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生长、胴体、肉质性状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
6
1
作者
付明
徐三平
+9 位作者
吴平波
余新良
张宇
王文君
李胜
郑建保
徐学文
张静
彭中镇
刘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0,共6页
为评价以通城猪为母本与瘦肉型大白猪杂交培育的新品种鄂通两头乌的培育效果,对鄂通两头乌和通城猪进行同期对比试验,测定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胴体长、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肉质性状(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等...
为评价以通城猪为母本与瘦肉型大白猪杂交培育的新品种鄂通两头乌的培育效果,对鄂通两头乌和通城猪进行同期对比试验,测定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胴体长、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肉质性状(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等)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鄂通两头乌日增重((596.27±90.24)g/d)极显著高于通城猪((513.28±90.31)g/d,P<0.01),瘦肉率(49.56%±2.21%)极显著高于通城猪(43.47%±1.39%,P<0.01),背膘厚((34.73±0.94)mm)极显著低于通城猪((38.80±0.96)mm,P<0.01);通城猪大理石纹评分与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47±1.16、3.45%±1.11%,与通城猪相比,鄂通两头乌肉质性状中除了肌内脂肪含量(2.72%±0.87%)有降低外,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品种仅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鄂通两头乌在保留通城猪优良肉质性状的同时其生长和胴体性状得到了有效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城猪
鄂通两头乌
生长性状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保种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肌肉中重要营养风味物质的比较
被引量:
6
2
作者
袁娇
向胜男
+4 位作者
刘榜
周翔
徐三平
彭中镇
张庆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47,共7页
为比较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肌肉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差异,分别对两群体背最长肌中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和硫胺素4类营养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通城猪肌肉氨基酸种类齐全,16种氨基酸总量为(19.42±1.31)g/100 g,必需氨基...
为比较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肌肉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差异,分别对两群体背最长肌中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和硫胺素4类营养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通城猪肌肉氨基酸种类齐全,16种氨基酸总量为(19.42±1.31)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47±0.98)g/100 g,主要鲜味氨基酸含量为(6.80±0.46)g/100 g;脂肪酸种类丰富、营养风味价值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3.04%±1.8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6.96%±1.8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7.47%±2.6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50%±2.50%,亚油酸含量达8.93%±2.36%。而其风味物质硫胺素和肌苷酸的值分别为(0.23±0.05)mg/100 g、(3.23±0.67)mg/g。鄂通两头乌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12.08%±4.72%)、亚油酸(11.36%±4.44%)和硫胺素((0.23±0.05)mg/100 g)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通城猪,上述其他性状与通城猪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鄂通两头乌和通城猪的猪肉均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等特点,而且鄂通两头乌除保留了通城猪肉的营养风味外,多不饱和脂肪酸、硫胺素含量更高,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通两头乌
通城猪
氨基酸
脂肪酸
风味物质
种质特性
保种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生长、胴体、肉质性状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
6
1
作者
付明
徐三平
吴平波
余新良
张宇
王文君
李胜
郑建保
徐学文
张静
彭中镇
刘榜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猪健康养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省地方猪品种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城县农业农村局
通城县国营种畜场
通城县云志生态养殖场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17904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3B02)。
文摘
为评价以通城猪为母本与瘦肉型大白猪杂交培育的新品种鄂通两头乌的培育效果,对鄂通两头乌和通城猪进行同期对比试验,测定生长性状、胴体性状(胴体长、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等)、肉质性状(肉色、滴水损失、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等)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鄂通两头乌日增重((596.27±90.24)g/d)极显著高于通城猪((513.28±90.31)g/d,P<0.01),瘦肉率(49.56%±2.21%)极显著高于通城猪(43.47%±1.39%,P<0.01),背膘厚((34.73±0.94)mm)极显著低于通城猪((38.80±0.96)mm,P<0.01);通城猪大理石纹评分与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47±1.16、3.45%±1.11%,与通城猪相比,鄂通两头乌肉质性状中除了肌内脂肪含量(2.72%±0.87%)有降低外,其他肉质性状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品种仅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鄂通两头乌在保留通城猪优良肉质性状的同时其生长和胴体性状得到了有效改良。
关键词
通城猪
鄂通两头乌
生长性状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保种名录
Keywords
Tongcheng pig
Etong Two-End-Black
growth traits
carcass traits
meat quality traits
protection list of breeds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肌肉中重要营养风味物质的比较
被引量:
6
2
作者
袁娇
向胜男
刘榜
周翔
徐三平
彭中镇
张庆德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生猪健康养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地方猪品种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城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1790414)。
文摘
为比较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肌肉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差异,分别对两群体背最长肌中氨基酸、脂肪酸、肌苷酸和硫胺素4类营养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通城猪肌肉氨基酸种类齐全,16种氨基酸总量为(19.42±1.31)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47±0.98)g/100 g,主要鲜味氨基酸含量为(6.80±0.46)g/100 g;脂肪酸种类丰富、营养风味价值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3.04%±1.8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6.96%±1.8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7.47%±2.6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50%±2.50%,亚油酸含量达8.93%±2.36%。而其风味物质硫胺素和肌苷酸的值分别为(0.23±0.05)mg/100 g、(3.23±0.67)mg/g。鄂通两头乌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12.08%±4.72%)、亚油酸(11.36%±4.44%)和硫胺素((0.23±0.05)mg/100 g)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通城猪,上述其他性状与通城猪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鄂通两头乌和通城猪的猪肉均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等特点,而且鄂通两头乌除保留了通城猪肉的营养风味外,多不饱和脂肪酸、硫胺素含量更高,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
鄂通两头乌
通城猪
氨基酸
脂肪酸
风味物质
种质特性
保种名录
Keywords
Etong Two-End-Black pig
Tongcheng pig
amino acid
fatty acid
flavor compounds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protection list of breeds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生长、胴体、肉质性状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付明
徐三平
吴平波
余新良
张宇
王文君
李胜
郑建保
徐学文
张静
彭中镇
刘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通两头乌与通城猪肌肉中重要营养风味物质的比较
袁娇
向胜男
刘榜
周翔
徐三平
彭中镇
张庆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