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现路径探析
1
作者 邹世允 张涵博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5,共10页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基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各项权利的法治化保障,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完满实现,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在法律实现这...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基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各项权利的法治化保障,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完满实现,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在法律实现这一层面上面临着权利内涵阐释不足、老龄化压力使权利实现难度增加、社会保障权权利供给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困境。推动社会保障权内涵阐释与认知转型,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配套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权的权利供给法律制度,是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社会保障权 乡村振兴 利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贫困与女性发展:一个社会保障权的视角
2
作者 王健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6期93-105,共13页
与男性相比,女性不仅更易陷入贫困,也更难摆脱贫困。女性构成了社会保障关照的主要对象,她们对社会保障的依赖反过来也证明了她们的贫困程度。以性别中立为导向的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女性的系统性劣势,难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女性贫困问题... 与男性相比,女性不仅更易陷入贫困,也更难摆脱贫困。女性构成了社会保障关照的主要对象,她们对社会保障的依赖反过来也证明了她们的贫困程度。以性别中立为导向的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女性的系统性劣势,难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女性贫困问题。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概念,社会保障权的法定化标志着人们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开始由个人因素转向社会结构因素。然而如果仅以形式平等来推进女性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反而会复制、加剧女性的贫困问题,因此应当从实质平等的视角来解释社会保障权。为更好地通过社会保障权来促进女性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诸多性别化的措施:在再分配维度上,从国家层面的再分配和家庭内部层面的再分配这两个方面同时向女性群体倾斜;在认识维度上,打破性别刻板印象,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就业性别平等;在变革维度上,推动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从而扩展社会保障权的资格要件;在参与维度上,建构完善的儿童公共照顾服务,以分担和转移女性的家庭照顾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贫困 社会保障权 家务劳动 实质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保障权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曰君 吕铁贞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7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本文首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权的定义进行了批判分析,然后对社会保障的内涵予以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社会保障权定义为:社会成员(或公民)在面临威胁其生存的社会风险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保障和社会服务,使之维持生存并达... 本文首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权的定义进行了批判分析,然后对社会保障的内涵予以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社会保障权定义为:社会成员(或公民)在面临威胁其生存的社会风险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保障和社会服务,使之维持生存并达到相当水准的生活的权利。社会保障权的特点是:权利主体的平等性,义务主体的特定性,手段性,内容的综合性,受制约性,不可转让性,兼具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性。补充保障不是社会保障权的内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社会保障权予以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权的内容 补充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实践审视与规范进路
4
作者 张开来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2期673-681,共9页
互联网发展高速进步的当下,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在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到便捷高效的消费和服务,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内容有了新的扩张,也增加了新的内涵。电子商务如一把双刃剑,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同时,因交易关系复杂... 互联网发展高速进步的当下,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在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到便捷高效的消费和服务,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内容有了新的扩张,也增加了新的内涵。电子商务如一把双刃剑,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同时,因交易关系复杂化,对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保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障碍。要保证电子商务的健康良性发展,就要发现现存的困境,提出应对策略并有效解决,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电子商务环境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消费者安全保障权 安全保障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民的社会保障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光辉 《天府新论》 CSSCI 2008年第S2期77-79,共3页
社会保障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确立社会保障权的宪法权利性质,完善社会保障权的宪法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宪法 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权的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语境下农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长健 李伟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6-140,共5页
社会保障权是一种基本的和谐人权,一种选择性社会权利,一种接受权亦即积极人权。应然逻辑从平等生存权、人的尊严、平等发展权三个维度要求国家必须保护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然逻辑要求国家建构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为基础,以司法为手段的... 社会保障权是一种基本的和谐人权,一种选择性社会权利,一种接受权亦即积极人权。应然逻辑从平等生存权、人的尊严、平等发展权三个维度要求国家必须保护农民社会保障权,实然逻辑要求国家建构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为基础,以司法为手段的农民社会保障权法律保护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量中国农民的现实特征,从共同体道德原则与人权哲学角度,构建对农民权利保护的全新理念以及维护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安排,以期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权 利益机制 和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权可诉性分析:背景、规范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钟会兵 李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1-767,共7页
