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用评分型借贷技术的小企业贷款定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亮 梁雪春 陈亦新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1年第5期61-63,共3页
本文从信贷市场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少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的现状,借鉴Udell提出的信用评分型贷款模式,试图建立一种基于信用评分型借贷技术的贷款定价模型,从成本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高经营... 本文从信贷市场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少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的现状,借鉴Udell提出的信用评分型贷款模式,试图建立一种基于信用评分型借贷技术的贷款定价模型,从成本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商业银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评分型 借贷技术 贷款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新范式:借贷技术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晓萍 敬静 张顺晨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71,共9页
Berger和Udell(2006)提出的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新范式颠覆了传统的融资观念,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以中小企业借贷技术为主线,分别从借贷技术研究新进展、商业银行的借贷技术实践和借贷... Berger和Udell(2006)提出的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新范式颠覆了传统的融资观念,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以中小企业借贷技术为主线,分别从借贷技术研究新进展、商业银行的借贷技术实践和借贷技术的国别应用差异三方面展开综述。研究显示,未来商业银行成功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应着力于借贷技术的交叉使用、综合金融服务的提供以及制度环境的改善。在中国,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以及恰当的借贷技术应用是较为合适的中小企业融资改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借贷技术 硬信息 软信息 新范式
原文传递
如何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可获性——基于信贷配给角度的收益权担保 被引量:2
3
作者 蒋亚含 苑泽明 《财会月刊(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4,共5页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推行至今,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仍很难获取所需贷款。本文从信贷配给角度,在信息甄别理论以及银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揭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难以推广的内在机理,使其能从信贷层面进行合理解释。...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推行至今,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仍很难获取所需贷款。本文从信贷配给角度,在信息甄别理论以及银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揭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难以推广的内在机理,使其能从信贷层面进行合理解释。基于此,本文提出收益权担保的创新借贷技术,以增加担保物的效用价值,有效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使科技型企业可以不被排挤在信贷配给之外。而且,本文还对收益权担保借贷技术进行了论证,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推行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融资 信贷配给 收益权担保 借贷技术 信息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军 《河北金融》 2017年第5期3-6,共4页
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银行采取的以财务报表、抵押品以及资信评估等"硬信息"为基础的交易型借贷技术,是"三农"、中小微企业和穷人等弱势群体面临金融排斥的根源。发展普惠金融需要银行采取基于与客户长期... 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银行采取的以财务报表、抵押品以及资信评估等"硬信息"为基础的交易型借贷技术,是"三农"、中小微企业和穷人等弱势群体面临金融排斥的根源。发展普惠金融需要银行采取基于与客户长期合作所产生的个人品质、企业员工与顾客满意度,以及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等"软信息"为基础的关系型借贷技术。关系型借贷技术通过将社会资本嵌入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域,可以降低发展普惠金融的交易成本,并且解决信息约束和抵押约束问题。通过分析关系型借贷在格莱珉银行、德国IPC技术以及淡马锡微贷模式等国际实践中的应用,结合中国独特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大背景,提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商业可持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普惠金融 金融市场 资信评估 借贷技术 弱势群体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spectrum borrowing scheme in integrated 3G/WLAN networks
5
作者 李希金 Ji Hong Zhang Li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In the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a common network. This paper considers optimizing the utilization of spectru... In the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a common network. This paper considers optimizing the utilization of spectrum resource in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consisting two different networks: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nd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SCDMA) network. An optimal joint spectrum borrowing scheme maximizing overall network revenue is proposed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nstraints over both the WLAN and the TD-SCDMA cellular networks.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system revenue earned in the proposed joint spectrum borrowing scheme i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case when individual networks are optimized independ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integrated network spectrum borrow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