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甘草酸苷片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颖 于刚 +2 位作者 王炎焱 赵伟 张江林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3年第5期298-299,共2页
1例51岁男性患者,因银屑病性关节炎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过程中出现AST、ALT轻度升高,考虑药物性肝损害,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tid。1周后患者出现下肢乏力、行走费力,2周时出现颜面及下肢水肿,BP 160/90 mm Hg,3周时出现上肢乏力、发抖... 1例51岁男性患者,因银屑病性关节炎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过程中出现AST、ALT轻度升高,考虑药物性肝损害,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tid。1周后患者出现下肢乏力、行走费力,2周时出现颜面及下肢水肿,BP 160/90 mm Hg,3周时出现上肢乏力、发抖,BP 160/90 mm Hg。停药1周后乏力、行走费力、上肢发抖症状缓解,BP 130/76 mm Hg,血钾1.76 mmol·L-1、代谢性碱中毒。期间无联合用药,查甲功、肾上腺功能等未见异常。经补钾治疗5 d后患者血钾恢复至4.22 mmol·L-1,代谢性碱中毒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低钾血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防范与措施 被引量:8
2
作者 宋亚红 蒋剑敏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1期24-25,共2页
通过对7例复方甘草酸苷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观察分析,了解到低血钾是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表现。在临床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低血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春江 孙伟 +2 位作者 吴翠芳 刘世坤 李佐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6期448-453,466,共7页
目的 了解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截止2021年5月),收集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 目的 了解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截止2021年5月),收集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报告类文献12篇,涉及32例患者(18例男性,14例女性),中位年龄为58岁(6~87)。9例患者使用泊沙康唑主要用于预防侵袭性真菌病,23例患者主要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球孢子菌病12例、毛霉病4例、组织胞浆菌病3例、曲霉病1例、孢子丝菌病1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4周(1.4~225)。4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潮红、头痛、男性乳房发育症、疲劳、多尿,水肿)。泊沙康唑血药浓度中位值为3.80μg/mL(0.03~6.4),19例患者收缩压>140 mmHg,15例患者血钾<3.5 mmol/L,26例患者11-脱氧皮质醇升高,2例患者正常;31例患者醛固酮水平降低或检测不到;19例患者肾素降低或检测不到,11例患者患者肾素位于正常下限。发生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后15例患者停泊沙康唑,14例患者减量,3例患者继续治疗。3例患者加用了螺内酯,7例患者更换为其他抗真菌药物。停用泊沙康唑或者降低剂量后,患者血压和血钾均较前改善,实验室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结论 泊沙康唑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表现为高血压和低钾血症,11-脱氧皮质醇升高,醛固酮和肾素降低或低于检测值,与泊沙康唑血清浓度升高有关。接受泊沙康唑治疗的患者都应筛查高血压和低钾血症,如果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做内分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沙康唑 盐皮质激素 低钾血 高血压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赖静 张云英 +2 位作者 石磊 夏爱军 梁园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9岁,既往无高血压史,因结核性胸膜炎于2016年4月8日5月12日自行购买吡嗪酰胺片、盐酸乙胺丁醇片、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口服治疗,同时,为预防抗结核药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规格:25mg,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探究氨基酸缓解甘草酸苷致大鼠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子航 单宇 +2 位作者 谢湘云 王梅 高晓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2-29,36,共9页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中氨基酸缓解甘草酸苷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机制。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过量甘草酸苷建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模型,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甘草酸苷组(甘草酸单铵盐,300 mg/kg)、甘草酸苷与氨基酸...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中氨基酸缓解甘草酸苷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机制。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过量甘草酸苷建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模型,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甘草酸苷组(甘草酸单铵盐,300 mg/kg)、甘草酸苷与氨基酸复方组(300 mg/kg,含甘草酸单铵盐﹕甘氨酸﹕DL-甲硫氨酸=1.25∶1∶1)连续灌胃14 d,收集大鼠肾脏、肝脏,HE染色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肝脏组织损伤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HPLC-Q-TOF MS)对大鼠肝脏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筛选潜在靶点;通过转录组学数据分析与醛固酮增多症相关的醛固酮腺瘤患者差异基因功能,关联推测氨基酸改善醛固酮增多的可能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甘草酸苷组大鼠肾小管扩张、近曲小管上皮水肿;肝细胞空泡样变性、甘草酸苷与氨基酸复方组大鼠肾脏组织、肝脏组织损伤情况有所改善,仅部分大鼠肾小管扩张、肾近曲小管上皮水肿;肝细胞空泡样变性。代谢组学分析,与甘草酸苷组相比,甘草酸苷与氨基酸复方组筛选出9个潜在靶点;转录组学数据分析氨基酸可能通过脂代谢过程的调节等过程改善醛固酮增多。结论氨基酸可通过作用靶点LDLR调节脂代谢通路改变肉豆蔻酸等代谢物的表达缓解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苷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代谢组学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汤致获得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熊佳 冯正平 +2 位作者 张素华 李启富 龚莉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例炙甘草汤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HA)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发现炙甘草汤中甘草使用剂量大、服用时间长甚至炙法不当均可能致病,因此临床医师应在开具处方时加强监测,警惕PHA的发生。
关键词 炙甘草汤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甘草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陈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213-214,共2页
通过对7例复方甘草酸苷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观察分析,了解到低血钾是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表现。在临床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诱导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
