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修辞论美学”探析 |
赵焕亭
|
《绥化学院学报》
|
2011 |
2
|
|
2
|
文化启蒙冲动的审美置换──从修辞论美学直读铁凝的《哦,香雪》 |
梁刚
|
《浙江学刊》
CSSCI
|
1999 |
3
|
|
3
|
历史时空中的诗意追寻——修辞论美学视野下的《青白盐》语言艺术 |
孙立群
|
《神州》
|
2012 |
0 |
|
4
|
营造美学新旅的驿站──读《修辞论美学》 |
高楠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5
|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 |
王一川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21
|
|
6
|
“修辞论”美学视角中再看燕赵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特性 |
刘丽珺
周星
|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
2022 |
1
|
|
7
|
从象征人文主义到文化修辞论美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德国诗学发展的一条进路 |
胡继华
|
《文化与诗学》
|
2021 |
0 |
|
8
|
走向《修辞论美学》 |
薛红梅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9
|
文学修辞批评两种模式及学科思考 |
肖翠云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0
|
汉语辞格美学探微 |
王耀辉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2
|
|
11
|
20世纪90年代美学论争与思考 |
叶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2
|
修辞学在西方认知语言学中有跃居首位的势头 |
伍铁平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95 |
5
|
|
13
|
再论汉语修辞学21世纪应成“显学”——谈国内出现的良好的学术机遇 |
宗廷虎
|
《当代修辞学》
CSSCI
|
1995 |
3
|
|
14
|
广播学院首开博士生课程“美学前沿”中华美学学会部分专家应邀主讲 |
杜寒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5
|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
王一川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16
|
重复:言说的力量——《我与地坛(节选)》文本解读 |
杨仕威
|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
2010 |
1
|
|
17
|
名师风采 |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8
|
于无声处听惊雷——符号矩阵视角下《药》的解读 |
沈云佳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
19
|
浅析王一川对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贡献 |
胡倩
|
《新纪实》
|
2021 |
0 |
|
20
|
评刘恪《现代小说语言美学》 |
王一川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