向车辆的转向特性取决于车身质心的位置、轮胎的侧偏刚度、各轴的分布、各轴的质量及控制算法。对于同一多轴转向车辆,前轮转向和全轮机械转向的转向性能较为接近,采用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的多轴转向车辆在高速运行时,车辆的横摆角速度、侧偏角和车身的侧倾角都比前轮转向和全轮机械转向要小,系统反应也更快捷,显著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多轴转向 零侧偏角控制策略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电动轮汽车双目标操纵稳定性优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平霞 高利 朱永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共3页
根据电动轮式多轴汽车驱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采用ADAMS/View建立五轴全轮驱动汽车的3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选择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作为控制变量,基于PID控制算法,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整车双目标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内、外侧车轮... 根据电动轮式多轴汽车驱动力矩独立可控的特点,采用ADAMS/View建立五轴全轮驱动汽车的3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选择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作为控制变量,基于PID控制算法,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整车双目标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内、外侧车轮的驱动力矩,实现整车操纵稳定性的最优。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进行角阶跃输入响应时,采用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联合控制策略,可在横摆角速度稳态值仅降低3%的情况下,使质心侧偏角稳态值降低14%,使汽车具有良好的轨迹跟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阶跃输入响应 全轮驱动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偏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襟翼系统工作异常故障分析
7
作者 梁涛 《华东科技(综合)》 2019年第6期466-466,共1页
本文针对某型飞机襟翼工作位置与按钮位置不符故障现象,通过从襟翼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学习,剖析故障产生的机理=原理,总结相似故障并制定预防措施。
关键词 襟翼收放 偏角控制机构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onte Carlo method in rudder control precision 被引量:2
8
作者 凡永磊 陈国光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78-383,共6页
After the trajectory simulation model of rudder control rocket with six degrees of freedom is established by Matlab/ Simulink, the simulated targeting of rudder control rocket with rudder angle error and starting cont... After the trajectory simulation model of rudder control rocket with six degrees of freedom is established by Matlab/ Simulink, the simulated targeting of rudder control rocket with rudder angle error and starting control moment error is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by means of Monte Carlo metho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mpact points of rudder control rocket is counted from all the successful subsamples. In the case of adding interference errors associated with rudder angle error and starting time error,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impact point dispersion is done and its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correction abilities at different targeting angles are simulated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precision of the rudder control rocket, which provides the relevant reference for high-precision design of rudder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dder control precision rudder angle error starting control time error Monte Carlo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多轴车辆转向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文桂林 韩汪利 周兵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3-26,共4页
通过对多轴转向车辆数学模型进行简化,获得某型号五轴全路面起重机的二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基于零质心侧偏角控制策略推导出各后轮转角与前轮转角及车速的函数关系。在对比例阀和转向执行机构(液压缸)进行简化的基础上,在Matlab/Sim... 通过对多轴转向车辆数学模型进行简化,获得某型号五轴全路面起重机的二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基于零质心侧偏角控制策略推导出各后轮转角与前轮转角及车速的函数关系。在对比例阀和转向执行机构(液压缸)进行简化的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转向系统完整的数学模型。为克服传统PID控制器的缺点,基于Matlab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建立了转向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对PID控制器各个控制参数进行在线整定,以此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以25km/h速度下稳态回转试验对该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经过仿真分析后发现,该模糊控制器取得很好的效果,系统响应迅速,跟随性好,完全能满足控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全路面起重机 二自由度模型 零质心侧偏角控制策略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原文传递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yaw rate tracking control for lane changing of intelligent vehicle on curved road 被引量:25
10
作者 REN DianBo ZHANG JiYe +1 位作者 ZHANG JingMing CUI ShengM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630-642,共13页
The lateral control for lane changing of intelligent vehicle on curved road in automatic highway systems was studied. Based on trapezoidal acceleration profile, considering the curv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starting la... The lateral control for lane changing of intelligent vehicle on curved road in automatic highway systems was studied. Based on trapezoidal acceleration profile, considering the curv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starting lane and target lane, a new virtual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for lane changing on curved road was presented, and the calculating formulas for ideal states of vehicle in the inertial coordinate system during a lane changing maneuver were established. Applying the predetermined trajectory, the reference yaw angle and yaw rate for lane changing were generat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information on yaw rate of vehicle can be measured with on-board sensors and based on the lateral dynamical model of vehicle, the yaw-rate-tracking control law was designed by applying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technology. Based on Lyapunov function method, the finite-time convergence property of the system was obtained from the phase-plane analysi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if the curv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starting lane and target lane was not considered, then at the finishing time of lane changing, it was impossible to avoid the deviation of the virtual trajectory panned from the target lane, which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curvature radius. With the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and yaw rate-tracking control law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considering the curv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rting lane and target lane, the desired virtual trajectory for lane changing without deviation was obtained and the expected tracking performance was also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vehicle lane changing trajectory planning yaw rate-track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