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倍性间杂种胚败育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申书兴
《农牧情报研究》
1989年第7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植物
倍性间杂交
杂种胚胚
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倍体观赏百合与二倍体食用龙牙百合的杂交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崔罗敏
万麟
周树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1-976,共6页
为探讨异源三倍体百合与龙牙百合(BB)的杂交亲和性,实现观赏百合与食用百合的种质融合与创新,该研究以三倍体百合Triumphator(LLO)作母本,龙牙百合为父本,采用常规授粉与切柱头授粉,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母本及子代的...
为探讨异源三倍体百合与龙牙百合(BB)的杂交亲和性,实现观赏百合与食用百合的种质融合与创新,该研究以三倍体百合Triumphator(LLO)作母本,龙牙百合为父本,采用常规授粉与切柱头授粉,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母本及子代的基因组成。结果显示:(1)通过常规授粉和切柱头授粉共获得17个发育良好的果实,通过胚抢救共获得了40株幼苗,且常规授粉的出苗率明显比切柱头授粉的高。(2)对随机选取的8个子代进行GISH分析,所鉴定的后代均为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6~32条,其中东方百合基因组(O)染色体数目为2~8条,铁炮百合(L)与龙牙百合(B)基因组染色体始终为24条。(3)通过GISH技术无法区分铁炮百合与龙牙百合的染色体,亲本与子代均无重组现象。研究表明,龙牙百合与铁炮百合亲缘关系较近,龙牙百合作父本与三倍体百合Triumphator杂交可获得非整倍体,实现了观赏百合与食用百合的种质融合,为培育赏食兼用百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
倍
体百合
龙牙百合
倍性间杂交
非整
倍
体
基因组荧光原位
杂交
(G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洲百合品种倍性、花粉育性及其杂交研究
被引量:
27
3
作者
周桂雪
李克虎
+3 位作者
张线线
任贵玲
郭方其
周树军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3-739,共7页
在调查5个亚洲百合品种(‘Renoir’、‘Eleganza’、‘Pollyanna’、‘Brunello’和‘ValdiSole’)的倍性、花粉形态和花粉萌发率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倍性品种间(即"4x×2x"和"2x×4x"之间)杂交,结果表明:(1)‘Renoi...
在调查5个亚洲百合品种(‘Renoir’、‘Eleganza’、‘Pollyanna’、‘Brunello’和‘ValdiSole’)的倍性、花粉形态和花粉萌发率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倍性品种间(即"4x×2x"和"2x×4x"之间)杂交,结果表明:(1)‘Renoir’、‘Eleganza’和‘Pollyanna’为二倍体(2n=2x=24),‘Brunello’和‘ValdiSole’为四倍体(2n=4x=48);(2)5个品种花粉粒形态都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椭圆形可被染色的正常花粉粒,另一类为不能或难以被染色通常呈一定皱缩状的异常花粉粒;(3)四倍体‘Brunello’的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可达80%左右,其它品种在24%~36%。(4)通过胚抢救技术,从"4x×2x"的4个杂交组合中获得了18个株系,其中12个进行过染色体分析的株系皆为三倍体。由于三倍体百合的优势和可以无性繁殖的特性,所获得的三倍体株系可作为选育商业新品种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倍性间杂交
三
倍
体
胚抢救
原文传递
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组间杂交育种
被引量:
4
4
作者
曹潇
崔金腾
+1 位作者
张克中
贾月慧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66-3172,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系间杂交育种规律,培育系间杂种。采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母本染色体核型。采用切花柱及柱头直接授粉技术,进行OT×O系间杂交;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采用胚珠直接接种法进行胚抢救。本研究中作...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系间杂交育种规律,培育系间杂种。采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母本染色体核型。采用切花柱及柱头直接授粉技术,进行OT×O系间杂交;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采用胚珠直接接种法进行胚抢救。本研究中作母本的6个OT百合品种均为三倍体。柱头直接授粉技术明显优于切花柱授粉技术,前者的结果率及结籽率明显高于后者。24个OT(♀)×O(♂)杂交组合中,有16个组合能结果,占66.67%;能结果的杂交组合,大部分能收获饱满种子,结籽率在2.49%~16.78%之间。4个O(♀)×OT(♂)反交组合、6个OT(♀)×OT(♂)自交组合均未能结果。胚抢救60 d后,授粉60 d后进行胚抢救最有效,胚珠萌发最快,各组合出苗率在5.26%~18.56%之间。上述研究初步揭示了百合三倍体OT(♀)×二倍体O(♂)杂交育种规律,为创造非整体倍体变异、培育系间杂交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百合组
间
杂交
倍性间杂交
胚抢救
原文传递
禾本科三倍体:形成、鉴定与利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严旭
左艳春
+6 位作者
王红林
李杨
李影正
寇晶
周晓康
唐祈林
杜周和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2-387,共16页
禾本科三倍体的形成途径包括2n配子融合、倍性间杂交、多精受精和胚乳培养。其中,2n配子融合和倍性间杂交分别为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三倍体的主要途径。该文介绍了形态学观测、染色体分析、流式细胞术和分子标记等倍性鉴定方法在禾本科三...
