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辞论美学”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焕亭 《绥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54-156,共3页
修辞论美学是研究文本的符号系统与文化语境的修辞关系的一种美学理论。它是由文艺评论家王一川教授提出的。认识论美学、感兴论美学和语言论美学是其三大理论来源;文本阐释、文化语境阐释和历史阐释是其三个阐释层次;内容的形式化、体... 修辞论美学是研究文本的符号系统与文化语境的修辞关系的一种美学理论。它是由文艺评论家王一川教授提出的。认识论美学、感兴论美学和语言论美学是其三大理论来源;文本阐释、文化语境阐释和历史阐释是其三个阐释层次;内容的形式化、体验的模式化、语言的历史化和理论的批评化是其四大特征。修辞论美学吸收了社会语言学的某些特性,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代表着一种美学潮流,而且具有民族文化渊源,更适合解读中国文本。当然,修辞论美学在对历史力量的认识、对自身最高境界的阐释和对多种批评方法之间关系的阐述等方面也有缺憾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一川 修辞论美学 美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启蒙冲动的审美置换──从修辞论美学直读铁凝的《哦,香雪》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刚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本文从修辞论美学这一新视角出发,重读《哦,香雪》这一在80年代前期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作品。本文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铁凝小说本文中的具体修辞现象(包括人物塑造、叙述方式、乃至用词造句)同80年代前期中国以启蒙为主导的文化语境的... 本文从修辞论美学这一新视角出发,重读《哦,香雪》这一在80年代前期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作品。本文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铁凝小说本文中的具体修辞现象(包括人物塑造、叙述方式、乃至用词造句)同80年代前期中国以启蒙为主导的文化语境的复杂的互赖关系上。从今天的角度看来,香雪形象作为铁凝文化启蒙冲动的审美置换,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述方式作为小说本文的主导叙述方式,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80年代启蒙文化的危机症候,从而使小说本文在90年代凸显出新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论美学 启蒙冲动 审美置换 知识乌托邦 情感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时空中的诗意追寻——修辞论美学视野下的《青白盐》语言艺术
3
作者 孙立群 《神州》 2012年第34期5-6,共2页
进入21世纪,随着各种现代性叙事策略的模式化,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先锋小说家们日益陷入世纪末的失语困境。本文通过从戏仿策略与历史时空、生命体验与现代诗性话语和零散诗意与多语喧哗三个方面对甘肃作家马步升的长篇小说《... 进入21世纪,随着各种现代性叙事策略的模式化,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先锋小说家们日益陷入世纪末的失语困境。本文通过从戏仿策略与历史时空、生命体验与现代诗性话语和零散诗意与多语喧哗三个方面对甘肃作家马步升的长篇小说《青白盐》在语言上的探索与开拓作一简要文本分析,试图说明这一部小说是在世纪末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三方杂语喧哗的语境下,当代作家力图摆脱语言困境结出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空 诗意追寻 修辞论美学 语言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美学新旅的驿站──读《修辞论美学》
4
作者 高楠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9-31,共3页
营造美学新旅的驿站──读《修辞论美学》高楠十年前,王一川以《意义的瞬间生成》及随后的《审美体验论》为美学长旅营造了一所体验美学的驿站,并因此在国内美学界引起反响。此后,他离开这一驿站,换马而去。对这位年轻博士,当时还... 营造美学新旅的驿站──读《修辞论美学》高楠十年前,王一川以《意义的瞬间生成》及随后的《审美体验论》为美学长旅营造了一所体验美学的驿站,并因此在国内美学界引起反响。此后,他离开这一驿站,换马而去。对这位年轻博士,当时还算热闹的美学界不可能给予更长时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论美学 文化语境 王一川 中国美学 认识论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 语言论美学 驿站 张艺谋神话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一川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3期52-59,共8页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王一川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与80年代崇尚理性批判、思想启蒙或语言纯洁性不同,转而注重语言的修饰、美化或调整,即修辞。大众文化凭借先进的大众传媒... 走向修辞论美学──90年代中国美学的修辞论转向王一川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文化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与80年代崇尚理性批判、思想启蒙或语言纯洁性不同,转而注重语言的修饰、美化或调整,即修辞。大众文化凭借先进的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语言、电脑语言、广告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境 认识论美学 修辞论美学 语言论美学 感兴论 中国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 语言学模型 修辞 中国当代美学
原文传递
“修辞论”美学视角中再看燕赵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丽珺 周星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9-101,共13页