社会保障权是否具有可诉性,在国内外理论和实务界都存在争议。这是由于两个国际公约在规定缔约国的义务、有关权利的克减和实施机制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导致人们将两类权利视为不同性质。事实上,从公约制定背景、... 社会保障权是否具有可诉性,在国内外理论和实务界都存在争议。这是由于两个国际公约在规定缔约国的义务、有关权利的克减和实施机制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导致人们将两类权利视为不同性质。事实上,从公约制定背景、权利实现条件、国内外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上来看,社会保障权都存在可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权 可诉性 历史背景 法律规范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权及其宪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光皎 邓剑光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7年第12期50-54,共5页
社会保障权是一项独立的公民基本权利。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得我国对社会保障权的保护严重不足。社会保障各项具体制度都是依据法律而设定的,而各项法律的制定又是由宪... 社会保障权是一项独立的公民基本权利。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大部分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得我国对社会保障权的保护严重不足。社会保障各项具体制度都是依据法律而设定的,而各项法律的制定又是由宪法所引导的,可见,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社会保障制度作出规定,并将社会保障权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样宪法在对社会保障权的保护中能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权 基本 宪法保护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保障权和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宏伟 周德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4-28,共5页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中的一项基本人权,具有普遍性、法定性、非对等性和复合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确认,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去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我国非常重视公民的社会...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中的一项基本人权,具有普遍性、法定性、非对等性和复合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确认,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去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我国非常重视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立法,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应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形成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典,赋予公民社会保障的救济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鸣 杨正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社会保障权既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一项宪法权利。受社会生产相对落后以及原有二元社会制度的影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现状堪忧。社会保障立法缺失导致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缺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致使农民工无法享受相关权利。要使农民... 社会保障权既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一项宪法权利。受社会生产相对落后以及原有二元社会制度的影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现状堪忧。社会保障立法缺失导致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缺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致使农民工无法享受相关权利。要使农民工实现社会保障权,必须从立法、行政以及国家履行积极义务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士平 邓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48,共8页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未能享受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公共福利,其社会保障状况令人担忧。应树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平等保护观念,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立法保护,加快立法步伐,构建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清理和修...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未能享受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公共福利,其社会保障状况令人担忧。应树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平等保护观念,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立法保护,加快立法步伐,构建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清理和修改不合理的法规、规章;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施力度,强化国家积极义务,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救济制度,扩大司法审查范围,推行简易程序,增设特别程序,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独立的争议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权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保障权的合法性基础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慧平 王霄艳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7-139,共3页
社会保障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宪法中的合法性基础是:人民与国家关系中的“民本主义”,文明社会中的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中的稳定与和谐原则,市场分配制度中的公平、正义原则。正是这些深层要求使社会保障在二战后迅速凸现并被逐... 社会保障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宪法中的合法性基础是:人民与国家关系中的“民本主义”,文明社会中的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中的稳定与和谐原则,市场分配制度中的公平、正义原则。正是这些深层要求使社会保障在二战后迅速凸现并被逐渐地法律化和制度化。可以说社会保障权之存在并获得国家的切实保障,是人类社会文明而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权 人民 国家 文明社会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宪法为依据,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障权——从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三条谈起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曰君 吴新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1-65,共5页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保障制度以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权为逻辑前提。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为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权奠定了宪法基础。在实施宪法有关社会保障的规定时,有必要对宪法第...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保障制度以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权为逻辑前提。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为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公民享有社会保障权奠定了宪法基础。在实施宪法有关社会保障的规定时,有必要对宪法第四十五条作扩充性解释,以便与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保持一致,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宪法有关规定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权 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务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 被引量:3
14
作者 邝少明 林慕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6,共6页