禾本科三倍体的形成途径包括2n配子融合、倍性间杂交、多精受精和胚乳培养。其中,2n配子融合和倍性间杂交分别为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三倍体的主要途径。该文介绍了形态学观测、染色体分析、流式细胞术和分子标记等倍性鉴定方法在禾本科三倍体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目前,三倍体在禾谷类作物中无直接应用价值,但可作为通往多倍体、非整倍体和转移异源基因的遗传桥梁。多年生禾本科三倍体(特别是异源三倍体)在饲草或能源作物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该类型禾本科作物中均可直接尝试三倍体育种。多倍体的三倍体育种和无融合生殖三倍体育种可作为未来禾本科三倍体的研究方向。三倍性胚乳培养可以一步合成三倍体,多精受精可以实现遗传上3个不同基因组的一步融合,在三倍体研究中应予以重视。鉴于2n配子融合、多精受精的稀有特性和倍性间杂交、胚乳培养频繁的染色体变异,高通量三倍体鉴定技术的发展将是三倍体研究实现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
倍
体
2n配子
倍性间杂交
胚乳培养
多精受精
育种利用
原文传递
题名
植物倍性间杂种胚败育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申书兴
出处
《农牧情报研究》
1989年第7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植物
倍性间杂交
杂种胚胚
败育
分类号
S33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倍体观赏百合与二倍体食用龙牙百合的杂交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崔罗敏
万麟
周树军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1-97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154,31460527)。
文摘
为探讨异源三倍体百合与龙牙百合(BB)的杂交亲和性,实现观赏百合与食用百合的种质融合与创新,该研究以三倍体百合Triumphator(LLO)作母本,龙牙百合为父本,采用常规授粉与切柱头授粉,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分析母本及子代的基因组成。结果显示:(1)通过常规授粉和切柱头授粉共获得17个发育良好的果实,通过胚抢救共获得了40株幼苗,且常规授粉的出苗率明显比切柱头授粉的高。(2)对随机选取的8个子代进行GISH分析,所鉴定的后代均为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6~32条,其中东方百合基因组(O)染色体数目为2~8条,铁炮百合(L)与龙牙百合(B)基因组染色体始终为24条。(3)通过GISH技术无法区分铁炮百合与龙牙百合的染色体,亲本与子代均无重组现象。研究表明,龙牙百合与铁炮百合亲缘关系较近,龙牙百合作父本与三倍体百合Triumphator杂交可获得非整倍体,实现了观赏百合与食用百合的种质融合,为培育赏食兼用百合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三
倍
体百合
龙牙百合
倍性间杂交
非整
倍
体
基因组荧光原位
杂交
(GISH)
Keywords
triploid lily
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interploid hybridization
aneuploid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
分类号
Q321.2 [生物学—遗传学]
Q789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洲百合品种倍性、花粉育性及其杂交研究
被引量:
27
3
作者
周桂雪
李克虎
张线线
任贵玲
郭方其
周树军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3-7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730)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留[2009]8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文摘
在调查5个亚洲百合品种(‘Renoir’、‘Eleganza’、‘Pollyanna’、‘Brunello’和‘ValdiSole’)的倍性、花粉形态和花粉萌发率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倍性品种间(即"4x×2x"和"2x×4x"之间)杂交,结果表明:(1)‘Renoir’、‘Eleganza’和‘Pollyanna’为二倍体(2n=2x=24),‘Brunello’和‘ValdiSole’为四倍体(2n=4x=48);(2)5个品种花粉粒形态都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椭圆形可被染色的正常花粉粒,另一类为不能或难以被染色通常呈一定皱缩状的异常花粉粒;(3)四倍体‘Brunello’的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可达80%左右,其它品种在24%~36%。(4)通过胚抢救技术,从"4x×2x"的4个杂交组合中获得了18个株系,其中12个进行过染色体分析的株系皆为三倍体。由于三倍体百合的优势和可以无性繁殖的特性,所获得的三倍体株系可作为选育商业新品种的材料。
关键词
亚洲百合
倍性间杂交
三
倍
体
胚抢救
Keywords
Asiatic lily
interploid hybridization
triploid
embryo rescue
分类号
S682.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原文传递
题名