本文作为“修辞性”的续篇研究,从“修辞性”思维方式转向“修辞论”美学视角,主要从具体符号表意组织、社会型符号表意情境和先验历史经验三层关联性入手,分析燕赵民间舞蹈中“土俗情味”“油浪情趣”“哀悲记忆”“壮豪神韵”的审美... 本文作为“修辞性”的续篇研究,从“修辞性”思维方式转向“修辞论”美学视角,主要从具体符号表意组织、社会型符号表意情境和先验历史经验三层关联性入手,分析燕赵民间舞蹈中“土俗情味”“油浪情趣”“哀悲记忆”“壮豪神韵”的审美经验四大要素,从舞蹈本体的形、神、情、意“四态”来阐释燕赵民间舞蹈文化表征的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论美学 燕赵民间舞蹈文化 审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象征人文主义到文化修辞论美学——20世纪30年代以后德国诗学发展的一条进路
7
作者 胡继华 《文化与诗学》 2021年第2期19-28,共10页
“卡—海之争”(Cassirer-Heidegger Debate),乃是20世纪,甚至是整个欧洲精神史上的重大事件,诸多思想发展流向滥觞于此,其中影响较大者,便是象征人文主义,及其向文化修辞论美学的转型。卡西尔“象征形式的哲学”之核心,便是“意义问题... “卡—海之争”(Cassirer-Heidegger Debate),乃是20世纪,甚至是整个欧洲精神史上的重大事件,诸多思想发展流向滥觞于此,其中影响较大者,便是象征人文主义,及其向文化修辞论美学的转型。卡西尔“象征形式的哲学”之核心,便是“意义问题”。但他解决意义问题的独特进路却通向了象征的人文主义,实现了古典人文主义的创造性转换。在此,在可以操作的层面上,我们不妨将“象征人文主义”解释为以普遍人性信念为基础、以象征形式为媒介而重构的人文主义。同时,卡—海之争,推进了古典人文主义向象征人文主义的创造性转型。这种创造性转型的标志,乃是文化修辞论美学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思想语境之中的崛起。驱动文化修辞论美学崛起的重镇,正是布鲁门伯格及其所建构的隐喻学范式。凸显修辞的建构性以及隐喻范型的导向性,布鲁门伯格不仅传承而且强化了卡西尔的“天下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沃斯论辩 象征人文主义 文化修辞论美学 天下情怀
原文传递
走向《修辞论美学》
8
作者 薛红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0-281,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修辞论美学 美学 审美体系
原文传递
文学修辞批评两种模式及学科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肖翠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8,共8页
文学修辞批评的出场方式有两种,分别向两个学科辐射:文艺学界在修辞诗学中延伸,修辞学界在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的双重视域中展开。两种模式同中有异,各具特色,为文学批评和学科建设带来丰富的启示和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 文学修辞批评 修辞论美学 广义修辞 学科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辞格美学探微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耀辉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43-47,共5页
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修辞”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美学界,继认识论美学、感性论美学和语言论美学之后,又兴起了“修辞论美学”。①在语言界,继王希杰先生以美学的观点对辞格进行... 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修辞”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美学界,继认识论美学、感性论美学和语言论美学之后,又兴起了“修辞论美学”。①在语言界,继王希杰先生以美学的观点对辞格进行分类之后,人们对修辞和美学关系的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辞格 美学意蕴 语言 修辞美学 哥德巴赫猜想 文学作品 修辞论美学 修辞艺术 《围城》 艺术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美学论争与思考
11
作者 叶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5,共5页
2 0世纪 90年代美学界令人瞩目的景观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论争 ,以及修辞论美学、否定主义美学的异军突起。这场批评与反批评、超越与双重超越的论争展示了世纪之交美学界多元化的理论景观 ,集中体现了中国美学正在发生的深刻... 2 0世纪 90年代美学界令人瞩目的景观是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论争 ,以及修辞论美学、否定主义美学的异军突起。这场批评与反批评、超越与双重超越的论争展示了世纪之交美学界多元化的理论景观 ,集中体现了中国美学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显示出中国美学蓄势待发的生机活力和前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人们去进一步思考 :后实践美学自身存在的诸多局限 ;美学理论与争鸣和现实的脱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修辞论美学 否定主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学在西方认知语言学中有跃居首位的势头 被引量:5
12
作者 伍铁平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年第2期3-3,共1页
本文原系我国懂得多种外国语的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为老一辈的著名语言学家张拱贵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顾问)主编的《现代汉语委婉语词典》所写的“代序”。“代序”中传来了西方认知语言学将修辞学作为语言学中“领先科学”的... 本文原系我国懂得多种外国语的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为老一辈的著名语言学家张拱贵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顾问)主编的《现代汉语委婉语词典》所写的“代序”。“代序”中传来了西方认知语言学将修辞学作为语言学中“领先科学”的新信息,指出了重视修辞学已成为当代西方学术的新潮流。本刊特予摘要发表,以飧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伍先生近著《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一书中也透露了类似的信息。本刊下一期将另刊专文对该书予以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认知语言学 居首位 语言学家 代序 张先 词典 修辞论美学 伍铁平 汉语委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汉语修辞学21世纪应成“显学”——谈国内出现的良好的学术机遇 被引量:3
13
作者 宗廷虎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5年第5期7-10,共4页