维护公务员的人性尊严、保障公务员的权利是当代各国人事制度的共同趋势。公务员职务保障权救济制度实质上既是对公务员权益的保障,又是对公务员人事管理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文章着重在我国现实的政治、法律、行政和社会背景下,探讨建立... 维护公务员的人性尊严、保障公务员的权利是当代各国人事制度的共同趋势。公务员职务保障权救济制度实质上既是对公务员权益的保障,又是对公务员人事管理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文章着重在我国现实的政治、法律、行政和社会背景下,探讨建立公务员职务保障权司法救济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就确立我国公务员职务保障权司法救济制度提出立法建构的设想,指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职务保障权 司法救济 建构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社会保障权及其实现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允武 王莹 《民族学刊》 2011年第1期59-65,86-87,共7页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从宏观上决定我国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大家庭。目前少数民族已遍布全国98%以上的县市,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中城市,其区位优势、较快的经济发展都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从宏观上决定我国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大家庭。目前少数民族已遍布全国98%以上的县市,特别是对于一些大中城市,其区位优势、较快的经济发展都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西部边疆和中部山区进入城市之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权利常常得不到实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观念和体制上的因素不容忽视,本文在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社会保障权实现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流动少数民族 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普通法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23
16
作者 罗志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4-121,共8页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它具有农民与工人的双重身份。农民工为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身份的差别,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等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它具有农民与工人的双重身份。农民工为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身份的差别,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等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权保护差强人意,不仅有观念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法律上的原因。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权保护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机制,把农民工社会保障落实到法治层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权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社会保障权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荣和 关今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141,共7页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昭示着农民主体性不断凸显,农民社会保障权中蕴含的三种“入像”促使农民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然而,从现实的角度考察,第三种“人像”下的农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民的主体性共同缺失。为了找寻“丢失”的农民社会保障... 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昭示着农民主体性不断凸显,农民社会保障权中蕴含的三种“入像”促使农民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然而,从现实的角度考察,第三种“人像”下的农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民的主体性共同缺失。为了找寻“丢失”的农民社会保障权,应当促进社会保障法上的农民社会保障权的立法实现,从而使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美好蓝图在渐进的路径下铺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性 农民社会保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权原论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运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32,共7页
社会保障权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逻辑起点。它是在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造成的政治经济大背景下,随着人们对贫困和社会救济的观念的改变而产生的。社会保障权形成后,又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 社会保障权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逻辑起点。它是在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造成的政治经济大背景下,随着人们对贫困和社会救济的观念的改变而产生的。社会保障权形成后,又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人权思潮的兴盛,跃升为国际人权和各国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其在中国法制史上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演变过程。但要使社会保障权真正成为我国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还有待对宪法有关条文做出相应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权 社会保障 公民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保障权”与“财产权”:宅基地改革的治理路径探析——基于江西“余江宅改”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向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3-165,共13页
当前宅基地一户多宅、面积超标、违规占地等问题,本质上是村社集体土地管理能力落后所产生的土地资源低效配置问题。既有保障权视角和财产权视角下的宅基地改革研究,难以有效回应当前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生活痛点问题。基... 当前宅基地一户多宅、面积超标、违规占地等问题,本质上是村社集体土地管理能力落后所产生的土地资源低效配置问题。既有保障权视角和财产权视角下的宅基地改革研究,难以有效回应当前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生活痛点问题。基于江西余江宅改的案例分析表明:通过宅改,组建村民理事会,发挥乡贤带头示范效应,充分利用熟人社会内部的群众动员机制,并围绕项目竞争有效构筑利益激励机制,可有效激发宅基地的社会属性,在嵌入乡村振兴战略框架的过程中提升土地管理能力、充分激活村民自治、有效整治空心村、实现乡村规划引领和促进乡村有效治理,并最终回应新时代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适用于广大中西部传统农区的余江宅改,为当前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超越“保障权”和“财产权”的第三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 保障权 财产 群众动员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权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铁贞 郭曰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5期118-121,共4页
社会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障权的首要价值是社会公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权享有方面的最大不公平莫过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严重不平等,保障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是权利平等和... 社会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障权的首要价值是社会公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权享有方面的最大不公平莫过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严重不平等,保障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是权利平等和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我国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及由此引起的个人账户空帐问题,其本质是一个代际公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权 社会公平 代际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