8
作者 毕晓雪 王学文 +2 位作者 李广平 袁如玉 刘彤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7-1089,共3页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不依赖盐皮质激素活性升高致醛固酮含量增加,以高血压、低肾素血症、低血钾伴或不伴醛固酮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致病原因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多为先天遗传性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即Liddle综合征;继发性因素...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不依赖盐皮质激素活性升高致醛固酮含量增加,以高血压、低肾素血症、低血钾伴或不伴醛固酮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致病原因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多为先天遗传性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即Liddle综合征;继发性因素最常见的是长期过量食用甘草所致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1]),其他包括表象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高血压,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顽固性高血压 低钾血
原文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华 赵红艳 赵军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年第1期65-65,共1页
1例38岁女性患者,因服用酮康唑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入院。入院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l(含甘草酸苷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共2周。随后,患者出现全身水肿,双下肢明显,血压波动在136~140/90~100mmHg,血钾2.56mmol/... 1例38岁女性患者,因服用酮康唑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入院。入院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l(含甘草酸苷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共2周。随后,患者出现全身水肿,双下肢明显,血压波动在136~140/90~100mmHg,血钾2.56mmol/L。停用该药,给予螺内酯片及氯化钾控释片治疗,7d后症状好转。入院26d痊愈出院,随访2周无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不良反应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文传递
甘草及甘草酸制剂引起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及防治 被引量:41
10
作者 刘然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甘草是常用中药,主要含有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次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甘草或甘草酸,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心悸、气短、心律失常、嗜睡、全身乏力、四肢麻痹、低血钾、下肢和全身水肿等。老年... 甘草是常用中药,主要含有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次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大剂量或长期使用甘草或甘草酸,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心悸、气短、心律失常、嗜睡、全身乏力、四肢麻痹、低血钾、下肢和全身水肿等。老年人、妇女、心血管疾病和肾损害者易发生此症。甘草及甘草酸制剂引起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和抑制11β-氢化类固醇脱氢酶及增加盐皮质激素受体活性有关。防治措施包括:甘草及甘草酸制剂不宜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慎用;尽量避免与强心苷、利尿剂等合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清钾值和测定血压;一旦发生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立即停药;重症患者适当补充钾盐,口服氨苯蝶啶,给予低钠饮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酸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防治
原文传递
螺内酯治疗甘草酸制剂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楠 王严茹 +4 位作者 李菲 董佳琪 孙航 李鸿 曲伸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第1期57-59,共3页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seudoaldosteronism,PHA)是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血症但无醛固酮增多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类似,但醛固酮水平正常或降低。先天遗传性因素及后天获得性因素均可致病,其中后天获得性因素主要...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seudoaldosteronism,PHA)是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血症但无醛固酮增多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类似,但醛固酮水平正常或降低。先天遗传性因素及后天获得性因素均可致病,其中后天获得性因素主要为使用甘草及甘草酸制剂等所致。近年来,对于甘草酸制剂致PHA的研究不断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天获得性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甘草酸制剂 醛固酮水平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低肾素 螺内酯 先天遗传性
原文传递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继伟 苏海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对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的患者,鉴别诊断时往往考虑到醛固酮增多症。但是醛固酮增多症分为真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HA)两大类,前者血液醛固酮水平增高,而后者不高。在临床实践中,由于PHA较少见,且认识不足,容易忽视对其诊断。... 对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的患者,鉴别诊断时往往考虑到醛固酮增多症。但是醛固酮增多症分为真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假性醛固酮增多症(PHA)两大类,前者血液醛固酮水平增高,而后者不高。在临床实践中,由于PHA较少见,且认识不足,容易忽视对其诊断。因此,有必要加强了解各种原因引起的PHA诊断和治疗要点。引起PHA的原因很多,最常见就是长期过量食用甘草所致,其他引起PHA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如Liddle综合征(LS)、表象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AME)、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高血压;内分泌疾病如Cushing综合征(CS)、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低血钾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文传递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一例
13
作者 陈玺 魏春林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2205-2205,共1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20岁。因"突发四肢麻木,乏力2h余"入当地医院。无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及四肢活动障碍。患者无类似病史及高血压病史。检查:呼吸12次/min,血压186/120mmHg(1mmHg=0.133kPa);颈软,神志清... 1病例介绍患者女,20岁。因"突发四肢麻木,乏力2h余"入当地医院。无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及四肢活动障碍。患者无类似病史及高血压病史。检查:呼吸12次/min,血压186/120mmHg(1mmHg=0.133kPa);颈软,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查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神经系统检查 高血压病史 四肢活动障碍 呼吸困难 四肢麻木 意识障碍 阳性体征