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组间杂交育种
被引量:
4
4
作者
曹潇
崔金腾
张克中
贾月慧
机构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技学院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66-3172,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提升计划项目(TJSHG201310020020)
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PXM2016-014207-000038)
+2 种基金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IDHT2015050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22004)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系间杂交育种规律,培育系间杂种。采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母本染色体核型。采用切花柱及柱头直接授粉技术,进行OT×O系间杂交;在授粉后不同时间,采用胚珠直接接种法进行胚抢救。本研究中作母本的6个OT百合品种均为三倍体。柱头直接授粉技术明显优于切花柱授粉技术,前者的结果率及结籽率明显高于后者。24个OT(♀)×O(♂)杂交组合中,有16个组合能结果,占66.67%;能结果的杂交组合,大部分能收获饱满种子,结籽率在2.49%~16.78%之间。4个O(♀)×OT(♂)反交组合、6个OT(♀)×OT(♂)自交组合均未能结果。胚抢救60 d后,授粉60 d后进行胚抢救最有效,胚珠萌发最快,各组合出苗率在5.26%~18.56%之间。上述研究初步揭示了百合三倍体OT(♀)×二倍体O(♂)杂交育种规律,为创造非整体倍体变异、培育系间杂交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百合
百合组
间
杂交
倍性间杂交
胚抢救
Keywords
Lily
Hybridization of Lily
OT hybrid Lily
Embryo rescue
分类号
S682.2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原文传递
题名
禾本科三倍体:形成、鉴定与利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严旭
左艳春
王红林
李杨
李影正
寇晶
周晓康
唐祈林
杜周和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牧业研究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绵阳师范学院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
出处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2-387,共16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No.2019YFN0022)
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No.2021XKJS096)
+1 种基金
四川省南充市研发项目(No.19YFZJ0060)
四川省十四五饲草育种攻关(No.2021YFYZ0013)。
文摘
禾本科三倍体的形成途径包括2n配子融合、倍性间杂交、多精受精和胚乳培养。其中,2n配子融合和倍性间杂交分别为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三倍体的主要途径。该文介绍了形态学观测、染色体分析、流式细胞术和分子标记等倍性鉴定方法在禾本科三倍体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目前,三倍体在禾谷类作物中无直接应用价值,但可作为通往多倍体、非整倍体和转移异源基因的遗传桥梁。多年生禾本科三倍体(特别是异源三倍体)在饲草或能源作物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该类型禾本科作物中均可直接尝试三倍体育种。多倍体的三倍体育种和无融合生殖三倍体育种可作为未来禾本科三倍体的研究方向。三倍性胚乳培养可以一步合成三倍体,多精受精可以实现遗传上3个不同基因组的一步融合,在三倍体研究中应予以重视。鉴于2n配子融合、多精受精的稀有特性和倍性间杂交、胚乳培养频繁的染色体变异,高通量三倍体鉴定技术的发展将是三倍体研究实现突破的关键。
关键词
三
倍
体
2n配子
倍性间杂交
胚乳培养
多精受精
育种利用
Keywords
triploid
2n gamete
interploidy cross
endosperm culture
polyspermy
breeding program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倍性间杂种胚败育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申书兴
《农牧情报研究》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倍体观赏百合与二倍体食用龙牙百合的杂交分析
崔罗敏
万麟
周树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亚洲百合品种倍性、花粉育性及其杂交研究
周桂雪
李克虎
张线线
任贵玲
郭方其
周树军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7
原文传递
4
三倍体OT百合与二倍体东方百合组间杂交育种
曹潇
崔金腾
张克中
贾月慧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5
禾本科三倍体:形成、鉴定与利用
严旭
左艳春
王红林
李杨
李影正
寇晶
周晓康
唐祈林
杜周和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