笔者经过较长久的学习和思考,于94年底相继在华东修辞学会和中国修辞学会年会上,作了《汉语修辞学21世纪应成“显学”》的学术发言,并递交了全文提纲。《修辞学习》95.3.发表了提纲四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即从西方受到的启示。从本文开始,... 笔者经过较长久的学习和思考,于94年底相继在华东修辞学会和中国修辞学会年会上,作了《汉语修辞学21世纪应成“显学”》的学术发言,并递交了全文提纲。《修辞学习》95.3.发表了提纲四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即从西方受到的启示。从本文开始,将谈国内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对语言使用提出了新要求,为修辞学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篇幅所限,从略。这里只谈国内出现的又一良好的外部条件:多门邻近学科,在西方影响下,正在瞩目语言使用和修辞学,并形成一股好势头。这为汉语修辞学将来争取成为“显学”提供了难得的学术机遇。充分认识并抓住这一良机,是相当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汉语修辞 语言哲学 显学 学术 文体学 再论 中国现代美学 语言使用 修辞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学院首开博士生课程“美学前沿”中华美学学会部分专家应邀主讲
14
作者 杜寒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中华美学 博士生教育 美学教育 中国美学 中西比较美学 修辞论美学 经验与启示 广播电视 后现代主义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3,共9页
中国现代性诗学是从文化现代性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普遍问题的研究。它以中国现代学为文化理论依托 ,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审美特征、主导文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形象系统等问题 ,由此为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一种新的眼光。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诗学 文化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 小说 典型 意境 修辞论美学 大众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言说的力量——《我与地坛(节选)》文本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仕威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0年第11期47-48,共2页
《我与地坛(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教学这篇课文,教者往往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渗透在作品里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许多教学只注重文本思想内容的挖掘,但往往忽略了作者言说形式——重复叙述的意蕴。修... 《我与地坛(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散文。教学这篇课文,教者往往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渗透在作品里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许多教学只注重文本思想内容的挖掘,但往往忽略了作者言说形式——重复叙述的意蕴。修辞论美学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节选 地坛 言说 力量 高中语文教材 修辞论美学 生命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师风采
17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美学、影视批评、中国现代文艺的教学与研究。...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艺术理论、美学、影视批评、中国现代文艺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意义的瞬间生成》《语言乌托邦》《修辞论美学》《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文学理论》《中国现代学引论》等。入选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 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 修辞论美学 师风 艺术学院 中华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无声处听惊雷——符号矩阵视角下《药》的解读
18
作者 沈云佳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3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矩阵理论 《药》 解读 符号 文学文本 文学艺术作品 修辞论美学 《红楼梦》 读者 潜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王一川对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贡献
19
作者 胡倩 《新纪实》 2021年第1期58-60,共3页
在西方文论泛滥,中国传统话语日渐消亡的历史环境下,王一川创造性地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辞论美学,对中国当代文论的长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 王一川 修辞论美学 当代文论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刘恪《现代小说语言美学》
20
作者 王一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0-208,共9页
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研究还能有新突破吗?如果说,在几年前我还不敢有此奢望的话,那么,现在则找到充足的理由了。我虽然多年前曾对文学语言及语言美学问题感兴趣,也有过一些探讨,写过《语言乌托邦》(1994)、《修辞论美学》(199... 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研究还能有新突破吗?如果说,在几年前我还不敢有此奢望的话,那么,现在则找到充足的理由了。我虽然多年前曾对文学语言及语言美学问题感兴趣,也有过一些探讨,写过《语言乌托邦》(1994)、《修辞论美学》(1995)、《汉语形象美学引论》(1999)等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美学 现代小说 修辞论美学 刘恪 语言乌托邦 美学研究 小说语言 中国现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