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1
作者 申丽颖 《中国社区医学》 2005年第4期26-27,共2页
1材料 选择2003~2004年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4例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首次发病,经头CT或头MRI检查为单侧病变,既往无糖尿病、骨关节病及外伤史,且发病24小时后,仍遗留肢体功... 1材料 选择2003~2004年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4例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首次发病,经头CT或头MRI检查为单侧病变,既往无糖尿病、骨关节病及外伤史,且发病24小时后,仍遗留肢体功能偏瘫。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及语言理解力障碍患者。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12)岁,脑出血16例,脑梗死1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脑血管病患者 早期康复训练 头MRI检查 纳入标准 首次发病 意识障碍 平均年龄 临床诊断 骨关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林琳 徐英美 朱琳 《浙江创伤外科》 2002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康复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纯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4期4875-487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Fugl-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术后1周,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致残、自理能力丧失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手术 早期康复护理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陈鹏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手术时机 脑出血病人 恢复情况 血肿穿刺 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评价
5
作者 丁玉兰 《饮食科学》 2018年第12X期222-222,共1页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8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计算机表法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2),以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8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计算机表法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2),以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组(n=42),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护理效果、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评分均较参照组更优,且P <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可分析价值。结论 :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行动能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夏军 周新萍 夏宏杰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7年第6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偏瘫患者 康复手段 康复医学 生存质量 常见病
原文传递
家庭成员协助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樊东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观察家庭成员协助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8月收诊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差异;干预后观两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有差... 观察家庭成员协助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8月收诊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差异;干预后观两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有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干预措施满意度有差异。结论 家庭成员协助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措施实施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应用有良好的效果,患者恢复情况更为理想,并且患者在短时间内病情就可以改善,尤其是患者的血压更为稳定,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对患者的干预效果十分理想,并且对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也明显改善,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成员协助心理干预 康复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肢体偏瘫功能恢复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田生秀 《青海医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对实施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偏瘫肢...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对实施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偏瘫肢体肌力恢复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观察组下床锻炼时间和出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肌肉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采取心理干预、肢体功能锻炼、针灸治疗等干预措施,可尽早恢复偏瘫肢体肌力,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天数和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康复训练 脑出血术后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两种干预措施对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妍 《全科护理》 2011年第12期1045-1046,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干预措施对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传统被动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传统被动干预+主动干预,观察比较两种干预措施对偏瘫病人肢体...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干预措施对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传统被动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传统被动干预+主动干预,观察比较两种干预措施对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为86.20%,对照组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瘫病人采用早期传统被动干预+主动干预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优于传统被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被动干预 主动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应用血塞通对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陈士东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7期607-608,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应用血塞通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运用血塞通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治疗两周,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出血恢复期早期应用...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应用血塞通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运用血塞通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早期患者治疗两周,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出血恢复期早期应用血塞通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恢复 早期应用 血塞通 高血压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临床对照研究 日常生活能力 显著性差异 早期患者 运动功能 临床价值 对照组 治疗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48例早期康复护理
11
作者 王友玲 张艳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4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康复 偏瘫患者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脑血管病患者 血栓性静脉炎 住院期间 康复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云平 郭汾平 《医学信息》 2011年第7期2130-2131,共2页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取绝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可使患者的致残率降低,极大地提高患者...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取绝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可使患者的致残率降低,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良肢位摆放 护理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动脉系统疾病 肢体功能障碍 局部循环障碍 脑卒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艳馥 管艳 王艳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585-585,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早期康复 健康教育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神经系统症状 生命体征 脑卒中后 意识清楚 康复训练 脑梗死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概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葛杜鹃 张安仁 +6 位作者 庞日朝 王文春 江玥 崔银洁 刘素贞 潘春山 秦慧慧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4期315-317,共3页
肩一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12.5%~74.1%,且大多在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肩... 肩一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12.5%~74.1%,且大多在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肩痛、手背部水肿,被动活动肩及屈指时相应部位疼痛加剧,严重影响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如不及时的治疗,将导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最终导致患手运动功能永远丧失。因此,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应立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后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 治疗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常见并发症 主要表现 被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