原文传递
甘草酸制剂相关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辑 苏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1年第3期190-191,共2页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日光性皮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d(含甘草酸苷40mg)静脉滴注,并口服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4d,其后改用蒙药(具体成分不详)治疗10d。因皮肤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含甘草酸苷50mg)...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日光性皮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d(含甘草酸苷40mg)静脉滴注,并口服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4d,其后改用蒙药(具体成分不详)治疗10d。因皮肤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含甘草酸苷50mg),口服2次/d。1周后,患者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血压180/100mm Hg(1mm Hg=0.133kPa),立即停药。实验室检查:血钾3.1mmol/L,血钠151mmol/L,血肌酐(SCr)82μmol/L,肾素0.40pg/L,血管紧张素Ⅱ98ng/L,醛固酮164ng/L。给予氨苯蝶啶50mg,2次/d口服,硝苯地平20mg,2次/d口服。治疗1d后患者水肿消退,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 Hg。实验室复查示血钾4.7mmol/L,血钠141mmol/L,但SCr升至129μmol/L,最高达144μmol/L。停用氨苯蝶啶2d后,实验室检查示:SCr 86μmol/L,血钾3.7mmol/L,血钠141mmol/L,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正常。诊断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考虑与甘草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文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片致重度低钾血症1例
15
作者 陆芹芹 樊耀群 +1 位作者 冯杰 齐燕 《中国乡村医药》 2025年第1期42-44,共3页
复方甘草酸苷片长期连续使用可导致低钾血症,严重低钾血症有潜在心律失常风险,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该院2021年收治因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致重度低血钾患者1例,予经中心静脉途径补钾,停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转肝胆外科,后顺利出院。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重度低钾血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制剂诱导重度低钾血症案例报道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思彤 胡杨 +1 位作者 金月波 钟雪 《中国医药导刊》 2021年第10期759-763,共5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甘草酸制剂诱导重度低钾血症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结合1例复方甘草酸苷片引起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案例,检索国内外甘草酸制剂引起重度低钾血症的文献,分别从药品成分、给药剂量、血钾水平、不良反应出... 目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甘草酸制剂诱导重度低钾血症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结合1例复方甘草酸苷片引起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案例,检索国内外甘草酸制剂引起重度低钾血症的文献,分别从药品成分、给药剂量、血钾水平、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6个方面整理汇总。结果:共收集相关文献13篇,包括英文个案报道3篇,中文个案报道10篇。重度低钾血症报道最多的药物是复方甘草酸苷片,患者常表现为肌肉酸痛,也有乏力、食欲下降、心前区不适等表现。中位血钾1.8 mmoL·L^(-1),最低为1.3 mmoL·L^(-1),重度低血钾中位出现时间为使用甘草酸制剂后的60 d,最早可出现在使用药物后的4 d,最长在1年以上。在停用可能引起低钾血症的药物并给予补钾治疗的情况下,中位血钾恢复时间为7 d,最快为1 d,最慢为14 d。结论:甘草酸制剂引起低钾血症的程度、表现、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在临床使用含甘草酸的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血钾、血压、肌酸激酶等情况,减少或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制剂 低钾血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案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片引起的严重低钾血症2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敬衔 郑寿焕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甘草片的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次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低血钾、心悸、气短、心律失常、嗜睡、全身乏力、四肢麻痹、下肢和全身水肿... 甘草片的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次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低血钾、心悸、气短、心律失常、嗜睡、全身乏力、四肢麻痹、下肢和全身水肿等.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近期诊断并治疗2例甘草片引起的严重低钾血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低钾血 甘草片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黄酮类化合物 大学附属医院 甘草甜素 甘草次酸 血压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dle综合征一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颋为 周薇薇 +1 位作者 宁光 王卫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1例低血钾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诊治经过,提高对类似病人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1例主诉为“发现低血钾、高血压14年”的26岁男性病人的诊疗经过。结果患者存在尿路失钾合并钠潴留。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生... 目的分析1例低血钾合并高血压病人的诊治经过,提高对类似病人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1例主诉为“发现低血钾、高血压14年”的26岁男性病人的诊疗经过。结果患者存在尿路失钾合并钠潴留。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生化检查,结合基因学诊断,确诊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予以低钠饮食及氨苯喋啶治疗后血压、血钾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提示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以及合理安排生化检查顺序,有助于类似疾病的诊断。低钠饮食和氨苯喋啶对该病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钾 高血压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dle氏综合征合并妊娠一例
19
作者 曾小波 许菲菲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Liddle氏综合征 妊娠合并 柯兴氏综合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dle综合征1例报告
20
作者 朱国贞 《山西临床医药》 2001年第6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LIDDLE综合征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