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断代诗歌修辞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评段曹林教授的《唐诗修辞史研究》 |
何婷婷
冯广艺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25 |
0 |
|
2
|
符号互文、数据重组与拟像再现——Sora影像叙事的修辞学建构及其审美逻辑 |
张伟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关于中国修辞学的分期问题 |
聂晶磊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1998 |
0 |
|
4
|
核心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
胡习之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2
|
|
5
|
情动·意动·行动:音乐类综艺节目情感修辞的三重向度——以“声生不息”系列音乐综艺节目为例 |
于丹丹
范宇
|
《传媒》
|
2025 |
0 |
|
6
|
郭绍虞重视汉语修辞的文学批评意识 |
毛宣国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广告修辞的伦理原则 |
吴礼权
华杉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8
|
爱欲修辞的另一副面孔——论苏格拉底的精灵 |
谭善明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9
|
我的“新修辞学”研究四十年 |
胡范铸
|
《中国语言战略》
|
2024 |
0 |
|
10
|
历史赋予的责任——谈《中国修辞学通史》的撰写 |
宗廷虎
陈光磊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11
|
走出先贤光影 自创一家之说——谭永祥和他的修辞研究述评 |
胡汉祥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1994 |
0 |
|
12
|
《红煤》:篇名符号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
温晓文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3
|
20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
胡范铸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14
|
吴礼权博士与中国新生代的修辞学研究 |
骆小所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5
|
究其所以然:修辞学前行的路标──序童山东、吴礼权《阐释修辞论》 |
宗廷虎
|
《云梦学刊》
|
1998 |
1
|
|
16
|
英语修辞学的起源与发展 |
肖耘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7
|
从“修辞立其诚”到《修辞学发凡》 |
王有芬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7 |
0 |
|
18
|
基于修辞结构的篇章级神经机器翻译 |
姜云卓
贡正仙
|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评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兼论中国修辞学史的研究 |
李金苓
易蒲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5
|
|
20
|
浅论汉语修辞学的内外关系 |
刘凤玲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